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文是作者送给曾经在40集团军服役过的各位首长和战友们留作纪念。</p><p class="ql-block"> 2017年4月,40集团军番号撤销,118旅转隶80集团军,119旅、191旅、工兵团转隶79集团军,炮兵旅、高炮旅转隶78集团军。</p><p class="ql-block"> 您曾经为这支英雄的部队挥洒过汗水,奉献过青春,尽到过责任,获得过荣誉。 您的名字已经镌刻在40军过往辉煌与绚烂的史册之中。</p><p class="ql-block">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战友们,不论您在何地,我们永远是40军的兵!</p><p class="ql-block"> 编辑:军旅之声</p><p class="ql-block"> </p> <h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集团军原军部办公楼</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威 名 依 旧 震 敌 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世 上 再 无 四 十 军</b></p><p class="ql-block"><b> 作者: 刘恩普</b></p><p class="ql-block"> 2017年4月27日,国防部宣布,这次部队精简整编,陆军以原18个集团军(第1、12、13、14、16、20、21、26、27、31、38、39、40、41、42、47、54、65集团军)为基础,调整组建13个集团军。番号分别为:第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集团军。调整组建新的集团军,是对陆军机动作战部队的整体重塑,是建设强大现代化新型陆军迈岀的关键一步,对于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至此,我曾经服役、服务40年的战功卓著、功名显赫的陆军第40集团军番号,与其他17个集团军番号同时成为历史,“旋风精神”也铸为永恒。</p><p class="ql-block"> 站在历史新的起点,展望陆军未来,值得憧憬;回顾40军光辉历程,令人感慨。</p><p class="ql-block"> </p> <h1><br></h1><p>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历 史 厚 重</b></p><p class="ql-block"> 40军是一支历史厚重的部队。她组建虽不是最早,但却历史悠久,根基扎实。最早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八路军山东部队。基础是山东解放军第3师和警备第3旅;另一部分是八路军冀东部队。基础是冀、热、辽第16军分区所属第12团。</p><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挺进东北后,山东、冀东这两支部队,于1946年1月在辽阳、本溪地区,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1948年1月改编为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1948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1950年10月赴朝参战前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1953年7月回国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1985年9月改编为陆军第40集团军;1998年10月整编为军旅营体制集团军。</p><p class="ql-block"> 军下辖第118、119、120三个师和军直属队。1983年1月,炮兵第11师(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后改编为炮兵旅)和坦克第五师(后改编为装甲旅)划归40军指挥,1985年9月转隶40军;1996年10月,所属120师转隶武警;1998年8月工程兵第10团(雷锋生前所在团)转隶40军;2003年10月,摩步第191旅(原64军191师改编)转隶40军。191旅具有红军血脉。其基础是秋收起义和百色起义发展起来的红军总部特务团一部及红一方面军第13团一部。191旅的转隶,使40军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两股红军血脉,也成为40军历史的第三组成部分。从而,40军也成为具有红军血统的部队,其历史也更加久远厚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功 绩 显 赫</b></p><p class="ql-block"> 40军是一支功绩显赫的部队。战争年代能征善战。抗日战争时期,是华北战场主力之一。解放战争时期,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天涯海角。征程两万多里,征战一千多次,歼敌26万余人。在重大战役战斗中,打出了“旋风部队“、“四野一只虎”、”常胜军“等威名。抗美援朝战争,全程参加一至五次战役。志愿军10次大的战役行动,以军为单位成建制参加的,40军有8次,位列第一。党中央、毛主席把40军打胜第一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40军创造了名扬全军的“七个第一“:爆破攻坚第一法、挺进东北第一团、诉苦教育第一课、攻克锦州第一险、北平入城第一师、解放海南第一船、抗美援朝第一仗。这“七个第一“,得到了军事科学院的正式认定。</p><p class="ql-block"> 和平时期业绩突出。在和平建设时期,在圆满完成训练、演习等军事活动的同时,还有着“二三三二的“独特经历。“两次南下“,即:1958年福建沿海防空作战,1987年云南边境侦察作战;“三次北上“,即:1953年哈尔滨抗洪救灾、1987年大兴安岭扑火救灾、1998年松嫩抗洪救灾;“三次入关“,即:1963年天津抗洪救灾、1976年唐山抗震救灾,一次执行特殊任务;“两次出国“,即:1967年援越抗美、2004年赴利比里亚維和。都出色完成了任务,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和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是党和人民的可信之师、可用之师、可胜之师!</p><p class="ql-block"> </p> <h3>毛泽东主席接见时任四十军军长韩先楚</h3>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英 模 辈 出</b></p><p class="ql-block"> 40军是一个支英模辈出的部队。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40军涌现出了一大批战斗英雄和工作模范。其中有:张思德、董存瑞、雷锋3名全军挂像英模;战争年代,涌现出赵兴元、郭俊卿、黄宇、张英旺、徐佩林、乔恒志、全云白、郅顺义、杨世南9名全国战斗英雄。抗日战争时期,有15人被分区以上授称;有55人被纵队以上授称。抗美援朝战争,徐长富、黄庆功、刘维汉、王学凤、吴志洲、5名同志被评为一级英雄;29名同志被评少二级英雄(模范)。还有节振国等十几位在战争时期在军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个人和团体。