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隐虫声夜未央,
晓窗镜下漫书香。
岁月见证了您,
与星空为伍,与晨曦为伴。
存存粉笔,指点千帆竞渡的学海迷津;
丝丝华发,倾诉蜡炬成灰的青春无悔。
不忘桃李芬芳的初心,
撷爱的种子,
播撒在潋滟的西子湖畔。
欢聚千课万人的盛会,
共沐课改的熠熠光辉。
感恩有您,远方路上我们一路风雨兼程!
——千课万人组委会 2017年3月24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体育馆举办了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部编新教材课堂教学研讨观摩会——暨小学一年级部编语文新教材使用研修活动。 本次研修活动本着“全面解读文化的先锋探索,全景展现课程的新锐构建”原则,为我们开办了一场“色香味俱全”的“饕餮盛宴”。 王崧舟《基础阅读与阅读层阶》
一、教育是天,语文是地
语文是天,阅读是地
阅读是天,识字是地
以识字为主要手段,以理解词句为主要任务的阅读就是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是一切阅读的基础。
二、以案例为切入点,部编版课文——《秋天》
1.所识的字有10个:秋、气、了、树、叶、片、大、飞、会、个
2.注了拼音会,去掉拼音也要会。在课文中会,单独提出来也要会。
3.关于基础阅读的要点
(1)课文题目:第一课(停顿)秋天
(2)轻声:凉了、黄了、叶子、那么、来了
轻声音节要求一年级老师关注的不是声音变轻,而是控制气息。声由气出,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会无声,要多训练。
(3)儿化:一会儿
(4)变调:一片片、一群、一会儿、一
在教学中不做理性的分析,主要是培养语感,在具体的真实语境中,教会孩子读。
(5)节律:那么……那么…… 一会儿……一会儿……
注意前轻、后扬、舒缓、急速,这是一种感觉,要通过加以聆听,加以训练,5来落实基础阅读。
(6)重音:凉、黄、落、蓝、高、南、人、一、啊、秋天
朗读不仅是声音,还是感受,不仅是感受,还是理解,朗读是创造,是二次加工。
(7)意动:凉了、黄了(意动为变凉了、变黄了)
(8)比较:关注语言细微的差异。
“一片一片”与“一片片”;“这么”与“那么”
(9)标点:2个感叹号,是惊喜、眷恋、感慨、明了……
(10)意象(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一叶落知天下秋、秋风又见雁南飞
三、朗读要求的层次性,三个层阶
1.读准字音
以《影子》为例 注意变调、后鼻音
2.读好停顿
以《雨点儿》为例,注意句子间的停顿、气群的停顿、音步的停顿、(句子≥气群≥音步)
读出停顿,是对停顿的要求。
3.分角色朗读
以《小蜗牛》为例,依照课文中出现的角色对话。
蜗牛妈妈语气:读出鼓励、明白、宽慰、
小蜗牛语气:读出惊喜、惋惜、失望、遗憾、
四、阅读方法的层次性
1.喜欢阅读
2.找出明显的信息
3.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寻找关键信息
温儒敏《如何用好“部编本”语文教材?》
一、为什么要编一套“部编本”教材?
二、“部编本”语文编写有哪些新思考?
编写理念和特色
1.价值观的体现,注意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化为语文的“血肉”
2.“接地气”,有新理念,不挂空,能实用好用
3.“守正创新”
4.贴近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
“新教材的特色是主治不读书少读书”
三、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怎么教?
1.顺序的改变是有意的
2.把汉语汉字摆到第一位,汉语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
3.也是为了幼小衔接,放缓坡度
四、对汉语拼音教学有什么建议?
1.汉语拼音只是拐杖,不是目的
2.拼音教学要求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3.一年级要求拼读准确,二年级要求熟练灵活一点
4.拼音不再是阅读的工具
5.结合方言区学习普通话的发音难点
“部编本”的拼音教学内容有变化,现在是学拼音结合认字,此次疏通。
五、“和大人一起读”是什么栏目?要列入教学计划吗?
