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徐家汇出发(一)

夏虫知冰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 言</h1><h1> 随着慢慢变老,总想找一点合适的事做,但又须是有点意义的。</h1><h1> 前些天收到朋友发来的"美篇″,欣赏之余,我想为何不也动手试试 ?</h1><h1> 一晃已是 七十的人了,还走得动,又有经历和阅历、交通也方便……</h1><h1> 于是,我选了"徐家汇″作为我做这件事的出发地。</h1><h1> 我出生于此,这里很熟悉,也有很多回忆……</h1><h3><br></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钱 学 森 图 书 馆</h1><h1> 华山路1800号,座落"交大″校区內。</h1><h1> 2011.12.11建成开放,这天,正是钱学森诞生100周年纪念日。</h1><h1> "民国″时期,中国知识份子中出了多少"精英″和"大家″ 啊! 在当下社会是不可能了。</h1><h3><br></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交 通 大 学</h1><h1> "交大″已有两年多没进去了,我去得最多的是在"文革″中。高中毕业后废除"高考″,闲在家没事干,几乎天天要去。看大字报、听辩论、观武斗……六七年八月四日镇压"上柴联司″,交大"反到底″将"联司″的人关在"新上院″四楼,傍晚有人跳楼自杀…我还记得地上留有未擦净的血迹。</h1><h1> 当时最放松开心的事,是看大学生们排练"长征组歌″,他(她)们唱得真好!</h1><h1> 这里,插入一段小趣事: </h1><h1> "牁牁″在读了此文后给我如下留言: "你在交大看`长征组歌‘排练的描述,激起我对大学时代的强烈回忆。你一定看见在台上敲定音鼓的我了。谢谢! 2017.6.13.″</h1><h1> 哈哈,真有趣!</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 建 商 办 楼</h1><h1> 华山路、 广元路转角上的工程已近尾声,将来这里应会是"商办楼″吧。</h1><h1> 年內,徐家汇购物娛乐又将多一好去处。</h1><h1> 这地块原是"广元里″和"天佑里″。</h1><h1> 我小学一到四年级就在弄內的"广元路小学″念书,后改名为"天平路第三小学″。</h1><h1> 这里在2010年底动迁完,新楼至今还没完工,算是拖拉的了。</h1><h1> 在这里建楼还要受到高度的限制,因为再建高的话,"康办″就不安全了。</h1><h3> </h3><h1> 注:康办 ,指康平路、余庆路的市委办公地。[见"从徐家汇出发(二)″]</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 建 商 办 楼</h1><h1> 小时候华山路的这一带也真够热闹方便的,马路两侧都是邻此接彼的大小商店。尽管物资紧缺,很多东西凭票证供应,但一点也不影响街上的热闹。</h1><h1> 与上海今天的"高、大、洋″比,其实当初的景象更有味道,更"中国″、更"上海″。</h1><h1> 棚户区改造和拆违是有必要的,但过了"度″就得不偿失了。这些年"追大求洋″的大建设,使各个城市看上去都大同小异。</h1><h1> 中国就应有中国的特色,城市之间,也应有各自的不同。</h1><h3><br></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和 平 医 院</h1><h1> " 和平医院″(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正门现在开在华山路上,从前衡山路的大门应还在用的吧。</h1><h1> 1952年,宋庆龄获"斯大林国际和平奖″,她用所得奖金办了这医院。</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孝 友 里 老 家</h1><h1> 路对面"太平洋″边上(照片中的红色部分)就是原"孝友里″三弄的弄口。</h1><h1> "孝友里″是石库门建筑,上世纪三十年代建。弄内有100多个门牌号,共有6个弄口,2个在衡山路,4个开在华山路,通信地址为衡山路964弄。`孝友里″的产权属徐家汇天主堂。</h1><h1> 进此弄左边是"汇泉浴室″,老家19号就在它斜对面,父母在抗战"逃难″后定居於此。</h1><h1> 我出生在这里,生活了近三十年,直至结婚成家。</h1><h1> 父母更是在这里住到92年动迁。</h1><h1> 我站立的位置,当年是一有三个门面宽的粮店。自然灾害吃不饱,粮店有一斤粮票可买七斤的山芋。</h1><h3><br></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 平 洋 百 货</h1><h1> "太平洋″由台湾商人经营,徐家汇店是在上海最早开业的,然后才有淮海路店、新客站店。</h1><h1> 当初"孝友里″动迁时对居民谎称是"市政动迁″,所以补偿要比"商业动迁″的少。要是放到今天,价钿不知要翻多少倍呢!</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港 汇 恒 隆 广 场</h1><h1> 1998年开业时叫"港汇广场″,"双塔″建成后更名。