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鸡东物华天宝 千年古城神韵犹存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锅盔山古城”等候您的到来

李铁

<h3>鸡东这方沃土其实就是一本厚重的词典,</h3><div>让我们读了几千年而读之不完。</div> <h3>城墙上半部为辽金时期筑垒的城墙</h3> <h3>城墙上半部为辽金时期筑垒的马面</h3> <h3>唐.渤海国时期 古井 古栈道</h3> <h3>清灭金后实施长达200多年的封禁政策对锅盔山的影响</h3><div> 李 铁</div><div> 东北地区作为爱新觉罗家族的龙兴之地,是满族统治者关注的重点区域,也正因此,清朝政府将东北地区与关内其他省份地区区别对待,实行完全不同的管理制度,使东北边疆处于较为特殊的地位。这种特殊的管理制度,就是封禁政策。它是为保护满族固有习俗和本民族利益,而禁止或者尽可能地限制汉人在东北定居、垦荒以及从事采参、捕貂等活动的一种政策。封禁政策的实行,不仅是分而治之方针的主要手段,也是清朝总体战略的组成部分,对当时和后世的东北乃至全国都产生深远影响。</div><div> 一、清朝封禁政策的起止时间(封禁至今约260年)</div><div> 关于清代东北封禁政策的起始时间,学界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将柳条边的修筑视为清政府封禁东北的开端,二是将康熙七年(1668)《辽东招民授官例》的废除作为封禁东北开始的标志,三是将乾隆五年(1740)舒赫德奏请封禁东北看作封禁东北的起点,四是将封禁东北当作一个循序演进的发展过程,认为清政府的封禁起源于天命或崇德年间,酝酿于顺治,形成于康熙,并厉行于乾隆。</div><div> 二、实行封禁政策的原因</div><div> 封禁东北是清朝政府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清朝政府对东北实行的主要政策。它实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政治军事、经济及其他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为了严格执行“禁关令”,从顺治年间开始,清朝政府不惜代价于东北境内分段修筑了一千多公里名为“柳条边”的篱笆墙,也称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至康熙中期完成。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为“老边”;自开原东北至至今吉林市北的为“新边”。边墙以东的满洲严禁越界垦殖,边墙以西则作为清朝的同盟者蒙古贵族的驻牧地。</div><div> 通过封禁禁止汉人进入蒙人区。于是,形成满、蒙、汉三族分区居住的局面,达到民族隔离、防止各族相互勾连的目的,从而防止对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动摇。为了保存满族固有习俗,防止受到汉族的影响,“不复有骑射本艺”清朝统治者将东北地区视为“国朝根本重地”,封禁东北的初衷也是为了维护清朝在东北的各方面利益,维护清朝统治者的尊严,保持“龙兴之地”的神秘感。尤其是对长白山龙脉乃至陵寝重地的神圣感的一种举措。有研究指出,满族崇敬长白山的行为,可以追溯到其先世肃慎、挹娄、勿吉、渤海等,他们都将长白山视为灵山,对长白山有着特殊的尊崇。清朝时,对长白山的崇祀则更加严重。例如,“封长白山神,在乌拉小白山建‘望祭殿’,春秋两祭,祀同五岳”。</div><div>三、封禁政策的影响</div><div> 清朝政府对东北地区实施封禁政策,其目的在于保持满族的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维护本民族在东北的利益等,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封禁政策毕竟属于地方隔离政策,阻碍了地区交流,肯定对封禁地区产生一定消极影响。同时,清朝政府将东北地区的防线收缩到了封禁的边界,给沙皇俄国入侵黑龙江左岸创造了有利条件,导致东北大面积领土丧失。</div><div> 封禁东北的政策造成了东北经济的落后,甚至停滞。封禁政策人为地阻碍了清初大规模移民东北的浪潮,使东北地区人口增长缓慢,进而限制了劳动力的增长。而对土地、山林、矿场等地的封禁,又严重阻碍了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以及农业、冶矿业的发展。削弱了东北的边防力量,加重了近代东北边疆危机。由于封禁造成的长期地广人稀,使东北边防兵力不足,只能收缩防线,削弱了边防力量,在客观上为清朝后期俄、日帝国主义的侵略创造了条件,造成近代东北的边疆危机。