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知青“这个称谓并不像它表面含义那样宽泛,它主要指文革后期到农村插队的一大批中学生。我有幸成为知青,在农村呆了4年,没变成农民,离开农村还是知青,而同时进工厂、当兵的同学,去了以后就分别是工人和军人了。“知青”称呼给我的感觉是,年轻时玩了一回票,老了就可以不时地炫耀了。</h3><div><br></div><div>3月中旬,参加了一次大型知青聚会,获赠4本书,其中有一本知青编年史 -- 延安地区北京知青大事记,官方出的。在书的序言中,知青史被提升到延安红色革命史的一部分的高度。</div> <h3>延安市委组织编写的《青春履痕 -- 北京知青大事记》</h3> <h3>利用其中的数据,制作了两个表。数据整理后,增加了“知青”和“北京(插队)知青”称谓的困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表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表二</h3> <h3>从表一可以看到,1971年招工之后,40%的北京知青离开了农村;1972年招工后,83%的北京知青离开了,留在农村的北京知青只剩17%,实际坚守在农村的只有3300人(不算长期居住在北京和批准在京治病的1200名北京知青)。两表数据还显示,历年北京知青累计总数保持在26000名人左右,各时期变化不大,而其他来源地知青累计总数从最初的10000人,增加到16000人。同时,北京知青在知青总人数中的比例逐年下降,到1978年底,仅占3%。</h3><h3><br></h3><h3>数据记录了上山下乡运动的兴衰轨迹。知青插队,即大规模的城市中学生上山下乡运动,从积极意义看,是一场短暂的、虎头蛇尾的理想主义实验。在延安地区的样本中,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和扎根农村一辈子为代表的信念(其中不乏以天下为己任,改造社会的宏大志向),在比较短的时间(2-4年)内,稍经诱惑(招工、参军、上大学等),就被知青群体通过行动实际上遗弃,应验了存在决定意识的哲学命题。</h3><div><br></div><div>在延安地区插队的知青群体中,“大”(粗略)数据显示,北京知青获得更多社会关注,占有更多资源。这种情况导致一种错觉,北京知青比其他知青或青年优秀。然而,数据也提示我们,40%及83%的北京知青分别在在两年半和四年内离开了农村,这个比例远高于同时期其他来源地知青离开农村的比例。到1978年底,留在农村的知青中,北京知青仅占3%。就农民的本业而言,没有证据显示北京知青比其他知青或青年在体力和才智上更强,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粮食。</div><div><br></div><div>在对上山下乡的回顾中,存在以下一些疑惑。</div><div><br></div><div>1)文革后期,中学毕业生就业,进入工厂、农村、部队,都是接受再教育,短时间的贫下中农再教育是否比革命工人、革命军人再教育更有价值,从而更值得宣传?</div><div><br></div><div>2)在对农村接受再教育的回顾和回忆中,被教育者为什么比教育者(贫下中农)更受关注?</div><div><br></div><div>3)大部分北京知青在农村一线务农2-4年,这么短的时间,其功绩如何与本地知青、本地青年长期对本地的贡献相比?</div><div><br></div><div>4)插队落户的北京知青上大学、进工厂、参军、提干是否挤占了本地知青的机会?</div><div><br></div><div>5)尽管1971年中央对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踩了刹车,下面人似乎并不清楚中央的意图,宣传上也未见改变。1972年大批知青离开农村后,陆续有大城市学生“响应党的号召”,到延安地区插队落户,受到鼓励和推崇。他们及其家长显然对政策的变化并不知情。这样做对他们公平吗?</div><div><br></div><div>6)上山下乡运动的刹车到叫停,起源于两个知青向周总理汇报。运动由最高发动,叫停时却未见请示最高的记录,是下面人集体作出的决定,还是得到了最高的认可,没有交代。这是否是大事记编撰中的疏漏?</div><div><br></div><div>不管怎么说,知青大事记让我们窥见到上山下乡运动真实的一面,这部编年史填补了历史记录的空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