</p><p class="ql-block"> 和平建设时期,有6个单位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1963年1月,集团军工兵团汽车连4班—工程兵第10团运输连4班被国防部授予“雷锋班”称号;1977年4月,120师360团1连被中央军委授予“唐山抗震救灾模范连”称号;1985年11月119师355团3连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救灾先锋连”称号;1987年6月,118师工兵营道桥连被中央军委授予“大兴安岭扑火先锋连”称号;1989年2月,118师侦察连—14侦察大队1连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侦察连”称号;1990年2月,118师352团5连被中央军委授予“卫国英雄连”称号);有4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1980年2月,120师359团2机连指导员陈宝俊被授予“雷锋式的干部”称号;1990年2月,118师352团炮兵营营长付勇被授予“共和国卫士”称号;1991年5月,191师炮兵团志愿兵张子祥被授予“学雷锋模范”称号;2008年10月,集团军教导大队管理处班长胡军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有17个单位和7名个人被沈阳军区授予荣誉称号;有51个单位和110名个人荣立一等功。</p><p class="ql-block"> </p> <h3>罗荣恒元帅</h3> <h3><font color="#010101">大将 :陈赓,谭政,张云逸</font></h3>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将 星 璀 璨</b></p><p class="ql-block"> 40军是一支将星璀璨的部队。出干部、出人才。在近70年的革命和建设中,培养造就了众多的高级将领。自军队1955年和1988年两次授衔,共有4OO余名军官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其中元帅1名:罗荣桓;大将3名:陈 赓、谭 政、张云逸;上将18名:王 平、王建安、黄 # #、韦国清、朱良才、苏振华、李天佑、张宗逊、张爱萍、赵尔陆、肖 华、韩先楚、郭林祥、刘振华、杨国屏、彭小枫、王国生、王 # # ;中将47名;少将293名。1965年至1988年间未被授衔的副军(省、部)级以上干部132名。他们政治上忠诚可靠,素质上才气纵横,工作上岀类拔萃。或运筹帷幄,决胜沙场;或能抓善管,文笔生华,为战斗胜利,为部队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精 神 丰 硕</b></p><p class="ql-block"> 4O军是一支精神丰硕的部队。广大官兵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探索总结了一系列经验、做法和规律性的东西,有的在军内外闻名。如,“爆破“和“诉苦教育“的经验做法被毛主席亲自批转全军。集团军忠诚于党的政治本色,威震敌胆的血性霸气,敢做敢为的开创意识,朴实扎实的工作作风的传统作风享誉全军。被沈阳军区或全军认定的“精神“主要有:炮兵旅的舍身为国,奉献人民的“董存瑞精神“,工兵团的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的“雷锋精神,“集团军的忠诚、迅猛、担当的“旋风精神“以及118旅的“暴风雨精神“,118师352团的“铁拳精神“,118旅8连党支部的“堡垒精神“,119旅2营4连的“硬四连精神“,119师355团“不吃一个苹果精神”,120师360团1连的“唐山抗震救灾精神”,191旅1营3连的“红三连精神“。这些理论性的归纳总结,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足以彪炳史册,昭示来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威 名 永 恒</b></p><p class="ql-block"> 写不完的40军,说不尽的心里话,道不了的离别情。番号逐渐远去,军魂永刻心中!</p><p class="ql-block"> 40军永在。她永在于曾经服役过这支部队的千千万万个将士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40军永存。她永存于曾经征战过的白山黑水至天涯海角,及三千里江山的大地上;</p><p class="ql-block"> 40军永远。她不朽的精神将化作星辰,永远闪烁在历史的天空!</p><p class="ql-block"> 她向人民宣示:</p><p class="ql-block"> 我曾存在,且如此绚烂辉煌!</p><p class="ql-block"> 最后敬礼!</p><p class="ql-block"> 英雄的陆军第四十集团军!</p><p class="ql-block"> 2O17年4月30日初稿</p><p class="ql-block"> 2020年8月1日修改于 </p><p class="ql-block"> 沈阳汇宝国际花园</p> <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集团军历任军长</b></h1><p class="ql-block"><br></p> <h3>第一任</h3> <h3>第二任</h3> <h3>第三任</h3> <h3>第四任</h3> <h3>第五任</h3> <h3>第六任</h3> <h3>第七任</h3> <h3>第八任</h3> <h3>第九任</h3> <h3>第十任</h3> <h3>第十一任</h3> <h3>第十二任</h3> <h3>第十三任</h3> <h3>第十四任</h3> <h3>第十五任</h3> <h3>第十六任</h3> <h3>第十七任</h3> <h3>第十八任</h3> <h3>第十九任</h3> <h3>第二十任</h3> <h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集团军历任政治委员</h1> <h3>第一任</h3> <h3>第二任</h3> <h3>第三任</h3> <h3>第四任</h3> <h3>第五任</h3> <h3>第六任</h3> <h3>第七任</h3> <h3>第八任</h3> <h3>第九任</h3> <h3>第十任</h3> <h3>第十一任</h3> <h3>第十二任</h3> <h3>第十三任</h3> <h3>第十四任</h3> <h3>第十五任</h3> <h3>第十六任</h3> <h3>第十七任</h3> <h3>第十八任</h3> <h3>第十九任</h3> <h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集团军部分历任副军长(史料不全请战友们谅解)</h1> <h3> 徐源先(1941.02-)</h3><h3>1990.4---1993.12四十军副军长</h3><div>吉林省长春市人。第39集团军116师师长,1985年8月任第39集团军参谋长,第40集团军副军长,1993年12月—2001年12月任沈阳军区副参谋长,1994年7月—1997年4月兼沈阳军区纪委副书记。1988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div> <h3>孙福林</h3><h3>2002.12</h3><h3>四十集团军副军长</h3> <h3>盛斌,2007年7月第40集团军副军长。2009年1月第39集团军副军长。2012年4月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2014年12月沈阳军区副司令员。2007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h3> <h3>姜道洪</h3><h3>2009.6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集团军副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沈阳军区副参谋长。2017年1月,沈阳军区善后办领导。</h3> <h3>李雷,2008.12,四十集团军副军长</h3><div>2015.02,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div><div>2016.01,黑龙江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