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第七小学(一二班)《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婷儿

<h3>只有尊重,才有资格沟通,作为父母的我们有没有想过怎样去尊重我们的孩子,是否想过平等的去沟通?希望我们从《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里给父母们更多理解孩子与沟通。</h3> <h3>不要总跟孩子讲道理,父母是最亲的人,需要感情的表达和表露,不是告知和被告知的关系,孩子需要的是同理心,不是道理。</h3> <h3>如果家长不站在孩子的角度,总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性思维,动不动就指责孩子犯了错误,对孩子而言,不只是觉得“莫名其妙”,还会因为需求不能实现,行动总是被否定,而使自尊心受到伤害,并对家长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h3> <h3>每个父母都有局限性,我们无需做“全能父母”。偶尔无所作为,恰恰为孩子的发展腾出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对孩子的成长反而更有益。</h3> <h3>父母要正确的表扬孩子,不要做比较式的表扬,这样会引导孩子关注结果,关注比较,关注他人评价,让孩子觉得比别人强更重要,而不是关注自己做的怎样,有没有进步,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h3> <h3>敷衍是家长最常见的一种对待孩子的方式,父母用敷衍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也学会敷衍父母和他人。父母经常性的敷衍,是在告诉孩子如何逃避生活中的事情,敷衍,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h3> <h3>国外家教,美国孩子“独立”始于父母从不辅导孩子的作业。美国老师说,作业的目的,是让孩子独立思考,更重要的是养成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对事物独立的看法,这样优秀的做法我们要更多的吸取。</h3> <h3>水均益说:别以为是家长就可以左右孩子的命运。父母在承担孩子教养这一伟大责任的同时,尤其需要放松自己,对孩子不强求,不担忧,顺其自然,轻松育儿。孩子有了自由轻松的空间和氛围,才能更好地成长,父母也就实现了作为父母的最大价值。</h3> <h3>没有任何给予是理所当然的,父母们也不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习惯向他人“索取”,渴望不劳而获的人。</h3> <h3>关注孩子心里健康,一样的目的,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效果千差万别。有一句刮说的很好,“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以希望父母们关注自己,肩负起照顾自己情绪的责任,,不要图一时之快,伤害了孩子的心。</h3> <h3>孩子的很多观念的形成直接受家庭影响,家长是她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家里的言行举止是孩子心灵的一面镜子,要想你的孩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在精心护理这株幼苗的同时,家长要修身养性,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h3> <h3>懂事的孩子,不一定是快乐的孩子</h3> <h3> 家校结合<br></h3><h3>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成功。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不利于孩子的。因此,在孩子面前家长要极力维护学校和老师,不要敷衍了事,要真心实意地换位思考的方式,做好孩子的工作。</h3> <h3> 名人言论</h3><h3>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h3>

孩子

父母

家长

敷衍

关注

不要

自己

家庭教育

独立思考

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