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下五屯刘氏庄园

沧海一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兴义刘氏庄园位于贵州省兴义市城南的下五屯街道,由中西合璧的大小13座四合院组成,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咸丰同治时期初具规模,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屯堡”式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兴义刘氏庄园(包含永康堡)南北长360米、东西宽130米,占地70亩(46666.6667平方米),为民国初年在贵州政坛显赫一时的督军、省长刘显世和游击队军司令、滇黔边务督办刘显潜的故居。</p><p class="ql-block">兴义刘氏庄园宏伟壮观,至今主体建筑基本保持原貌,1988年,国家拨款35万元维修刘氏庄园,1989年10月,庄园内的“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建成,现为全国唯一的少数民族婚俗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兴义下五屯刘氏庄园</p><p class="ql-block">1983年6月,兴义县人民政府将刘氏庄园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3>1990年3月,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专程赴兴义市考察刘氏庄园,认定刘氏庄园是一处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近现代建筑,保存如此完整的庄园,在贵州乃至国内已不多见,建筑构件上的石雕和木雕,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庄园内的石柱以及内存匾额上题刻的草、隶、篆等文字,都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考古价值。</h3><div>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div><br></div><h3><br></h3> <h3>兴义刘氏庄园</h3><div>外文名</div><div>Xingyi Liu Manor</div><div>位置</div><div>贵州省兴义市下五屯街道</div><div>创建时间</div><div>清嘉庆年间</div><div>面积</div><div>46666.6667平方米</div><div><br></div><div>刘氏庄园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咸、同时期初具规模。随着刘氏家族的不断壮大发迹,建筑也不断扩大。到民国期间,又大兴土木,使之成为全省最大的私家庄园。</div><div>现存忠义祠、花厅、书斋、刘显潜居室、家庙、校场坝,部分城垣、炮楼及法式建筑各一栋。刘氏庄园宏伟壮观,至今主体建筑基本保持原貌。</div> <h3>1990年3月,国家文物局有关领导和专家专程赴兴义考察刘氏庄园,认定刘氏庄园是一处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近现代建筑,保存如此完整的庄园,在贵州乃至国内已不多见。</h3><div>2012年10月12日上午,省长陈敏尔到兴义市刘氏庄园就人文资源保护和利用等情况进行调研,他强调,要保护和利用好人文资源,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div><div>陈敏尔一行参观了刘氏庄园忠义祠、花厅、书斋、刘显潜居室、部分城垣、炮楼等建筑,认真听取导游讲解刘氏庄园的相关情况及刘氏家族的历史渊源。在了解刘氏庄园情况和刘氏家族的历史后,陈敏尔说,刘氏家族比较重视教育,为黔西南州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刘家留下的刘氏庄园,是一处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的人文景观。</div><div><br></div><div><br></div><h3><br></h3> <h3>兴义刘氏庄园(永康堡)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在咸、同时期便已经初具规模。兴义刘氏团练首领刘燕山有四子:长子刘官箴,字铭之,又号洪魁;次子刘官霖,字时之;三子刘官礼,字统之;四子刘官德,字茂之。</h3><div>黔西南州《盘江史料辑》记载:“弟兄均魁梧奇伟,胆力过人,附近无不敬畏。刘燕山得诸子之力,家业日兴,渐为下五屯首户。”伴随着刘氏家族的势力的不断壮大和财力的提高,庄园建筑也不断的扩大。到民国期间,成为贵州省最大的私家庄园。</div><div>刘官箴(1829~1865年),字铭之,号鸿魁,为刘官礼长兄,兴义地方团练首领,1865年(清同治四年),刘官箴制造了著名的“兴义教案”,阻止了法国天主教势力渗入黔西南。</div><h3>刘官礼,字统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兴义地区近代新式教育的奠基者、扩建和改革兴义笔山书院,是贵州兴义系军阀中最重要的人物。刘官礼生于1840年(清代道光二十年),逝世于1910年(清代宣统二年),享年70岁。</h3><h3> 话说统之,不得不提及刘氏统之兴学。当年,重修“笔山书院”,并出资聘请黔中负有盛名的学者前来执教。