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的摇篮_我的第二故乡

薛力强

<h3>1949年4月23日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华东军区海军宣布成立。张爱萍将军任首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5年9月华东军区海军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成为海军三大舰队之一。护卫舰第六支队舟山基地塔山码头,现已发展成为海军驱护支队的母港。</h3> <h3>1953年2月19日至2月24日毛泽东主席在南京扬子江码头先后视察了长江、洛阳、黄河、南昌号等华东海军舰艇部队。2月24日午后毛主席亲临南昌舰视察,沿左侧船舷登上舰艇后,舰艇就缓缓驶离码头。毛主席上舰后察看了轮机舱口,接着沿左舷梯走上前甲板观看了前主炮、并观看了战士们的操练,然后沿右舷甲板来到了航海室(驾驶室),在左舷信号台检阅了疾驰而来地鱼雷艇编队,接着毛主席来到了声纳室,那里早已备下了笔墨纸砚,请主席题词。毛主席为我们国家的海军发展挥毫写下了光辉题词。</h3> <h3>这是毛泽东主席视察华东海军时的亲笔题词(复印件)。</h3> <h3>这是毛主席登舰视察时问候官兵。</h3> <h3>这支部队是中国海军的种子。</h3> <h3>周恩来总理、刘少奇主席、陈毅元帅、胡耀邦主席等国家领导人视察海军部队。</h3> <h3>叶剑英元帅、许世友等军中高级将领都视察过护六支队舰艇部队。</h3> <h3>邓小平主席、江泽民主席视察海军部队。</h3> <h3>胡锦涛主席、习近平主席视察海军部队。</h3> <h3>南昌舰是海军东海舰队作战指挥舰-旗舰。驰骋海疆、护渔护航、战备值勤、保家卫国。</h3> <h3>南昌舰原是日本海军的宇治舰。二次大战日本战败后由国民政府接降。1945年9月该舰由中国海军总司令陈绍宽将军接收成军。命名为长治号。1949年9月起义投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1950年4月重新命名为南昌舰,直至上世纪80年代退役。</h3> <h3>71年8月在杭州湾乍浦海滩战备演习。</h3> <h3>南昌舰进行座滩抢修。</h3> <h3>舰艇官兵下海进行舰体清理维修。</h3> <h3>地方民兵组织共同参加抢修工作。</h3> <h3>此次战备演习中刘金明副舰长、信号兵桑会祥在海滩指挥舰艇座滩。</h3> <h3>桑会祥69年入伍,河北唐山籍,信号兵。71年调入131驱逐舰任信号班长。</h3> <h3>座滩现场战备执勤(支队作训参谋)。</h3> <h3>71年舰艇又进入定海4806厂战备船坞(在山洞内)。</h3> <h3>舰艇巡航。</h3> <h3>焦墨京副舰长,70年调离。</h3> <h3>郭景根65年入伍,河南籍,历任报务员,观通长。</h3> <h3>观通长郭景根。</h3> <h3>常宝明68年入伍,河南籍。</h3> <h3>机电军事长常宝明。</h3> <h3>常宝明军事长和贾金华(75年在上海豫园)合影。</h3> <h3>信号兵桑会祥与主炮军事长倪麦成执行任务中。(倪麦成65年入伍、江苏籍)</h3> <h3>吴忠亮68年入伍,河南籍,观通信号兵,70年调离。</h3> <h3>林矛68年入伍,天津籍,观通信号兵。刘和生68年入伍,福建、祖籍河北沧州,观通雷达班长。</h3> <h3>李德族68年入伍,山东青岛籍,观通报务班。</h3> <h3>刘和生</h3> <h3>单学忠68年入伍、河南籍,观通信号兵。</h3> <h3>常宝明机电军事长和贾金华兄弟。</h3> <h3>申国新、王瑞民、贾金华68年入伍,河南籍。</h3> <h3>贾金华68年入伍、河南籍,观通报务员、班长。</h3> <h3>贾金华在地方医院工作室。</h3> <h3>周陵敏68年入伍、江苏南京籍,观通声纳、班长。</h3> <h3>这里矗立的纪念碑,纪念着59年12月舰艇对抗训练中418潜艇牺牲的38位官兵。</h3> <h3>孙财发68年入伍,江苏南京籍,历任通讯员、航海班长和李德利在上海豫园的合影。(摄于72年)</h3> <h3>赵云国69年入伍,河北唐山籍,舰艇机要员。</h3> <h3>信号班郑世保,夜间信号联络。</h3> <h3>李志成、杨绍栋、郑永和合影。</h3> <h3>郑学波、桑会祥、宋仕贵(66年入伍、山东籍)合影。</h3> <h3>杨绍栋、桑会祥、李志成等战士合影。</h3> <h3>前排左起:徐志忠、韩连文、郑学波,后排左起:刘鹏存、王振宽、汪允山、陈庆云、孟祥福。</h3> <h3>前排左起:徐志忠、郑学波,后排左起:王振宽、汪允山、陈庆云(拍摄于2017年4月15日)。</h3> <h3>徐志忠69年入伍,河北籍,机电电工班长。