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老师上课原来这么好玩

无香

<h3>这两年,流行一套《民国小学生课本》,有不少人向我推荐过,说从来没想过课本也可以编得这样有趣。我翻了下,是还不错,但要说到有趣,感觉还没有民国那些大师们上课有趣。 听民国大师讲课是种怎样的体验?两个字,好玩。三个字,很好玩!至于怎么个好玩法,我做了点粗略的总结,欢迎大家补充。</h3> <h3>大师们上课,通常都有点名士作派,讲究乘兴随意,灵活多变: 一、不拘于课堂时间,讲究因时制宜 研究庄子的国学大师刘文典讲课,常常追求让学生“身临其境”。有一次,他讲了半小时就结束了上一节的内容,然后对学生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下周三是阴历五月十五,正是月圆之夜,他要在一团满月下讲《月赋》。到了那晚,皓月当空,月光下摆了一圈桌椅,刘文典坐在学生中间大讲《月赋》,见解精辟,挥洒自如,让听者沉醉其中,不知往返。 [图片]二、不拘于上课地点,随处都是课堂 号称五十之前不著书的黄侃以狂傲闻名,他上课时,学生戏称为“三不来”:刮风不来,下雨不来,心情不好也不来。每次授课讲到精彩要紧处,便戛然而止,说道:“这里有个秘密,仅仅靠北大这几百块钱的薪水,我还不能讲,你们要我讲,得另外请我吃饭才行。” 虽然不大来上课,但对于掏钱请了他吃饭的学生,黄侃常常带着他们一起郊游、下馆子、喝酒、看戏、畅谈学术,看似处处与学问无关,却又处处都是学问,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给了学生莫大启发。</h3> <h3> 三、不拘于教材内容,什么都敢讲! 大师们一个比一个有才任性,上起课来也大多不会照本宣科。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笈。 黄侃的绝招,是攻击白话文。因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他总是在课堂上变着法子骂胡适。为了证明文言比白话文更好,他举了个例子,说比如胡适的妻子死了,家人发电报通知若用文言文,只须“妻丧速归”四个字即可,若用白话文,就要写“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呀”,电报费要比用文言文贵两倍。全班哄堂大笑。 闻一多的绝招,是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他上课时,先抽上一口烟,然后用顿挫鲜明的语调说:“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然后接着讲唐诗,讲得头头是道,来听课的人整个教室都坐不下。 红学专家吴宓的绝招,则是大讲自己的情史。有一次,他讲到自己苦恋毛彦文的往事,前来旁听的学生连走廊里都站满了。哲学家金岳霖很不满,跑来找他说:“我们每天都要上厕所,但没有人把这个挂在嘴边。”吴宓听了生气地反驳:“我的爱情不是上厕所!”之后照旧在课堂上八卦不已。学生们私下都叫他“吴宝玉”。 </h3> <h3>别看这些民国大师们一个个板起脸来挺吓人,可在课堂上,不少人都是非常亲切活泼的。他们的共同特点,我试图用三点来概括:</h3><div><br></div><div>一是有趣。</div><div>林语堂上课,从不正襟危坐,有时坐在讲台上,有时坐在椅子上,将双脚放在讲台上,笑语连篇,滔滔不绝。学生见了也十分放松。</div><div><br></div><div>鲁迅给人的印象够严肃了吧,可有次学生们不想上课,几个女学生围着他一撒娇,他就愉快地表示,那就集体去参观故宫吧。</div><div><br></div><div>二是有料。</div><div>黄侃讲《文选》,一不用教材,二不用讲义,原文一写就是满黑板,从来不会错漏。他给弟子陆宗达讲《说文解字》,先是一个字都不讲,只给他一本没标点的《说文解字》,说:“点上标点,点完见我。”陆点了三本之后,他才开讲,从此陆一本《说文》已烂熟在胸。</div><div><br></div><div>刘文典讲《红楼梦》,口吐狂言道:“别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讲的都是别人不知道的。”他一上课,连同事吴宓都慕名跑来听,讲到精彩处,他就停下来问:“雨僧兄(吴宓字)以为如何?”吴宓忙点头答道:“高见甚是,高见甚是!”</div><div><br></div><div>三是有品。</div><div><br></div><div>胡适在北大上课时,不少人前来“偷听”,他上课时便让学生把名字留下,问:“你们谁是偷听生,没关系,能来偷听的人,都是好学之士。我希望你们给我留个名字,做我班的学生。</div> <h3>如今的大学老师们,常常为点名、打分这些事苦恼,我们来看看民国大师们是如何处理的:<br></h3><div><br></div><div>金岳霖上课时要提问,学生太多不可能都叫得上名字,于是,他就叫道:“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于是,所有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就都有些紧张,又有些兴奋。因为,能够流利地回答出金教授的提问是件很出风头的事。</div><div><br></div><div>黄侃教的学科太精深,期末考试有学生怕不及格,便凑钱请他吃饭,吃了这顿饭后,学生们果然都及格了。校长蔡元培责问他,他坦然答道:“这帮学生还知道尊师重道,所以我不想为难他们。”</div><div><br></div><div>林语堂更绝,干脆对学生进行“相面打分”。他记忆力极强,能记住全班学生的名字,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程度,也都了然于胸。到期末时,他如相面先生一般,对学生看一眼,便定下分数。有学生说,林教授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以笔试计分的方法,实在令人佩服。</div><div><br></div><div> 这样的相面打分法,到如今早已失传,一同失传的,是大师们的涵养和风度。</div><div> </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生在当今这个时代,我常常想穿越回民国,不为别的,只为去听大师们的一堂课。<br></h3><div>那个年代的大学,不提倡什么兼容并包,有容乃大,但可以让小学毕业的沈从文和留洋归来的陈寅恪站在同一个讲台上教书。</div><div>那个年代的老师们,不评先进,不争排名,只求能够扎扎实实地培养几个得意门生,让自己的学问后继有人。</div><div><br></div><div>他们把衣钵相传看得比什么都重,不仅教书,而且育人。对于学生们来说,他们不仅是学问上的偶像,更是人格上的典范,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他们为学之术和为人之道。</div><div><br></div><div>那些有幸耳濡目染过大师风采的学生们,至今还在怀念他们的风采,终身都在追慕他们的风度。正如汪曾祺对沈从文,程千帆对黄侃那样。</div><div><br></div><div>都在说素质教育,这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素质教育。</div><div><br></div><div>那个年代的先生,那个年代的学生啊。</div> <h3>作者简介:慕容素衣,畅销书作家,著有《时光深处的优雅》等畅销书,可文艺可毒舌,不矫情不做作,专治一切公主病和玻璃心。</h3>

学生

大师

上课

吴宓

上课时

民国

黄侃

课堂

白话文

刘文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