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7年3月24日,徐松生一行早晨从新加坡乘飞机出发,中午12时15分到达厦门机场,厦门吃完午饭,即乘旅游车,于晩7时许到达下洋。一天时间,从新加坡回到家乡下洋,受到下洋镇政府及下洋镇侨联的热烈欢迎。</h3><h3> 晩餐在下洋镇镇政府食堂举办。</h3> <h3> 徐松生一行十三人:徐松生(新加坡著名耳鼻喉专科医生).妻李莲珠(资深金融专家).女徐雅丽(医生.居澳大利亚).妹妹徐恒英(退休护士长.居澳大利亚).大媳妇卜毓美(建筑师).小儿子徐旺诚(新加坡知名耳鼻喉专科医生).侄女徐金容(资深房地产经纪).侄女婿黎良材以及乡亲徐永源(新加坡永定会馆董事.初溪人).以上九人3月25日前往初溪。还有四人往洪坑:陈敏良(新加坡前教育部兼贸工部高级政务部长).林玉莹(陈敏良夫人.洪坑人).林凯瑞(林玉莹哥哥.洪坑人).林秉芬(林凯瑞夫人.洪坑人)。</h3> <h3> 下洋镇镇政府及侨联的领导,与他们共进晚餐,宾主座谈,餐后合影留念。</h3><h3> 前排左二.三.四.五分别为陈敏良.李莲珠.徐松生.下洋镇镇长范泽华。</h3> <h3> 第二天(3月25日)八点半,徐松生一行九人前往初溪。除徐松生夫妇外,他的后辈均是第一次返乡。带孩子回家看看,意义重大。</h3> <h3> 徐松生一行受到了初溪村乡亲及初溪小学百多位师生的热烈欢迎!</h3> <h3> 这是初溪小学八十多位学生的欢迎队伍,锣鼓喧天,彩旗飘飘。</h3> <h3>大红旗前导!</h3> <h3>鼓乐队随后。</h3> <h3>乡贤进入初溪小学参观。</h3> <h3> 八十九岁高龄的徐松生乡亲回乡,是为了完成一个心愿:捐款五十万元人民币作初溪小学奖教奖学基金,每年用利息助教助学,专款专用。徐松生老先生继续他的慈善之旅。</h3> <h3> 上午九点半,举行由下洋镇政府.下洋学区.下洋镇侨联.初溪村委会共同组织的徐松生捐款仪式和镇政府的授匾仪式。</h3><h3> 仪式由下洋中心小学校长张光泽主持。</h3> <h3> 下洋镇宣统委员孔凡荣致欢迎词。</h3> <h3> 徐松生夫妇向初溪小学张艳太校长授捐款数目匾,举行捐款仪式。</h3> <h3>捐款仪式后,由徐松生乡贤讲话。</h3> <h3> 由下洋镇人大主席江新鸿授予徐松生乡贤“捐资兴学.造福桑梓”匾。</h3> <h3> 乡亲积极参加捐款和授匾仪式的会议活动。</h3> <h3> 乡亲们认真聆听,积极参与。继承慈德,弘扬爱心。</h3> <h3> 这是在初溪小学内,主办组织单位领导与徐松生一行合影留念。</h3> <h3> 会后,徐松生一行瞻仰“徐氏宗祠”。斑驳的墙壁,久经沧桑!</h3> <h3>前壁上硕大的《东海堂》引人注目!</h3> <h3> 向"东海堂"的列祖列宗焚香祭拜,远方的游子回来了。</h3> <h3> 随后,徐松生一行参观有六百年历史的《集庆楼》。</h3> <h3> 远方是徐松生的祖屋《绳庆楼》。</h3><h3> 参观祖屋后,徐松生一行走在大桥上。 </h3> <h3> 上午十一点,我们攀登三百多级石阶,前往半山腰的《松莲亭》观景台。</h3> <h3> 89岁高龄的徐老先生不辞辛苦迈步而上,走累了,在中间休息台休息。<br></h3> <h3> 2001年由徐松生.李莲珠伉俪捐资十万元建成的《松莲亭》。<br></h3> <h3> 在《松莲亭》前合影。</h3><h3> 题初溪土楼旅游区观景台《松莲亭》柱联<br></h3><div> 松涛竹影,一角土楼成画本</div><div> 莲雨梅香,四时客寨唤诗情</div><div><br></div><div> 松傲白云,初月楼圆清静美</div><div> 莲开碧水,溪花鸟语自然谐 </div><div> 胡居焕</div><div> (此二联漆写在《松莲亭》的木柱上)</div> <h3> "碑记"由胡居焕代初溪村委会撰写。</h3><h3> "碑记"轶事:碑记有前瞻性,当时世遗审核会议还未召开,故用红布遮盖碑石很长一段时间,直至通过。</h3> <h3> 观景台上合影。</h3><h3> 观景台上可看到完整的初溪土楼群,美哉壮哉!</h3> <h3> 大公路《松莲路》亦由徐松生.李莲珠夫妇捐建,这是夫妇俩在"碑记"前留影。</h3> <h3>在松莲路上,欢迎的红布横幅下.合影留念。</h3> <h3> 吃过午饭,徐松生初溪行九人乘车前往湖坑,与洪坑同伴四位汇合,参观湖坑土楼,圆满结束回乡行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