春秋战国秦天下—吴楚大战(原创历史叙事散文)

子刀

<h3>  春秋时期,尤其是晋楚争霸的八十余年间(前632年的城濮之战至前546年的弭兵大会) ,晋、楚争霸是主旋律;同时晋秦、晋齐、各强国与外族戎狄蛮夷各部国间的战争;中小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以及中小诸候国被裹入强国争霸,导致诸国皆战的疲惫不堪,多少都有了休兵的想法。</h3><h3> 前546年,晋、楚、齐、秦、宋、鲁、郑、卫、曹、许、陈、蔡、邾、滕十四国在宋国的西门之外会盟,史称弭(音“米”)兵大会,也就是休兵大会。可已在东南崛起的吴国却没有参加,按说也好理解,毕竟弭兵大会是中原众诸侯国的休兵大会,你东南夷族吴国凑什么热闹?可问题来了,秦国地处西隅,时时被视为夷族,总被排斥在中原盟会之外,这次也参加了呀。按说也有理由,秦虽地处西隅,与戎狄杂居,但毕竟是周王室的故地呀!且晋、秦两强争霸百年,秦如不签署休战协议,这战事能完吗?可问题又来了,吴国虽处东南夷族,国君却正儿八经地是周王室分支,其先祖可是周文王的亲伯伯,且吴、楚也热热闹闹打了近四十年了,有史可查的战争就有,前584年吴始伐楚的州来之战、前570年的鸠兹之战、前560年的庸浦之战、前559 年的皋舟之战、前549年的楚舟师伐吴之战、前548年的舒鸠之战、前548年的巢邑之战,还越打越频繁 ,吴如不签署休战协议,这战事能完吗?既然不能完,为啥不邀请吴国?由于弭兵大会是晋、楚两霸主导的,所以还得从晋、楚两霸的态度入手。</h3><div> 晋国嘛,必然是不会提让吴国参加弭兵大会的,毕竟联吴制楚是晋的国策呀,其实吴国的强大,晋国功不可没。吴本是楚的盟国,但楚很强吴很弱,楚就有些家长味道了。春秋后期,吴国乘晋、楚争霸,无暇顾及;又凭太湖区域土地肥沃、水利发达,进入发展轨道后,很快成为富庶之地;还借诸国战乱,广纳贤才,楚国的伍子胥、伯嚭(音“痞”),齐国的孙武等能臣武将都相继投奔而来,而迅速崛起。崛起的吴国对楚难免有些不服,可吴国地处水乡,陆地作战不太行,这时天赐良机,晋国为了削弱楚国,于前584年派巫臣为吴国人带来了先进的陆地作战术,教他们战车战术、射御等。巫臣非常热心,教的认真负责,吴军进步非常快,这倒不仅仅是因为巫臣忠于晋君、热爱晋国,更是因为他实在太恨楚国了!其实巫臣原是楚国大夫,很有才干,但人品实在太差,他为抱得美人,叛逃晋国,这让楚王极其难堪,可楚王念其尽忠多年,打算不予追究。可司马子反和令尹子重,怒其种种龌龊,灭了其留在楚国的全族。人品不好,还有如此大仇,巫臣那个恨呀,就发誓报复母国楚国,为晋君献上了联吴制楚之计,并请求被派往吴国,亲自联络执行,其敬业精神可以想见。在其帮助下,吴国当年就发动了伐楚的州来之战。<br></div><div> 楚国嘛,想想自己在中原威风百余年,连晋、齐、秦诸强都怕我三分,你小小吴国竟敢打我?灭你吴国还不是牛刀杀鸡!就也没提议邀请吴国,保留东向打吴,抢房、抢地、抢人的权利。<br></div> <h3>  再来说说两国的矛盾起因。前632年,楚在城濮之战中败于晋国,其北上之路受阻,就转而向东的淮河流域拓展。该地原为东夷散居民族,有江(今河南省息县西南)、六(今安徽省六安)、蓼(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及群舒(今安徽省舒城县、桐城县一带)等小国。前623年,楚灭江、次年灭六、蓼,并以六、蓼为经营淮河流域的据点,屯驻重兵,相机东进 。