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是2017年3月28日周二,早上八点钟从家出发,八点半赶到安庆高铁站乘坐高铁赶往合肥,参加两点半钟在安徽省教育厅11楼第一会议室举行的座谈会就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谈谈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昨天临时接到通知,我认真总结和梳理了一些文字内容,也结合前两次分别在安徽省教科院和安徽省电教馆召开的座谈会意见进行了分类整理。</h3> <h3>在高铁上继续对韩顺平老师的课程进行学习,也发现自己对于课程理解力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产生了一堆需要解决的问题。</h3> <h3>11点零八分准时坐上公交车,经过47分钟准时到达长江饭店站 现在越来越折服于大数据时代,对于时间精准的把握推演。👍</h3> <h3>经过合肥市南门小学门口时,看到了一则消息:教育部第八期全国小学优秀校长高级研究班。记录一下,顺便就央广播出的“最郁闷校长事情”进行了一个目测,发现孩子们还没有出门,家长就一把接过了书包和水杯,孩子则没有任何负担的走在前面。我想我以后可能是个坏爸爸😎</h3> <h3>看到了这样的一本书,突然感觉到了学科的曙光和民族的希望。(请抱歉我的夸张)</h3> <h3>安徽省教育厅,还是保持着原来的外观面貌,里面的功能处室还是非常完善,内有洞天。</h3> <h3>来自于界首市实验学校的孙景海老师从使用资源平台的覆盖范围,调用资源;校园管理员参与率的问题,以及对于校级管理员权限进一步放大,离退休教师注册管理,账号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h3> <h3>来自于合肥市蜀山区教体局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柴敏老师,就小学数学的教研活动开展提出了五个方面的问题和建议:一是,资源更新的问题、分类检索工具查找;二是,个性化推送功能,电脑端访问网页,浏览器问题;三是,教研组圈子封闭以及开放问题,教研人员参与问题;四是,线上交流存在的问题;五是,网络教研考评工作。</h3> <h3>来自于马鞍山市教育局教科院王大龙主任,从以下七个方面谈了关于对于资源平台的理解。一是,省市级平台的无缝对接;二是乡村教师概念的鉴定;三是,活动推进机制;四是,栏目更新,教育部门对接;五是,相关问题及时的回复;六是,管理员统计权限;七是,安全性评估,活动后数据整理归类筛选;八是,二次备课痕迹记录。</h3> <h3>来自于合肥市南门小学(上文提到的学校)的李龙武老师从八大方面进行阐述。一是,科大讯飞对于老师提问的解决情况;二是,管理员问题;三是,省平台多级培训(管理员、教研员、骨干教师等培训);四是,平台栏目,调查资源功能;五是,教师需求;六是,微课学习,精品打造、审核机制;七是,三级平台打通;八是,积分制度。</h3> <h3>来自于蚌埠市淮上实验学校的高伟老师则是从六个方面谈了他的建议。一是,学生账号锁定问题;图片上传限制问题;三是,留守儿童信息上传保存出现问题等;四是,班级资料问题;五是,校级管理员权限问题;六是,后台审核功能的强化。</h3> <h3>来自于霍邱三中的屠志成老师(语文老师,技术员,喜欢写文章,简单膜拜一下)从七个大方面说了一些问题。一是,操作非常繁琐;二是,用户至上,内容为主;三是,省资源平台日志中,基本应用;四是,资源平台应用率,教师在上级下达命令,被动完成;班主任导入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五是,移动客户端开发;六是,界面设计;七是,应用平台、下载资源、班级作业,四叶草、猿搜题的尝试,班级空间、个人主页板块、教学日志和日志的重复设置;资源平台活动的下挂。</h3> <h3>来自淮南洞山中学的马凤才老师,则是从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账号问题、权限问题、痕迹管理、教研工作资料电子化管理、互动课堂展示等方面。</h3> <h3>来自于蚌埠二中(信息化名校)的陈灿红老师则从课件、微课、文字资料上传归口问题;找准教师需求(课件、考试卷、单元测试卷)等,例如高三二模试卷借鉴,无法搜索到合适资源;课件拆分发布等问题。