</h1><h1> "港汇″有三大功能 :一是大型购物中心,二是双塔型甲级写字楼("港汇中心″),三是服务式公寓(涉外酒店式公寓)。</h1><h1> "港汇″应是徐家汇商圈中最高档的了。"太平洋″和"汇金″的国际一线奢侈品较鮮见,一开始就以高端定位的"东方商厦″,也仅一楼开设少数奢侈品专柜。</h1><h1> 除了写字楼北塔外,"港汇″的产权全部归"香港恒隆″所有。还有一秘密,藏在后面还有一"只租不售″的"港汇花园″(商品房)呢。"香港恒隆″赚大了!</h1><h1> 徐家汇商圈将改造,"港汇″门前的39级大理石台阶将被拆除,外立面也将彻底改造,形成开放式超大广场艺术空间。</h1><h1> 照片中左手南边部分是"徐镇路″、"同仁街″的旧址,中间及北首应是"树德坊″和"親仁里″旧址。</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 方 商 厦</h1><h1> 1993年开业,它是徐家汇商圈几大百货中最早开业的。</h1><h1> 其背后就是"徐汇中学″。</h1><h1> 我在"徐汇″从初一念到高三,再加上两年"文革″,总共要有8年呀!</h1><h1> 其实小学毕业时,班主任刘兴彩老师几次劝我报考"南洋模范″(市重点),但我却因与班上要好同学张鸣鹤和王正德私下商量好而执意填了"徐汇″的志愿。这在今天听来真是不可思议之事!</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 汇 中 学 校 门 原 址</h1><h1> 前面,就应是"徐汇中学″的原校门及"弹格路″走道。</h1><h1> 长长的"弹格路″两旁种有高大茂密的法国梧桐。</h1><h1> 我脚下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位置,因为当初这里正是蒲汇塘、肇嘉浜、李纵泾三条河的交汇处,徐家汇也因此而得名。</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 汇 中 学 旧 校 门</h1><h1> 网上截下的原校门老照片。</h1><h1> "徐汇″创办于清道光30年(1850),校名"徐汇公学″,距今已有167年历史。1931年易名"徐汇中学″。</h1><h1> "徐汇″是由法国天主教在中国创办的最早的教会学校,素有"西学东渐第一校″之称。</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 家 汇 藏 书 楼</h1><h1> 漕溪北路80号。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h1><h1> 南楼(神父楼,照片中左侧)在清道光27年(1847年)先建成,北楼(藏书楼)则在十九世纪末建成,比南楼晚了五十多年。</h1><h1> 1990年徐家汇建地铁站,曾考虑拆除"藏书楼″,后经巴金等知识份子联名呼吁才得以保留,并进行了大力修缮。</h1><h1>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藏 书 楼 內 景</h1><h1> 一楼对公众开放的展览部分。这里,我也是第一次进来。</h1><h1> "藏书楼″专门收藏1949年以前出版的外文文献。</h1><h1> 1956年起,成为上海图书馆的一部分。</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 家 汇 天 主 堂</h1><h1> 蒲西路158号,1910年落成。</h1><h1> 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优秀历史建筑。建筑风格为中世纪哥特式。</h1><h1> 教堂的外墙正在局部维修。</h1><h1> "文革″初期,我曾沿楼梯旋转着往上走到钟楼尽头,达最高层尖顶。</h1><h1> 当初我在学校,看着直升飞机将十字架吊走,后钟楼尖顶也被拆,只剩下红色方形部分。当时教堂所有的彩绘玻璃也都被砸碎,现状在1980年圣诞前恢复,但十字架直到1982年8月才被重新安装。</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 光 启 铜 像</h1><h1> 铜像座落在漕溪北路气象大楼边。</h1><h1> 我对这一块地方有着较深的儿时记忆,这里虽说算不上高档,但由于场地宽阔,就做得出市面,带得动人气。特别是在春节前后,这里的场景可谓热闹非凡,除了摆满地摊之外,各种民间的游艺活动应有尽有 : 变戏法、各地说唱、赌博性的游戏……当地人给它起了个"确切″的别名 : "江北大世界″。</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 家 汇 圣 母 院</h1><h1> 路对面是"徐家汇圣母院″旧址。</h1><h1> 原来的建筑仍保留看,现在被"上海老车站饭店″租用经营。</h1><h1> 姪女就住附近,所以来饭店聚过好几次。</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 家 汇 圣 母 院</h1><h1> 建于1926年,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h1><h1> 原"圣母院″的占地、建筑都十分宏大,现建筑只是"仅存部分″。