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揭秘:什么是万能雪地皴

春秋国画学院

皴法是历代山水画家在师法自然造化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程式化艺术语言形式,并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皴法既能“摹拟”物象的大致轮廓和结构,同时,又包含着自身独立的“形式美”属性,一身兼两任。<div>  作为山水画重要的表现语言,皴法是是画家审美体验的升华。每一种皴法的出现,都需要画家付出长期的、艰辛的劳动创造,对大自然持之以恒的观察与感悟,也就是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div><div> 传统笔墨皴法大家都很熟悉,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它们虽有很强的表现力,终究是过于程式化,沿袭了千百年,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传统的皴法用笔大都是以中锋为主的勾、皴、斫、点,间以侧锋擦、染。著名画家傅抱石认真分析各种皴法的长处和短处,然后将它们的优点和长处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再以散锋笔法出之,创造了“抱石皴”。</div><div> 当代著名画家赵春秋先生,在深研传统雪景画的基础上,结合于志学先生的矾墨技巧,创造出一整套风格独特的冰雪画技法,雪地皴即是其中之一。赵春秋老师独创的“雪地皴”,用独特的笔法来描绘雪地状貌,既符合冰天雪地的自然大美,又体现了高超精湛的笔墨美,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山水画的传统皴法。雪地皴问世以来,通过赵春秋先生的实践和传播,越来越为广大书画家喜爱,被业内称为万能皴。</div><div>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赵春秋老师的雪地皴法到底妙在哪里。</div><div>首先来看古人是怎么画雪地的:</div> <h3><font color="#010101">王维的,他的雪地空无一物,除了边缘略施渲染外,就没有什么东西了,整个雪地是平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范宽(《雪景寒林图》局部)的雪地,依然是平的,不过他画的从雪地里露出的小草很棒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李迪《雪中归牧图》,看清楚了,树上的雪处理得有厚度了,雪地依然是平的。</font></h3> 马远《晓雪山行图》,这雪地什么都没有,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div>  作为文人画以及雪景山水的鼻祖,王维在《山水论》中留下“冬景则借地为雪,樵者负薪,渔舟倚岸,水浅沙平”的论述,其中的“借地为雪”,也就是留白法,成为中国古代画家们画雪景时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定法。此外,传统雪景山水常用的技法还包括“烘染法”“敷粉法”以及“弹粉法”,这些都无法解决如何生动、形象地表现雪地的难题,所以,在古代画家的笔下,雪地都是空的,雪的厚度、雪地上的自然状貌,古人画不出来。</div><div> 而大自然中的雪地,却是这样的——</div> 赵春秋老师探索冰雪山水创作数十年,早年沉浸于传统经典之中,在传统笔墨的理解和实践中打下深厚功底。他曾在东北住了十六年,深入生活,无论是东村三户西村两家的山野农家,还是荒凉无人积雪没膝的沟沟岔岔,都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甚至连春节也无暇走亲访友,而是深入长白山的林海雪原拍照写生。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在传统的基础上师法造化、师法自然,终于创造出了“雪地皴”这一新技法。<div>  所以,赵春秋老师笔下的雪地是这样的:</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些,是矾墨的技巧,叫做雪包。下面出场的,就是雪地皴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们</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雪地皴来啦:</div> <h3><font color="#010101">看到这个雪地没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个</font></h3> 这个!<div>  当然,还有好多啦!</div><div> 这些画中,表现雪地自然状态的高起起伏与薄厚分布,用的就是大家觉得很神秘的“雪地皴”法,至于是怎么画出来的,用笔是中锋还是侧锋或者散锋,具体的细节与操作要领要等赵春秋老师亲自揭秘了。</div><div> 回到标题上,为什么说赵春秋老师的雪地皴是万能的呢,因为,善于创新的画家往往不会墨守成规,春秋老师的雪地皴,不仅能用来表现雪地,还被用来表现空中的流云、山间的烟霭;在东北写生中,春秋老师尝试着用这一皴法表现身披厚厚积雪的雪松,也是非常形象!春秋老师还尝试着用雪地皴表现海浪,效果也是相当不错的!</div> <h3><font color="#010101">《青山观云》这云就是雪地皴笔法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溪桥松风》云烟缥缈,都是雪地皴的功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雪地皴的《云漫阿里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东北写生,雪地皴画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树和灌木也是雪地皴哦</font></h3> 《宝岛奇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很气势磅礴,是不是? <div>  春秋老师笔下的雪,气质高洁,毫无伪饰,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由基因和沉静,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清凉的理想世界,这离不开画家长期夜以继日、坚持不懈的艺术探索,离不开时间的积淀与执着的追求。春秋老师还会用“雪地皴”表现出来什么呢,让我们拭目以待!</div><div> 赵春秋老师亲自授课的冰雪画网络教学班正在招生中,有意拜师学习的,请不要错过良机哦!</div> <h3>关注南山子春秋,相约“艺”路同行</h3> <p>  赵春秋,男,号南山子,人称春秋哥,中国民盟盟员。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获艺术硕士学位,菲律宾碧瑶大学教育学博士在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教学部主任,艺术工作室导师,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冰雪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佛教艺术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理事,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书画院副秘书长,中国冰雪画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副秘书长,中华书画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时晴堂艺术馆艺术总监,多所大学特聘教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