晚清边疆危机日甚,清朝被迫开放边禁,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1861年至1880年代陆续开放了吉林围场、阿勒楚喀围场、大凌河牧场等官地和旗地。1882年(光绪八年)首先在吉林招垦,设立珲春招垦总局,此后又开放了黑龙江地区的土地开垦。并且在1907年,清廷裁撤盛京、宁古塔、黑龙江三将军,改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设巡抚,并设东三省总督。</div><div> 清朝封禁对文物古迹的影响</div><div> “锅盔山城址”</div><div> “锅盔山城址”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由靺鞨民族建设的具有军事防御意义的城址。“锅盔山城址”位于鸡东县永安镇西北部五公里处,距鸡东县城30公里。“锅盔山”最高海拔392.5米,是鸡西境内的一座著名的山峰。“锅盔山城遗址”就坐落在山的顶部,占据了全部山顶斜面。古城始建于唐代、渤海国时期,是黑龙江省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城址。1990年被黑龙江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遗址古迹三处。古城墙、古井、古饮马坑。城墙顺山势沿顶部边缘构筑而成,据考古学家实地考古论证,城墙初建时的高度约为4至5米,宽约2至3米,全长1333米,城墙每隔一段距离设有一个马面(炮台),共有十三个。东部建有一座城门,是古城的唯一出入地。城墙的采用垒、插石技术修建而成,其营造形式据有明显的唐代、渤海时期府、州一级城址痕迹。锅盔山古城墙现存平均高度为二至三米,宽1.5米至3米,全长1333米。</div><div>锅盔山城址历经千年之所以保存完好,是和清朝禁封政策分不开的,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封禁,虽然,封禁政策限制了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在客观上,保护了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从现代意义上讲,清政府的封禁对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草原、森林、古遗迹等也起到了保护作用。也使遗存在东北土地上的文物古迹大部分得以保存,其中,锅盔山城址保存如此完好,很大程度上与禁封政策是分不开的。因此,通过锅盔山城址留给我们的信息,对我们研究1200年前的历史起到了宝贵的实物证据,同时也为鸡东留下了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宝贵的古代文化遗产。</div><div> 锅盔山古城的历史变迁</div><div> 锅盔山城址古代史</div><div> 秦汉时期锅盔山隶属辽东郡管辖。东汉时间接隶属玄菟。南北朝、隋朝同属号室部。唐代(618—907年)锅盔山古城属渤海国东平府伊州所辖。武德元年(618年),唐王李渊称帝。圣历元年(698年),居住在忽汗河(今牡丹江)上游的粟末靺鞨酋长大祚荣,以粟末贵族为主体,联合其他靺鞨诸部和部分高句丽建立震国。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唐廷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改称渤海国。建都上京龙泉府(今宁安县东京城镇),辖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今鸡东县境内“锅盔山”属东平府伊州辖地。</div><div>渤海国(公元698年~926年),是唐朝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698年,粟末首领大祚荣建立靺鞨国,自号震国王。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享有自治权的羁縻州。713年,唐廷诏令渤海为国。首都初驻旧国(今吉林省敦化市),742年迁至中京显德府(今吉林省和龙市),755年迁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市),785年再迁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省珲春市),794年复迁上京龙泉府。926年为辽国所灭,传国十五世,历经229年。</div><div>公元696年,契丹首领李尽忠等杀营州都督赵文翙叛唐,为粟末靺鞨新贵族提供了创建民族政权的时机。史称“营州之乱”。居住在营州的粟末靺鞨人加入了反唐行列。