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行思录第49集 北庭都护府

阿沃亚斯

本集,我们走的是一条很多人都走过的经典线路,从甘肃往西,过星星峡进入新疆。先到哈密(上图,哈密附近的戈壁),然后往北穿过天山到巴里坤草原,再西行经过奇台、吉木萨尔、昌吉州、到达乌鲁木齐。<div> 返程再从乌鲁木齐走天山南,到吐鲁番、到哈密、东出星星峡到甘肃。所以,本集我们讲的是包括乌鲁木齐在内的四个地区,另外三个就是哈密、吐鲁番、昌吉。</div> 为什么本集的名字叫北庭都护府呢?因为我们介绍的这四个地区,过去都是属于大唐帝国北庭都护府的。请看上图,整个西域在大唐的时候故事最多、对后世影响最大,所以是我的兴趣重点。<div> 西域在大唐时期,属于陇右道(盛唐以后的行政区划),由两个大军区管辖——安西都护府管天山南部包括阿富汗和中亚,北庭都护府管天山北路从阿尔泰山直到咸海(上图红色区域),但是北庭都护府的核心区域就是上图的蓝色地区——现在的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昌吉,这里由汉人移民、军屯、农垦、建城、设县、经商,而其他地区则是游牧民的天下,臣服大唐但没有唐人长期居住生活。</div> 大唐从公元640年太宗时期控制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到702年武则天设置北庭都护府加强管理,最后在791年被吐蕃攻陷(很快落入突厥人葛罗禄和回鹘人手中),经营西域151年,。西域再回中原王朝是在1758年乾隆时期,间隔了967年。<div> 上图,北庭都护府核心区域就是上面的三个州:西州(吐鲁番)、伊州(哈密)、庭州(昌吉),三支驻军就是伊吾军、瀚海军、天山军,著名的三个县就是天山县、金满县、轮台县,算是非常健全的大唐体制内的区域了。(当时的乌鲁木齐市附近,因为靠近天山和突厥人,没有建城,只是有几个边防哨所(守捉))</div>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从哈密市区东边往北,穿过的天山。这里属于天山山脉的最东端,已经是比较低矮的山体了。山中植被较好,相比南部的哈密一带的戈壁荒漠,这里算是绿树成荫了。</font></h3> 翻过天山,到了山阴,北麓,就是巴里坤草原,这是东部新疆唯一的一片草原。上图就是巴里坤市区周围,这一段的天山在古代叫做折罗漫山,这片草原在唐朝时候,是沙陀突厥人的牧场。沙陀人被吐蕃和回鹘挤压东迁后(五代十国建立了三代呢,后唐后汉后晋),这里就是回鹘人的牧场,直到后来被蒙古人占领。<div> 清末民初,蒙古人逐渐同化、迁移,这片草原被中亚来的哈萨克人占有。</div> 上图,天山东端往南流的河水,由于南部特别干旱,这里的水量就很少了。<div> 整个哈密地区地广人稀,将近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有60万人口。其中,维吾尔族10万,哈萨克族5万,回族2万,蒙古族2000多人,其余大部分是汉族。</div> 哈密地区,在秦汉到隋唐之间,原住民不多,只有一个小国叫蒲类国,就在蒲类海(上图)旁边,也即是现在的巴里坤。<div> 汉唐时期,中原王朝到这里开发建设,都是叫伊州或伊吾郡。</div><div> 南宋淳祜十一年(1251),早已属于蒙古的哈密地区,蒙古大汗蒙哥在西州回鹘处,建别失八里行省,此地改称哈密力。(早在1209年,这里的西州回鹘就已经归顺了成吉思汗)</div> 至元十六年(1279年),忽必烈灭南宋,建都大都(今北京),任命察合台曾孙阿只吉镇守别失八里,兼辖天山南路畏吾儿哈喇火者(即高昌、现在的吐鲁番)及哈密力等处。<div> 至元十八年(1281年),大元帝国设甘肃行省,哈密隶甘肃行省管辖。</div><div> 元末,察合台后裔兀纳失里据哈密,为威武王。元覆亡后,兀纳失里割据自立,称哈密国。(上图,天山北麓的巴里坤草原) </div> <div> 大明永乐十二年,吏部司员外郎陈诚出使西域,归国后著《西域番国志》,说到哈密称:“蒙古、回回杂处于此,衣服礼俗各有不同”。这里的回回,应该不是现在的回族人,而是回鹘的后裔维吾尔人。维吾尔人的血统里,主要是突厥回鹘人,后来混血了蒲类国原住民塞人(白人)、蒙古人,甚至少量汉人,形成了现在的维吾尔。<br></div><div> 上图,巴里坤湖渔业发达,打鱼的人特别多,各族人民都有。</div><div> </div> 1209年,哈密地区的西州回鹘归附蒙古,<div> 1251年,蒙哥大汗设立哈密力,回鹘蒙古并存,</div><div> 1279年,察合台的后代开始受封统领哈密地区,形成了蒙古人为统治者、回鹘人为主体的情况(此类情况当时遍及中亚西亚东欧),</div><div> 1368年,北元开始,察合台后裔兀纳失里自称哈密王。</div><div> 上图,巴里坤草原</div> 1439年,哈密的蒙古人和回鹘人开始混血,哈密国王名字叫哈力苏丹,说明已经受到伊斯兰影响,但是他后来又重修佛寺,形成佛教和伊斯兰教并存局面;<div> 1514-1545,哈密被吐鲁番吞并,哈密地区开始伊斯兰化,部分信仰佛教的回鹘人和蒙古人东迁甘肃,其余信仰伊斯兰教的回鹘人和蒙古人留在当地,形成维吾尔人;</div><div> 明末,17世纪初期,哈密地区彻底伊斯兰化;</div><div> 1696年,哈密维吾尔人首领归附大清,被康熙封为一世哈密回王(这位首领的名字叫:达尔罕伯克·欧拜杜拉,用现在的译文就是:达尔罕布赫·阿卜杜拉,前面是标准的蒙古名字,后面是标准的阿拉伯文名字,这是典型的回鹘和蒙古人的后裔)</div><div> 上图,巴里坤湖边的哈萨克人渔民、牧民帐篷,他们从事的行业很多。