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吴哥——柬埔寨全景游(二)

托斯卡纳的阳光

吴哥城南大门<h3>  在吴哥寺修建了半个世纪之后,一座由12公里长、8米高的红土城墙围绕的王都营造建成,这处王都被称为吴哥城,即大吴哥。吴哥城是高棉王朝最后一任国都,也是历时最长的都城。它由阇耶跋摩七世修建于12世纪晚期,占地9平方公里。整个吴哥城依然依照印度教的宇宙观结构修建,正中央是巴戎寺。</h3><h3> 在吴哥城南大门外的桥梁两侧,迎面映入眼帘的是众神和阿修罗拉扯着蛇神那伽的身体的雕像,每侧54座,共计108座,这里上演着“搅拌乳海”的神话故事。吴哥遗址中处处体现着印度教的哲学思想,认为善恶不分家,因此善神和恶神在吴哥建筑中经常同时出现。</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桥的左侧是一排天神的雕像,面容平和,头上是圆锥状的发髻。</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天神雕像</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桥的右侧是一排阿修罗的雕像,圆眼怒睁,头上顶着花冠状装饰。</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阿修罗雕像</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阿修罗雕像</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吴哥城南大门,门顶为四面佛</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吴哥城每个门两侧都拥有3个头的巨象的雕像</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吴哥城的亡者之门(东门之一)</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吴哥城亡者之门的三头巨象雕像</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吴哥城亡者之门巨象鼻子卷起荷花</font></h3> 吴哥城的东大门——胜利之门<h3>  由战场凯旋的战士们列队从该门进入吴哥城。</h3> 吴哥城胜利之门门顶<h3>  门顶保存完好,造型、曲线优美。</h3> 巴戎寺<h3>  巴戎寺位于首都吴哥城的中心,由阇耶跋摩七世建于12世纪晚期或13世纪早期,因寺院主题是面带安详微笑的四面佛而闻名遐迩。与其他阇耶跋摩七世兴建的寺庙一样,原本为佛教建筑的巴戎寺,随着后世信仰的转变,大部分浮雕又被改为印度教的内容。</h3> 巴戎寺<h3> 巴戎寺是将印度教和佛教完美结合的杰作,整个寺沿用印度教的寺庙格局,东西朝向,分成三层。</h3> 巴戎寺<h3>  因为阇耶跋摩七世信奉大乘佛教,而大乘佛教热衷于为佛造像,但印度教格局的寺庙空间内部狭小,无法提供足够的地方竖立佛像。于是,阇耶跋摩七世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在寺庙第二层回廊内建起49座高塔,每座高塔都雕刻着4面巨大的佛陀面孔(据说是按照国王的样貌雕刻,象征国王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他的子民)。这196张面带微笑的脸就是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其中最著名的“高棉的微笑”佛像就在第二层回廊的北侧。</h3> 巴戎寺<h3>  中央塔庙依然是典型的柬埔寨寺庙山的形式,层层堆高。</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巴戎寺</font></h3> 巴戎寺第三层回廊的浮雕<h3>  与吴哥寺一样,巴戎寺第三层回廊上也布满了浅浮雕,但与吴哥寺不同的是,浮雕所在回廊屋顶已经“雨打风吹去”,浮雕直接受到日晒雨淋,再加上年代久远,浅浮雕被侵蚀严重。