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水流光(5):《再回母校》

过客

<h3> 《再回母校》</h3><h3> 岁月,总是载着经年的喜乐忧愁,甚至生离死别,越过漫长的寂寥,让你念念不忘。</h3><h3> 那天,我们轻轻的拂落浮尘,去赶赴一场同学的聚会,相约回到了高中母校。阔别几十年的同学再次相聚,握手、欢笑、相拥而泣,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大家重逢时的兴奋与激动。</h3><div> 我们匆匆赶来母校,似乎每个人都在寻找些什么,我们多半是在寻找那时校园生活中,已经模糊的或者仍然清晰的片断。可惜,在岁月的长河中经过时光冲刷,那些记忆的碎片,大多已被湮没。</div><h3><br></h3> <h3>  母校和小镇,早已经变了模样。那时的漕粮运河成倍地拓宽了,街道都被翻修一新,原来枕河的或者临街的或者弄堂里的房屋,几乎全都拆迁重建,竟然很难找到一点旧时的痕迹。</h3> <h3>  昔年我们在观音巷口的影剧院,看过多少世事人生的演绎,据说现在已经易地重建。</h3><h3> 去园地村、黄家场寻访昔日的同窗,已找不到当年绕满青藤的围墙和略惹铜绿的门环,他们都住进了一式的居民单元楼。</h3> <h3>  母校毗邻的中兴桥,在小镇的中心,连同南兴桥、北兴桥,这三座高大的拱形石桥,建造于明清时期,是镇上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h3><h3> 那时,多少人在这里来来往往。而今已被拆除,改建成了现代化的钢筋水泥桥梁。</h3><h3> 在此行走,感慨是难免的,当年的青春韶华,如同桥下的流水,已一去不再复返。</h3><h3> </h3> <h3>  中兴桥边上的小沿河,还保留着原来的名字。小河经过整治,已全部用石头驳岸,河边绿化景观,苍翠葱茏,红黄的各色小花掩映其间。</h3><div> 原来的那座小石桥,尚且保留完好,现在被当作古董,围着栏杆,不再让行人通过。</div><div><br></div> <h3>  附近有一块大理石石碑,上面刻录着中兴桥的历史变迁。</h3> <h3>  小桥和石碑,犹如一本褪色的线装书,让你去翻阅当年曾经发生过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h3> <h3>  母校,已经面目全非。原来面朝运河的校门,已改向朝南对着大街。亭榭、礼堂、图书馆和一排排的平房教室,都已经重新扩建,连校名也已更改,原来的校名只在校史中仅留一笔记载。</h3> <p>  校园主道旁的宣传栏里,醒目地介绍从学校走出的院士、将军。我想从这里走出的,更多的还是散布在全国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那些默默无闻奉献一生的布衣平民。</p><p> 路边的草坪中,有一块刻着“师恩”两个字的石头,是xx届同学献给母校的,它代表了大家共同的心声。</p><p> 我捧着一本早已泛黄的《三中诗草》,试图去寻觅一点过往,却怎么也找不到书中记述当年勤工俭学、学工学农的一丝痕迹。我不知道那时的历史,是否还会让今人理解?</p> <p>  一路上,历史与现实,回忆与思考,折磨着我们。据说,校方正在筹划百年校庆。那时,渲染的或许是变迁与发展、繁华和荣耀,但愿也不会忽略那些育人治学的精神。</p> <h3>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我们,在母校重逢,纯粹是叙旧、怀旧、念旧。相顾之后,又都无不感慨万千。我们,曾经的朝气蓬勃,曾经的追梦青年,今天,来者都已苍老。再回首时,记忆也不再清晰如昨。</h3><h3> 不过,有些还会被校园里幽幽的花香唤醒,被徐徐的清风牵动,串成一片片影像。在大家的交流中可以感知,尽管那时的生活是贫穷苦涩的,现在的回忆却带着一丝甜蜜。正所谓花香三尺,情怀却可以一碧千里。</h3> <h3>  对小镇,对母校的情怀,随着时光的流逝,在我们的记忆里多半已经虚弱无力。过去的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似乎一切都已不复存在。</h3><h3> 而我们,历经贫穷和青涩,走过了坎坷和风雨,而今,还依旧站在纷杂的人世,偶尔回望,偶尔惆怅。</h3> <h3>  且让我带着浅愁离开,独自拼揍记忆的碎片。</h3><h3> 在这微雨轻寒的黄昏,待一壶陈酿饮尽,待一盏清茶由温变凉、由浓变淡,然后,独自怀念。再然后,烟雨茫茫,山水相隔,继续淡忘。</h3> <h3>  ** 后记:感谢班长赵锡生等热心的组织者,从2008年精心筹划、全力寻找同届同学百人回校聚首,以后每年安排一、二次小聚,至今已有十年。</h3><h3> 聚会的形式也由开始时的会议交流,逐渐变成休闲式,曾经在宜兴竹海、云湖、潮音寺、常州淹城等旅游景区,也曾约到乡村小镇同学的家里集聚。</h3><h3> 最初的同学聚会,因为久别重逢,总是分外动容。应约特将前些年的图文记录,谨献给今天的同学聚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