</div> 哈密回王是“哈密札萨克和硕亲王”的通称,清代哈密地方维吾尔族的封建领主,自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额贝都拉受封起,至民国19年(1930年)末代回王沙木胡索特逝世止,共传9世,长达233年。<div> 我们下面再详细看看哈密地区和回鹘蒙古人如何接受了伊斯兰教的过程,这种过程在中亚、西亚都是有代表性的现象,对于理解伊斯兰世界的形成,很有帮助。(上图,蒲类海)</div> 第一种说法是战争改变了哈密人的宗教信仰<div> 传说17世纪,阿拉伯的伊斯兰领导人第三次派出先驱者(前两次都失败了)率领维吾尔族教兵,在哈密同当时的蒙古族统治者进行了多次战争。最后,伊斯兰教士兵击毙蒙古头目,蒙古兵一部分投降,一部分逃往西藏。投降的蒙古人举行集会,欢迎木罕买提夏和加,皈依伊斯兰教。拥护木罕买提夏和加为哈密的“阿奇木伯克”。(上图,蒲类海渔船码头)</div> 第二种说法是哈密回王家族自己的记录,大家是自愿、和平的接受了伊斯兰教:<div> 木罕买提夏和加是秃黑鲁·帖木尔(成吉思汗的第七世孙,察合台汗国王,是第一位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汗王)的第七世孙。17世纪,也就是明末清初的时候,他从伊犁来到哈密后,受到当地维吾尔的拥戴,成为该地的首领。</div><div> 在木罕买提夏和加执政期间,哈密属于叶尔羌汗国的统治,叶尔羌汗阿布杜拉曾遣使向清朝进贡。但是准噶尔蒙古势力强盛,经常派兵侵掠哈密。木罕买提夏和加率领哈密人同准噶尔部进行战斗。公元1668年,木罕买提夏病逝,其子额贝都拉继位,成为这一家族的第二位首领,也是哈密回王家族的第一代的回王。</div> 1678年,叶尔羌汗国被准噶尔汗国所灭,哈密地区转属于准噶尔汗国所统治。当时入主中原地区的清朝还未能统一全国,新疆还处于准噶尔汗国的统治之下,这两大势力之间已经开始冲突。<div> 1696年的昭莫多大战,准噶尔的噶尔丹大败,清朝的实力开始强过准噶尔蒙古。这时候,额贝都拉见噶尔丹已势穷力竭,行将败亡,审时度势,决定倒向清朝。</div> <div> 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初,噶尔丹食物断绝,派遣其子塞卜腾巴尔珠尔掳掠巴里坤,额贝都拉派遣长子郭帕白克带领三百兵生擒噶尔丹之子,押送北京。</div><div> 康熙对此大为高兴,认为是“天之所赐”。但此时,额贝都拉的哈密受到了准噶尔的策妄阿拉布坦的威胁与压力,为此,额贝都拉上书请求大清保护,并移部众到甘肃躲避准噶尔人。</div><div> 清廷授予额贝都拉为哈密地方的“”札萨克一等达尔汗,对于移驻甘肃的请求也答应了。</div><div> 额贝都拉家族在哈密地方的世袭统治地位正式确立后,所管辖的领地东起星星峡,北至伊吾,西到瞭墩,在此范围内的维吾尔成为额贝都拉家族的属民,其家族对管辖内的人有使用甚至贩卖的权力,成为哈密地方的封建领主。其家族统领哈密233年的基业从此开创,所以习惯上一般称他为第一代哈密王。(上图,巴里坤市区里面重建的清代建筑)</div> 上图,巴里坤各族杂居的村落,巴里坤现在只有纯蒙古族人不足1000人。<div> 哈密地区的历史,从蒙古帝国、大元,到北元初期的将近200年里,都是比较清晰的,是蒙古统治者统治回鹘为主体的民众的时期,是宗教自由的时期,摩尼教、佛教等宗教都在这里并存。</div><div> 16-17世纪是吐鲁番、哈密地区伊斯兰化的时期,其主要原因就是瓦剌和鞑靼的东西蒙古之争,在这100多年里,漠西蒙古被漠南蒙古打到了阿尔泰山北部,失去了对哈密和吐鲁番的蒙古统治者的支持,而漠南蒙古本身也轻视了这一地区,他们的重心一直在统一漠北和漠西蒙古。</div><div> 失去了蒙古本部实力依靠的哈密和吐鲁番蒙古统治者,自然就没有力量抵御来自更西边的、已经皈依伊斯兰教的察合台汗国后裔、以及叶尔羌汗国等伊斯兰国家的东进和影响,通过战争、和谈,总之,他们最后选择了伊斯兰教为依靠,如同中亚、西亚的蒙古同胞,融入了当地民族当中(少量最虔诚的佛教徒选择到了西藏和甘肃)</div> 第三代哈密王额敏继位后四年,即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哈密与临近的准噶尔蒙古之间因清朝力量的钳制而形成的十多年间相安无事的平静局面被打破。<div> 是年四月,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派兵掠占哈密回城。在额敏及其属下的维吾尔人的支援下,清军击败了蒙古人。清朝拿出大量白银赏赐众回人。<div> 此后,清朝改变守势,增加在哈密的驻军,准备对付准噶尔汗国,并在哈密屯田。额敏率所属的维吾尔人积极响应,为清军提供军粮。因为额敏屯田有功,清政府晋封额敏为镇国公。(上图,巴里坤清代古城墙)</div></div> 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准噶尔蒙古再侵哈密,清军反击,额敏又立功受奖。<div> 此时清朝对哈密王家族并非完全信任,雍正帝说:“哈密回子之不可信,由来已久,亦当谅其苦情。盖其力量微弱,遭准噶尔之凌虐……我军固不可不留意提防”。</div><div> 其实双方都是一种利用的关系,哈密利用清朝的力量来保全自己不受准噶尔蒙古的威胁和侵略,而清朝则利用哈密作为基地来反击准噶尔并统一新疆。但是哈密在额贝都拉家族的领导下,虽然几经艰难,却始终倚重清朝,也可说清朝对哈密维吾尔人所采取的政策是很成功的。