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神秘花园“摩洛哥”---(2)

cora

<h3>上接</h3> <h3>DAY 5: 舍夫沙万---梅里克斯---菲斯</h3><div><br></div><div>清晨,离开舍夫沙万时,看见小朋友背着书包三五结伴去上学,边上可没有看到家长陪伴哦。</div> <h3>梅里克斯是摩洛哥最大的农业基地,沿途两边都是麦田,橄榄树,油菜花和仙人掌,偶尔还能见到牛和羊。</h3> <h3>三个小时车程后,临近中午我们到达了梅克內斯,先解决肚子喽。今天的午餐是摩洛哥的特色菜搭吉锅。</h3><h3><br></h3><h3>塔吉锅都是陶土锅,因为透气不透水,加上三角圆锥的造型使得蒸气循环上升,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丧失。在烹调过程中只需少水,水汽均匀地滴落在食材上,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营养。</h3><h3><br></h3><h3>塔吉锅里的食材可以各种各样,今天这个塔吉锅里的主角是牛肉,酥软的牛肉肥而不腻,配上了酸的梅子和甜的椰枣,非常有特色,汁水可以就着饼一起吃,绝对是美味。</h3> <h3>当然还有前菜、水果,主食是饼,我喜欢称它为囊,因为味道同新疆的囊很像,好吃!😜</h3> <h3>薄荷茶</h3><h3>薄荷茶是摩洛哥当地风味的一款香草茶。地中海气候干热的夏天午后,需要浓浓的薄荷和甜味来唤醒人们的心灵。</h3> <h3>梅克內斯也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中最年轻的城市。梅克內斯古城最著名的是其蜿蜒徘徊的古城墙和城墙上众多的马格里布式古城门。</h3> <h3>梅克內斯的粮仓和马厩属于当时的皇宫,主要用途是存放皇家御马用的粮草和皇室的专用粮食,粮仓是拱门屋顶,马厩是平顶。粮仓的部分屋顶和马厩的全部屋顶在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中遭到损毁。</h3><div><br></div> <h3>粮仓的墙有10米厚,是一个冬暖夏凉的地方,我们参观粮仓时正值中午,外面是高达近30度的气温,一走进粮仓,仿佛走进了空调房里,凉快舒适。</h3> <h3>粮仓里的水车,地下依然还有水。</h3> <h3>马厩</h3> <h3>马厩的全部屋顶在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中全部损毁了。光线投摄进马厩,拍照的效果非常好。</h3> <h3>粮仓和马厩的外墙。</h3> <h3>外墙上的洞是当年建造外墙时用于脚手架的搭建,完工后就一直留下了,现在都成了鸽子的遮风避雨地了。</h3> <h3>马厩前有一个很大的水池,水池的水是提供给马饮用的,现在也只用于观赏。</h3><h3><br></h3><h3>看见一群放学后的孩子们在马厩前的水池里玩跳水。</h3> <h3>菲斯,位于摩洛哥北部城市和穆斯林宗教文化中心,亦曾被美国著名杂志Traveler评为全球最浪漫的10大城市之一。</h3> <h3>非斯,也是摩洛哥的心脏,摩洛哥人的骄傲,承载着摩洛哥的过去与现在。它是世界上仅存的再现了鼎盛时期的阿拉伯大都市样貌的地方,回首已过千年,每个角落都成了时间造就的珍贵历史文物。</h3> <h3>菲斯的建筑是以黄色为基准</h3> <h3>菲斯(Fes)是摩洛哥四大古代帝王城市里最古老的一座。这是北非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城市,也是摩洛哥一千多年来宗教、文化与艺术中心。<br></h3> <h3>菲斯蓝门,它是连接老城和新城的主要入口,菲斯城的标志之一,城外是二十一世纪,城内是十二世纪。</h3><h3>城门外侧是“菲斯蓝”(上图),而城门内侧镶嵌的马赛克花纹图案几乎与外侧一模一样,但整个色调则呈现出一种淡淡的绿色,人们称之为“伊斯兰绿”(下图)</h3> <h3>城中蜿蜒的小巷挤满了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坊、餐馆还有市场。清真寺、学校、染坊和皮革厂也散落在城中。