慑服了附近群舒等东夷民族。楚国还修路,从楚都郢修到了六、蓼等地,方便控制。楚国的这种强兵入侵,自然激起了东夷民族的憎恨与仇视,但敢怒不敢言。而正向淮河流域拓展的,长江下游的吴国的崛起,无疑给了东夷众民族另一种选择,虽然吴国也是外来势力且比楚弱,但对比楚国,吴在地缘上,相互交往上,甚至在血缘上都与东夷民族更为密切亲近。且吴国以东夷民族的保护者姿态,出兵淮河流域,对楚作战,行军用兵处处便利。<br></h3><div> 前584年,吴王趁楚伐郑之际,以在巫臣的教导下新练成的水陆两军北伐附楚的徐国(今安徽省宿县北符离集),徐败并服吴。接着吴进攻楚在淮河流域的战略要地州来(今安徽凤台),楚由郑郊移兵来救不及,八月吴破州来城。此战拉开了吴楚百年争霸的大幕。热热闹闹打了近四十年后,晋、楚、齐、秦等十四个诸侯国整了个弭兵大会(前546年),号召休战。可吴国没参加弭兵大会,吴、楚就接着打。又有了前538年的朱方之战、棘栎麻之战、前537年的鹊岸之战、前536年的房钟之战、前530年的围徐慑吴之战、前529 年的豫章之战、吴灭州来之战、前525年的长岸之战、前519 年的蚕桑之战(也称“鸡父之战”)、前518年的灭巢之战、前515年的伐楚丧围潜之战、前511年的吴侵楚、侵潜、六及疲楚之战、前508年的第二次豫章之战。看看,吴、楚打的多热闹,越打越频繁。按理说,楚是老牌强国、吴是新兴小国,楚应明显占优才对,可实际战况却是初生牛犊的吴国占优。且还有吴国不敢奢想的更大胜利正在等待着吴国。这就是打得楚国几乎灭了国的“拔郢(音'颖')之战”,也称为“入郢之战”。郢即楚国国都,大致在今天湖北荆州以北的纪南古城。又因吴军攻入楚国郢都之前,在柏子山、举水一带(今湖北省麻城市附近)己歼灭楚军主力,故此战又被称为“柏举之战”。<br></div> <h3>  在介绍此战前,先介绍对此战大胜起了重要作用的吴国两位谋士,伍子胥和孙武。</h3><div> 伍子胥是楚国人,父亲伍奢,哥哥伍尚。他的祖父伍举,曾冒死劝谏初继位的楚庄王停淫乐、勤国政,很受一代霸主楚庄王重用,伍家也在楚累世高官。伍奢是太子建的太傅,即老师。太子建还有个副老师,即少傅费无忌。楚平王派费无忌到盟国秦国为太子建娶亲。可费无忌看秦女姣美可人,竟一赶回来就着急拍平王的马屁,说:“这是个绝代美女呀,大王您自己留着呗,再给太子另外娶个吧。”无忌实在太趋炎附势,真是无所顾忌,估计在想,国君毕竟是国君,太子能不能当上国君可是未知数呀。平王也是又不讲究又好色,就留下秦女极度宠爱,另外给太子建娶了亲。<br></div><div> 费无忌用秦女向楚平王献媚后,获得平王欢心,就离开太子去侍奉平王。可无忌还是有所顾忌呀,担心平王死后,太子建继位,自己可咋办?就时时在平王面前诋毁太子建。太子建的母亲不受平王宠爱,再加上无忌时时诋毁,平王就越来越疏远太子建,派太子建带兵驻守边疆。可无忌还是有所顾忌,更没日没夜地诋毁太子建,其对平王说:“太子因为秦女的事,绝不可能没有怨恨,希望君王您多防备着点。且自从太子驻守边疆后,统率着军队,对外还与诸侯们交往,就要进入都城作乱了呀 。” 楚平王就把太子太傅伍奢召回来审问。伍奢知是无忌在平王面前谗言太子,就说:“君王您怎能仅凭小人之臣的谗言,就疏远骨肉至亲呢?”无忌仍然煽风点火,说:“君王您现在不制止,他们的阴谋就要得逞了,您也将要被擒拿呀!”平王竟信无忌之言,还大怒,并囚禁伍奢,命人去杀太子建。真是又不讲究又好色,还糊涂而暴虐,这就是楚平王。