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文昌古道,观昌溪古今

乐天

<h3> 2017年3月19日,早起,天下中雨;饭后在7:30准时出发,前往文昌古道。一个半小时后,车到岔口,在桥头转弯处,大巴车太大,过不去,换乘中巴与面的,到文昌古道入口处,此时,雨停了,好象迎接我们的到来。我们50多人分二路,三三两两地开始徒步登山,踏上宽阔的石板古道。</h3><h3> 文昌古道始于歙县岔口村,经文山村一直延展到昌溪乡坝源村的坝岭岭脚,古道全长6公里,宽1.8米,整条道路全部由精选的青石板铺就,古道两旁的山地里、斜坡上、山梁上种着很多油菜,生长茂盛的油菜此时正盛开,漫山遍野一片金黄,花香沁人心脾。</h3><h3> 我们在油菜花丛中的古道里穿越,好像游进花海,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我们才知道什么叫壮观。</h3><h3>爬山不到半小时,就下雨了,开始是小雨,当我们越爬越高,雨跟我们开玩笑似的越下越大。随着蜿蜒的古道上升,好像油菜花越长越高,红雨伞花雨伞象极一只只小船,在黄色的海洋里游弋,时而在浪尖,时而跌落浪谷被浪尖淹没。</h3><h3> 如此美景,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了花痴,手拿手机或相机,留下这一幅幅美丽的身影。特别是美女们,心花怒放,如粉蝶,如蜜蜂,穿梭在花丛中,翩跹徜徉,融化进花海里,如痴如狂……</h3><h3><br /></h3> <h3>眺望远山,雾气如蒸,近看花海,一片金黄。</h3> <h3>站好,这里的景色太美丽,我给你来一张。</h3> <h3>近处的油菜花,素雅金黃;远处的高山,云雾缥缈,溪流环抱着小村庄。</h3> <h3>高山之上,云雾茫茫,红伞绿伞,时隐时现。</h3> <h3>小村庄在山顶上,文山驿站是驴友打尖的地方。</h3> <h3>过了百步云梯,快到山顶了。</h3> <h3>一点红伞,似万绿从中的一把火。</h3> <h3>下山的路比起上山的路难走了,又湿又滑又泥泞,一不小心,滑倒几个队员。</h3> <h3>黄色的花,红色的衣服红色的伞,是最好的模特。</h3> <h3>下山了,我们到了山的另一边,村口有2个大美女在看我们,到村口,有面的在接应我们,每人5元,乘到昌溪。</h3> <h3> 昌溪古村是古徽州歙县境内的一个历史、文化、生态古村,历来被称为"歙南第一村"。它位于歙县南部山区,地处千岛湖的源流昌源河所流经的皖南山间盆地中,四周群山环绕,山青水绣,境内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景色迷人,走入昌溪如入世外桃源。</h3> <h3>古村入口,溪流上架有由木桩木板铺设的小桥。</h3> <h3> 溪边,有紧密相邻的"千年龙凤樟",一形龙一形凤,直径3. 3米、高38米,树龄均逾千年,树冠荫地约一千平方米,伸出的枝叶,在欢迎远方的来客。</h3> <h3>村口,三个村民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不理不睬。</h3> <h3>进村后,有一个高出路面的晒谷场。</h3> <h3>村里的道路错综复杂,巷陌深深。</h3> <h3> 歙南第一世家,吴氏宗祠门枋上,高高悬挂着朱元璋御赐"第一世家"牌匾。你可千万别小看这块长2米、宽70厘米的匾额,是昌溪吴氏族人的荣耀。</h3> <h3> 门前的道地前有一水池,对面的墙壁上的画隐隐约约,看不出画的是什么名堂。一红伞女子正在研究,或许她能告诉我们当年的故事。</h3> <h3> 右边有一个戏台,或许他能告诉我们昌溪历史的变迁,2016年度&quot;昌溪好人"在此表彰。</h3> <h3> 第一世家的左边留着浓浓的郁的文革历史气息,&quot;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前进&quot;,在当年,很多墙上都能看到这些。</h3> <h3>叙倫堂,当年世家聚会的地方</h3> <h3>门厅,高大宽敞</h3> <h3>第一世家牌匾,朱元璋书清晰可见。</h3> <h3>这是一个出土文物,问过当地人,说不清楚那朝那一代的,也不知道做什么用,是由土坯烧制的,前上方有一个明显的&quot;王&quot;字。</h3> <h3>建筑的门槛很高,不知道当年在这里进出的人方便吗?</h3> <h3>这个是什么?听说是榨油设备,你懂吗?</h3> <h3> 这是一座少见的砖牌坊,在通往吴氏祠堂的转弯处,是由青砖砌在墙体上的牌枋。坊名,&quot;太湖贞节坊&quot;,高4米,宽3.5米,上刻有&quot;圣旨&quot;、&quot;贞节&quot;等字样,具体建立于何时不详,又不知道那个苦逼孤独终老一生。</h3> <h3>在三眼井旁,是一个古朴典雅的员公支祠,是吴氏一个支祠,占地630多平方米,规模比祖祠要小些,但极有气势。祠前有很大的方形水池,然后是木门坊、五凤楼、享堂、寝堂。全国独一无二的木门坊为四柱三楼式,高7米,宽8.8米,高瓴垂脊,八角飞翘,坊明间字牌上书"员公支祠"四个大字。</h3> <h3> 五凤楼高悬的&quot;七叶衍祥&quot;匾,是清咸丰皇帝所赐。&quot;七叶衍祥&quot;是清庭对五世同堂家庭的表彰和奖励,</h3> <h3>在五凤楼里面第二进有一个寿乐堂</h3> <h3>五凤楼第三进是荣开千紫</h3> <h3>从里面看木门坊,完好无损。</h3> <h3> 三眼井,建于南北朝时期。从各个角度看,井都是一个品字,寓意做人要讲人品。村民们现仍饮用和洗衣洗菜。打了一桶井水上来,又清又凉。我倒过来看,更象一个人的二个眼睛和嘴巴,眼球眼珠分明。</h3> <h3> 往出口走,走到桥边,有一对老人秀恩爱。</h3> <h3>这是我们进去的桥</h3> <h3>走累了,在这里息一下也不错。</h3> <h3>这是周氏宗祠,座落在溪边。</h3> <h3>走进去是很大的天进,牌匾少廷尉是什么意思?</h3> <h3>巷道里走着的女人与狗,如此和谐。</h3> <h3> 周邦头古磨坊,诉说古村落的过去与未来。</h3> <h3>溪流清澈透明,可见山影倒立,鱼翔浅底。</h3> <h3> 从汀步走过去就是出口,我们的大巴就停在对面。</h3> <h3> 时间约好三点半,我们上车回家,车过杭州绕城高速,在杭州服务区吃晚饭。到家已经是11点多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