</h3> <h3>用蜂蜜做成的甜点,绝对是货真价实的,因为我看见很多蜜蜂都围着这堆甜食飞舞,赶走又来。</h3> <h3>皮具商铺是菲斯老城里最多的,大多数都是骆驼皮,偶尔也有牛羊皮制品,价格非常便宜实惠。</h3> <h3>老城里的学校正值放学的时候,孩子们三三两两的从学校出来,见我们用相机对着他们,都一个个非常友好的露出了笑脸,当然,我也用中国的糖果回馈了他们。</h3> <h3>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在菲斯的老城里穿梭,仿佛置身于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h3><h3><br></h3><h3>现在老城里的运输工具依然是毛驴,只因忙着看其他的东西,以至于毛驴从身边经过也没顾得上拍上一张照片,有点遗憾。</h3> <h3>据说这里一共有9000多条巷子,只有在老城里从小长大的人才有资格做地陪导游。就连谷歌地图也无法清楚的显示这里的每条巷子,最窄的巷子只有一个人能通过。</h3> <h3>位于菲斯老城内的卡鲁因清真寺。</h3><h3>清镇寺始建于公元859年,是摩洛哥乃至北非最古老最重要的清真寺之一。</h3> <h3>清真寺附属的神学院,被认为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大学,比欧洲的大学还早好几百年呢。</h3> <h3>用你的鼻子就能找到的皮革染坊,有人用“臭名远扬”来形容它,实在是这臭味能把人熏晕。</h3><h3>因为皮革染色中加入了不能少的助剂就是鸡粪。</h3> <h3>同样,可以在老城里看到各式各样的门。</h3> <h3>注意到门上的两个把手了吗?一个是给客人用的(下面一个),一个是给家人用的(上面一个)。</h3> <h3>大家能猜到这是什么果吗?</h3><h3><br></h3><h3>这是仙人掌果,是摩洛哥的特产。在美国西部见到过硕大的仙人掌,也看到过仙人掌开花,但是仙人掌能结果,果实还可以吃,真的是第一次知道。在见到它之前我一直以为导游说的仙人掌果是坚果😝。摩洛哥的特产一共有三个,另外两个特产是阿甘油和椰枣。</h3><h3>在苏斯老城门口,终于见到了它,花了1迪拉姆(0.70人民币)买了一个尝了。剥了皮后里面的颜色像杨梅汁,吃完后像涂了口红,微甜,有籽。</h3> <h3>DAY 6: 菲斯---卡萨布兰卡</h3><h3>今天要离开菲斯去往摩洛哥的经济中心卡萨布兰卡,乘着早上光线好,赶紧在酒店里转悠多拍几张。</h3> <h3>宾馆里的梨花也正开的热闹</h3> <h3>再次回到卡萨布兰卡已经是三个小时的车程后了。</h3><h3><br></h3><h3>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的经济中心,也是摩洛哥第一大城市,更是摩洛哥最大港口城市,濒临大西洋。好莱坞电影《卡萨布兰卡》(又名《北非谍影》)更是让这座白色之城闻名世界。</h3> <h3>一顿美味的海鲜午餐后,我们来到了卡萨布兰卡最美的地方,迈阿密海滨大道。</h3> <h3>海滨大道面临着一望无际的北大西洋,临海的一侧是木栈道。</h3> <h3>栈道下的海滩上酒吧,餐馆,咖啡馆,泳池密密的相连,洋溢着浪漫悠闲的度假氛围。</h3> <h3>之所以称它为迈阿密海滨大道是因为大道的尽头有一家有名的迈阿密咖啡馆。由于时间仓促,没能走进去喝一杯。</h3> <h3>哈桑二世清真寺</h3><h3>位于摩洛哥王国的卡萨布兰卡市区西北部,坐落在伊斯兰世界最西端。1987年8月动工修建,耗资5亿多美元,占地面积9公顷。</h3> <h3>哈桑二世清真寺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规模仅次于麦加与麦地那清真寺,同时也是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h3> <h3>寺庙有三分之一的部分建于海上,据说是为了纪念那些从海上来到摩洛哥繁衍生息的阿拉伯祖辈。</h3> <h3>清真寺大殿中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夏季屋顶可以自动打开散热,寺内有电梯可直达宣礼塔顶,堪称奢华。</h3> <h3>清真寺是摩洛哥唯一对外国游客开放的寺庙,入寺时需脱鞋脱帽,非穆斯林不可进入主殿参观。