开学之日,一家一户坐着轿子去接学生,免费赠与衣帽、鞋袜、绣花笔袋、扇袋以及崭新的“洋书”。不收学费,优秀的学生可获各种奖励。渐渐的,家长们都消除顾虑,乐意送孩子入学了。在刘统之的促进下,兴义教育大为发展。</h3><h3> 1905年,兴义十三名学生赴贵阳投考贵州省立中学,全部名列前茅,震撼贵州教育界。</h3><h3> 选拔和资助40余名学子东渡日本求学。子弟学成归来,大多成为贵州乃至全国的风云人物,如民国时代贵州首位国会议员刘显治(刘统之次子)、国民党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等。</h3><h3>近代贵州西南部战事方息,尘埃落定,时局趋于稳定,他会同官绅组建培文局,大兴文化教育事业,商议重振笔山书院,古道热肠,殚精竭力,为地方文教事业的恢复和振兴作出了杰出的贡献。</h3><h3><br></h3><div>刘显潜(1865-1938)贵州兴义人,陆军中将,贵州游击军总司令,历任黔西观察使、贵西道尹、贵州巡按使、护国军援川总司令、滇黔边防督办、贵州军事会办。身授要职的刘显潜,率部经数月时间,大刀阔斧兴吏治,雷厉风行剿匪患,其辖区地域纠纷和民族纠纷大为减少,广受称赞。北洋政府以其治理地方政绩突出,特授“上大夫”号,奖授四等文虎勋章。护法战争后,贵州军队有贵州陆军、贵州游击军两大序列,刘显潜任全省游击军总司令,辖第一、二、三路游击军,及游击大队、盐务巡防队。1918年,刘显潜主持修永康桥,永康桥建成后,在方便两省人民交通来往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百年来,一直是两省人民互相往来的咽喉要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div><div>刘显世,贵州兴义人,字如周,亦作如舟,别号经硕,1870年生于贵州兴义,为刘官礼之子,刘显潜之兄,历任贵州省长、川滇黔三省护国联军副总司令。刘显世早年曾参加镇压广西会党起义。辛亥革命后,曾一度赞成共和,但随即拥戴袁世凯称帝,1916年,在王文华、王伯群的劝导下,通电全国,参与护国运动,讨袁护国,民国成立后,任贵州护军使。1917年,刘显世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任川滇黔三省护国联军副总司令,在护法运动中,广州军政府分裂,取消岑春煊政务总裁职务,补选刘显世为政务总裁,但在这时期,黔军内部矛盾再次公开化,1925年,刘显世因军阀派系之争隐退,1927年10月14日病逝。</div><h3><br></h3> <h3>庄园特色 </h3><div>兴义刘氏庄园由中西合璧的大小13座四合院组成,南北长360米、东西宽130米,占地70亩,园内现存有忠义祠、花厅、书斋、刘显潜居室、家庙、校场坝,部分城垣、炮楼及法式建筑各一栋。刘氏庄园宏伟壮观,至今主体建筑基本保持原貌。</div><div><br></div><div>具有着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近现代建筑,国家文物局领导和专家认定保存如此完好的庄园,在贵州乃至全国已经不多见了。</div><div>刘氏庄园是我国地主、军阀庄园的代表之一,其建筑特点可分为民居和军事建筑;其建筑特征、艺术构件,既有中西合璧的风格,又有清代典型南方民居的建筑特点。</div> <h3><br></h3><div>整个庄园内各中式封闭四合院相对分散,又院院相连,相互衬托,交相辉映,在庄园还存有距今6500万年前三叠纪生存在兴义一带的贵州龙化石。</div><div>忠义祠建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毁于大火,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刘统之(刘官礼)筹金重建,是由前厅、两厢及正殿组成四合院。正殿硬山抬粱式,面阔五间。</div><div>明间八棱石檐柱,饰竹节为棱。爪形柱础。两柱顶端承接垂柱处,迎面刻伏身昂首石狮各一只。石柱四面,分刻楹联和《忠义祠记》全文,正面联为“结团体成军,乱自此定;为同胞流血,殁有余荣”。</div><div>内侧联为“未领司农一饷;未受武库一兵,相友相助相扶持,全凭耿耿血忱倡明忠义;战争者十余年,战殁者数干众,为日为星为河岳,长觉凛凛生气炯照髯眉”。另两面阴刻刘官礼撰文行书《忠义祠记》全文,刘显治书石。</div><div>文记咸同年间回族农民起义兴宏的历史,是一篇研究咸同贵州军事史的珍贵史料。两厢各三间,前厅五间。天井片石铺墁。</div><div>祠内木雕石刻,饰卷草、花卉、云龙、鱼荷、象鼻及人物等图案百余种,造型生动古朴,刻艺细腻精工。其中尤以清代妇女游春图最为引人注目,身著宽边大袖,手持团扇的少妇,在春光明媚的花簇锦团中扑蝶游玩。</div><div><br></div><div><br></div> <h3>刘氏宗祠的柱础、枋额、棂栏、月粱、雀替、裙板等石刻木雕图案数百幅,花卉枝茂叶繁,含苞待放;云水翻腾滚动,如波似涛;渔樵伐薪山野,捕网江湖;松、竹、梅岁寒三友.鹿、鹤、凤温驯和睦。把大自然的美巧妙地融进雕刻艺术中,给人以美感。</h3><div><br></div><div>法式建筑群位于忠义祠和宗祠之间,建于民国年间,原为二进四合院,设有花园鱼池。因拆建改建较多,今唯存前厅一栋,面阔七间,一楼一底,哥特式门窗。窗棂均用矛形钢钎做成,棂间施云纹,卷草图案作装饰,法式建筑在兴义唯存此栋。</div><div>刘氏庄园的题刻文字和炮楼城垣,是清咸同至民国年间历史的见证,对研究咸同贵州军事史、西南军阀史和兴义系军阀的兴衰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div> <h3>护城墙</h3> <h3>瞭望射击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