浮雕的内容大多是描述战争的场景和元朝周达观在《真腊风土记》里描写的许多高棉人民的日常生活。</h3> 巴戎寺第三层回廊的浮雕<h3> 这幅浮雕呈现的是两军水上作战的场景,落水的士兵被鳄鱼吞食。</h3> 巴戎寺第三层回廊的浮雕<h3> 人们挑担的生活画面。</h3> 巴戎寺第三层回廊的浮雕<h3>  十分著名的斗鸡的画面,据说右边留着发髻的是中国人。</h3> 巴戎寺第三层回廊的浮雕<h3>  画面中的动物更像是猪,难道人民牵着猪准备“斗猪”吗?</h3> 巴戎寺第三层回廊的浮雕<h3>  阇耶跋摩七世行军图</h3> 巴戎寺<h3>  人们在游览当中,无论身处何地,都有多张笑脸在注视着他们。</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无处不在的“高棉的微笑”。</font></h3> 巴戎寺<h3>  阿普沙拉雕像,发饰与吴哥寺中的不同。</h3><h3> 注意阿普沙拉右侧各有一只“卡拉”的雕像,卡拉是象征着“时间”的神,另外作为死者之王的卡拉还有一个别名“亚马”。在印度神话中,卡拉作为一个食欲旺盛的怪物出现,最终连自己的身体也吃了下去,只剩下一张面孔。卡拉在柬埔寨很受欢迎,不只是因为有趣,更多因为其是作为一个滑稽的存在。</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巴戎寺美丽的女神阿普沙拉像,这样雕刻的脚趾很少见,可见其高超的雕刻技巧。</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巴戎寺门楼的出入口两侧常常刻着守护神的的雕像</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巴戎寺的雕刻</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巴戎寺</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巴戎寺</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巴戎寺</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巴戎寺出现的佛教手势“双手合十”的雕像在其他吴哥遗址很少见</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巴戎寺外围那伽环绕</font></h3> 巴戎寺中较为完好的"林伽"和"约尼"的雕刻。<h3>  林伽是印度教湿婆派和性力派崇拜的男性生殖器像,是湿婆神的象征。林伽在梵语里是"标志"的意思,象征古印度吠陀宗教、印度教神祇湿婆,是寺庙里膜拜湿婆的标志。印度全国各地湿婆庙宇和家宅湿婆神龛主要供奉林伽,拜人形湿婆像的很少。性力派教徒胸前还佩戴林伽标志。林伽呈勃起状,以约尼为底座,约尼是女性生殖器像,象征湿婆的妻子。这种配合的含义是:阴阳二性永远不离,阴阳交合即万物的总体。信徒用鲜花、清水、青草、水果、树叶和干米供奉林伽。在吴哥古迹中,看到林伽或约尼的雕像的机会很多,可见湿婆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有多高。</h3><h3> 印度神话中,在宇宙肇始之际,毗湿奴和梵天巧遇湿婆巨大的林伽,于是双方分道扬镳,前往寻找林伽的起点与终点。毗湿奴负责寻找终点,而梵天负责寻找起点。毗湿奴变成一头野猪,不断向下挖掘;梵天则变成一只天鹅,向上飞翔。但找了许久双方仍然找不到目标。毗湿奴只好放弃,在湿婆面前跪下,表示湿婆才是宇宙真实的梵。但梵天并不轻言放弃,他不断地飞翔,直到发现露兜树花。由于梵天不甘示弱,他要求露兜树花替他作假见证,说梵天已经发现林伽的起点。此时,全知的湿婆动怒了,诅咒了梵天,使他不被三界众生所崇拜。但湿婆却祝福了毗湿奴,说他将得到和自己一样的崇拜。</h3><h3> 林伽和约尼的雕像应是成对出现的,但在吴哥古迹中,许多遗址约尼的雕像还在,而大多林伽的雕像则遗失了,主要原因是林伽雕像是可以移动的,我目前只在巴戎寺和巴肯山看到成对的林伽和约尼的雕像。在吴哥国家博物馆中,有很多保存非常完好的成对的林伽和约尼的雕像。