1.是“部编本”的亮点之一;
2.“一起读”的用意是激发读书兴趣,让孩子一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这也是幼小衔接的一种学习方式。
3.应纳入教学计划,作为课外阅读延伸。把语文课延伸到课外,把家庭和社会的力量都用上,为语文课加油。
4.如果觉得教材中的“太浅”,可以换深一点的,还可多找一些作品来读。
5.让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的、自由轻松的阅读。 六、部编本的课文有哪些变化?
1.课文数量减少了
不要简单理解为“减负”,也不等于教学内容的减少,而是教学内容方式的调整。
2.教学类型增加了
3.更加重视口语,读书等方面的内容
七、有人“吐槽”语文教材外国作品太多,“崇洋媚外”,有这回事吗?
原人教版外国作品占22%,“部编本”采用外国,作品大致占15%左右。
这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为了拓展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了解世界,面向世界,这与传统文化并不相悖。
八、识字写字教学如何做到更有科学性?
1.认写分流,多认少写
2.认识字和会写字是两个不同目标。
3.小学低年级认识常用字1600左右(以前要求1800字左右),其中800字左右会写。
4.不要加码。不要回到“四会”的要求。
认、讲、用、写不能齐头并进。
5.安排“多元认字”内容,拼音认字只是其中的一种,还可以通过字形、结构、偏旁等去认字。
九、如何上好古诗词的课?有无必要让孩子学“国学”?
1.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的滚瓜烂熟,而不必过度的阐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
2.要降低难度,不必要在所谓的主题思想、意义、价值等方面想太多。有些教案总是“知作者,解诗意,想画面”,太死板,也不得要领。
3.现在的语文课堂太“闹”,多媒体用得多,活动安排多,唯独是读得少,自主性的诵读(吟诵,而不是集体朗诵)少,这会干扰或“定格”孩子的想象。
4.没有必要把“国学”当作一门课,还是提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好,“国学”不“国学”那是学界的事。
十、新教材如何区分不同课型?
课型要分清楚,区分好精读课和略读课的安排。
十一、在阅读教学安排上,新教材有哪些新举措?
采用“1加X”的方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主张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让孩子“连滚带爬”地读,也主张读一些“闲书”,不能但是为了写作或者考试而读书。
十二、为何要重视“非连续文本”的教学?
“非连续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完整的文本而言,比如网上按某个主题搜索多少材料,彼此并不了连接,而且观点也可能彼此相悖这一组材料就可以说是“非连续文本”。
十三、新教材如何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陆虹《古对今》
一、互动游戏,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轻声跟读,感受对子歌的意境。
2.初读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
3.选择最喜欢的小节,朗读分享。
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学习词语
1.学习生字“圆、寒、酷、暑、晨、朝、霞”,说说这些字的偏旁和意思有什么关系?(预设字形记忆难点:寒、酷、晨)
2.通过预习单,梳理学生不理解的词语:在语境和生活情境中学习。(预设词语理解难点:严寒、酷暑、暮、和风、夕阳)
3.认读游戏:把对子组合成词语。
四、再读对子歌,发现特点,熟读成诵
五、写好带有“横、竖”笔画的“细、凉”两个字
【点评】
1.老师的教态亲和,适合低年级教学。
2.应先设计预习,根据预习的反馈来设定教学计划。
3.没完成自己设定的任务,课堂比较闹,说话比较繁杂、细琐。
4.朗读的时间太少,应在朗读过程中理解,通过读懂去理解课文大意。 许嫣娜《怎么都快乐》
一、导入新课
1.师介绍自己的名字——我姓许,言午许
2.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名字
二、板书课题“怎么都快乐”
三、学习词串
1.出示词串,生大声地朗读
2.开火车读,一人读一个,一人读一行
3.观察词串,出示标红有动作的词,师总结讲评。
四、打开课本,初读课文
1.读两遍课文,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第二遍要求对词语中的关于游戏的词,分类。
2.对文中的词串分类(一人玩的、两人玩的、三人玩的、多人玩的)
3.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师纠正,点评。
(2)齐读
(3)学习“很”,用“很”造句。
4.学习第二节
【点评】
1.教师素养不错,人文关怀体现得好。
2.低年级课本要学识字,要强调朗读,把课本的语言读成自己的语言。
郭学萍《月亮晚上做什么》
一、激趣导入
1.师导:老师的口袋里有张卡片“果”,引导学生说果的颜色是什么,是什么黄,连接成诗。创意连接成诗《果》
二、创意写作课
师:老师用一节课时间变成一本书,你们信吗?