</h3> <h3>来自于铜陵市郊区电教馆的杨卫东老师从四个大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活动开展促进平台应用,市县级自行组织比赛的权限;二是,区市级证书打印功能的应用(这个功能非常好,如果能落实,对于基础绝对是个福音);三是,汇总归结,批注说明,备课功能,教研员问题,教学检查问题等;四是,我的教研组功能存在课程、教师选出繁琐问题,以及注册教师功能的使用。</h3> <h3>来自于和县善厚初中的杨礼泉老师从校本课程、电子备课以及检查,链接存在不通畅问题,以及我的教研组校级应用,上传资源空间扩容以及android手机客户端的开发优化。</h3> <h3>来自于亳州学院附属小学的许建友老师从信息技术资源问题以及整个小学科资源匮乏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念;此外,还就参与率问题,考核机制等问题交换了自己的意见。</h3> <h3>来自安庆七中徐峰老师(技术绝对杠杠滴),就一个基础平台互联互通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在对接口上实现统计对接,上传下载量无缝对接。</h3> <h3>来自于宿州市电教馆的曹开国老师从空间利用率,平台注册、数据统计,借调、聘用老师注册功能,管理员审核功能,安徽省各大管理平台的互联互通提出自己的看法。</h3> <h3>黄山市电教馆罗勇主任则就获取三项基础数据,实现单点登录,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对接;问题解决,成立专家团队问题;把学校教师使用两平台纳入计算机师范学校考核机制;整体对待平台功能,突出问题解决方案。</h3> <h3>【排名不分先后,按照发言顺序来的,我是第五个发言的】</h3><h3>来自于休宁县电教馆的吴雁翔老师谈了资源甄别系统,资源购买。</h3><h3>来自于芜湖县南湖中学的赵阳老师就教师身份问题以及加入班级后台校级管理员操作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h3><h3>我自己则是通过五个维度来谈自己对于平台的理解。一是,视觉设计;整体布局应该更加简洁;二是,框架结构;界面简单友好,图形化功能集合;三是,交互设计;类似资源推送,具有数据分析能力;四是,功能规格/内容需求;智慧校园因素的引入,市区县管理员功能强化,教研员功能性的纳入;五是,用户需求/网站目标;能够及时反馈一线教师声音,敢于砍掉鸡肋功能,拒绝臃肿。</h3> <h3>安徽省电教馆馆长朱庆全程认真记录,互动交流。</h3> <h3>安徽省教科院院长李灿莉则是就各位老师提出的问题,给予最直接回答,并做好相关记录。</h3> <h3>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金燕全程记录,交流,座谈会长达3个小时,一下子没有离开会场,全程交流,并责成部门处室及时落实。</h3> <h3>在这,我也截取了金燕厅长一段讲话。给我第一感觉就是省厅高度重视资源平台应用,虽然存在困难,但是还是可以克服的。</h3> <h3>今天这个会议给我最直接感受就是平台谁用谁就有发言权,言语尖锐对事不对人,省厅的高度重视每一项活动,希望全心全意为一线老师服务,做好保障工作。能够参加这样一次座谈会,和厅长、院长、馆长以及来自全省各地专家一起面对面交流,感觉自己的思维有了另一种碰撞。认真做好领导交代的工作,所有的努力都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h3> <h3>今天会议结束已经快六点了,我感觉非常愉悦,因为眼界得到了提升。我饶有兴趣的来到了安徽省图书馆,查看了一些资料,坐在图书馆感觉脑子非常清晰,遂起草了这样一篇时间为节点的随记。</h3> <h3>昨天看到一句话,30岁之前读的书,决定了30岁后的生活。我站在这个风水岭上,我庆幸自己还有阅读的意识和耐心,希望用书籍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今天我是幸福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