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b04fbb">那天午后,春风日暖,菁存阁外的定波路,阳光有些寂寥。不知为什么,坐在菁存阁长长的书桌边,仿佛又看到三十年前,三五少年,青春里意气飞扬,行经定波路,相信生命一切之美好,都即将展开。有一个少女一回眸,我,看见当年的自己,听见她的声音在风里切切叮咛,“你可以做一点记录么,哪怕是为一小片世界?”</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br></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王老师和我,一人捧着一杯玫瑰红茶,而对面的顾老师,则捧着他的保温杯,聊几句话,啜一口茶。我们先是热烈地叙了一回旧,王老师讲话明快,我有时看着她的眼睛,那里有明净爽利的温暖。而顾老师,声音有北方人的浑厚低沉。此时,他啜上一口茶,话题缓缓展开。老师凝眉回望人生的关山迢迢,那碧云天下的长亭连短亭,带着经年岁月的风尘仆仆,泥泞动荡,和剧情已然落幕后的夕照余晖。</font></b></h3> <h3><font color="#b04fbb"><b>一九四八年,全家住在上海。顾老师的父亲,是上海《文汇报》社的印刷负责人,当时他们在在上海的家,是我党的地下联络点。顾母的舅舅,即顾老师的舅公是中共地下党员,所以父母在这位舅公的带领下,也自然成为地下党成员。“当时,住所四周都有特务的眼线,走进顾家的地下党人,拔出藏于腰间的枪支,就插在家中的米缸里,然后走到外面去放哨。”</b></font></h3><div><font color="#b04fbb"><b><br></b></font></div><h3><font color="#b04fbb"><b>我听到这里,思绪有些恍惚,仿佛这是儿时一个电影镜头的再现,或者,是一本小人书,那时,常把电影镜头搬上小人书,翻过一页书,就是翻过一个电影的场景。这曾经真实的生活,血与火,敌与我,是否远比一部电影或一本书来得更加惊心动魄,波澜壮阔? </b></font></h3><div><font color="#b04fbb"><b><br></b></font></div><h3><font color="#b04fbb"><b>而在顾老师这里,电影的场景又跳跃到解放后的上海小人公园。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何尝不能用之于回忆呢?当中的连接,自然由观看者丰富的想像去展开了,比如,顾老师的母亲回到家乡生下他,三个月时,又把他带回上海。那时,家里住在小人公园隔壁的里弄当中。小人公园,解放前称之为黄浦公园,即那个有木牌写有所谓“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公园。小人公园,里面有一个图书室,孩子们可以自由进入翻阅各种书册。但是,必须年满七岁的孩子,出示学生证,才可进入。我看着眼前七旬的老师,想像他五六岁的样子,一定有清亮的眼神吧。每天清早就想去窗外占据有利位置,所谓有利位置,是可以更方便隔着玻璃长窗,在窗内大孩子的背后,一起看别人手中的书。</b></font></h3><h3><font color="#b04fbb"><b><br></b></font></h3><h3><font color="#b04fbb"><b>“有些孩子很好心,会故意慢慢翻,等我一起看。而有一些,故意斜过身子,或者翻得飞快,让我在窗外无法跟着看。每天清早,我出门,直到晚上,才回家,脸上有时有鼻涕,或者干脆鼻涕和眼泪糊成一脸。“我于是想,一个小小的男孩子,趴着窗户,有时,可能一天也没遇上一个好心的孩子,只遗憾地看到半本小人书。也有时,起风了,小小的身体瑟缩着,但是,有书要看,那个窗里的小手在一页一页翻书,而那个站立在窗外的孩子,鼻涕流下来,抹一把,眼睛,却清亮如水,看往窗里的一本书,书里,有一整个世界。 </b></font></h3><h3><font color="#b04fbb"><b><br></b></font></h3><h3><font color="#b04fbb"><b> 岁月,是否愿意定格在上海小人公园图书室的玻璃窗前?在四季的晨昏之间,一朵云驻足那片窗前,从清早到日暮,携走一日光阴长短.日光堆垒里,在上海的那六年,公园里四季静立的古树,迷宫般的弄堂,弄堂里穿流而过的烟火尘世,最令人着迷,是那只能偶尔跟在大孩子身后,混进去一窥究竟的图书室,在那里,一室的书籍以静默的姿态,呼唤一个男孩为之付出一生的追索.</b></font></h3> <h3><b><font color="#b04fbb"><br></font></b></h3><div><b><font color="#b04fbb"> 顾老师七岁时,父亲调职,进入北京《教师报》工作,全家也跟随一起,离开上海,举家北上. </font></b></div><div><b><font color="#b04fbb"><br></font></b></div><div><b><font color="#b04fbb"> 年逾七旬,顾老师回忆七岁时到达的北京城,眼神中有着属于这个城市的开阔和深厚积淀.在北京七年,当时全国上下洋溢在一片红色的海洋之中.顾家所在的家属楼,属于当时的干部住宅楼.楼道里,隔壁是一位延安干部,”那真是一身清廉,他的妻子是农村里的妇女,家徒四壁,唯有一辆纺车,每日嘎吱嘎吱响------“同在一个楼道里的,还有一位国民党空军上校军官,高大威武,解放前任职于国民党空军某机场.另外,还有一位印尼归国华侨,后来成为顾老师的乒乓球教练.顾老师常说自己这一生,唯爱一动一静,静以读书,动则以打乒乓为乐.对于乒乓球的热爱,就来自于跟随的这位印尼老师.小小一个白球,跳跃奔逐,冲锋陷阵,静止回归,如同少年的心,忽而如奔跃驹马,忽而沉静如微澜. </font></b></div><div><b><font color="#b04fbb"><br></font></b></div><div><b><font color="#b04fbb"> 在京六年,顾老师度过小学时光.当时就读于北师大附属实验小学,班里子弟许多皆为出色人物的后代,其中周作人之子也在班中.言谈至此,老师的目光深远而眷念,他忽然忆起一些什么样的时光碎片?那同是邻居的新闻记者,在深夜昏黄灯光下的侃侃而谈?老校工摇动的铜钟声里,同学们的脚步欢腾在青砖楼道中的回声? </font></b></div><div><b><font color="#b04fbb"><br></font></b></div><div><b><font color="#b04fbb">生命的轨迹依然辗转,那应该是一九六二年吧,跟随父母,全家继续北上,到达哈尔滨.”上海,七年.北京,六年.哈尔滨,八年------“顾老师如是说.菁存阁里,有微微夕阳的光芒,滑过书架上静立的满墙书册.</font></b></div><div><b><font color="#b04fbb"><br></font></b></div><div><b><font color="#b04fbb">当时中国,举国上下,家家户户捧读书本必然是《毛泽东选集》,顾老师母亲所在的印刷厂,赶印《毛选》,顾老师回忆,“母亲,当时负责修补印坏的书籍,日夜忙碌。所以,我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浸染了对书的尊崇和热爱。在我少年时代藏书事业的最初,父母也给予了很多精神上的支持。”</font></b></div><div><b><font color="#b04fbb"><br></font></b></div><div><b><font color="#b04fbb">(未完,待续)</font></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