(上图,巴里坤街景)</div> <div>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新疆地区爆发了大小和卓的叛乱,清军进军南疆。当时的哈密王玉素甫积极参战,在库车攻战中表现出色,再次立功受奖,乾隆皇帝赏给郡王品级。</div><div> 后来,玉素甫被派往喀什噶尔,授为参赞大臣。乾隆帝对玉素甫非常信任,认为“玉素甫,乃朕旧仆,且现为参赞大臣,非他人可比,理应会同办理……嗣后一切事件,俱会同办理,无庸回避”。</div><div> 对玉素甫,清政府给以很高的评价,并绘像紫光阁,列五十功臣中。此后,历代哈密王都受到大清的恩宠。(上图,清代中期在巴里坤修建的镇西满城,驻防满族士兵)</div> 道光年间,新疆发生张格尔叛乱,清廷又开始在新疆用兵。当时的哈密王再次效仿其先辈,积极组织人力车马为清军运送军用物资,并派人随清军效力,得到了道光帝的谕旨嘉奖。<div> 三年后,浩罕国入侵南疆,哈密王闻知消息,请求自己带领三百回民赴清军大营效力。考虑到前方兵力充足,加上哈密到喀什噶尔路途遥远,所以清廷没有批准他的请求。但是伯锡尔还是积极筹备了一千辆牛马车送至吐鲁番供清军使用。</div> 1864年新疆各族大起义。为防止起义军攻打哈密,哈密王命令所属各城台吉、伯克等,“竭力报效,杀贼立功”。<div> 1864年十月,起义军攻破乌鲁木齐满城和玛纳斯城后,哈密地区的汉回族人“乘势变乱,将关厢等处焚掠”。清政府驻哈密官员和哈密王迅速行动,派清军和回兵镇压起义。<div> 1865年,乌鲁木齐的妥明起义军进攻哈密,同哈密的汉回族人紧密配合,一举攻下哈密,哈密王出逃。此后虽有收复哈密,但哈密王还是兵败被俘。起义军以《古兰经》、同为穆斯林诱降伯锡尔,但他不为所动,骂贼不屈而死。清廷闻知上下甚为哀恸,在哈密为他立祀建陵。(上图,巴里坤县城)</div></div> 上图,巴里坤特产——驴奶。<div> 1873年,白彦虎率起义军攻打哈密,城中坚守不住遂告失守。哈密王的福晋和小王爷被俘,但是也是打死不降,忠于大清国。</div><div> 哈密地区在经过起义浪潮的席卷之后,经济衰退,人民生活困苦。90%的维吾尔农民和奴隶逃亡,成为自由人。</div><div> 哈密王历经艰辛终于回到哈密重掌权力后,恢复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剥削、救济灾民等,这些措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哈密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恢复。</div> 历代哈密王对清政府可谓忠心耿耿,1911年底,当时清政府已经是风雨飘零、大厦将倾之际,哈密王还上书要求去北京朝觐,对他这份忠心,行将灭亡的清廷已是无力接受,只好以道路不畅为由拒绝所请。<div> 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哈密王仍然保持对中央政府统治权的接受,又开始积极效忠袁世凯,还于1915年亲自去北京朝觐。1930年,九世哈密王沙木胡索特病重死去。至此,额贝都拉家族自清册封以来233年在哈密地区的统治历史,随着最后一位回王的死去而终结。(上图,天山北麓草原)</div> 末代哈密王死后,新疆主席金树仁为了增收,决定在哈密改土归流。金树仁为了安置他老家甘肃河州的难民,将维吾尔人的土地当作荒地分给汉民,强令维吾尔人将农具、牲畜无偿借给移民使用。在征税问题上,对维吾尔人自1929年起征,加征一年,而对汉民却免税三年。这种处理激化了民族矛盾。<div> 同时,政府派出的官员对维吾尔人穷凶极恶,肆意欺压,还践踏维吾尔人的风俗习惯,并扬言要民汉通婚,取消宗教,使得维吾尔人无法忍受。回王王府的旧官吏们利用维吾尔族人对政府的不满,趁机挑拨唆使,新的起义酝酿形成。</div><div> 上图,哈密地区,天山北麓的烽燧。</div> <div> 驻扎哈密的汉族排长张国琥强娶维吾尔族女子为妻,导致维族人起义,当晚消灭稽查局和哨卡的士兵,并将汉族移民120多人全部杀死。起义在哈密山区全面爆发。</div><div> 起义爆发后,末代哈密王的孙子白锡尔见有机可乘,妄图利用起义恢复回王家族的封建统治,便向起义队伍捐献大批金钱,王府旧官吏尧乐博斯也给起义队伍秘密送去军用物资。在官军的镇压下,起义队伍担心抵抗不助,便邀请甘肃一带回族起义军马仲英部进入新疆协助攻打哈密,金树仁数次在哈密用兵均告失败。</div> 哈密起义作为导火索,引发了全疆的政治经济、生活的大波动,金树仁政权无力应付复杂的局势,一筹莫展。<div> 1933年,新疆爆发了政变。东北抗日义勇军与日本侵略者转战失利后,于1933年假道苏联进入新疆。抗日义勇军协助盛世才打败了马仲英部,从而使盛世才在新疆站稳了脚根,攫取了新疆的最高权力。金树仁被赶下台,结束了其在新疆的统治。</div><div> 但是,虽然金树仁倒台了,被金政权所废除的哈密回王的世袭统治却再也难以恢复了。至此,哈密回王二百多年来的统治丧失了最后的恢复希望,彻底覆灭。(上图,新疆沿途都有的美味抓饭)</div> 离开哈密地区,从巴里坤往西走,进入昌吉回族州,我们的目的地是北庭故城遗址。<div> 北庭,位于吉木萨尔县,吉木萨尔蒙语意为“沙砾滩河”,起源于1759年,大清灭了准噶尔之后,开始设置的济木萨巡检(一个行政机构)。上图,通往北庭的小路。</div> 北庭,最早记录是公元前60年,西汉时期,是车师后国的首都,叫金满城。<div> 公元74年,东汉政府在此正式驻军屯田,汉人开始在这里生活,直到曹操的魏国时期,也就是三世纪,这期间有近200年时间,属于中原王朝控制下的藩属国。