事发后,武则天派曹仁师统率大军前去镇压,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和另外一位首领乞四比羽率所部渡辽水东逃。唐朝对粟末靺鞨采用了招抚政策,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乞四比羽拒不受命,结果被唐朝追兵所击斩。乞乞仲象病故,大祚荣代父而立,率所部继续东逃。697年唐军追大祚荣至天门岭(今辽宁省青源境哈达岭)处,善于用兵的大祚荣,借助天门岭的复杂地形,“合高丽、靺鞨之众”(中国古代把高句丽简称为高丽),大败唐军。 公元698年,大祚荣在今吉林省敦化县城山子山城“竖壁自固”,建立靺鞨政权,并以尊称(古通古斯语即酋长)自创其姓大氏,以武则天封其父为震国公之“震国”对外称“大震国”,自称震国王,从此开创了渤海国前身。渤海国的疆域,全盛时期以吉林为中心,其疆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东岸,鞑靼海峡沿岸与库页岛相望,东至日本海,西到吉林省的白城、大安附近,南至朝鲜之咸兴附近。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是当时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的封建强国。渤海以粟末靺鞨为主体兼有靺鞨各部,并有高句丽、汉族、突厥、契丹、室韦等民族在内的多民族政权。建国初期有编户十余万,人口数十万,后期人口逐渐增至三百万左右。从而获得了“海东盛国”的称誉。 926年,辽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灭亡渤海国,改渤海国为东丹国,任长子耶律倍为东丹国王。982年,辽直辖之,东丹国灭亡。</div><div>“锅盔山城址”营建史</div><div>据说926年,辽灭渤海国后,一支数百人“渤海国”靺鞨族残部逃亡到此占据了锅盔山,他们之所以选择锅盔山建立军事意义城址,就是看中了锅盔山的地理位置和锅盔山独特的地理环境。锅盔山独立处在一个小平原的中心,就像一个巨人屹立在平原上,站在山顶之上四周方圆百里尽收眼底,而且,锅盔山四周为悬崖峭壁,只有一条可供人马通行的栈道,是一个天然的防御堡垒,为了更好地防御外侵,他们又延山的顶部边沿筑起了一道城墙,初建了这座古城。</div><div>根据在锅盔山城址内出土的文物可以证实,这支靺鞨民族为了生存为了保护家园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一次次的化险为夷,其后不断地发展壮大,逐渐修筑成了一个具有府洲一级军事防御意义的城址,并且一直延用到辽金时期。 </div><div>二、锅盔山城址近代史</div><div> 锅盔山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重要的战场。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践踏到这里,这里的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抗日武装打击日寇,其中较有名的杨大楞抗日武装就活动在这一带。一九四五年,我民族联军某部首长在锅盔山主峰的石头上,提诗一首,</div><div>落魄荒凉一座城,</div><div>看来久已失经营。</div><div>当年典首今何在,</div><div>尽被狐倜结队行。</div><div> </div><div> 一九三六年,日本开拓团进入永安镇,把大片的土地强征过去,日寇在并屯动迁中,为给日本“开拓团”创造开垦条件,对居住在黄泥河子、大石头河、哈达河等河流开阔平原附近的农户都强行迁出;新建的屯落要远离可开垦水田的地方。为开拓团建设住宅、道路及其他工程留足够的土地。</div><div>并屯后,作为日寇御用工具的伪政权也逐步完善强化。在伪政权的配合下,日寇安插的特务随之“活跃”起来,对屯中百姓监控更加严密,随时向日寇宪兵提供情报。日本宪兵为了永久地侵占这片土地,为了加强军事管理,又在锅盔山脚下修建了军事设施,设施遗迹至今仍清晰可见,其中,永安镇火车站碉堡、锅盔山北部山洞军事掩体等对于我县研究日本侵华时期的历史,提供了不可代替的佐证,也是日本侵华的实证。   </div><div> 锅盔山印记</div><div> 李 铁</div><div>靺鞨古城一千年,</div><div>屹立锅盔山之巅。</div><div>唐代渤海繁荣地,</div><div>辽金过后断炊烟。 </div><div>锅盔山其实就是一部厚厚的词典,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范千古,启迪万物,让我们读了千年而读之不完,这就是锅盔山给予我们的厚重酬报。 </div><div> 2016年8月8日</div><div>写于鸡东县文物管理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