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篇

徐霞客

<h3><b> 当年,疯狂的投稿各种摄影展,以能参加全国影展为荣,乐此不彼。虽然获过几次奖,但热情依然不减......</b></h3><h3><b><br></b></h3><h3><b> 88年,两张摄影作品入选《现代摄影沙龙88展》,南无阿弥陀佛。<br></b></h3><h3><b> &nbsp;</b></h3><h3><h3><b> 七十年代末,几个北京自由摄影人,因为志同道合,成立了一个摄影团体,取名“四月影会”。八十年代初,在北京举办了几次小型的摄影展览,小有轰动。</b></h3><b> &nbsp;</b></h3><h3><h3><b> 那时期的年轻摄影人,思想激进,揭露时弊,自由放纵,彰显个性。但因意识形态的分道扬镳,最终导致“四月影会”解散。</b></h3><b> &nbsp;</b></h3><h3><h3><b> 几年之后,原来“四月影会”的部分成员,重新集结,吸收新人,扎堆取暖。借鉴香港的外来新潮词汇,在北京成立了“现代摄影沙龙”。选举杨绍明为会长,公然叫板中国摄影家协会,并与之分庭抗礼。</b></h3><b> &nbsp;</b></h3><h3><h3><b> 杨绍明者,杨氏尚昆的小儿子,社会关系纷杂。</b></h3><b> &nbsp;</b></h3><h3><h3><b> 因为沙龙影展形式新颖,杨绍明亲自组织人员,在中国美术馆筹备展览。</b></h3><b> &nbsp;</b></h3><h3><h3><b> 当时在中国美术馆筹办展览的人来自北京社会的各个阶层,以北京各大报社的记者为多,如杨绍明,王立平,贺延光,王文澜,李英杰,吕小中,贺洪宁,谢海龙等,每天布展人员,多则二三十人,少则七八人。</b></h3><b> &nbsp;</b></h3><h3><h3><b> 记得那阵子,本人几乎经常旷工,去美术馆办展览。晚上,一帮摄影人,聚在小酒馆里高谈阔论,自吹自擂。</b></h3><b> &nbsp;</b></h3><h3><h3><b> 没想到,几年后,谢海龙拍出那幅著名的《大眼睛》,玩起了希望工程。</b></h3><b> &nbsp;</b></h3><h3><h3><b> 记得布展的最后一天,所有的摄影作品都挂到了墙上,唯独有一幅作品未到。快到闭馆的时间了,风光摄影人陈长芬带着白手套,抱着他的作品匆匆赶来。</b></h3><b> &nbsp;</b></h3><h3><h3><b> 他将作品端端正正的挂好后,站在照片前,为他的摄影作品站岗。</b></h3><b> &nbsp;</b></h3><h3><h3><b> 我们簇拥到他的作品前,故意抬手做触摸状,吓的他赶紧上前制止。他言,千万别摸,粘上手印就擦不下去了。直到闭馆,他才最后一个离开他的照片。</b></h3><b> &nbsp;</b></h3><h3><h3><b> 那张照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至今印在脑海里。</b></h3><b> &nbsp;</b></h3><h3><h3><b> 在夜色的黑背景下,一条蜿蜒曲折的锯齿状红线贯穿画面,蔚为壮观。让人领悟到一个摄影人,对艺术的那种忘我的追求和拍摄的艰辛。</b></h3><b> &nbsp;</b></h3><h3><h3><b> 陈长芬介绍说,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他带领了一百多号人登上长城。每人发给一个带红滤片的闪光灯。他在对面的山上架好相机,用对讲机通知长城上的人,每人分别对大约一百米左右的长城进行闪光。工程浩大,但照片效果惊人。</b></h3><b> &nbsp;</b></h3><h3><h3><b> 摄影沙龙开幕,杨绍明请来了当时香港的摄影家陈复礼,请来了当时的文化部部长王蒙。文化部部长参加摄影典礼,估计不多见,也就是杨绍明能请的动。</b></h3><b> &nbsp;</b></h3><h3><b> 影展举办的非常成功。之后便风起云涌了,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给影展投过稿。</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