1.图上是什么?(出示课件,图上布满问号)
2.我们坐在月亮小船上钓星星,只需要两个字(板书:想象、奇迹)
3.课件出示:一个大问号
生回答:许多蚂蚁汇聚在一起,大鲨鱼,耳朵,大蛇……
4.绘本
(1)出示图片:今天,你仰望天空了吗?(生齐读)
你仰望天空的时候,看到了什么?
《云朵面包》,两只小猫坐在屋顶上,他们在吃云朵面包吗?
(2)月亮白天睡觉,晚上在做什么?
(3)我奇怪得不得了,为什么乌云里落下的雨,却闪着金色的光?
(4)风又是怎样的味道?
(5)此时此刻,侧耳倾听,你听到了什么?
(6)通过图文提示,让孩子发挥想象,随性发挥
5.世界上的问题实在太多太多
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听到的……
6.发纸条,生动手写自己最想提的一个问题。
7.师收回纸条。一首首“问答诗”,就变成了一本诗集。
【点评】
1.要有思想上课,体现观点,郭老师采取的是读写一体化。
2.看课要有主线,要聚焦目标。
3.采用想象、悬念,师生互动,把孩子的问题变成一本书,有创意。 贾志敏《小壁虎借尾巴》(一)
一、导入新课
1.什么鸟不会飞?(鸵鸟)什么牛不吃草?什么虎不咬人?(壁虎)
2.图示小壁虎,讲述壁虎的尾巴是有再生功能的
3.读课题,齐读、指名读
4.讲故事,关于小壁虎借尾巴的有趣故事
二、读字词
1.借、挣、断、逃、檐(逐字释义)
2.姐姐、伯伯
蝇子、身子、燕子、蚊子
3.学习生字:挣、爬、逃(走之,捺写的像勺子)
三、初读课文
字会念了,词会读了,字会写了,我们来自行读课文
1.师生共读课文
2.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读,师纠正并点评
四、四说一学
1.壁虎的尾巴是被咬断的吗?
2.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
3.小鱼、老牛、燕子的尾巴有什么用?
4.小壁虎的尾巴有用吗?
5.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树林里,遇到了小松鼠。小松鼠的尾巴有什么用?
五、小结
【汪潮教授点评】
1.年龄高,思想高明,水平高
2.从语文的角度来看课。把语文学好,树立语文的人生,用思想、策略上课。课题的出示步骤壁虎——小壁虎——小壁虎借尾巴
3.语文课的本质在哪?做任何事情,我们要抓住核心。小学语文教学是汉字教学。
4.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让学生理解。
5.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三个,习惯素养,语言素养,文化素养,核心是语言素养。
6.精彩之处:读中的三个策略:听读,跟读,选读。
【董蓓菲教授点评】:
符合新教材编写目的和特色
1.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在语景教学中学生字
2.注重朗读的指导
3.语文要素:在阅读课文中找出关键信息 雪野《小小蚂蚁》(二)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蚂蚁”两字,(两个字由大变小)读的是文字,想的是画面。
二、范诗《小小蚂蚁》
1.生默读(用目光抚摸,一个字都不能错过)
2.朗读,指名读,师点评
3.师范读
三、聆听
1.播放音频
2.师问:小蚂蚁会干什么呢?
