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祥的星星

陈德庆

<p class="ql-block"><b><i>谨以此文献给我敬爱的奶奶 华根仙</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  前不久观看由董卿主持的央视&lt;朗读者&gt;节目,演员徐静蕾朗读了著名作家史铁生的获奖短篇小说《奶奶的星星》(节选),感人之深的内容,徐静蕾生动而带有真情实感的朗读,主持人董卿哽咽了,现场观众落泪了,也使坐在荧屏前的我唏嘘不已,并勾起了我久远的回忆……. </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 史铁生的奶奶说过,人死了就会化作天上的星星,照亮夜行的人们。史铁生说:他相信;我也相信。如此说来,我奶奶就是一颗“慈祥的星星”……</u></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爷爷奶奶的祖籍是江苏无锡城外,一个靠近太湖边的小村庄,那是父亲的老家,也是我的故乡,一条小河在村前划过,清澈的河水静静地流淌,家乡的几间老屋青砖黛瓦白墙,在村里算是比较醒目。屋前有一片竹林,小时候到奶奶家的时候.,常在竹林里捉迷藏,然后又折一根翠竹,回去叫大人拿一枚缝衣针用火烧红弄成钩状,然后用棉线连上竹竿,一副简单钓鱼杆就做成了,又到陈年的米缸里,捉来小蛆似的米蛀虫套在鱼钩上做鱼饵,一切就绪后,就到小河边去钓鱼,常常能钓到几条小鱼,如串条鱼,螃鲏鱼等,拿回家给奶奶洗干净后,放进饭碗,撒几粒盐,放进饭锅一炖,饭桌上又多了一只小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那是我的老家,爷爷奶奶一直住在这里,(原来他们名下还有十多亩农田,后来农村搞合作社,都交给生产队了),那是两位老人辛勤劳动一辈子的所有,爷爷患病去世后,奶奶仍然住在老屋里生活,后来,奶奶自己也患病了,中风半身不遂,生活无法自理,于是,我父亲就把奶奶接来,与我们同住,让我们一起陪伴度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奶奶是个面慈目善的人,操着一口糯糯的吴语,非常令人亲近,故我们祖孙关系十分融洽。我那时候只有6~7岁,刚刚上小学读书,虽然天生有些淘气,放学之后放下书包就溜出去白相(玩耍),但不一会,就与小伙伴告别,赶回家陪陪奶奶,奶奶行动不便,整天躺坐在床上,我就搬个小板凳坐在床前陪她聊天,天气晴好时,就挽扶她一起到门外散散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奶奶虽然没有文化,但是非常健谈,她给我讲了许多的往事:小时候,由于她的激烈反抗,没有被缠小脚;父母早亡后又过了一段寄人篱下的辛酸生活;19岁嫁入陈家后,凭着一副大脚和吃苦耐劳,和爷爷一起下农田,插秧、拔草、施肥、割稻、挑担……什么农活都做。就这样,俩口子通过辛勤劳动,不仅养活一大家人,还置了地,盖了房,并且在家境好转后,接济一些穷苦乡邻。奶奶说,做人要行善,莫作恶。奶奶还说,好人死了上天堂,坏人死了下地狱……却原来,本人“与人为善”的秉性,源自于奶奶的启蒙和熏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奶奶对自己十分“吝啬”,对我们却格外的大方,尤其对我这个长孙,更是疼爱有加。她牙不好,又喜吃甜食,父亲常买些松软的绿豆糕给她吃,而奶奶却非常舍不得吃,一块小小的绿豆糕,要分几次吃,偶尔拿一块出来,只掰一只角,放在嘴里含半天,剩下大半块和其余几块用包装纸包好,外面再用手帕裹好,如至宝似的藏在枕头旁边。当我一个人在她身边时,她就会悄悄地拿出来,把一块绿豆糕塞到我手里。绿豆糕也确实好吃,酥软香甜。我三口两口就吞下肚了,奶奶见了,再塞给我一块,又被我吃掉了,奶奶又递来一块,也许吃多了,感觉太甜腻,或许年幼无知,有些任性,我随手就把绿豆糕扔在地上,奶奶伤心的要落泪,见状,我赶紧把掉在地上糕点拾了起来,掸去灰尘,然后放进自己嘴里,奶奶又破涕为笑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奶奶为人善良,心肠又特软,她最担心的事就是我们兄妹生病,只要兄妹仨有人头疼脑热,奶奶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时不时的过来摸摸我们的额头,看退烧了没有,嘴里还不停地念叨:“快点好!快点好起来!你们小孩子都不要生病,毛病都让我老太婆一个人生吧!”舐犊之情溢于言表。后来,我们兄妹仨逐渐长大,起先以我为主,我去安徽务农后,弟弟妹妹接力般的照顾、伺候病中的奶奶,也尽了应尽的反哺之力。</span></p> <h5><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奶奶是一九七三年秋天去世的。当年我在地处淮北的军垦农场“修地球”,在连队里担任文书。我清晰的记得:那年九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在连部我正在向薛胜泉指导员请示工作,突然,我的好朋友、团部通信员郭义祥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他是从十多公里外的团部专程赶过来),递给我一份加急电报:“奶奶病危 速回”,我随即向薛指导员请假获准后,就踏上返沪路途。辗转来到上海,已是夜深人静的子夜时分。 </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宽阔的柏油马路上几无汽车的踪迹,远处偶尔匆匆走过几个夜行的人,昏暗的路灯光透过梧桐树稀疏的叶子照在地上,婆娑的光影使人感到有些眩晕,四处静悄悄的,只有阵阵秋风刮起路边落叶发出的“沙、沙、沙……”声响,虽然尚未进入深秋季节,但树上的叶子却已经泛黄,并不断地一片一片的飘零,似乎在预示着什麽……我感到一种不祥,不由地加快步伐,疾步小跑起来。 </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奶奶突发脑溢血被家人送入医院,当我赶到医院时奶奶已经陷入深度昏迷,无论众人大声呼喊,都没有任何反应,只有沉重的喘息声此起彼伏。我急步走进病房,走到病床旁,我俯在奶奶的耳旁轻轻的说:“奶奶,我回来看您了!”喘息声突然停下来,病房里顿时安静了,只见两滴泪珠顺着奶奶的眼角缓缓地淌了下来,似乎在漫漫长夜中,走到远处的奶奶依稀听我深情的呼唤,但她无法回头,更无法应答……不一会,沉重的喘息声又响了起来。我轻轻地抚摸奶奶布满皱纹的脸庞,不由的感叹:奶奶老了,比我两年前去安徽务农时更加的苍老,一阵酸楚涌上了心头。</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此后日子我日夜守候在老人家的病床前,期盼她能早日苏醒,奶奶的喘息声日趋微弱,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 奶奶终究还是没有醒来,也没能捱过“国庆节”,节日前夕,奶奶走了,安祥地走了,她去了遥远的天国,从此,浩瀚的夜空又多了一颗慈祥的星星…… </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光阴荏苒,四十多年过去了,但我坚信这颗星星还在,每当夜幕降临,繁星满天,我仰望星空,竭力寻找那颗星星的方位,我找啊,寻啊,寻觅千百度,蓦然回首,方恍然大悟:其实,这么多年来,奶奶从未走远,这颗“慈祥的星星”就在我心中,一直驻在我们的心间…… </span></h5><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p><h5><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二O一七年 清明节</span></h5><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二O二三年十二月一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稍作修改 重新发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