</div><div> 西晋开始,经历16国和南北朝、隋,300多年时间里,中原与这里失去控制和联系,当地国家自治或臣服于其他周边大国(鲜卑、柔然、高昌等)</div> 640年,唐太宗派侯君集灭了当时新疆东部的大国高昌国,顺便征服车师等附属小国,占领了这一带,建立行政区域——庭州,下辖金满等四县,后来有设立瑶池都督府、金山都护府等,管理天山北麓和吐鲁番等地。<div> 702年,武则天升级行政规格,设立北庭大都护府,管辖从天山北麓到里海的特大区域;</div><div> 733年,唐玄宗设北庭节度使(大军区),加强军事占领。)上图,北庭遗址)</div> 840年,西迁的一部分回鹘人定居北庭故城,并逐步发展为主要根据地。866年,高昌回鹘政权建立后,北庭仍为其政治中心之一(称陪都或称夏都)。<div> 唐末,吐蕃占据了天山南部的新疆地区,包括哈密吐鲁番,隔天山与回鹘对峙,而北庭则是在天山北面。<br><div> 924年,契丹王耶律阿保机迁兵逾流沙拨浮图城(北庭故城),与各族进行贸易往来。</div><div> 1122年,耶律大石废延禧自立为主,率众西走,驻于北庭,力图复兴事,回鹘王臣服之。</div></div> 我们再梳理一下:<div> 东汉之前,西域绝大部分主体的居民和生活方式,都是塞人(斯基泰人、雅利安白种人的一支)和农商为主,主体语言、文化和文明接近中亚,甚至波斯、罗马、希腊等<br><div> 74-260年,汉朝在北庭近200年,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并没有改变当地居民的语言、习俗、人种等;</div><div> 260-640年,近400年时间,北庭的主体还是高昌、车师等西域国家,这期间,佛教是主流,发展的非常好;</div><div> 640-840年,大唐控制下,文化、贸易交流频繁,应该是有一定的胡汉混血,但是比例不会太大,居民主体还是车师、高昌人;</div><div> 840-现在,从蒙古草原迁来的回鹘人是绝对主体,而且他们非常开放,完全和车师、高昌人通婚混血,形成了畏兀儿——维吾尔人,期间,回鹘人很少再打仗了,他们和车师、高昌人学习经商、种田,从游牧民改成了绿洲城邦居民和农民,先后臣服过契丹、西辽、蒙古、大清,直到后来接受民国、共和国。</div></div> 1206年开始,北庭接受蒙古统治,称为别失八里<div> 明初,察合台后裔统治别失八里,并在此建国,1412年之后,因为内斗而西迁伊犁,称为亦力把里,北庭城在此时因为战火而毁,废弃至今,共存在700年左右。</div><div> 上图,北庭佛寺——西寺,遗址上建的博物馆</div><div> 西寺是北庭都护府的附属建筑之一,是唐、宋、元时期的一座佛寺遗址,高昌回鹘的王室寺院。明初,察合台汗和高昌王进行圣战,强迫宗教更替,西佛寺被毁。</div> 佛教在西域存在并流行了1000多年,最后在失去强大武力后盾的支持下,被伊斯兰教取代。这个强大的武力后盾不是中原王朝的汉人,而是蒙古人。<div> 最后关键的时间段,就是15-16世纪瓦剌和鞑靼互相战争,争夺蒙古大汗和统一蒙古的时期。等到阿拉坦汗与达赖互相册封,整个蒙古再次和藏传佛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南疆地区的畏兀儿民众已经完全成为伊斯兰教的忠实信徒了(这里面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民族和语言,畏兀儿作为突厥后裔,与中亚的突厥后裔有着相同的语言和民族成分,他们更容易接受来自中亚的伊斯兰教传播)。</div> <div> 昌吉州最东面的一个县是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人口10万左右,我们在这里的吃农家乐,休息一下。</div> 木垒一词系匈奴语“蒲类”的转音,古为蒲类后国,唐代设蒲类县。也有人说木垒接近蒙古语,蒙语里的“马”、"弯曲的河“等词,都发这个音。其实匈奴本就是蒙古祖先,匈奴语和现在的蒙古语非常接近,木垒这个发音,说是蒙语的”马“,非常可能。 和北部新疆大部分地区一样,木垒也是经历了西域古国原住民、回鹘人、畏兀儿人、蒙古人的过程,到了20世纪,又被迁来的哈萨克人成为主体民族,但是现在,人口占多数的还是近几十年来移民到此的汉族人。(南疆哈萨克人和汉族很少,绝大多数是维族)<div> 在木垒开农家乐的大部分是汉人,但是口味受到哈萨克维吾尔的影响很大,上图,这个独特的烤炉非常霸气吧?</div> 再看看这一大盘的羊肉、土豆和胡萝卜,这就是著名的坑烤羊肉,实在是超级霸气无敌,味道好到极点了。<div> 离开哈密和昌吉,下面,我们马上进入乌鲁木齐。</div> <h3><font color="#010101"> 从昌吉往西,进入乌鲁木齐下面的阜康市,这里天山天池所在地,新疆最著名的景区之一,对于最不喜欢游览开发好的著名景区的我,无奈也陪着大家过来看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天山天池湖面海拔1910米,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0.8~1.5公里,最深处103米。当然是非常漂亮了。</font></h3> 天池的背后,就是5445米高的天山的博格达峰。新疆西部的托木尔峰是天山山脉的最高峰,海拔7443.8米。<div> 天山全长2500多公里,是世界7大著名山系之一,对于新疆的影响非常巨大,其面积也占新疆的三分之一。