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推荐】老伴的温馨一直鼓舞着北漂的我

时为群

被美篇平台“精华”浏览1.3万 <h5><b>2009年1月9日我56岁生日老伴林在电子邮件里写给我的心里话</b></h5><h3><br></h3> 我的原声诵读《生日礼物》 老伴邮件《生日快乐》原文 <p><b>2009年1月8日上午10:10分于北京&nbsp;</b></p><p><b style="font-size: 15px;"> 老伴儿:今天是你56岁的生日,一晃你离开家乡,离开我已经整整五年了,时间过的真快呀!这几天,我在时时想起这个日子,1月9日你的生日。</b></p><p><b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我们相识相伴已经34年了,在这几十年的交往和共同生活中,我是享受着最美好和最幸福的待遇。借助今天你的生日,说说埋藏在我心里已久的话。祝我的老伴儿生日快乐!</b></p><p><b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h5><b>  转眼又是新的一年,又逢1月9日。每当这个时候,那些难忘的回忆,那种无尽的思念和那份永恒的祈祷,都会一起涌入我的脑海,年复一年的轮回,一直未曾间断过。 揣着这种感觉,我与你整整走过了30个年头。</b></h5><p><br></p> 30年来 <h5><b>  30年来,你我挽手前行,共同构筑起属于自己的那个爱巢。我始终不会忘记在鞍山日报社相识的瞬间,它留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那样的美好与深刻。尽管当时真的没有任何奢望,但这种感觉,确实充满了一种唯美赏悦与内心怦动,至今都不能从我的记忆中抹去,清晰就像是昨天才经历过的一样。时髦的军装、浓密的辫子、深邃的双眼…… 总是讨人多看上几眼。四年后,当我们真的走到了一起的时候,那种拥抱幸福的感觉,令我十分陶醉。我们的爱,在经历了那些险些被断送的迂回以后,显得弥足珍贵。这段历史你真实的写入了《那年那月》当中。</b></h5> 30年来 <h5><b>  30年来,你我相濡以沫,共同演绎出属于自己的那种情感。我始终不会忘记相爱的旅途,它所存留的感情是那么的干净。无论是对我,还是对家庭,你都实践了自己的那份承诺,倾注了作为妻子的全部细腻和无限心爱,硬是把一个曾经料理生活很好的我,娇惯成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寄生者。你每天都要为我做饭、熨衣、擦鞋、洗头…… 这种关爱竟然几十年都不曾改变。特别是我们有了儿子以后,繁杂的家务事情更多了起来,你却一直杠在自己身上,丝毫没有懈怠对我的照顾。月子里,我没有起夜为儿子喂奶把尿,生活中,我很少单独去买菜和做饭,你承受了太多的生活压力和责任,回想起那些岁岁年年,思量着过去的日日夜夜,总会让我感到一丝心愧与自责。你谙于生活,经常能够为你我、为家庭带来爱的涟漪,创造新的活力,在爱的途中,导演出一幕幕令人感动的幸福。</b></h5> <h5><b>  在爱始终,你精心设计和建造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巢舍。虽然并不大富大贵,但相互的爱,却能频频创造出充满温馨的亲和与凝聚,让我们更加难以割舍。每当我翻看着那些已经泛黄了的照片,每当我回忆起尘封很久的往事,我都会为自己的选择而感到无悔和慰籍。</b></h5> 30年来 <h3></h3><h5><b>  30年来,你我彼此牵挂,共同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我始终不会忘记心中的思念,当你离开我去北京的时候,当我想念你在身边的岁月,我都会倍加珍惜你我精心呵护的爱,倍加牵挂远在千里之外的你,倍加留恋我们携手走过的这辈子。享受幸福的人不会忘记给予幸福的人,30年的唇齿相依,30年的共同守望,是对幸福的完整拷贝,是对快乐的尽情延伸。我愿意忠实的守候这种幸福,愿意安然的善对生活,愿意与心中的你一直牵挂到老,愿意与你继续相互搀扶着走向未来! &nbsp;<br></b> </h5> <h5><b>老伴,今年是你在外边自己度过的第5个生日,是我们结婚后的第30个生日,也是你人生中的第56个生日,尽管没有红酒和玫瑰,也不见蜡烛和蛋糕,但我会让天上的白云捎去真情的问侯,让身边的微风送达爱心的抚摸,让永恒的祝福伴随你快乐的一天天。&nbsp;</b></h5><h5><b>衷心的祝愿老伴生日快乐!&nbsp;</b></h5><h5><b>2009年1月8日 上午&nbsp;</b></h5><h3><br></h3> <h5><font><b>  一年四季从春天到夏天,从恋爱到结婚。这些年来,我换了发型、换了喜好、但是,我身边一直都是你!爱到最美是陪伴。</b></font></h5><h3><br></h3> 看的是回忆 <h5><font><b>青葱岁月的我们</b></font></h5> <h5><font><b>  这是老伴林为我56岁生日自录的春 夏 秋 冬四季,我在鞍山的时候经常出没的地方。自撰文稿、请播音员朗诵的生日礼物—《思念》m2p 250MB 配乐影音文件。影音文件的最后老伴说: 守候在故乡,守候在原点,守候在心底。细细翻阅难以忘怀的往事,轻轻抚摸令人眷恋的珍藏,会为自己付出的守候而深感慰籍。 "湖边摇曳的柳丝是绿叶对根的守候,林间泄满的月光是大地对自然的回馈,守候是心的靠拢,守候是情的独钟,守候不需要任何形式的表白与补偿。当我们终归挽手漫步夕阳,安享桑榆暮景的时候,这种守候还会在心里延续下去,从容畅怀,直到天年。" 2009年1月9日</b></font></h5> 老伴撰稿的《思念》配乐片 <h5><font style="color: rgb(0, 0, 0);">2009年我56岁</font></h5> 工作十年的学校 <h5><b>  有了老伴儿内心的抚慰,我在北京工作的那些年挖掘了我最大的潜能,发挥了我最大的作用,获得了很多荣誉。"知识改变命运"在我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验证。