</h1><h1> "圣母院″内设有"育婴堂″,男婴长大后送"土山湾孤儿院″;女婴则送"孤女院″,成年后一般孤儿孤女会结婚成家。</h1><h1> 我在"文革″初"破四旧″时来过一次,那天下午,在大楼南侧广场上,正在烧毁一大堆"四旧″物件。红卫兵们(据说带头的是上影厂的)不断往火堆中扔物助火。</h1><h1> 进入大楼內,只见有七、八位身穿黑袍的嬷嬷被赶东赶西,怪可怜的。</h1><h1> 我还到楼上去转转看看,但可搬可烧的都已没有了 ! </h1><h1> 那场"文革″真是"作蘖″啊。</h1><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 百 六 店</h1><h1> 小时常去光顾的百货公司。</h1><h1> 当时的主要门面是开在衡山路上的,从"孝友里″的新弄堂或老弄堂出来,穿过衡山路就是。</h1><h1> "中百六店″的西首尽头,曾是"徐汇花木商店″和邮局,邮局边上有一间门面,是供上二楼徐汇理发店的楼梯。</h1><h1> 时间再往前推,理发店就是"一乐天″了。"一乐天″是一戏院,常年演出不断。当时没有空调,演出时窗户都是开着的,所以老远就能听到|传来的唱戏声和鼓乐声,站在在孝友里老弄堂口,甚至可隐约看到演员的身影……你可以想象,当时的徐家汇有多热闹,又是多么地有味道!</h1><h1> 2018年,"中百六店″将被拆除重建。</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 家 汇 肇 嘉 浜 路</h1><h1> 肇嘉浜路上车水马龙。</h1><h1> 我也经常开车从这里经过。</h1><h1> 小时候这里就是一条"臭水浜″。右前方还立着一个碉堡呢,我曾进去过,里面被用作警察及治安执勤人员的办公室。</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 家 汇 公 园</h1><h1> 脚下是"大中华橡胶厂″原址。</h1><h1> 四、五岁时父親常会领我来这一带玩,橡胶厂大门口站岗的那位印度"红头阿三"要过来摸我的头,是最令我害怕的了。</h1><h1> 徐家汇公园分三期才竣工:</h1><h1> 1.2001.9</h1><h1> 2.2002.5</h1><h1> 3.2005.</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 红 楼</h1><h1> "小红楼″建于1921年。</h1><h1> 上世纪三十年代,这里曾是"百代唱片公司″在中国的总部,解放后为"中国唱片厂″。</h1><h1> 聶耳、洗星海、周 旋和胡 蝶等都曾在这里工作过。</h1><h1> 当年建设徐家汇公园,唱片厂的"小红楼″被保存了下来,"橡胶厂"则保留了一座大烟囱。</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衡 山 路 7 0 6</h1><h1> 曾是"强生″公司二场二车队,当年经常去办事。</h1><h1> 八十年代中期,我有一辆很新的"永久″自行车,停在边上通余庆路的弄内被偷,心痛了好些天。</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衡 山 饭 店 (毕 卡 第 公 寓)</h1><h1> 衡山路534号。建于1936年,经典欧式建筑。市优秀历史建筑。</h1><h1> "毕卡第″,是法国北部一个大区的名称。</h1><h1> 五十年代以前,多由外籍居民居住,1955年起供苏联专家居住,1960年起是市政府接待贵宾的场所,1979年起对外开放。</h1><h1> 五星级宾馆,但现在的饭菜及服务质量都不怎么样。</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衡 山 公 园</h1><h1> 小时常来玩,里面有沙滤水。</h1><h1> 趙祖康毕业于"交大″,在陈 毅之前做过7天上海代理市长。</h1><h1> 趙祖康的儿子趙国通,当年与我在工作上有过近十年较密切的接触。他当时是市经委总工,后任市政府参事,现应是近八十的人了。</h1><h3><br></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衡 山 公 园</h1><h1> 前几天(8月23日),参加一会议时遇趙国通,谈起了"从徐家汇出发″及他父親趙祖康的事。他说"衡山公园″四字当初应是竖写的。</h1><h1> 第二天,趙给我传来了两张照片,一张是趙祖康在公园大门前的留影,另一张是趙与当时公园园长在门前的合影。</h1><h1> 下面附上此两张照片。</h1><h1> 这两张照,应是当时"衡山公园″挂牌仪式时的留影,很珍贵的。</h1><h1> 趙国通已几年不见,77岁了,身体很好,思路仍很敏捷。祝他健康、快乐!</h1><h1><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广 元 路 21 号</h1><h1> 冯 卫的老家。</h1><h1> 注 : 冯是我农场时同一连队的战友、好友。上海中学六六届高中生。父亲是"老革命″,姓名中的"卫″,是为纪念出生于1947年的一场"自卫战"。</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德 昌 路 (广 元 路)</h1><h1> 以前叫"荣昌路″,是条L形路,另一头在宛平路。