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div> 妈妈是我的老师,是真正上过我课的老师。记得第一次上课,妈妈一上讲台,我按惯例喊全班起立时,班上所有的女生几乎都扭过头,蕴笑着看我。妈妈含怡一笑,点点头,我们就坐下了。</div><div> r</div> <h3> 妈妈上课不带教材和讲义,只带了三只粉笔和一页稿纸。</h3><div> 妈妈讲课几乎没有前缀,开诚布公,直接告知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就开始讲课了。</div><div> 课是树木修剪,妈妈边讲边在黑板随手画出需要修剪的树形,再用彩色粉笔标出修剪部位,在黑板上修剪后,再在旁边画出修剪后的树形,如此延续,不一会儿,黑板从左到右,整齐地排列起错落有致的树形,虽然高低不一,但仿佛是一颗树的不同生长阶段,最让我错愕的是,妈妈对枝条的分布与交错那么熟悉,画起来那么从容随意。树形也那么自然美观。</div><div> </div> <h3> 因为每节课都要喊"起立",所以,我无法逃避妈妈的课,有一天,听了妈课后,我突然悟出,妈妈为什么在家里说话那么大的声音,原来在阶梯教室讲课声音必须是高声的啊。</h3><div> </div> <h3> </h3><div> 一次去地市出差,邂逅了一位年长的校友,他问起"*先生"身体还好吗?我一时没反应过来,过了会,才知道,他是在问候妈妈,瞬间,我感觉妈妈的形象高大了许多。</div><div> </div> <h3> 有一次,有位好友拟办一个农家旅游庄园,带着问题,咨询了农大相关学院的院长与教授,尽管各位专家从土壤气候,栽培植物,养殖动物,经营管理等方面提了许多很好的建议,他仍不知所措,不得要领。又来我家,找我商议。妈妈在旁听着,问了几个问题后提了四条言简意赅的建议,我听了似乎很有道理,好友也像豁然开朗,连连道谢。那时,我感觉这个妈妈与平时唠唠叨叨的妈妈判若两人。顿时敬畏起来了。</h3> <h3> 妈妈退休后,在家也闲不住,小院里给她分隔了两块地,一块栽上翠竹和花木,另一块则种满蔬菜瓜果。有一年,南瓜丰收,她就座在院门口,见一个人就送一个南瓜。</h3><div> </div> <h3> 许多年后,我和妈妈一起上街,迎面过来一位中年男性,笑盈盈的喊"*老师好",我和妈妈愣住了,不知道他向谁问好。他笑着说,初三我给他上过课的。我想起来了,他是我任代课教师时的学生。难得这么多年后还记得我。</h3><div> 那时,妈妈看着我,会心一笑。</div><div> </div><div> 写这篇文稿时,91岁的妈妈正在看电视节目"朗读者"。</div><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