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独龙江乡位于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北部的独龙江峡谷中,地处中国与缅甸交界的边境上,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角落。那里居住着古老民族——独龙族。</h3> <h3>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只有4000多人口,在2014年高黎贡山未打通隧道之前,每年有半年大雪封山与外界失去联系。</h3> <h3>这是当地人养蜂用的蜂桶,在河滩的路边经常看到。</h3> <h3>吊桥是进出村子的唯一通道。</h3> <h3>独龙江的水清澈的像少女碧绿的裙。</h3> <h3>逆流而上,道路崎岖,山势险俊。</h3> <h3>正在修通往西藏察隅的公路。经过独龙江的迪政当村、雄当村,是继丙察察公路之后的第二条进藏通道。修好后设计的时速是每小时20公里。</h3> <h3>这是迪政当村,‘‘当’’是独龙族语‘‘村’’的意思。</h3><h3>‘‘洛’’是藏语‘‘村’’的意思。</h3><h3>‘‘桶’’是怒族‘‘平地’’的意思。</h3><h3>根据这几个不同的称谓,就知道村里居住的是那个民族。</h3> <h3>雄当村在往北行驶10多公里到达独龙江和马必洛河交汇处。</h3> <h3>交汇的水线清晰无比。</h3> <h3>到达木当村时,是这次旅行最接近西藏的地方。</h3><h3>丙中洛到察瓦龙段路基塌方;</h3><h3>贡山到德钦路段也塌方;</h3><h3>滇藏公路好难行呀!</h3> <h3>泥石流掩映下的木当村。</h3> <h3>独龙族的纹面大妈。</h3> <h3>纹面更清晰的大妈不在家。看到门上横着的小木棍了嘛!</h3> <h3>以前独龙族居住的房子,现在还有一些老人住在那里。他们不愿意去山下住,(政府免费给他们盖的房子),可能离种地的地方太远了吧。</h3> <h3>这就是政府统一建的新农村。</h3> <h3>外来的游客到这里看迷人的风景,当地的人确因为自然条件的恶劣,生活不易。</h3> <h3>桥的前身是溜索,在独龙江最北面的老向红村现在进出还是溜索。</h3> <h3>看天气预报,过两天都有雨。下过雨后,垭口的雪最容易崩塌,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独龙江。</h3> <h3>有雪崩不大,道路抢通了,还算幸运。</h3> <h3>原路退回六库。</h3> <h3>来的时候看的是自然风光,现在因为近距离地接触,更能体会理解当地人的生活。</h3> <h3>赶集背筐,是因为要走羊肠小道回家,是因为要过狭窄的吊桥回村,是……</h3> <h3>忆想茶马古道的艰辛。</h3> <h3>艰苦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他们坚韧的生活态度。</h3> <h3>这里的司机,无论是驾驶摩托车、三轮车还是汽车,大多喜欢大声播放带有节奏的音乐,行驶在陡峭的山路上。</h3> <h3>刚来时,我一点都不适应,车在曲折急弯没有护栏的险路上行驶,再看着悬崖下的深壑已是紧张,振心的音乐更是加重了紧张的情绪。</h3> <h3>现在理解了,在大山深处,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下,乐观的态度多么难能可贵。</h3> <h3>想着心事,不经意间向车窗外撇看一眼,来时的怒江宛如穿着碧绿衣裙温柔的少女,现在的怒江更似穿着土黄褂子的汉子,奔流不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