<br></div><div> 无忌还不算完,还要把伍奢斩草除根,又对平王说:“伍奢有两个儿子,都很贤能,不杀终究是楚国的祸害。可以用他们的父亲伍奢作人质,把他们召来,否则就是楚国的后患。”平王还是无忌的乖宝宝,却是伍奢的阎王,对无忌言听计从,对伍奢赶尽杀绝。正如伍奢所料,大儿子伍尚宽厚仁慈,为父进孝,前来赴死;小儿子伍员(即伍子胥)桀骜不驯,忍辱负重,为父进孝,逃脱并寻机报仇。结果伍奢、伍尚父子被杀;伍员(即伍子胥)怀血海深仇,费劲千辛万苦,一夜白头,前522年奔逃来到吴国,受到公子光(也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重用,辅佐吴王阖闾日夜以谋楚。<br></div><div> 孙武,齐国人,就是鼎鼎大名的孙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其巨著《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称呼中有子的大多有来头,一种是出生好,生而有之的,就象周天子的儿子称王子;诸侯国君的儿子称太子或公子等等;但另一种可是能力超强,甚至成为某学派的开山鼻祖或集大成者,如,老子、孔子、墨子,当然还有这位兵家的开山鼻祖--- 孙子。<br></div><div> 孙子还是孙武时,为避齐国内乱,于前517年来到吴国,后结识伍子胥,并由其推荐给吴王阖闾,受到重用。《史记》记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就是说,吴国向西打败强楚,攻入楚都郢城,向北威震齐、晋两强,在诸侯中名声赫赫,孙子出了很大力啊。<br></div> <h3>  伍子胥和孙武为拔郢之战制订了周密的战略计划 。伍子胥是楚国旧臣,对楚国非常了解,其对吴王阖闾说:“楚国当政者乱出注意的很多,可是能站出来应付危局的一个也没有!”但楚毕竟是军事大国,所以必须先逐步把它拖疲惫,消耗它、削弱它,然后才能寻机决战,一举打败它。伍子胥又向阖闾推荐当年晋国拖弱楚国的战法---“三分四军,轮番出击”,即分全军为数个作战集团,一波接一波地轮番进攻。一波进攻时,对方不知虚实,全军皆出。彼出则我归;彼归则我复出。让楚军疲于行军赶路,而我军轮番修整。数次后,楚军疲乏不堪,我方再全军出击,必能大败楚军。</h3><div> 吴王阖闾从晋国学过不少好东西,对这种战法也非常欣赏,就采纳执行。据《左传》记载,前512年至前506年,不满十岁的楚昭王继位后的六年间,吴军欺负小孩,年年来进攻,把楚国直拖得疲惫不堪。且还先后攻灭了楚国在淮河流域的属地钟吾、徐、舒鸠、养邑、桐 、六、巢等,全收归吴国所有。<br></div><div> 吴王阖闾越打信心越足,准备实施其惊天大计划,即攻击千里之外的楚都郢城。其实几年前,阖闾就想干这事,但听了大军师家孙武的劝 --- “百姓太疲惫了,还不可以干,暂切等待吧。”骚扰了楚国六年后,机会终于来了!楚国在大别山北的附属国蔡国,屡屡受楚欺凌,几度被迫向东迁都,现楚国令尹囊瓦又狠狠敲诈蔡昭侯,欲望未得完全满足,就于前506年编造借口兴兵伐蔡,蔡国求救于中原盟主晋国,未果,转而求救于吴。阖闾立刻召见伍子胥和孙武,问这次是否可攻打楚国郢都。伍子胥和孙武都认为是个好机会,但必须联合长期受楚欺凌的蔡、唐两国,以增加取胜把握。