</b></h5><p><br></p> <h5><font><b>学校主楼 我的宿舍在三楼</b></font></h5> <h5><font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国际商学院的办公室</b></font></h5> <h5><font><b>学术交流</b></font></h5> <h5><font><b>我的很多知识和技能都是在夜深人静的宿舍里完成</b></font></h5> <h5><font><b>红酒每天要喝一杯的</b></font></h5> <h5><font><b>国际商学院的课堂上</b></font></h5> 参加全国教师节表彰大会 <h5><font><b>2005年9月10日凭荣誉证书进入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教师节表彰大会</b></font></h5> 应邀参加新东方教育论坛 <h5><b>应邀参加"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专题—《高等教育与新型人才的培养》</b></h5><p><br></p> <h5><b style="color: rgb(25, 25, 25);">应大会邀请用英语做大会提问:</b></h5><h5><b style="color: rgb(25, 25, 25);">1、After 80 and 90 character difference.</b></h5><h5><b style="color: rgb(25, 25, 25);">2、Don' t aim for success if you want it……</b></h5><p><br></p> <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 25, 25);">与新东方科技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合影。</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 25, 25);">与新东方科技教育集团研究院院长徐小平合影,我们在一个讨论组,他称呼我尊敬的大姐。</b></p> <h5><b>与陈丹青教授(著名画家、文化批评学者、作家)题为:"创新的矛盾与人的矛盾)</b></h5><p><br></p> <h5><font><b>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学者)题为:"现存的大学理念和架构适合所谓创新吗?</b></font></h5> <p><b style="font-size: 15px;">袁岳(零点咨询集团董事长、东方卫视第一财经"头脑风暴"总策划、主持人)题为:"中国高等教育产出人才的江湖困境"</b></p> <h5><font><b>与参会的同仁—会议休息合影</b></font></h5> <h5><font><b>能够应邀参加为期两天的高层次论坛盛会,是很幸运的。</b></font></h5> 杨澜《天下女人》录制现场 <h5><font><b>应邀参加杨澜热线—"天下女人"现场录制—2009年11月</b></font></h5> 应邀参加鲁豫有约专题节目 <h3><font><b>应邀参加"鲁豫有邀"与斯琴高娃一起参加现场录制—2010年12月</b></font></h3> <h5><font><b>全国政协礼堂观看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在京汇报演出,演出结束后应大会邀请上台与全体演职员合影</b></font></h5> <h5><font><b>地震后的汶川县长</b></font></h5> <h5><font><b>与漂亮的舞蹈演员们合影</b></font></h5> 应邀参加电视剧拍摄 <h5><b>应邀参加电视剧《成长记事》拍摄 担任班主任一角 2007年夏</b></h5> <h5><b>2009年学校运动会</b></h5> <h3><b>2008年8月在国家体育馆观看奥运会比赛</b></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参加高校“关于80后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研讨会 清华大学 2004年</b></h3> <h5><b>参加奥运会开幕式预备会 2008年</b></h5> <h5><b>我们曾经都共事在计算机学院</b></h5> <h5><b>2006年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的辅导员老师</b></h5> <h5><b>2007年长城校区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的全体同仁</b></h5> <h5><b>国际商学院全体同仁 2008—2011</b></h5> <h5><b>北京是我向往的地方,奋斗的地方,成长进步的地方。</b></h5><p><br></p> 我制新生军训宣传片 <h5><b>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2007级新生参加军训大检阅</b></h5> <h5><b>  2007年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我与新生摸爬滚打军训20天的掠影。<br></b><b> 新生军训大检阅那天,我站在主席台上看见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的新生们以雄壮威武的精神高喊着口号,面对主席台上的校长和各位院长…当我看见我与一起摸爬滚打的新生们从我身边走过的时候,我的心情和学生们一样汹涌澎湃!<br></b><b> 拍照/录像/制作 时为群</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