</div> <h3><font color="#010101"> 游览一个天池,花了几百元的门票和车票,光是景区内的各种交通工具就换了四次。游客就像是赶鸭子一样,不停地排队、上车、下车、排队、拍照、检票、人挤人人挨人,除了留下一组照片外,什么印象都没有,一点地理知识都没学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2013年,新疆天山成功申请成为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新疆天山”指中国境内天山的托木尔、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博格达4个片区,长达1760公里,总面积5759平方公里,占天山总长度的3/4以上,横亘新疆全境,跨越了喀什、阿克苏、伊犁、博尔塔拉、巴音郭楞、昌吉、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9个地州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天山在武侠小说里是大大的有名,梁羽生的白发魔女传里,练霓裳和卓一航、晦明禅师最后都选择到天山隐居,分占几个高峰。卓一航后来都在守护着天山的优昙仙花盛开,为了让练霓裳的头发从白变黑,故事感人至深。此后,晦明禅师(岳鸣珂)的徒弟们又上演了七剑下天山的故事。</font></h3> <div> 金庸的书剑恩仇录里,就有更多的新疆、天山等的内容了,陈家洛的师傅天池怪侠袁士宵、天山双鹰夫妇就是上图这个地方的。后来红花会群雄豹隐回疆,根据飞狐外传的描述,就是隐居在天山之中(当时新疆已被大清征服,城市和乡村都不适合隐藏他们这些帮派分子)</div> 书剑恩仇录里的木卓伦、霍阿伊父子,木卓伦的原型即是小和卓,本名叫霍集占。所以金庸才给他的一双儿女起名霍阿伊和霍青桐(事实上,小和卓霍集占没有子女,大和卓才有)。<div> 大小和卓的故事我们前面伊犁那集详细讲过,究竟是反清斗士、民族英雄、宗教领袖还是叛国者、造反者、暴徒,大家要全面分析再下结论。我提个建议,人物的评价应该主要参考他在自己本族人、本地区人中是如何看待的?是反动派、造反者、还是领袖、伟人,不能一概而论。(上图,天池下的农家餐厅,葡萄架下)</div> 香香公主其实不是霍青桐的妹妹,她叫法蒂玛,是小和卓的妻子之一,也就是霍青桐的小妈、小姨啥的。小和卓兵败后,她被俘到北京当了乾隆的容妃。<div> 上图,葡萄架下的美食,新疆的物产丰富,原材料非常好,随便做出的菜都很好吃。</div> <h3><font color="#010101"> 终于进入乌鲁木齐了,作为一个特别爱马的人,我选择住在野马主题酒店。这是新疆的野马集团开发的综合项目,有一个大型的新疆文化为主的公园、一个汗血宝马驯养基地、还有一个是集住宿、餐饮、沙龙、美术馆、艺术馆为一体的综合建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个是新疆特产——硅化木,野马集团收集了不少,价值不菲。当然了,摆在公园里的都是假的。</font></h3> 这是新疆的另外一个文物,也就是我们在内蒙和新疆看到的突厥石人、鹿石。这些应该也是仿造品,只是一个展示而已。也是啊,既然是仿造品,也就没什么好讲的了。我们继续逛这个野马园区,顺便还是继续讲讲历史吧。<div> 我用极简的文字,把亚洲古代的三个宗教的历史和内容梳理一下,这三个宗教在中国、内陆欧亚游牧民中都有很长时间的传播和影响,它们就是——景教、摩尼教、祆教。</div> 祆教——真名是:琐罗亚斯德教,是在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是摩尼教之源,曾被伊斯兰教徒称为“拜火教”,在中国称为“祆(xiān)教”。<div> 琐罗亚斯德教的教义一般认为是神学上的一神论和哲学上的二元论。琐罗亚斯德教的经典主要是《阿维斯塔》,意为知识、谕令、或经典,通称《波斯古经》。(上图,西域佛教壁画,欧洲人风格明显)</div> 祆教比其他两个宗教早800年以上,创始人是伊朗人琐罗亚斯德,又译查拉图斯特拉(前628年~前551年,尼采有个著名的哲学著作叫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是指他),出身于米底王国(古伊朗王国)的一个贵族家庭。<div> 他20岁时弃家隐居,30岁时受到神的启示,改革传统的多神教,创立琐罗亚斯德教,但受到传统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岁时,大夏国(即巴克特里亚,今阿富汗一带)的宰相娶他女儿为妻,将他引见国王,此后,琐罗亚斯德教才在大夏迅速传播。77岁时,在一次战争中,在神庙里被杀身亡。(上图,野马文化园里的唐三彩工艺品)</div> 公元前20世纪,印欧民族的祖先,也就是雅利安人,从欧亚交接的乌克兰俄罗斯南部开始四处迁移。向西形成了凯尔特人、日耳曼人、拉丁人、斯拉夫人;向南形成了波斯人、亚美尼亚人、腓尼基人(阿拉伯人不是和他们同源的);向东形成了印度人的白人血统部分、塞种人(中亚粟特人、阿富汗人、西域诸国人、乌孙月氏人)。<div> 这些雅利安人带来了对于原始和自然的崇拜,其核心就是火神。</div> 上图,野马园区收藏的各式马鞭。<div> 公元前598年,祆教创立,其核心教义就是世上只有一个主神——光明神阿胡拉·马自达,世间万物是他创造的,人们要虔诚的信仰他。世界是二元论的世界,一个是善一个是恶,善恶根据人的意志选择,不断争斗,最终都是善会取得胜利。