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0号初中第一教研共同体第三次教研活动在秋实学校如期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有教体局副局长程亚民、教体局党委委员李林、县教研室主任高金彪,参加活动的还有教研室相关教研人员及初中第一教研共同体各成员单位:鄱阳二中、鄱阳三中、鄱阳镇(芝阳、磨刀石、昌江)、谢家滩(谢中、华民、谢二中、谢三中)、石门初中、莲花山初中、侯家岗(侯一中、侯二中、军民学校)、古县渡(古南、古县渡中学、古二中、红岭、南坂)、昌洲初中、凰岗(凰岗中学、太阳、神山、林桥)、三庙前(庙一中、庙二中)。
区域教研加强了校际之间、教师之间的联系,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互补,区域联片教研的形式它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学为平台,以学校为基地,构建研修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模式。以这种模式推动校际互动、教师间互动、中心辐射,以强带弱的校本教研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交流研究、共同成长。
区域联片教研活动的开展,使基层教师拥有更多的参与教研的机会,拥有了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拥有了更多共享交流的空间,改变了教师独学无友的状况,满足了教师交流研究的渴望,达到了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共同成长的目的。区域联片教研的形式能够更好地打破校际壁垒、打破学科壁垒,开放校园、开放课堂、开放研究,在相互学习交流中自加压力、自生动力,努力挖掘、发挥各自长处、辐射引领,从而达到强弱互补、资源共享、交互引领、双赢共好的目的。
课堂既是教研的主阵地,更是教研的核心所在。这次秋实的活动我们同样采取了"同课异构"的形式来开展课堂教学的研讨,四位老师的课堂各有风格、精彩纷呈!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诚然,我们对“同课异构”的理解和认识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我们还将继续“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要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我们教研人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 活动方案 邓总致辞 分管副局长讲话 展板展示 同课异构(英语) 同课异构(数学) 德育班会
-----诚信是我的第一准则 课后研讨 养成教育之午餐篇 ------教研共同体建设之思考
要让这种联合教研保持旺盛的活力,发挥出其最大的效应,笔者认为当前教研室要落实各个区域教研联合体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定好规划。要明确联合教研是一年或是三年一个周期内,要干什么,什么时间干,怎么干,都要一一落实到纸上,传达到每一位老师,让每个成员学校甚至每个老师都心中有数,也都清楚自己要怎么去做。依据规划,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计划最好以学期为单位,本学期将举行几次活动,采取什么形式,哪些人参加,参加人员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等等,都要具体明确。如举行同课异构,要让学科老师知道,执教人是谁,执教什么内容,通过执教活动要探讨的问题是什么。其他听课人员最起码的准备是在听课之前自己要先熟悉教材,也可以自己先备课。
二是定好主题。每次联合教研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力求解决一个问题。这个主题要提前发到每一位参与活动的老师,让老师提前做好基础工作。如果是问题研讨,可以提前发布到每所学校,让每所学校各自研究,经过一个时期之后,大家带着各自研究的情况再进行共同研讨。这样联合教研针对性、实效性将会大大提高。研讨的主题最好从老师中来,再回到老师之间去,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增强老师的主动性。
三是解决冷热不均的问题。对于这种活动,有的学校热情高,有的学校流于形式;有的学校领导热情很高,投入很多时间、精力和财力,但老师们反应平淡,处于非常被动状态,甚至有的老师认为学校乱折腾,走形式,做样子。这样的问题不解决则很难成就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是内容和形式要多样化。除了常规的同课异构外,要积极拓宽联合教研的渠道,丰富联合教研的内容。笔者认为,校际间的联合教研最好做到分层次、全方位、常态化。
徐 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