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无处不飞花![冬春篇]

ljz

<h3> 今又花开,今又春城!云南省省会昆明市是享誉世界的“春城”,昆明四季温暖如春,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19℃,最冷时月平均气温7.5℃。也被列为世界上气候最宜人居的城市。但包括很多老昆明在内,都不知道春城这个称呼的由来。而首先把昆明称为春城的人,就是杨慎(俗称杨状元)在《滇海曲》十二首,其中第六首: </h3><h3>苹香波暖泛云津,渔枻(yì桨)樵歌曲水滨。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h3><h3> 首次捕捉到了昆明四季如春天般的气候信息,第一次提出了春城概念的雏形。</h3><h3> 注:杨慎(1488-1559年),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云南,别号博南山人、博南戍史,谥文宪。明正德六年(1511年),杨慎考中状元,曾任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等职。嘉靖三年(1524年),因涉“大礼议”一案而受廷杖,后谪戍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市),直到72岁病死。</h3> <h3> 昆明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云贵高原中部,南濒滇池,三面环山。</h3><div> 市中心海拔约1891m。拱王山马鬃岭为昆明境内最高点,海拔4247.7m,金沙江与普渡河汇合处为昆明境内最低点,海拔746m。</div><div> 昆明位于东经102°10'~103°40',北纬24°23'~26°22'。下图为以滇池为背景的昆明市区缩影。</div> <h1><font color="#57a7ff"> 一,梅花颂</font></h1><h3> 引用宋代名臣蔡襄咏梅诗句:</h3><h3> 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h3><h3> 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h3><h3> 此时此刻,最能说明春城当今的梅花意境!</h3> <h3> 《早梅》</h3><div>作者: 柳宗元(唐)</div><div>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div><div>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div><div>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div><div>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div> <h3>今译: </h3><div> 腊梅在高高的树上早早地绽放, <br></div><div><br></div><div> 花朵儿映着碧蓝的南国天空。 </div><div><br></div><div> 夜晚北风吹来缕缕清香, </div><div><br></div><div> 清晨严霜滋润花朵洁白的华容。 </div><div><br></div><div> 想将花儿赠给万里外的亲友, </div><div><br></div><div> 路途遥远重重山水阻隔。 </div><div><br></div><div> 寒风中花朵就要凋落, </div><div><br></div><div> 又能用什么来抚慰远客?</div> <h3> 位于昆明北市区的黑龙潭曾经是有名的道教胜地,分为上下两观,从汉代的黑水祠演变而来。上观始建于唐宋时期,始称龙泉观,下观始建于明代,俗称黑水宫。 </h3> <h3> 黑龙潭公园有红、白、绿梅等近90个品种6000余株,构成一道新的风景,命名为“龙泉探梅”,是昆明新的十六景观之一。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前后,都要在这里举行大型的赏梅活动。</h3><h3> 黑龙潭梅园占地427亩,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梅园之一。清代诗人硕庆曾经写过这样一副对联: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h3><h3> 少许的十四个字就准确地概括了黑龙潭的主要景观及自然景色。