</div><div> 这个宗教从前522年波斯大流士时期被确立为波斯国教地位,在波斯萨珊王朝时期兴盛在伊朗和中亚全部地区,到8世纪的时候,随着波斯亡于阿拉伯,所有伊朗人和中亚人被强制改信了伊斯兰教,存在1300多年。</div> 上图,著名的普氏野马,从欧洲动物园引进回来的本已在亚洲绝种的野马,目前在蒙古国和新疆进行野化训练和繁殖,全球包括动物园里的,数量大概有近2000匹。<div> 祆教对于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的产生都有本质的影响,其核心就是一神论、二元论。至今世界上只有伊朗有2万人,印度有10万人生活的犄角旮旯的人还在信奉祆教。</div> 上图,汗血马训练场。<div> 祆教在516年传入中国,当时到了北魏和南梁都有传播。从北魏开始到北齐北周隋唐,虽然没有在中国人里面普遍传播,但是中央朝廷都比较支持。因为毕竟波斯和粟特国家是我们重要的国际贸易伙伴。</div><div> 隋唐开始在鸿胪寺(国家外交部)专门为祆教设立祀官,从四品到七品官不等,统称萨宝府官,首领叫大萨宝。长安等地都建有祆祠。后来到宋代时期,逐渐消失。</div><div> 西域(新疆)在公元前就已经有祆教传入,但是都是在民间农村小范围传播,存在很久,但不是国家主流宗教。</div> 上图,汗血宝马,体型完美、太漂亮了。不论历史记录如何,现在最纯种的汗血马目前都出自土库曼斯坦,学名叫阿哈尔捷金马,是土库曼的国宝。<div> 当今世界上有3种纯种马:汗血马、阿拉伯马和英国马。其中汗血马是最纯的马种,阿拉伯马和英国马都有汗血马的血统和基因。</div><div> 汗血马目前全世界有3000多匹,其中2000多在土库曼,中国据说只有11匹,大部分都在这个野马园区。更多的汗血马是产自哈萨克斯坦,有部分混血成分。</div> 再说摩尼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明教、魔教、日月神教。<div> 公元3世纪,一个伊朗人叫摩尼,志向伟大,自称是释迦摩尼、耶稣、琐罗亚斯德(祆教)的继承者,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先知,他创立了一个超越一切宗教、解决一切问题的全新宗教——摩尼教。</div><div> 摩尼教反对犹太教,认为是犹太教代表黑暗,其教义借鉴祆教、佛教和基督教,倡导二元(祆教的善恶)、三际(佛教的过去未来现在),追求灵魂解脱,要求教众禁欲、素食。</div> 摩尼草创摩尼教之初,即发下宏誓大愿,要将其教传播于世界各地,成为世界宗教。本世纪初在吐鲁番考古发现的中古波斯文摩尼教残片,记载下了摩尼欲传教于世界的豪言壮语:“我已选择的宗教要比以往的任何宗教胜十筹。其一,以往的宗教局限于一个国家和一种语言,而我的宗教则不同,它将流行于每个国家,它将采用所有的语言,它将传及天涯海角。”  <div> 对于实现这一理想所采取的策略,一是尽可能利用其他已经流传深远的宗教的教义、仪式和称谓;二是将摩尼教经卷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三是尽量向统治阶层传教,以期获得合法地位。</div><div> 从其庞杂的教义来看,摩尼教是一种典型的混和宗教。它的善恶二元思想,来源于祆教;其神祇比如耶稣与经卷中人物亚当、夏娃来源于基督教自不待言,而其光明占有三个方位及黑暗居于一个方位等概念则来自基督教诺斯替派;其苦行持斋不杀生的戒律主要受印度、中亚佛教影响。</div><div> 摩尼教经典先后由叙利亚文译成拉丁、希腊、科普特、亚美尼亚、中古波斯、帕提亚、突厥、粟特、汉、大夏、回鹘阿拉伯等十余种文字,其影响西起北非沙漠,东达中国东南沿海。在西方基督教统治地区,它被视为基督教异端,而在东方误解其为佛教一支,足可见其传播手段的灵活多样。 </div> 摩尼教从巴比伦开始传播,经过伊朗、中亚、新疆,都被当地的祆教、佛教等排挤,没有发展起来。直到安史之乱后,一个摩尼教的传教士在洛阳认识了回鹘可汗,两个人特别投缘,相见恨晚,一拍即合。回鹘可汗把摩尼教带回蒙古草原,成为回鹘的国教。同时逼着大唐在中原和江淮地区推广摩尼教。<div> 大唐当时借兵回鹘平定安史之乱,处处看回鹘脸色行事,于是就在768年开始,在洛阳建了大云光明寺,在其他地方也大力推动摩尼教。</div> 进入中土,摩尼教也和本土宗教道教逐渐溶合。“三际”观点也体现出了道教三清的概念中。当然摩尼教与道教关系最重要的物证还数法国学者伯希和(Pelliot),本世纪初在敦煌发现的佚失已久的《老子化胡经》之一的《老子西升化胡经》讲述老子化摩尼的情况:“我乘自然光明道气,从真寂境飞入西那玉界,苏邻国中,降诞王室,出为太子,舍家入道,号末摩尼,转大法轮,说经诫律定慧等法,乃至三际及二宗门,教化天人,令知本际。上至明界,下及幽涂,所有众生,皆由此度。摩尼之后,年垂五九,金气将兴,我法当盛,西方圣像,衣彩自然,来入中洲,是效也。当此之时,黄白气合,三教混齐,同归于我。”<div> 上图,中国泉州摩尼草庵里的明尊</div> 公元845年,回鹘当时被其他草原部落击败,大唐就不理回鹘了。唐武宗下令禁止一切宗教传播,包括佛教、道教等等全部,此后摩尼教改为地下组织的秘密宗教。后来逐渐与道教和中国民间信仰结合,被称为明教,尊摩尼为明尊,崇拜日月。教义归结为简单的八个字:清静、光明、大力、智慧。<div> 宋代,教徒方腊起兵,在安徽歙县的云心寺建光明王国明教总坛。元末明初的各地起义,大部分都是明教教徒,朱元璋称帝后,宣布明教和其衍生的白莲教为左道邪术,逐步禁止,明教渐渐消失。(上图,世界上唯一存在的明教寺庙,泉州摩尼教草庵)</div> 最后看景教:<div> 428-431,一个叙利亚人叫聂斯脱里担任了君士坦丁堡的基督教的正教(东正教)的主教,他对基督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承认玛利亚为天主之母。