3.体会蚂蚁的不同心情,生个性化表述。
四、写诗读诗
及时整理、板书学生富有创意的表述成诗,作“牵引”
五、时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呵护、激扬、推进学生的想象力,强调口头写作,以思维带动语言和情感的发生、发展。
【点评】
汪潮教授:
1.从诗的角度看课,作为诗的课堂,有三种元素:诗的形象、诗的意境(是诗的形象加语感构成诗的意境)
2.三分诗,七分读。散文是在散步,诗歌是在舞蹈。诗、画、歌三者相连。读诗歌的一种新的形式,哑读。
董蓓菲教授:
1.雪野老师的课我们无法复制,但有所借鉴。但要怎么借鉴?
2.做到师生平等,和学生平等交流。
3.针对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怎么让全班同学享受语文的乐趣?是不是可以合作?可以多训练? 何捷《读绘本故事,尝试表达快乐》(二)
一、板书“说话”
二、绘本介绍,“快乐”初体验
1.“快乐”还可以怎么说?(说同义词)
2.用表示“快乐”的词,表达快乐吧。(用词造句)
三、句式练习,“快乐”细品味
1.形象比喻,描述快乐的样子。
2.生动形容,说出快乐的模样。
3.句式练说,表达快乐的心情。
(小结:自由说,模仿说,加创意)
四、情境复现,“快乐”来分
1.学习表达快乐的场景。(快乐时我会不停地笑,变成……)
2.练习表达快乐的经历。
3.形象比喻,“快乐”说不尽。
快乐,就是和你在一起……
五、作业布置,“快乐”在延伸
(合作说,独立写)
例:(说,然后写)
快乐就是和(谁)在一起,
在一起,我们(做什么),
我感到(表达快乐)。
【点评】
1.从赏画的角度去评价,聚焦了表达,关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
2.体现内在的意涵。在快乐中,学会语言的元素,如:语言的积累、快乐能用哪些词语表达、积累打比方的词语……
3.残缺美,再积淀一些,再沉淀一些,热烈有余,安静不足。 薛法根《让学生慢慢长大》
一、语文是“根”的事业
1.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之家
2.你在汉语中,你就在中国文化中
3.你用“缘分”来说话,你就在佛家思想中
4.学汉语,就是在学做中国人
二、教学是“慢”的艺术
1.儿童的世界是“简单之美”
2.小学教育是“慢”教育
3.呵护生命的三颗种子:
好奇心:对语言“着迷”
求知欲:要“吝啬”知识
想象力:语言的“形象”
4.教学要敢于“浪费”时间
三、第一学段(低年段)重守“常”
1.让学生“喜欢”语文
2.让学生“经历”语文
3.让学生养成“习惯”
4.持之以恒“三件事”
(1)第一件事:识写
①借助拼音认读
②运用字根识记 “奥卡姆剃刀”法则
③依循美感书写
“多识少写”原则
“宁大勿写”原则
“先对后美”原则
“风格优先”原则
(2)朗读
儿童语言发展存在“敏感期”
朗读教学的对策:
①回归自然状态,“像说话一样自然”
②回到特定身份,“像***那样说话”
③回到朗读常识,“像老师一样练习”
朗读“八字诀”: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处理好四者关系:停顿、重音、语气、节奏
(3)讲述
让学生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讲述分为:重述、概述、转述、改述、续述
5.遵循教学“三原则”
内容少一点,要求严一点,步子慢一点。
6.对学生永远抱有“希望”。
烟花三月,江南下着蒙蒙细雨,带着一丝丝凉意。会场人山人海,却还是抵挡不住学习的热情。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杭州,听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名师专家们的研讨会。此情此景此人,应是最美。这几日的观摩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可以复制粘贴的有效教学的好策略和好方法,还促使我们学会了反思,发现了不足,我们的教学研究,必将不断引向深入。
西子湖畔,桃花盛开,柳枝发芽,一片欣欣向荣,能不忆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