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区美术学科"爱与自由"课堂教学研讨

西工区三实小

<h3>主题:西工区美术学科"爱与自由"课堂教学研讨</h3><h3>时间:2017年3月24日上午</h3><h3>地点:芳林路小学三楼多媒体教室</h3><h3>人员:全区美术教师</h3><h3> 盛放的鲜花,诗意的绿植,当我们走进培训场地的那一刻起,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开始了……</h3> <h3> 第一时段:西工区芳林路小学高雁老师执教现场课《我的手》。</h3> <h3> 在感觉体验环节: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听一听、闻一闻,有什么发现?哦,你发现了:指节、手纹、指甲上的白色的月牙、血管、听到大海的声音、还可以写字⋯⋯</h3> <h3> 看,这里还有一群特别的学生,全区的美术教师也在通过自己的感觉分享自己的发现。</h3> <h3> 在艺术实践环节,我们一起画!</h3> <h3> 区教体局刘峥嵘局长也和我们一起画。</h3> <h3> 在展示分享环节,"我的手可以摘星星"、"我的手在草丛里捉虫子"、"我画了手的正面和背面"⋯⋯孩子们用画笔表达自己的创意,高老师充满欣赏,支持性的回应让爱在这里流淌!</h3> <h3> 在第二时段,首先,区教研室美术教研员郭跃文老师和高雁老师进行了回应的示范,进一步明确什么是评价,什么是欣赏性的回应。</h3> <h3> 接着,随机抽签按小组展示作品,治愈系的组签真美!</h3> <h3> &nbsp;静待花开组、手留余香组、六边形组、海浪组的组员一一展示自己的作品,由组长负责回应。"一手一世界","生如夏花","你的手上有你的人生","看到你画的手就能感觉到你很纯朴"⋯⋯在整个展示的过程中,童年的记忆,生活的历练,当下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流淌,掌声,欢笑不断,我们慢慢在被欣赏的过程中唤醒自己的感觉,打开自己的内在,接纳被欣赏的感觉,试着向别人表达欣赏,我们会将这份欣赏传递给孩子们,传递给周围的人。</h3> <h3> 随后,小组讨论在展示分享环节如何回应?各组组长发言,通过分享,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 </h3><h3>1.回应自己真实的感受,可直达精神;</h3><h3>2.回应学生的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h3><h3>3.回应作品的形式美感(线条,色彩、构图⋯⋯)</h3><h3>4.回应画面的内容。</h3><h3> 在进行回应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足够耐心,通过肢体、语言等给孩子支持和鼓励,营造充满爱的人的环境。通过师生间的回应,生生间的回应,让美术真正成为儿童建立自信,充满成就感的课程。</h3> <h3> 最后,区教研室贾丽静主任对此次培训进行了总结和提升:在精心准备的环境中,透过感觉,经过一个心理过程,到达认知,升华至精神,我们经历了一个完整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亲身体验到的每一份感觉都会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绘画的过程就是自己与自己对话的过程,通过艺术的方式使我们得以疗愈,美就是做自己!让艺术成为师生共享的生活方式。</h3> <h3> 欣赏儿童稚拙的画,就是欣赏儿童初始的人生!欣赏我们自己,我们慢慢会长成自己欣赏的那个样子!欣赏,从这里开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