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 《赠博物馆志愿者赏桃花诗》</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57a7ff">春分大地暖,</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57a7ff">博物放眼长。</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57a7ff">红唇竟风流,</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57a7ff">掷果祭花县。</font></h1><h1> 在微信群里看到几个博物馆的志愿者在隋唐植物园赏桃花,个个面若桃花红唇醉,遂作小诗一首以示庆贺。平时与这几位美女姐姐相熟,在博物馆听讲解,常常听到《三都赋》与洛阳纸贵的故事 ,说到《三都赋》作者左思,和“金谷二十四友”里的潘安,有掷果盈车的典故。左思其貌不扬,然才华横溢,而潘安留给世人印象的是其美貌非才华,古代四大美男之首绝非虚名。其实潘安才华与美貌兼得,潘安在文学上往往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古语云“陆才如海,潘才如江”。潘安在政绩上也可圈可点,他当河阳县令时,,结合当地地理环境令满县栽桃花,浇花息讼甚得百姓厚爱。后遂用“河阳一县花、花县”等代称潘安,或喻地方之美或地方官善于治理。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在当下,潘安凭貌美何须才华,看《花儿与少年》,在想如果是潘安,会有什么故事........ </h1><h1><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 何以祭花县</h1><h1>赏桃花何以祭花县,皆因花县在河阳遍植桃花,今人赏桃花自应不忘花县令。但爱人提醒:世人对潘安评价不高,你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吗?我竟一时语塞,潘安爱妻子孝父母,当是一个好男儿啊。潘安的《怀旧赋》写道:“余十二而获见于父友东武戴侯杨君。始见知名,遂申之以婚姻。”潘安12岁与杨氏订亲,婚后,潘安对杨氏感情至深,虽冠古代四大美男之首,而未闻拈花问柳之事。杨氏早逝,潘安自此不再娶,并作《悼亡诗》怀念杨氏,开悼亡诗之先河,这之后悼亡诗的范畴仅限于悼亡妻子。《悼亡诗·一》中有一句“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李商隐曾讲“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北宋之前《二十四孝》里也记载有潘安辞官奉母的故事,《二十四孝》是唐宋在民间流传的文本记录了二十四个远自虞舜近至魏晋的二十四个孝子故事,虽然版本众多但都记录了潘安的弃官奉母。 </h1><h1><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 潘安是怎么死的</h1><h1>一是“得罪小人”说:赵王司马伦囚禁晋惠帝自立为帝,他的亲信孙秀当上了宰相。原来当初孙秀不过是个下人小吏,潘岳的父亲曾经做过他的上司,当时潘岳因为看不惯孙秀为人狡黠经常鞭挞他,如今孙秀得势遂罗织罪名说他和石崇要和某王爷一起造反,于是他和石崇等人被诛灭三族。<br>二是“谋陷太子”说:贾后派人将太子灌醉,哄他抄写一篇草书,太子醉得一塌糊涂,就照着笔画乱抄一遍,最后被篡改成一篇有谋反之意的文章。潘安参与了此事,但这只是300年后房玄龄的演绎,因为如果直接参与陷害太子,这么重要的事,在东晋南北朝人写的史书中却没有记载,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版本是:元康九年(299年),贾南风欲除太子。她找人用酒把太子灌醉,然后让太子照抄一篇事先写好要晋惠帝退位的文章。太子由于太醉,有一大半未抄完,贾皇后又亲自模拟其笔迹补完,呈送给惠帝。不论潘安是否真参与了谋害太子,他趋炎附势与贾氏集团却是事实,在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中被杀,并“夷三族”,就不足为奇了。只是可怜了潘安七十余岁的老母亲也未能幸免,故宋人郭居敬重新校订《二十四孝》时,因为潘安在政治上的趋附不已最终导致夷三族,母亲被杀,而将他从《二十四孝》中删去,用宋代的孝子朱寿昌弃官寻母的故事代替。</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 风物长宜放眼量</h1><h1>且不去考究潘安是否参与谋害太子,但作为一个文人,缺乏文人的气节与傲骨,难怪后人将谋陷太子的罪名强加在他头上。回想刚刚参观过的三苏园,对比苏轼因“乌台诗案”险至被杀,一个因文字狱被贬成就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绝佳诗句,一个则做了玩弄文字陷害他人的不齿之事,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一个是名流千古的大文豪,一个只留下美男子的名声。追古抚今,取其精华,舍弃糟粕,做人一定要光明磊落,坦坦荡荡。</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h1><h3><br></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 只把桃花赠 不与竹梅赋</h1><h1>潘安无愧古代第一美男,潘安之美在正史上亦有多处记载,如《晋书-----潘岳传》:“岳,美姿仪”;《文心雕龙》中写道“潘岳,少有容止”,至于潘安究竟长什么样,我们就以“面若桃花”来形容。是故,为昨日所作小诗后加两句“<font color="#ed2308">只把桃花赠,不与竹梅赋。</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