这是从门口拍的内部照片。</h3> <h3>理克咖啡馆(Rick's Café)</h3><h3>让人记住卡萨布拉卡的是源自于那部好莱坞电影《卡萨布莱卡》(又名《北非谍影》),理克咖啡馆惯穿了整部电影。</h3><h3><br></h3> <h3>这是电影海报</h3><h3>影片主要场景的“理克咖啡馆(Rick's Café)”令观众难以忘怀:在这里,英格丽·褒曼和亨弗莱·鲍嘉共同演绎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咏叹调;在这里,法国国歌《马赛曲》与德国歌曲《守卫莱茵河》示威般的对唱,令人热泪盈眶;在这里,黑人山姆用钢琴弹奏的一曲《时光流逝》,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弦——时光流逝,而此情不渝。</h3> <h3>据介绍,《卡萨布兰卡》整部片子都是在好莱坞内搭景完成拍摄,实际上并没有来卡萨布兰卡取景,因为拍摄期间,卡萨布兰卡也正处在二战的战火之中。 现在的咖啡馆是2001年根据电影里的场景建的。</h3> <h3>现在理克咖啡馆的格局和装饰几乎复原了电影中的场景:相似的大门与窗扇、白色的拱形走廊、高高悬挂的七彩玻璃灯、带着流苏的桌灯、黑色雕花的椅子,还有一架熟悉的钢琴。</h3> <h3>很多人来卡萨布兰卡,首先就是为了来寻觅70年前的旧梦,身到卡萨布兰卡,心系电影中的理克咖啡馆。</h3><h3><br></h3><h3>正当大家站在咖啡馆门口合影时,从咖啡馆里走出一位咖啡馆工作人员,从形象看还真与电影中的男主角有几分相像。</h3> <h3>前往摩洛哥旅游之前我特意去网上看了这部影片。美篇的音乐背景也选用了电影的主题曲。</h3><h3>电影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就是“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的酒馆,她却走进了我的”😊</h3><h3>1944年该片在第16届奥斯卡奖颁奖礼上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三项奖项。2007年,美国好莱坞编剧协会评选了史上“101部最伟大的电影剧本”,该片排名第一位 。</h3> <h3>鸽子广场,是卡萨布兰卡的一大景观。</h3><h3>广场上最吸引人的是成百上千只鸽子在这里巡游和觅食,还有满场飞奔的孩子们在和鸽子戏谑玩耍。</h3><h3>不远处,威严耸立的法式教堂和绿树掩映下的阿拉伯清真寺交相辉映,不同的文化同时存在于这个广场之上。广场周边,都是卡萨的政府部门,包括市政府,最高法院,邮局,公安局等。<br></h3> <h3>在鸽子广场遇到一个小男孩向我兜售纸巾,我向他摆手说不要,但是他依然围着我转悠,不停的说着,虽然我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是我意识到他在试图劝说我买一包,于是我就从包里拿了几个颗糖给他,他非常开心,一直冲我笑,还不停的把糖从嘴里拿出来看看再放进嘴里,我们大巴离开的时候,他还一直向我们大巴招手。</h3> <h3>鸽子广场对面的摩洛哥的最高法院。</h3> <h3>行驶在卡萨布兰卡市中心的有轨电车</h3> <h3>摩洛哥的行程即将结束,有人用"身在非洲,却不像非洲;不是欧洲,却近似欧洲;是阿拉伯国家,又不同于其他阿拉伯国家"来形容摩洛哥的混杂和独特。</h3> <h3>摩洛哥,曾经是法国殖民地的摩洛哥,1956年3月独立,是非洲西北部君主制国家。</h3><div>摩洛哥,这个被称作"欧洲后花园"的度假胜地,有大海大洋、有尘土漫天的古城、有华美堂皇的欧式大道,有地毯、有神灯、有好吃的塔吉锅,有各种的饼,有第一次见到的仙人掌果,还有一群热情阿拉伯人。</div><div><br></div> <h3>再见!摩洛哥,有机会我会再来。😘</h3> <h3>相机摄影: 大奇</h3><div>手机摄影/后期 : Cora</div><div>行摄日期: 2017年3月6日—3月12日</div><div><br></div><div>谢谢浏览😜❤🌹</div> <h3>点击以下链接,请浏览“地中海明珠突尼斯”,谢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