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的传说

云水禅心/不加微/拒闲聊

<h1>题记:</h1><h1>2017年3月19日悠游于泸沽湖。心境犹如这清清的湖水 ,悠然,怡然……</h1><h1>葫芦丝响起,随禅心一起游览吧!</h1> <h1>泸沽湖,别名左所海,古名勒得海、鲁枯湖。</h1><h1>位于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为川滇共辖。湖东为盐源县泸沽湖镇(原左所区),湖西为宁蒗县永宁乡</h1> <h1>走近泸沽湖,,仿佛走近了一个神秘世界, 湛蓝的湖水被群山围绕,美妙绝伦的湖光山色间居住着多情浪漫又勤劳善良的摩梭人,他们至今还沿袭着古老的母系氏族社会的走婚习俗。人们说这里是神仙居住的地方</h1> <h1>徒步环湖观日出日落;坐猪槽船与红嘴鸥嬉戏;傍晚,听一曲摩梭山歌,吃一餐摩挲人特色的饭菜,饭后,围着篝火,融入摩梭人“锅庄舞的队伍,歌声,笑声在夜空中回荡。此刻,这号称“东方女儿国”的地方简直就是个世外桃源了</h1><p class="ql-block"><br></p> <h1>说起猪槽船,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很久以前,泸沽湖不是湖,而是一块低洼的盆地。那里有九个村寨,周围都是莽莽森林,土肥草美,粮丰物盛</h1> <h1>西面狮子山脚下,有一个涌泉之洞。一年四季都有清澈的泉水从这里流出。有个哑巴每天带着午饭在这里放牧,渴了就喝上几口泉水。一天,洞里不出水了,原来是一只大鱼堵在洞口。哑巴想,鱼肉烧着吃也不错啊。于是,他抽出腰刀割下一块鱼肉烧着吃了</h1> <h1>第二天,鱼身上被割去的地方居然复原了。从此,哑巴不再从家里带食物,每天就以烧鱼做午饭</h1> <h1>过了一段时间,人们见哑巴不带食物出门,却仍然红光满面,不禁感到奇怪。问哑巴,哑巴说不出,于是,人们便尾随他到这里一探究竟。哇哦,原来洞口有条大鱼呀……</h1><h1>自然,人们就想把这大鱼弄回家中慢慢享用。他们用了九架十八头牛,费力地将鱼拖出了洞口</h1> <h1>意想不到的灾难发生了,大水从洞口汹涌而出,顷刻淹没了所有的村寨。盆地成为一片汪洋</h1> <h1>这时,一个正在喂猪的妇女见大水滚滚而来,迅疾跳进了猪槽。</h1><h1>猪槽载着她在水上漂漂悠悠地,一直没有倾覆……</h1><h1>最终,这只猪槽救了她一命</h1> <h1>为了纪念这位勇敢而有智慧的妇女,后人一直沿用这种猪槽状的独木舟</h1> <h1>后来,人们将这一片汪洋称为“泸沽湖”</h1> <h1>曾经,泸沽湖与世隔绝。湖中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梭人独有的“猪槽船”。摩梭语称猪槽船为:“日故”</h1> <h1>人们将一根粗壮的圆木镂空,两头削尖, 制成一只长长的猪槽状小船 ,名为“猪槽船”</h1> <h1>最先记载“猪槽船”的文献是清代道光《盐源县志》“夷民挎巨木中空,桦短以济,曰:猪槽船”</h1><p class="ql-block"><br></p> <h1>一群水鸽子(学名“红嘴鸥”)飞来,或湖中嬉戏,或空中盘旋,或来去抢食,宁静的泸沽湖瞬时就添了几分灵动</h1> <h1>再见了,漂亮灵动的红嘴鸥!</h1><h1>再见了,纯净而美丽的泸沽湖!</h1><h1>我已将这里的美丽用镜头记录,我会将这里的故事分享与更多的朋友!</h1> <h1>图片拍摄:云水禅心</h1><h1>猪槽船资料来自网络</h1><h1>编辑制作:云水禅心</h1><h1>谢谢朋友们浏览!</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