不用偶像,但保留十字架。不承认罗马教派的炼狱。但崇拜祖先。反对化体说。食素,教务人员不吃肉。教务总管,由选举产生。</div><div> 于是,他被其他大主教反对迫害,客死埃及。但是他的这个教派通过弟子们流传下来,叫做基督教聂斯脱里教派。(上图,景教标志)</div> 上图,汗血宝马会有一些颜色很艳丽的特殊马种,也许这就是它的神奇所在。<div> 聂派的人先是在伊朗混了一段时间,后来干不过祆教和摩尼教,于是到了伊拉克,开始混的挺好,后来估计是伊斯兰教起来了,他们也混不下去了,于是往东走,到中亚和西域、中国方向。但是祆教、佛教、早就在这些地方扎根了,也没怎么能发展。</div><div> 北魏时期,到了中国,称为波斯经教或者大秦教,后来再称为景教(也是有光明的意思)</div> 635年,一些景教的传教士到了长安,唐太宗本着海纳百川,民族宗教大团结的原则收容了他们,并允许他们在义宁坊建立寺庙(教堂)叫做波斯寺。<div> 安史之乱的时候,波斯寺的胡人主教伊斯(波斯人或者吐火罗人)协助郭子仪平乱,出力不少,立功受奖,波斯寺终于被正名叫做大秦寺(也即是说来源于罗马的基督教,而不是来自伊朗波斯的)。781年,景教发展的有点起色,伊斯在大秦寺刻了一个碑,上图,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录了景教流传中国的事情。</div> 845年唐武宗会昌法难,景教跟着一起倒霉,受到重创。后来,回鹘人南迁之后,摩尼教势力跟随南下,蒙古高原上的各部突厥后裔出现了宗教真空阶段,此时,景教的传教士在辽金时期,趁机到那里传教,后来,景教居然在克列、汪古、乃蛮三大部中流行起来。<div> 蒙古统一各部之后,宗教开放自由,大量的景教传教士和信徒跟随克列乃蛮汪古等部众进入中国,大元时期,景教在中国再度广泛传播,尤其是以福建泉州为中心。后来,随着蒙古人的离去,明朝的时候就越来越少人信了,景教最终在16世纪绝迹于中国。</div> 再看一下美丽绝伦的汗血宝马,总结一下:<div> 祆教、摩尼教、景教是波斯的三大教、当时在唐朝被称为三夷教。这三个宗教最牛的肯定是祆教,毕竟人家是基督教之前就有的宗教,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前,是中亚和西亚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宗教,可惜后来完败于伊斯兰教。</div><div> 摩尼教是个多面综合体,算是个混成型的宗教,有点忽悠和扯犊子。说得再通俗一点,就是万能百变金刚,走到哪就借鉴那里得神仙和观点,除了回鹘人信了一段时间后(回鹘人后来改信佛教,又改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得最壮大最时间长,所以才有日月神教这些典故出来。</div><div> 景教不管怎么说,还是属于基督教,虽然有流行中国碑,但是并不算成功。景教的成功就是在草原上起家,但是后来因为蒙古人选择了佛教,景教最终没有传播下去。</div> <h3><font color="#010101"> 说是乌鲁木齐,我还是真不熟悉,毕竟乌鲁木齐的历史很短,乾隆的时候才开始的。上图,著名的大巴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民国的时候,有不少人写过一些新疆的考察记、回忆录,当时的新疆经历了杨增新、金树仁和盛世才三个军阀统治。其实,前两个也不一定算是军阀。我的总体看法,民国的新疆相比中国整体发展状况,应该是中等水平,甚至偏上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维吾尔族老人,典型的欧亚混血人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内陆欧亚的研究,在100年前开始随着探险家的脚步而流行世界,后来又随着美苏冷战而因为战略重要性而受到重视。随着苏联解体、内陆欧亚和游牧民的历史越来越无人问津,真希望有更多的人对此产生兴趣,因为我一直认为,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不一定要靠战争和禁令,从根源上了解对方,从思想上改变对方,使得大家最终融合成包容开放的大家庭,可能是个更好的办法。</font></h3> 离开乌鲁木齐,我们前往吐鲁番。吐鲁番历史上最早是姑师国,他们在距今2000-2300年前就在这里修建了交河故城。从人种上上看,考古发现,说是具有高加索和蒙古人种的特征,但应该属于雅利安人的。<div><br></div> 汉武帝的时候,中原王朝开始与匈奴争夺西域。公元前108年汉将赵破奴灭了姑师国,将其一分为八,吐鲁番地区叫车师前国,天山北边现在的吉木萨尔一带叫车师后国,天山北面还有山北六国。<div> 汉武帝到汉宣帝,五争车师,在这里多次大战,最后终于拿下。</div><div> 此后,车师人先后臣服于魏、晋、16国的几个凉国、柔然人,最后并入高昌。</div> 高昌王国一度很兴盛,控制范围不小,和大唐干了几仗后被灭了。后来回鹘人迁了过来,并且正式定居在这里,一住就是1000多年,直到现在。<div> 回鹘人建立的国家叫做高昌回鹘汗国,首都就是吐鲁番,也叫西州回鹘。上图,交河故城。</div> <h3><font color="#010101"> 吐鲁番的干旱少雨,使交河故城保存得非常完整,建筑全部由夯土版筑而成,形制布局则与唐代长安城相仿。