</h3> <h3>郑学波69年入伍、河北籍,航海,操舵兵。</h3> <h3>汪允山69年入伍,河北籍,后高炮战士。</h3> <h3>艾永胜69年入伍,河北籍,观通信号兵。</h3> <h3>周惠成69年入伍,安徽籍,舰艇卫生员。</h3> <h3>宋华传69年入伍,安徽籍。防化兵。</h3> <h3>陈新康69年入伍,江苏籍,观通报务班。</h3> <h3>陈德明69年入伍,江苏籍,枪炮兵。</h3> <h3>肖刚69年入伍、上海籍,历任文书等职。</h3> <h3>沈巧林69年入伍,上海籍,枪炮、后主炮。</h3> <h3>薛力强69年入伍、上海籍,观通雷达兵、班长。</h3> <h3>耿长福69年入伍、上海籍,历任勤务、枪炮、帆缆等。</h3> <h3>康金龙69年入伍,上海籍,机电轮机兵。</h3> <h3>吴国新69年入伍、上海籍,机电电工。</h3> <h3>刘明修70年入伍,山东籍,观通信号班。</h3> <h3>张友起70年入伍,山东日照籍,观通报务员。</h3> <h3>张春发70年入伍、天津籍,观通雷达兵。</h3> <h3>多长生70年入伍,天津籍,观通信号兵。</h3> <h3>祁清元70年入伍,福建莆田籍。枪炮测距。</h3> <h3>蔡金闪70年入伍,福建莆田籍,防化班长(右)与宋隆升。</h3> <h3>蔡金闪和宋隆升在战备演习中,施放烟雾弹。</h3> <h3>李德利71年入伍,天津籍,航海电航兵。</h3> <h3>李德利在舵仓维护舵机设备。</h3> <h3>后排左起:候玉树71年入伍、盛立久71年入伍、林武73年入伍,中排左起:魏宗顺71年入伍、徐功玉71年入伍、张亚文71年入伍、曲文容71年入伍,第一排左起:李德利71年入伍、杨会树71年入伍、倪吉生71年人入伍、陈炳坚73年入伍、宋隆升71年入伍。</h3> <h3>战士们在擦拭前主炮炮膛。左起:候玉树、卢贤区、宋隆升、张雅文、纪树功。</h3> <h3>左上:孙财发、刘如生(69年入伍江苏籍主机班),左下:薛玉亮(71年入伍辽宁籍电工班)、宋隆升。</h3> <h3>许鹏延71年入伍,辽宁大连籍,枪炮、后主炮。</h3> <h3>唐广阔71年入伍,天津籍,枪炮兵。</h3> <h3>刘培秀71年入伍,大连籍。与多长生战友合影,同在信号班。</h3> <h3>杨华德71年入伍,浙江黄岩籍,观通雷达兵。75年去军校学习,后在532舰任雷达班长。</h3> <h3>黄万发71年入伍,天津籍,帆缆。</h3> <h3>辛德堂71年入伍,辽宁大连籍,帆缆。</h3> <h3>严玉华71年入伍,江苏南通籍,文书。</h3> <h3>陈炳坚73年入伍,福建籍,枪炮兵(前主炮)。</h3> <h3>陈炳坚现定居美国纽约。</h3> <h3>郑炳富73年入伍,福建籍,枪炮、测距。</h3> <h3>徐恒林74年入伍、上海籍,机电前锅炉班。</h3> <h3>董玉亭74年入伍、上海籍,机电后锅炉班。</h3> <h3>战士们和张道洁舰长在会议室学习。</h3> <h3>机要员赵云国、卫生员周惠成和战士们在舰艇会议室学习。</h3> <h3>士兵们在舰艇会议室一起学习。左起:后主炮的沈巧林、文书肖刚、雷达班杨华德。</h3> <h3>老舰长张道洁。</h3> <h3>徐志忠与驱护支队六支队翟政委合影(2014年回舟山探望老部队)。</h3> <h3>李德利夫妇(右)、候玉树夫妇(左)2016年夏天在舟山,探望南昌舰老舰长张道洁夫妇。</h3> <h3>贾金华拜访老首长郭景根观通长。</h3> <h3>战友聚会左起:刘明修、林矛、郑世保、任国强、桑会祥。</h3> <h3>战友聚会。左起:刘明修、桑会祥、任国强、郑世保。</h3> <h3>白利民69年入伍、河北籍,观通报务(提干)和肖刚合影。</h3> <h3>分别四十年后的相聚,为战友情谊干杯。</h3> <h3>69年上海籍战友2016年聚会。前排左起:肖刚、丁保群、季文武(通讯员、南通籍、提干)、耿长福,后排左起:陈志云、康金龙、薛力强、沈巧林、吴国新。</h3> <h3>四十年后的相聚。左起:徐志忠、汪允山、王振宽、姚福民(老乡)、郑学波。</h3> <h3>李德利夫妇2016年4月在河南商丘探望航海长王玉江夫妇。</h3> <h3>李德利与候玉树俩位战友2016年9月在福建漳浦和许楚文老班长聚会(68年入伍)。</h3> <h3>海上旭日东升。战友-生死的朋友。我们-祖国的儿女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为了神圣地使命保卫祖国的海防边疆。我们曾在一起伴随着战舰驰骋海疆,我们曾一起迎风破浪、战胜困难迎接曙光,我们曾一起南北征战护渔护航,我们曾一起北上黄海、辽东半岛、渤海湾、南下沙埕港,为走向深蓝我们在辽阔的海域留下了深深地耕耘。那些难忘的岁月给我们留下浓浓的情谊。如今我们已入暮年,但战友的情谊仍如东海旭日般红红火火。让战友情谊长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