</h1><h1> 自建成了江泽民住宅后,此路的两头被大铁门封死。</h1><h1> 我拍照时正有一辆车进入,大铁门打开后立即关闭。</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德 昌 路 的 另 一 头(宛 平 路)</h1><h1> 我小时候在这里学会了"脚踏车″。</h1><h1> 全路段空无一人。</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康 平 路 街 景</h1><h1> 康平路(近宛平路)上很安静,路上车少人也少。</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康 平 路 100 弄</h1><h1> 当初100弄內住的全是"高干″。</h1><h1> 冯 卫住此弄时我曾去过他家,家具的简单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从此也明白了国家干部的"供给制″是怎么回事。</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 汇 区 少 年 宫</h1><h1> 高安路18弄20号。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h1><h1> 儿时常到这里来玩。</h1><h1> 1956年起为"徐汇区少年之家”,1960年改称为"徐汇区少年宫″。</h1><h1> 此洋房为荣毅仁父親荣德生在1939年所建。</h1><h1> 解放后交由六小姐荣漱仁打理,荣漱仁是爱国慈善家,1956年将此屋捐给国家,成了"徐汇区少年之家″。</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18 弄 內 㬌</h1><h1> 11号应是荣漱仁旧宅。</h1><h1> 荣家在此弄内住了不少人。</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荣 德 生 被 绑 案</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1946.4.25上午,荣德生坐车刚出弄口不远,车胎被枪打爆,人遭绑架,33天后交齐50万美金后方获放人回家。</h1><h1> 后蒋介石发怒下令破案,汤恩伯将特务头子毛森从无锡调来上海侦办,而毛在追回赎金后竞向荣要60万美金的破案费 ! </h1><h1> 此案绑匪最终被枪决8人。</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 安 路 街 景</h1><h1> 高安路很高档,是上海"永不拓宽马路″之一。</h1><h1> 除高安路之外,附近好几条马路都在"永不拓宽“之列。如康平路、广元路、天平路、余庆路、兴国路……</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 安 路 第 一 小 学</h1><h1> 应是姚明就读的小学。</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6 弄 1 号</h1><h1> 建於1940年,现代风格花园住宅,徐汇区不可移动文物,建筑师奚福泉设计。</h1><h1> 我高中同班同学施某某的住宅,此宅由她父親建造。现此洋房出租,她人住莘庄。</h1><h1> 若能进得院內,见到朝南正立面,那肯定是很漂亮的。:</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永 福 路</h1><h1> 朝前走过去不远就是"德领馆″。</h1><h1> 永福路不长,一头在我脚下的湖南路,走到底是五原路。</h1><h1> 这区域的几条路"很搞″的,很多出租车司机都搞不清 : 东西向的永福路是直而短、前面的复兴路却是直而斜、最短的高邮路也要在近湖南路处打个很大的弯、武康路则是到了安福路来了个90度大弯去通华山路、而华山路本身也是弯弯直直的…这就是"法租界″。</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湖 南 路 8 号</h1><h1> 1930年建成,现代风格花园住宅。徐汇区不可移动文物。</h1><h1> 1962年,赵丹要接待一批日本同行,当时赵住武康大楼,考虑到诸多不便,政府就分给他这里的住房(周旋的儿子与赵同住)。赵住三楼,有四间房,另底楼还有一间 也归赵丹所用。</h1><h1> 赵丹在此一住就是16年,赵女儿赵青始终认为,只有此处才是赵丹名符其实的故居。</h1><h1> 二楼由当时市文化局长孟 波居住。</h1><h3> </h3><h3>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密 丹 公 寓</h1><h1> 武康路115号,传是孔祥熙名下的房产。</h1><h1> 1931年由法国人设计,德国人建造,外形似大象,十分有趣,因此人们喜将它称为"大象屋″。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装饰艺术派风格。</h1><h1> 一梯一户,旋转别致的楼梯,还配备有媬姆房。品质卓越,风格独特。