阖闾采纳二人建议,联络蔡、唐,并亲任统帅,伍子胥、孙武、伯嚭等人随军参谋,儿子公子山为先锋;弟弟夫概也领兵五千一道出征,大举伐楚而来。<br></div> <h3>  吴军计划,兵分两路,分进合击,直指楚都郢城。南路的主力从潜(今安徽潜山)出发,翻越皖鄂交界的大别山区,进入楚境后,经柏举地区向西挺进,直插至汉水东岸。作为策应,北路乘舟溯淮河西行,至淮汭(今河南潢川西北)上岸,先攻楚军以解蔡国之围,然后会合蔡军快速通过豫鄂交界的三道隘口大隧、直辕、冥阨(即大别山与桐柏山相交处的大胜关、武胜关、平靖关,均在今河南信阳南),再会合唐国之军,进入楚境后也向汉水东岸前进,至雍澨(今湖北京山县北)与主力会合,再在汉水两岸与楚军决战,歼灭楚军主力后,攻破楚都郢。</h3><div> 楚国副将左司马沈尹戍向主将令尹囊瓦建议, 由囊瓦率领伐蔡之军迅速回撤至汉水西岸组织防御,他自己则赶到方城(今河南方城县)去调集那里的机动部队,烧毁吴军上岸后停泊在淮汭的舟船,并封锁大隧、直辕、冥阨三道隘口,截断吴军退路,再配合囊瓦的楚军主力,在汉水东岸从背后夹击吴军,来个关门打吴。确是非常好的一个作战计划,而且囊瓦也同意,并率伐蔡楚军回撤到了汉水西岸。但当其获悉吴军主力已出现在柏举以东的大别山区时,或是出于争功心理、或是楚军诸将不和、或是对吴军有所轻视,囊瓦不等北路的沈尹戍穿插到位,临时改变作战计划,独自率领楚军主力渡过汉水东进,进入鄂皖交界的大别山区寻找吴军主力交战,这样决战地点比吴军预计的东移了二百多公里。大别山区通路狭窄,楚军兵力优势不易发挥,且其盲目追击,时时孤军突出,而吴军战法灵活机动,主动后撤引诱楚军,相机歼敌,逮住一股吃掉一股。楚军主力从小别追击到大别(均为今湖北境内大别山区地名),三战三败,士气大受影响,军心动摇。而吴军三战三胜,士气大振。囊瓦只得率军退守,与回追的吴军在柏举地区的龟峰山附近形成对峙。这时,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主张乘楚军统帅失威、军心动摇之际,立刻向楚军发起猛攻。阖闾较慎重,没同意。但夫概血气方刚,敢做敢为,不愿放弃这可能稍瞬即逝的绝好战机,果断地以自己率领的五千兵力率先向楚军发起猛攻。楚军阵形即刻动摇,阖闾见势,急令吴军主力全部投入战斗,一鼓作气将楚军主力击溃。楚军统帅囊瓦弃军逃往郑国,副将薳(音“韦”)射被俘,大夫史皇为掩护囊瓦撤退战死。此决战,吴军大胜。<br></div><div> 楚军残部在薳延指挥下,溃逃至安陆与云梦之间的清发水边(今称涢水),准备渡河。这时吴军又赶到了,可吴王阖闾并没立即展开攻击,而是采用其弟夫概的建议,待楚军渡河一半时突然下令攻击,结果楚军溺毙、被俘不计其数。而渡过清发水的楚军残部溃逃至雍澨(今湖北京山县北)后,又累又饿,就埋锅造饭,可谁知吴军干劲实在大,又追了上来,可怜楚军弃食而逃,吴军就地开饭,吃饱后不说感谢,又玩命追楚军。<br></div><div> 楚军副将沈尹戍,按原计划赶去方城征调机动部队,再去烧毁北路吴军停泊在淮水边的舟船,可刚赶到半路,就获悉主帅囊瓦独自出战迎战吴军,短短时间已然溃败,只得就地返回,以援囊瓦。当他赶到雍澨时,恰好与追击楚军残部的吴军遭遇,一番激战,沈尹戍指挥的楚军已占上风,可这时沈尹戍身负重伤,无法继续指挥战斗了,结果楚军余部全部被歼。十天后,吴军浩浩荡荡开进了楚国都郢城。<br></div> <h3>  此役规模空前,战场遍及皖、豫、鄂三省的江淮流域、大别山区、江汉平原。