</h3> 巴方寺<h3>  由巴戎寺北门离开向北走,就看到西北侧有一个与巴戎寺同样有名的巴方寺,也叫巴普昂寺、巴本宫。该寺建于11世纪,是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向湿婆的献礼,同样是三层寺庙山结构的庙宇。周达观曾在《真腊风土记》里这样写道:“金塔之北可一里许,有铜塔一座,比金塔更高,望之郁然,其下亦有石屋十数间。”如今的巴方寺虽经过修复,但已不复往日风采。</h3><h3><br></h3> 巴方寺<h3>  在巴方寺的东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达200米的由并列的石柱支撑的“空中参道”。共有4列高约2米的圆柱立在地上,其上放置了石板,通过石板可以从东塔门一直到达中央部分。在这里,这条参道具有连接地上和天上的“彩虹之桥”的含义。</h3> 巴方寺<h3>  该处古迹流传着一个“王子藏身处”的故事。古时候,暹罗(今泰国)国王和柬埔寨国王是兄弟。一次,暹罗国王提出,将自己的一个儿子给柬埔寨国王寄养,柬埔寨国王欣然接受。但是,柬埔寨王朝的群臣们却这样对国王说:“这一切都是暹罗国王的阴谋,将来暹罗的王子会夺取整个柬埔寨。”于是,柬埔寨国王杀掉了暹罗王子。暹罗国王闻讯后勃然大怒,派出重兵进攻柬埔寨,两国间的战争开始了。柬埔寨的王妃害怕暹罗大军会杀害自己的孩子作为报复,于是将柬埔寨王子藏在了这座寺院中。这就是“巴方寺王子藏身处”的由来。</h3> 巴方寺<h3>  一般在寺庙的引桥上,两侧都会有那伽的身体作为栏杆,但这里没有。</h3> 巴方寺<h3>  与吴哥寺一样,爬上寺庙山的楼梯十分陡峭。</h3> 巴方寺<h3> 从寺庙山顶俯视</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巴方寺的须弥山顶</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巴方寺狭窄的回廊</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巴方寺狭窄的回廊</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巴方寺入口处的藏经阁</font></h3> 斗象台<h3>  从巴方寺出来后再向北走,就会来到350米长的斗象台,这是阇耶跋摩七世的阅兵台,也是举行庆典、庆祝将士凯旋归来的地方。斗象台外墙刻有大象、迦鲁达等画面。</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斗象台顶面</font></h3> 斗象台正对吴哥城胜利之门的平台<h3>  凯旋的将士从正前方的道路开过来,接受检阅。</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斗象台一部分外墙上的人们乘坐大象的雕像。</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斗象台一个入口两侧的3个头的巨象雕像</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斗象台另一个入口两侧的3个头的巨象雕像</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斗象台一部分外墙上的迦鲁达和伽家辛马雕像,他们并列在一起支撑着平台</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迦鲁达和伽家辛马交错并列在一起</font></h3> 迦鲁达和伽家辛马交错并列在一起<h3> 迦鲁达是印度神话中的神鸟,其身体为人形,头和嘴、翅膀以及爪都是老鹰的形象,拥有金色的羽毛。迦鲁达是毗湿奴的坐骑,作为圣鸟被人所知。它是那伽的天敌,迦鲁达和那伽格斗的场面经常可以在浮雕中看到。<h3>  &nbsp;关于迦鲁达和那伽的仇恨,在吴哥国家博物馆中听到如下的印度神话故事。印度古时有个虔诚的信徒,他有两个妻子A与B(以上名字都不记得了),这两个妻子之间关系不和睦。有一天,她们两个背着老公打赌,说让老公决定谁更漂亮,漂亮的那个可以命令另外一个妻子做任何事情。她们肯定都不肯认为自己更丑,所以,她们两个都立了誓要遵从这个誓言。