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芦墟位于苏州吴江区东南部,地处苏州、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交会的金三角地区。芦墟小镇的市河自北向南逶迤,沿河两边是干净整洁的老街,河岸两侧年代久远的香樟都是那么高大,绿油油的树叶覆盖着河道。沿街河的古宅新居错落有秩。沿河的老街的老房子拆的所剩无几了,但墙面斑驳的烽火墙依然残存。从仅存的几段深藏的廊棚中走过,仿佛走在时光的隧道中。这颗散落在江南、被时间老人蒙上尘埃的明珠,与世无争地和当地百姓平静而又和谐地相处着,目前古镇游客稀少,尚未列为旅游景点,外来人口涌入更少,这种原生态的现状对于探究古镇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当地居民的独有的生活方式,确实是个值得一去的好地方。。。</h3> <h3>市河北端躺卧着一座拱形小石桥,名叫观音桥,原名泰生桥,是镇上仅存的古石桥,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始建年代无考,现存之桥重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桥顶望柱上四头石狮惟妙惟肖。</h3> <h3>历经沧桑的小巷</h3> <h3>古镇没有繁荣的商业氛围,却有多幢独特的具有百年历史的跨街楼群如许氏跨街楼、沈氏跨街楼,形成了古镇奇特的商贸集市区。跨街楼,与众多江南古镇的廊棚有异工同曲之妙,为小镇居民提供了遮风挡雨的购物便利。</h3> <h3>跨街楼又名骑街楼。清中叶至民国时期,芦墟老街的商家民宅几乎全部朝向市河建造,大门临街。街面到河边的驳岸上亦建造楼房,且上层与正屋相连。这样3公尺左右的街路上方是民宅的二楼。跨街楼由此得名。据说,从前芦墟的河道两岸,过街楼是连绵成片的,商店和摊贩基本都在过街楼里面做生意,镇民上街下雨天根本不用雨具。现在,仅存许氏和沈氏两幢过街楼被刻意保留,供人怀旧了。</h3> <h3>市河两侧许多高大的香樟树印象深刻</h3> <h3>几只鸭子在雨中的湖面上欢快地游弋着,不时发出嘎嘎嘎的声音,仿佛回到了儿时。。。</h3> <h3>历经沧桑的老宅内仍有老人生活着</h3> <h3>废弃的古码头,想当初一定是船来船往,一派繁忙景象!</h3> <h3>市河最南端、汇入南栅港处的登云桥,重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桥面石上刻着"八宝纹"图案,颇具特色。桥身正中栏板靠南端的一侧雕刻的是"登云桥"三个字,靠北端雕刻的"援越桥"。</h3> <h3>四头石狮静静地守着岁月的河流</h3> 古码头、古桥、红色小车,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仿佛穿越时光隧道从旧日回到了现代...... <h3>2017年3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