此役战况激烈,吴军从小别到大别三战三胜囊瓦主力;又在柏举地区歼灭囊瓦主力;在清发水边击溃西逃的楚军残部;在雍澨歼灭沈尹戍回援之军 ;六战竟皆获全胜。此役影响深远,吴军竟攻入了强楚的国都郢城,楚昭王狼狈的弃都西逃,中原诸国无不目瞪口呆,思绪万千。<br></h3><div> 吴军战前有清晰的战略;战中有稳妥的实施,凭着灵活的作战方法、果决的作战指挥,竟打得纵横中原百余年的强楚几近亡国。可吴军获此空前大胜利,如何保存胜利果实却是个新课题,可见两千一百多年后的李自成打入北京时,面对的是多么陈旧的一个课题。<br></div><div> 从吴王阖闾到每一个吴军兵卒全喜懵了,多少年殚精竭虑的日夜谋划;多少次闯关夺隘的浴血奋战,过程是如此漫长;胜利却是如此之快!现在,就在现在,强大的楚国、富丽的楚国就在脚下,在脚下。从吴王阖闾到每一个吴军兵卒,面对郢都敞开的城门、面对王宫敞开的宫门、面对卿大夫敞开的豪门、面对百姓敞开的破门,他们要复仇、抢掠、奸淫、宣泄、狂欢!据说,孙武曾力谏吴王阖闾,可不能这么干呀!一代奸主阖闾竟然笑笑,听之任之!楚昭王在腥风恶浪中溯江仓皇西逃时,吴王阖闾率众进入了楚都,“君居其君之寝,妻其君之妻;大夫居其大夫之寝,而妻其大夫之妻。”就是说,吴王阖闾霸占楚昭王王宫,奸淫王后及宫中女子;伍子胥霸占楚相子常府邸,奸淫其家眷;吴将占领楚将宅邸,奸淫其家眷 ;吴兵士占领楚百姓破房子,奸淫其家眷…… 。而且吴王阖闾的儿子公子山认为自己血统更加正;弟弟夫概认为自己战功更加高,为了争夺楚军统帅囊瓦的府邸,差一点互相开战,大打出手。而伍子胥这个用仇恨把自己灌的满满的人,杀回故国没抓到楚昭王,而杀父杀兄的仇人楚平王也死了被埋十年了,其竟伙同也有杀父之仇的伯嚭从坟墓中把楚平王尸骨扒出来,鞭尸三百! </div><div> 吴军抢不走的就烧、就毁,烧了楚国宗庙,毁了楚国重器“九龙之钟”,还满城抢掠奸淫。从吴王阖闾到每一个吴军兵卒已然失去了理智 、失去了人性,禽兽不如!最有忍耐之心的老天爷,这次也实在忍不住了,总算开眼了。越国乘吴军西伐,国都空虚,偷袭并俘获了吴国太子;楚国臣民不堪此辱,处处袭杀吴军,吴军夜不能寐;楚臣申包胥奔盟友秦国求救,在秦廷哀哭七天七夜 ,终于打动秦哀公,出动三万大军救楚。奸主阖闾派弟夫概前去阻击秦军,夫概兵败于沂(今湖北枣阳县东),阖闾痛斥夫概。夫概气极,回兵吴国,自立为吴王。阖闾急率主力东归以夺回王位,而留在楚国的吴军被楚、秦联军打得节节败退。阖闾回到吴国,击退入侵越军,并击败夫概。夫概兵败,降楚避难。</div><div> 楚昭王回到郢都。城外白骨如麻;城中宫阙半毁;夫人受辱自缢。前504年,吴国的太子终累又击败楚国水军,俘虏了潘子臣等七名大夫。楚将子期的陆军又在繁扬战败。楚国大为恐惧,迁都鄀地,仍称之为郢,为相区别,旧都被称为鄢郢,新都被称为载郢。楚昭王痛定思痛,改革政治,国力恢复,终成中兴之主 。前496年,楚灭顿;前495年,楚灭胡;前494年,楚败蔡,迁蔡国于长江、汝水之间;前491年,楚败夷虎,前489年,楚昭王卒。<br></div><div> 吴王阖闾在前496年的吴越檇(音“醉”)李之战中受伤,随后不治而亡。吴王夫差继位,也极其好战、逞强斗狠,南服越,北败齐。并于前482年与中原诸侯在黄池歃血为盟,从晋国夺得霸主之位。但其妇人之仁,留越为患,被隐忍十二年、征战十年的越王勾践击败,终至国灭身亡。</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