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篇】圣城瓦拉纳西

剑光


      哲人说:人生是一场修行。 
     诗人说:旅行,是人生中的一次次修行。 
      从印度回来,一个朋友问我:什么感觉? 
      我说:在印度我才知道,原来,我们一直在一个无比幸福的国度里生活。 
      我不是要贬低什么,也不是想赞美什么。这种感觉,是我从印度回来后的一种深刻体会。当我在印度尘飞扬、人群拥挤的大街小巷穿行时,我才知道,原来,这世界是那么的不一样;人与人活着,也是那么不一样。 
      或许,只有你从印度回来,你才会发现,自己原先对生活的一些抱怨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你才会和我一样,感叹自己的生活原来是那么地富足与幸福。此行,加深了我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理解,思想深处多了份宽容与平和,少了份浮躁与不满。 
       恒河日出是我对瓦拉纳西的一个期待。许多年前,BBC关于恒河的纪录片里,日出照耀下那金光闪闪波光粼粼的恒河景,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镜头里营造出来的美景与氛围,让哪怕没有任何相关宗教信仰与知识背景的人,也会由衷地相信,恒河就是一条圣河。 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沐浴在晨曦里,开始细细品位着这座印度教徒心中的圣城。 一轮朝阳,映红了瓦拉纳西新的一天。 
      瓦拉纳西,是印度北方邦东南部的一个城市。这里是印度教圣地,著名的历史古城,坐落在恒河中游新月形曲流段左岸。
 恒河之畔看日出,体验这里宁静而美丽的早晨,是每一个到瓦拉纳西旅行的人不可或缺的经历。 此时不需要思想,就这么静静地把身心融入这金色的恒河之晨。 恒河是印度三大河流之一。发源于西藏冈底斯山,在喜马拉雅山顶四千二百公尺之高处,向东南奔流八百公里,于东孟加拉与布拉马普得拉河会合,流入印度洋。 伴随着太阳的升起,恒河岸边也慢慢变得喧闹起来,这里的人们,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生活。 沐浴着晨曦,许多民众静立在恒河边,虔诚祈祷,这是每天重要的内容。 或是洗漱、沐浴,用恒河之水,净化身心。 图:恒河之畔的一家人 这时候,恒河上的小船来来往往,乘船观光的游客,兜售纪念品的商贩,构成了一幅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画卷。 上图:流动交易的商船 而岸上,纳拉纳西这座圣城,也变得暄嚣起来。 上图:酒店外的小贩,他们用辛勤的劳动去换取微薄的收入。 上图:酒店外,目光坚毅的三轮车夫。 上图:友善的交流 在印度,牛是凌驾于一切法规之上的。不仅不能杀、不能吃,还被散放在田野和城市中,自由行走,任何人的物品被它吃了都不能打它,而且还要拔草供养它,这就是神牛的特权。所以,无论在车水马龙的要道上,还是在乡镇小街上,都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牛旁若无人地慢慢踱步,缓缓而行,即使因此而交通堵塞,也没有人上前驱赶,更没有人上前鞭打,司机们都会停下车来,耐心地等候神牛过去,连喇叭都不鸣。这是印度大都市的一大独特景观。 上图:在路上闲庭信步的牛 无论白牛黑牛,大牛小牛,在印度都是圣物,绝对碰不得的。原因很简单:83%的印度人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崇奉的主神之一叫湿婆神,湿婆神的坐骑是牛,印度教徒敬牛如敬神,于是,牛在印度便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物了。圣雄甘地这样说过:“牛是印度千百万人的母亲。古代的圣贤,不论是谁,都来自牛。” 上图:和街边的苦行僧合影 苦行僧(Sadu)是古印度时期盛行的修练方式,苦行僧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带着象征湿婆裨的三叉杖,边走边吟诵古经文。苦行僧必须忍受剧烈的痛苦,如绝食、躺在布满钉子的床上、行走在火热的木炭上、喝尿吃屎等不合常理的事情。 苦行僧之所以叫苦行僧,是因为他们视自己的身体为罪孽的载体,因此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方能获得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解脱。 