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书不少,作文还是写不好?”

利俐

<h3> 其实人类的构造细想起来很有趣味:眼睛,让我们得以观察世间万物百态;嘴巴,让我们将喜怒哀乐付诸于语言;双手,让我们灵活运用工具,特别是我们独有的思想工具——文字;双脚,让我们尽情畅游每一寸自由的土地;大脑,让我们在所有活动前后得以妥善思考......</h3><h3><br></h3><h3>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答案已经隐藏其中了。首先,是眼睛和双脚。书是看了,但仍不够多。杜甫说过一句尽人皆知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想想看,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真的读了够多的书吗?另外,则是观察得不够多。现在的孩子们课业繁重固然是一方面,但可否让孩子们尽可能多出去走走,感受下繁花茂树,万物生长,街头巷尾,烟火气息。融为一体,才能感同身受。感同身受了,才能有素材可供运用,所谓真情实感,总要有所感。</h3><h3> 其次,是大脑和双手。一目十行或许看似是很棒的能力,但要问问自己,思考过了吗?阅读,是离不开思考的呀。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很多词句读到过,提了也能想起,但落笔时就忘记了它们。那么下次读书时,别忘了边读边想,这词这句,用在这里,它妙在哪里,如此遣词琢句是如何为文章增色的,书中人物这么一加工,形象又给你怎样不同的感观呢?就如做菜时放配菜和调料一样,要做出一道好菜,必定要搭配巧妙,那么不妨多花花心思在推敲和思考上。甚至遇到你认为惊艳的字句,多浏览几遍,就像美食家品尝到至味,多咀嚼一会儿吧。大脑在忙碌,双手也不要让它们休息太久。即便一流的作家,也是笔耕不辍的。这里并不一定是强制性地记录每天发生的事,如果对哪天生活中的小事,哪怕一个情景有所感触,都可以找到手边的纸笔,用简短的文字记录下来。时间久了,便会发现书写之于一个人,乐趣丝毫不亚于聊天。语言有语言的魅力,文字更有文字的气质。不然,我国前贤为何会有那么多与日月齐光的千古绝句吟唱至今呢?</h3><h3><br></h3><h3> 大诗人欧阳修曾道:“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好的文章是什么,还是真情流露。若无情感,再多苍白的词藻堆砌也是枉然。所以,去体验吧,别管是书中的世界,还是身边的世界,总会有让你愿意用笔去歌颂的一点小欢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