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曾老师

不舍斋主

<h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h3><h3>曾泓展老师走了,享年93岁。</h3><h3>曾老师,潮阳人,早年是在汕头礐光中学教国文,后来改名避过当权者强烈挽留,应聘来澄海教书。老师曾经口述过这段历史,当时是临时兴起,泛泛而谈,我唯唯诺诺,毫无准备,没有作记录,具体情况现在想不起来。</h3><h3>那天上午忽然想去看望曾老师。及至南葛洋教师楼,我百感交集敲门而久未应,里面电视正大声播放新闻,不时传来老人浮痰的干咳和大声叹息,叹息声是亲切丶熟悉的潮阳调,敲门久未开,只好悻悻离开,心中默默祝福老师健康!</h3><h3>回家路上,浮现上学时的往事。那时的老师已近七十岁,属成绩突出,退休后反聘,继续主持澄中美术教育。老人家精神饱满,双眼炯炯有神,温而厉,大家都非常害怕他。谢飚同学当时作文〈我的老师〉中对老师的描述,是经典之作,至今想起,还觉得好笑。</h3><h3>曾老师上课,总是用近半堂时间骂人,检查头发和装束,是否穿拖鞋,偶尔会掏钱让长头发者马上去剃头,挖苦装束时髦女生:你怎么打扮成个阿婶啊。。。反正那时上他的课,总是提心吊胆。</h3><h3>在礼堂二楼的美术组画画,老人家习惯动作,双手叉腰,站在右边房间门口,用潮阳口音自豪地介绍他的学生某某,如何如何优秀。。。讲他给他的老师郑餐霞教授写信:老师,我虽老了,但还在发挥余热,教授学生。。。中气十足,铿锵有力,在礼堂回璇。</h3><h3>他也会突然岀现在你身边,骂你没好好画,没有:比较,比较,再比较。随手夺过你的铅笔比划着,却没有帮你修改意思。因为没见过老师画过画,那时老怀疑他是否能画画。后来在俊淡伯家见到曾老师早年为他们夫妻画的水彩头像和在老辈指点下,看他以前为杜国庠先生墓碑上塑的侧面像丶革命母亲李梨英的胸像丶下面某个学校的雷锋像,才对曾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h3><h3>我混到毕业,考不上大学,非常自卑,无颜去见师长,隐匿一方,不敢去联系。</h3> <h3>"桃李满天下",老师受之无愧!</h3><h3>曾老师,为澄海的美术教育做出不平凡的贡献。</h3> <h3>一天,终于如愿敲开老师的家门,见到了老师。久未谋面,报上姓名,老人家非常高兴,清楚记得九十年代中他和孙子坐飞机去北京探亲旅游,我接待他的每个细节,又询问我的近况,拿出这个本子一查,说没有我的记录,让我把届别联系电话补上。</h3> <h3>老人家,总希望有人来探望。那天老师非常高兴,聊了很多。居然还清楚记得九十年代初,偶遇我父亲,与我父亲坐同一班次的车去深圳,在后门,我父亲请老师吃了一大碗下足了料的粿条汤。并请转达对我父亲的问候!</h3> <h3>成材的学生,是老师最得意的事。老师对获奖学生的姓名和作品,记得非常清楚。</h3> <h3>临别前,老师再次翻开他的记录本,让我转告某人某人:你个伊呾,请他有空来坐。。。</h3> <h3>聊天后告别时,老师会以艰难的步伐送至门口,双手抱拳说:哆谢你来看我,我这么老了,你还记得我,祝大家健康如意!工作顺利!</h3><h3>看到老师行动不便,我是按住老师坐在椅上,互相道别的!每每再回首看看老师时,万般滋味在心头!</h3><h3>子云:不可说!</h3><h3>佛曰:如之何!</h3><h3>唉!!!</h3> <h3>得知老师他长期需要口含泰国蜈蚣丸,我便托友人到香港买了一大盒二百多小包,送给老师,老师非常高兴。老人家坚决还我的钱,我坚决不收,经过一番推让后,我斗胆说:老师,我们合影一张吧。老师同意了,终于拥有一张与老师合影的照片。</h3><h3>我还介绍老师改口含"痰咳净"药粉,并且买了几盒让老师试用,后来老师告诉我,的确是好介绍,比蜈蚣丸更有效。</h3> <h3>当我再次去看望老师,并送上与郑餐霞教授的合影,老师端详了很久,动情说:郑院长是我个老师,上海美专毕业的,当年利用教书掩护干革命,郑院精神很好,一点看不出是近百岁的老人。。。然后严肃问我:个是你个师公,你有无叫伊师公啊?</h3><h3>去年九月,郑院长以百岁高龄逝世。</h3><h3>中间是广州美院老书记吴表凯先生的夫人肖明老人。</h3> <h3>陪陈宇兄去拜访老师,老师显得格外高兴和器重。还拿出早年靓照请他欣赏。</h3> <h3>早年的老师,靓吧!</h3> <h3>他们聊得开心,我在一边默默当摄影师。</h3> <h3>老师对史中美术部分的记录,非常不满意,倒不是因少提他的贡献而不爽,而是为没记录学生获奖作品抱不平,总耿耿于怀!还专门打电话叫我去他家。我怕摊事,只有默默听他倾诉,说是也不是,说非也不是,那一个小时真难熬。</h3> <h3>陪许炀同学去拜访老师,许同学也是学有所成的人材。那天晩上老师格外激动,他们都搞油画的,有很多共同语言,兴至老师出示他八十多岁还去写生作品照片,令许同学赞叹不已。许同学向老师赠送了一套好像是他的作品印成邮票,老师也大加赞赏。</h3><h3>我又在一旁,默默地拍摄记录。</h3> <h3>老师关心身边的人!这是郭校长女儿对老师的感概。</h3> <h3>客居香港画家邹琳先生为老师画的头像。邹先生城东人,其祖邹猶,清末民初著名文人,当时有"邹文芮字"之誉。邹猶先生之签名,常被人开玩笑是写成:邹猫。</h3> <h3>老师的作品。</h3><h3>我对油画了解不多,只觉得老师的作品雅,但不晓得如何去欣赏解读。真实隔行如隔山。</h3> <h3>最后,我们还是应该感谢树生兄,多少年来对老师的尽心尽孝,非大家人所能及的。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在树生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h3><h3>向树生兄致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