苦行僧也叫禁欲者或苦行修道者,在印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印度教把人的一生分成净行期、居家期、修行期和苦行期四大阶段。他们一般经历了学业、工作以及成家立业等人生的几个重要阶段,并在子女长大成人后,就离家出走,去当神的使者或仆从。苦行僧中多数是穷人,但也有中产阶级、百万富翁甚至达官显贵。他们在进入苦行期后,一朝顿悟,便散尽家财,远离父母妻儿,背着简单的行囊向深山进发,找到自己心仪的精神领袖,拜在他的门下,从此过着居无定所、漂泊流浪的生活。苦行僧的主要任务就是冥想修行,通过把物质生活降到最为简单的程度来追求心灵的解脱,摆脱无尽的轮回之苦。正因如此,苦行僧经千年而不衰。他们被许多人看成是来凡尘普渡众生的“神的使者”。 上图:恒河之畔的黄昏 在圣城瓦拉纳西的恒河岸边,有一个横亘千古的恒河夜祭仪式。每天傍晚,信众们伴着神铃声响,走向河边祭台。人们手捧青烟香火,唱着挽歌,等待一个千年来风雨不改的大祭祀。而身穿金红服饰的婆罗门祭司,高举圣火,在众人祈望的目光下,迈着高雅的步伐走上祭台,进行着最虔诚的祈祷。 据说,这种仪式已经延续千年,风雨不改…… 随着美丽黄昏的来临,这场千年不息的夜祭仪式,在恒河边拉开了帷幕。 上图:参加夜祭仪式的印度教徒 一些种姓较高的女性印度教信徒,在准备着祭祀前的烛火。她们的神情肃穆、庄重而又虔诚。 河堤的主祭台上,响起了悠扬的宗教乐曲,印度及世界各地的信徒都聚集这里,等待恒河边古老祭祀仪式的开始。他们会找一个位置坐下,安静地聆听优美的宗教音乐,虔心地欣赏古老而鲜活的祭祀形式。 上图:歌者,天籁般的吟唱 祭祀还未开始时,可以随意找一个位置坐下,静静地去聆听无比优美的宗教音乐。 圣歌悠扬,犹如天籁之声,让人心灵霎时感到无比纯净。 上图:参加夜祭仪式的民众,点燃了祈祷的明灯 至今,印度仍保留着非常严格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顶端的是Brahmin,即神职人员婆罗门;下一级是Kshatriya,武士;接着是Vaishya,商人;最后Shudra,农民、清洁工皮匠工匠都属于这个阶层。 祭坛正中,最好的位置上,铺着鲜红的地毯。在这里席地而坐的,都是种姓很高的印度教徒。由他们的代表,点燃了即将使用的祭祀法器 --- 七层神灯。 恒河夜祭的专业叫法应该是普伽(puja)仪式。印度教徒感恩于湿婆神和恒河所给予的全部恩惠,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这种仪式。这即是对恒河的祈祷仪式,也视为一种人与神沟通的仪式。在瓦拉纳西,看普伽(puja)仪式是所有观光客不可错过的活动。 上图:象征印度最伟大的圣河恒河的恒河女神,相貌端严,经书中说恒河是雪山之王帕尔瓦塔茹阿佳的女儿。 这是祭台上恒河女神的神像,在接受祭司们的膜拜。 螺号声声,深沉而肃穆,飘响在恒河的夜空; 铃声阵阵,短促而清脆,敲打着人们的耳膜。 由此,拉开了恒河祈祷仪式的序幕。 上图:有着高贵气质的祭司 仪式上的祭司必须是印度种姓等级制度顶端的“婆罗门”。 在祭台上,他们显得端庄虔诚,散发着高贵的气质,让人对他们的敬意油然而生。 恒河夜祭仪式一般大约1个小时左右,分两个祭台同时举行,分别由14位婆罗门祭司使用海螺号、梵香、孔雀羽毛扇、七层神灯、佛尘等器具,边吟唱,边舞蹈,进行虔诚的祭祀。 祭司们高举神灯,神情庄严而肃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随灯移动,都被带入了一种虔诚的境界。 祭司们左手摇铃,右手变换着不同的祭祀法器。不绝于耳的铃声,敲击着耳膜,撞击着心灵,让人陷入梵境。 上图:接下来使用的法器是眼镜蛇形灯。 上图:舞罢眼镜蛇形灯,祭司们抓起玫瑰花瓣,高高抛向恒河,用以表达对恒河的崇敬和赞美。 刹那间,祭台上花雨纷扬,好不壮观。 上图:接下来,祭司们神情肃穆,灵动地舞动着孔雀羽毛扇。 这环节,是在祈祷能够风调雨顺。 上图:祭司们最后使用的法器,是用牦牛毛扎成的佛尘。他们上下左右挥舞着佛尘,把夜祭仪式带入了尾声。 上图:庄重肃穆的祭祀现场 两千多年前,每天日落后瓦拉纳西城就有这样的仪式,两千多年后,这个传统依然沿袭。目睹每天都上演,已经持续了数十万次的夜祭仪式,不禁让人感触万千。 上图:祭司们双手合十,立于胸前,口中念诵着经文,在铜铃声中,吟唱着圣歌,面向恒河作最后的祷告。 至此,神圣庄严的恒河夜祭仪式全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