</h1><h1>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孙道临曾在此居住。</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巴 金 旧 居</h1><h1> 武康路113号,建于1923年。</h1><h1>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欧洲独立式花园住宅。</h1><h1> 巴金(1904.11~2005.10。)</h1><h1> 1955年9月,巴金与女儿李小林一家迁居这幢三层小洋楼,这也是他居住得最长久之地。</h1><h1> 巴金夫人萧 珊1972年病逝。</h1><h1> 这里是巴金一生中最幸福、最安稳之家。</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武 康 路 街 景</h1><h1> 不少女孩喜欢在这里留影,我耐心地等了三位。</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 靖 基 故 居</h1><h1> 武康路99号。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h1><h1> 刘靖基(1902~1997)。一位爱国爱党的民族资本家(常州、上海办纱厂起家),曾任全国政协付主席。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居此,1997年去世,市府安排刘家后人居住。</h1><h1> 建于1928年,英国乡村别墅式花园住宅。</h1><h1> 最初为英商"正广和″大板 那门 私宅,人称"那门别墅″。三十年代为江海关督唐海安私宅。1947年哈同养子乔治.哈同购得此屋,解放后归公。1951年归张云逸居住。1952年潘汉年居住。1957年拨文化局。1965年为"上海声乐研究所″。文革初陶 铸软禁于此,驻军颇多。</h1><h1> </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武 康 路 99 号</h1><h1> 1947年,哈同养子乔治.哈同(夫人为荣宗敬之女荣卓如)用二十八万美元购得99号。</h1><h1> 照片人物为哈同、荣卓如夫妇。</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武 康 路 99 号</h1><h1> 1951年,刘少奇去武康路99号探望张云逸时合影。</h1><h1> 1941年皖南事变后,刘任新四军政委,张任付军长。</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 绍 仪 旧 居</h1><h1> 武康路40弄1号,董大酉设计,西班牙风格特征,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h1><h1> 唐绍仪(1862~1938),广东香山人。自幼在上海念书,少年留美。曾任民国第一任总理 。</h1><h1> 1938年9月30日,此宅內发生骇人听闻凶杀案。特务趙理君(黄埔毕业)一行两人化装成古董商进入客厅,支开佣人去取点烟的火柴,后待唐在观看古董时在背后用斧将其劈死。两特务离开时,停在福开森路上的汽车一直没熄火。</h1><h1> 此事系蒋介石下令"军统″戴 笠所为,因蒋认为"唐已定意做汉奸,故予以处决″。但事后"军统″骨干沈 醉认为 "唐晚节未失,惨遭错杀″。事后蒋介石也自知"错杀",还给了唐一个很有面子的葬礼。</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 立 夫 旧 居</h1><h1> 武康路67号。英国乡村式花园別墅。在唐绍仪旧居马路斜对面。</h1><h1> 陈立夫(1900~2001是叱咤风云的国民党高官,"四大家族之一″。上世纪四十年代居住于此,1949年去台湾,后去美新泽西。活了101岁。</h1><h1> 陈立夫兄陈果夫住武康路107号2号楼。二陈主管国民党党务而未见以公谋私敛财,末娶多妻亦无名花在外,在中国近代史上被公认品行修养良好,也被肯定是中国近代史上各种层面中影响力极深的两兄弟。</h1><h3><br></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 海 话 剧 艺 术 中 心</h1><h1> 走进安福路。</h1><h1> 法租界时叫"巨泼来斯″(法国海军名)路,1943年汪伪政府将其改名为"安福路″。</h1><h1> 照片右侧高楼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br></h1><h1> 安福路,文化艺术的味道浓浓的。</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 福 路 285 号</h1><h1> 1930年建成,哥特风格建筑。</h1><h1> 一次大战后,俄罗斯贵族安德罗夫移居上海后所建。</h1><h1> 一年半前常来这里,今天发现环境变化很大,整治前这幢老建筑周边"脏乱差″得很,很多人在弄內搭的小屋生活。</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爱 菊 小 学</h1><h1> "爱菊小学″ 就是当时的"黎明中学″原址,是上海知名的艺术学校。