城内市井、官署、佛寺、佛塔、街巷,以及作坊、民居、演兵场、藏兵壕、寺院佛龛中的泥菩萨都还可以找到。寺院占地5000平方米,有汲水井一口。佛塔群有佛塔101座。从空中俯视,交河故城像一片大柳叶。</font></h3> 高昌回鹘臣服于大辽、西辽直到1209年成吉思汗时期,看到蒙古兵力强大,杀了西辽派去的监国官员,投降了蒙古。蒙古依旧让他们沿用高昌回鹘国的称号。<div> 1275-1347年,吐鲁番和哈密在察合台汗国和大元帝国之间反复争夺,战斗激烈。元末,吐鲁番分为柳城、火州、吐鲁番三部,皆设万户府达鲁花赤,吐鲁番地名第一次出现。</div><div> 1347年,东察合台汗国攻占吐鲁番、火州、柳城。吐鲁番、火州、柳城臣属东察合台汗国。</div> 上图,吐鲁番维族人家里的床,摆在院子里坐着特别舒服。<div> 明朝时期,吐鲁番和哈密这些地方,包括整个新疆南部和西部的历史特别复杂。由于明史把蒙古人的名字都用贬义的汉字记录,比如布赫或者布和,是结实的意思,明史都记作“不花”,所以有很多脱脱不花、也先不花,很容易混淆。</div><div> 很多中文把蒙古语最常见的人名,铁,翻译成铁木尔,帖木儿,特木尔,通睦尔,土牧尔等十几种汉字,造成很多研究历史的把同一个人猜想成了不同的人,费劲心思的研究证明,实在是浪费时间。</div> 明朝时期,吐鲁番和新疆的最主要的主线还是东察合台汗国,这个国家是蒙古人当统治者、维吾尔等民族为主体的。经常发生分裂、宗教战争等等,叶尔羌汗国、吐鲁番汗国,轮番成立。<div> 到了清初,瓦剌强大起来,蒙古人建立了准噶尔汗国,新疆全部被准噶尔汗国统治。</div>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军西征准噶尔部,进军至吐鲁番,当地维族伊斯兰教首领额敏和卓脱离准噶尔部,率众归顺清朝。<div> 雍正十年(1732年),为了躲避准噶尔部的报复,他率众东迁甘肃。</div><div> 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随清军西征准噶尔后,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又随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由于立功极多,被封为郡王,就是第一代吐鲁番郡王,也是世袭的扎萨克,共传9代,159年。。</div> 额敏和卓(上图)晚年安居在家时,时时缅怀朝廷的恩德。他深知自己一生高官厚禄、主政一方,都有赖于清朝皇帝的恩赐和祖国的统一,于是就萌发了建塔的念头,以表示自己万世不渝的念头。花费白银7000两修建。塔建成以后,额敏和卓父子在塔下立了一块石碑。石碑两面分别用汉文和维吾尔文刻下了碑记,表达他们对真主安拉和乾隆皇帝的感激之情。<div> 上图就是额敏和这个塔,也叫苏公塔。</div> 吐鲁番郡王全称吐鲁番回部札萨克多罗郡王,俗称吐鲁番回王,是清代新疆吐鲁番的维吾尔世袭贵族。<div> 最后一任吐鲁番回王于1933年接任,1951年,木汗买·沙以提(吐鲁番回王,俗称沙亲王)以反革命罪被吐鲁番鄯善县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并执行枪决。县法院存有当年的判决书,具体罪名是:“解放后,吸引恶霸地主于其周围,待机而动,诈骗公有财产,分散土地财物,抗拒政府法令政策,五一年,收买一位叫艾沙布丁的人在(新疆)省干(部培训)班施放毒药。”</div><div> 198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给沙亲王正式平反,称所谓“投毒”纯属子虚乌有,沙亲王的儿子尼牙孜也收到了“起义人员家属证书”‘。</div> <h3><font color="#010101"> 吐鲁番的水都是循环利用的,葡萄好吃到了极点。</font></h3> 2009年末,吐鲁番地区总人口61万人。维、汉、回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71.0%、22.42和6.27%。<div> 伊斯兰教是吐鲁番市最大的宗教,为维吾尔、回、哈萨克等7个民族所信仰,人口总数467040人,约占地区总人口的74.98%。吐鲁番市共有清真寺956座,其中维吾尔族寺900座,回族寺56座。</div> 上图,美味的新疆拌面<div> </div> <h3><font color="#010101"> 吐鲁番的手抓羊肉,味道特别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葡萄沟里的新疆小伙特别腼腆,非常老实,一直不敢面对镜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吐鲁番葡萄沟这里,其实是个非常休闲的地方。大家不一定要去景区,住那些有名的地方。在整个葡萄沟周围地区,随便找个农家乐就行都是维族人,非常热情,饭菜又好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就是这样的农家乐,非常多。维族人是农业为主的民族,种地种葡萄,生活习惯接近汉族,大部分人都会汉语。</font></h3> 看一眼著名的火焰山,告别吐鲁番。吐鲁番还有高昌故城、千佛洞等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留个遗憾,期待再去。<div> 本集结束,谢谢大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