于是,她们两个就当面问老公,说你认为我们两个哪个更漂亮。这个老公并不知道他们立的誓言,他认为老婆A比较好妒忌,最好别惹她,所以他就说老婆A更漂亮。等老公离开时,老婆A对着老婆B就发威了,她说,按我们的誓言,你要完全听从我的命令,现在我命令你,立刻离开这个家,搬去最远的那个山上去住,永远不要回来,也不能跟老公说。老婆B万没想到当初不肯认丑的后果有这么严重,但也不能违背誓言,于是她苦苦哀求老婆A让她收回成命。还好,这事后来被老公知道了,他命令老婆A放弃这个命令,老婆A只好遵从了。</h3><h3> 到手的权利谁也不愿意轻易放弃,老婆A虽然收回了第一个命令,却给老婆B下了另一道命令,就是让老婆B去抢长生药"阿姆利塔"给她,长生药的故事参见"搅拌乳海"。老婆B无奈接受了这个命令。她在路上历经千辛万苦,后悔与老婆A的赌约,又担心根本打劫不到长生药,老婆B对老婆A是恨入骨髓,于是她向湿婆立下重誓:如果她老公真的认为老婆A漂亮的话,那么她就愿意去死,永远消失;如果相反的话,就让她的孩子把老婆A的孩子全部杀光!湿婆收到了这个誓言。后来老婆B生了个儿子,是只金翅大鹏鸟,勇猛有力,神通广大,这就是"迦鲁达"。</h3><h3> 迦鲁达出生之后就接过他妈的打劫任务,凭着他的神通,在众神与恶魔的手里抢到了长生药。但掌管的毗湿奴不干,于是他们两个又打了起来。显然,迦鲁达不是毗湿奴的对手。尽管迦鲁达输给了毗湿奴,毗湿奴却看中迦鲁达的实力,于是毗湿奴让迦鲁达成为他的坐骑,这样他就不追究他的打劫罪。就这样,迦鲁达成了毗湿奴的坐骑,而毗湿奴也放迦鲁达回家去完成他妈立下的誓言。迦鲁达回到家里,看到老婆A生了一群的小孩,全是那迦!于是迦鲁达把那迦全吃掉了,从此迦鲁达和那迦族结下无解的仇恨。</h3><h3> 伽家辛马是由狮子和迦鲁达合二为一形成的圣兽。伽家辛马手握着迦鲁达的天敌那伽蛇神。</h3><h3> </h3></h3> <br>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斗象台部分外墙上的战马和战车的雕像</font></h3> 癞王台<h3>  斗象台北面紧挨着癞王台。巴方寺、斗象台和癞王台形成一个建筑整体,由阇耶跋摩七世所建。癞王台原本供奉着死神阎魔的雕像,经过岁月的风吹雨打,雕像爬满了青苔,颜色也逐渐褪去,不再均匀,就像麻风病人一样,因此得名“癞王台”。也有一说是这里为纪念谣传因麻风病而死去的耶输跋摩一世。</h3> 癞王台<h3>  由于建筑本身位于北方(柬埔寨传统中的死亡方位),以及高墙上的浮雕多为阴间众神,癞王台被认为是吴哥城的皇家火葬场。</h3> 癞王台<h3>  高达6米的围墙内外两侧均有六至七层不等的浮雕,这在吴哥遗址中是绝无仅有的。</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癞王台的浮雕</font></h3> 十二生肖塔<h3>  在斗象台的东面,还矗立着12座被叫做十二生肖塔的谜一样的塔庙,关于它们的用途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进行判决时的场所,有人认为是向国王宣誓时的场所。至于与中国的十二生肖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被称作“十二生肖塔”也无从知晓。</h3> 仓库(南仓和北仓)<h3>  在十二生肖塔的旁边,南北各有一座呈对称型建造的长方形的建筑,被称为南仓和北仓。具体功能不详,有说是祭祀粮食神的地方,有说是访客居住的地方。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中,介绍了这里是外国宾客的住宿设施。</h3><h3> 该照片中右边是十二生肖塔,左边是仓库。<br></h3><h3> </h3> 圣皮度寺,也称普拉提图寺<h3>  该寺位于癞王台的东北侧,是一个由五座寺庙组成的寺庙群。五座寺庙分别由不同的国王建于不同时期,最东侧的寺庙是佛教寺庙,其余都是印度教寺庙。寺庙群的保存状况很糟糕,用途也不明确,所以游客很少。</h3><h3><br></h3><h3>至此,吴哥城(大吴哥)就游览完毕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