</h1><h1> 上海市委书记(政治局委员)韩 正当初就是毕业于"黎明中学",可以查到学生名册 : 韩 正 70届初三 (1)班。</h1><h1> "爱菊″的部分校舍出借给法国学校(小学),小外孙曾在此念书。</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巨 拔 来 斯 公 寓</h1><h1> 安福路233号。</h1><h1> 1918年建,市优秀历史建筑。</h1><h1> 中西合壁式样,简化的古典式风格,建筑形体简洁。</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面 包 咖 啡 店</h1><h1> 这家面包咖啡店的生意很不错的,当时我常会在这里买"法棍″,外孙说这里的"法棍″比别的店好吃。</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 吳 国 桢 官 邸</h1><h1> 安福路201号,1922年建,市优秀历史建筑。</h1><h1> 东西合壁的折衷主义风格,外西內中,花园入口及园內小品也属中国传统。</h1><h1> 吳国桢(1903~1984),民国最后一任上海市长。赴台后一度任台湾省政府主席,1953年因与蒋父子政见不合出走美国,1984年在美去世。</h1><h1> 此宅于1946年改为市长官邸。</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露 天 咖 啡</h1><h1> 洋人们喜欢在这里喝咖啡聚会。</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仍 没 动 迁 的 老 房 子</h1><h1> 露天咖啡的对面,烏鲁木齐路口。</h1><h1> 安福路路南的旧房还没动迁。</h1><h1> 有高中同班同学住在这里。</h1><h1> 这里的地价是越来越贵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伊 朗 领 事 馆</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复兴西路17号。</h1><h1> 1932年竣工。西班牙伊斯兰风格建筑。</h1><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法 领 舘</h1><h1> 淮海中路1431号。</h1><h1> 现法领馆在中山西路中山广场,这里是总领事官邸。</h1><h1> 1921年建,西班牙式,市优秀历史建筑。</h1><h1> 原为巴塞私人住宅,1934年起为西班牙总领馆,解放后曾为朝鲜总领馆。</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 领 馆</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淮海中路1469号,建于1921年,法式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小洋楼,市优秀历史建筑。</h1><h1> 这三个领馆都离得很近,相互与淮海中路、烏鲁木齐路隔路相望。淮海中路朝西就紧俟着日领馆。</h1><h1> 1980.4.28.,一位旧时领馆的中方员工将一面美国国旗交给美国总领事,这正是30年前上任总领事降下的那面国旗。现这面国旗悬挂在领馆接待室中,成了新旧领馆历史纽带之象征。</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八十年代起,大门左边总是排着长长的等候签证的队伍。现在签证处搬到南京西路(江宁路)去了,排队的人还是很多的。</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 际 礼 拜 堂</h1><h1> 衡山路53号。1935年落成,哥德式砖木结构,市文物保护单位。</h1><h1> "衡山路″当时称"贝当路″。 </h1><h1> 礼拜堂由美国侨民集资建成,以优美的"圣乐″斐声沪上。</h1><h1> 徐家汇教堂是天主教,而这里是基督教。</h1><h1> 女儿小时带她进去过一次,我们坐下来和教徒们一起唱歌"做礼拜″。</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 O 四″ 研 究 所</h1><h1> 衡山路上"七院四所″的老建筑还在。</h1><h1> 衡山路10号,处"国际礼拜堂″斜对面。</h1><h1> 建于1922年,风格模仿美国费城"独立厅″的风格。市优秀历史建筑。</h1><h1> 此楼建成后为"上海美童公学″,供美国基督徒的孩子念书,故又称"上海美国学校″。</h1><h1><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结 束 语</h1><h1> 走走拍拍化了四个多小时,忆忆写写用了十多个小时,这是我第一次用"美篇″。</h1><h1> 现在,"从徐家汇出发(二)也已完成,写的是从 龙华 经 徐家汇 到 余庆路 的北端。</h1><h1> 我想,到将来走不动时,再点出来看看,一定是件开心且有意义的事。</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