</h3><div><br></div> <h3>  黑龙潭有深浅两个池,碧泉若镜,两池,间有一石桥。围池石栏建于明景泰四年(1454年)。深池即黑龙潭,又名清水潭,呈圆形,清澈的泉水由潭底涌出;浅池位于深潭的东北面,泉水水色微黄,称浑水潭,清浑两泉仅相隔数步,水色迥异,一清一浑,似道家阴阳各半的"太极图"。两泉水面相接,两泉的鱼却互不越潭,形成"两水相交,鱼不往来"的异景奇观。</h3> <h3>清水潭景观。</h3> <h3>浑水潭景观。</h3> <h3>园内其它景观。</h3> <h1><font color="#57a7ff">二,牡丹颂</font></h1><h3> 今年开春才1月,昆明昙华寺公园的景色却苜蓿于万千牡丹之中,在春城的冬日暖阳下最早绽放容颜。1月18日,昙华寺公园第六届牡丹花展暨花潮会正式开幕,9大色系8000余株牡丹营造出景秀山河般的“昙华花潮”。引入唐代诗人李山甫的诗句最能表达牡丹此时此刻的意境:</h3><div> 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div><div>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div> <h3> 昙华寺内有一棵伏昙树,相传来自印度,昙华寺因之得名,古树依然耸立在昙华寺内藏径楼偏院内,墙上有石刻题泳“优昙献瑞”四个大字,昙华寺历来以花木繁艳著称,民国初住持和尚映空“以善艺花名于滇中”,使昙华寺内“花木亭亭,四时不谢”,当年培植的牡丹、春兰、雪兰、虎头兰、缅桂花、垂丝海堂等花,曾名噪一时,现绚丽多姿的名花佳木,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br></h3> <h3> 今年牡丹花展自1月18日开幕起至4月25日结束,至今已举办第六届了。园内的不同时期,可让各位朋友在2月看到“催花牡丹”;3月观赏到“百年牡丹”、国外新品种牡丹;4月则鉴赏到“花中二绝”牡丹和芍药等。<br></h3> <h3>国色天香,竟相争艳!</h3> <h1><font color="#57a7ff">三,樱花颂</font></h1><h3> 樱花,是高贵,是纯洁,是神秘,是幸福的象征。樱花的姿态优雅、高贵,让人迷恋万分,流连忘返!</h3> <h3> 樱花,自然,活力,清新,淡雅,它施展着自己的魅力,吸引着人们.</h3><div> 这里风景独好,一眼难忘.瞧!那满树的樱花,正是欢迎大家前来的表现,那粉红的“云霞”正红着脸迎接朋友们的到来!</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采桑子·梅花谢後樱花绽》</h3><div> 作者: 赵师侠(宋)</div><div> 梅花谢后樱花绽,浅浅匀红。</div><div> 试手天工。百卉千葩一信通。 </div><div> 余寒未许开舒妥,怨雨愁风。</div><div> 结子筠笼。万颗匀圆讶许同。</div><div> 仔细品味,确实是古代诗人对樱花形态的真实写照!</div> <h3> 阳春三月,登临昆明圆通山,踏春赏花,是云南昆明人的传统习俗。樱花区在北面,共上下三块樱花区内,数千株云南樱花、日本樱花和垂丝海棠竞相开放,构成一片上万平方米的花海,红白交映,赏心悦目。通过编者提供的几副手机照片,大家也许可以领略到樱花的局部火红的绚丽风采!</h3> <h1><font color="#57a7ff">四,水源地踏春</font></h1><h3> 昆明市嵩明县白邑黑龙潭的水就是出自这座小山。水是生命之源,有水才可能有绿洲,才可能有生灵万物,才可能有人类文明发展。</h3><div> 此黑龙潭位于白邑龙潭营村南,距离昆明市主城区40多公里。远望是一座不高的小山,山脚下有一座寺庙,名“黑龙潭寺”,始建于明代。泉眼就在庙中的龙潭。潭底望去,呈青黑色,故名黑龙潭。泉水涌流不已,水量很大,据当地人们形容说“有牛身子大的一股水”。水从潭中涌出,形成一条小河,汩汩向南流去,注入下游的松花坝水库。</div><div> 松花坝水库所蓄之水决非只靠雨水,主要来源于上游河流。沿松花坝水库向北上行,可直接抵达嵩明县白邑乡。白邑又名邵甸,昔称滇源。这里是松花坝水库上游,系盘龙江正源。此地泉眼遍布,过去曾有“白邑九十九眼龙潭”之说。如今,较大的泉眼尚有青龙潭、黑龙潭、白龙潭、黄龙潭等。而松花坝水库又为昆明主城区提供超过60%的用水量。故把白邑黑龙潭称为昆明的水源地一点都不过。<br></div> <h3> 昆明松花坝水库是用于防洪、蓄水的大型水库,位于昆明市北郊黑龙潭东北面,白邑黑龙潭的下游。现今总库容已扩大到2.19亿立方米,平均每年可向昆明市提供饮水量30多万吨,占昆明市自来水公司水量的60%以上。(下图为松花坝水库外景)</h3> <h3>白邑黑龙潭公园内景色。(金鳟鱼在水中欢跃!)</h3> <h3> 园内山茶花树及其它景观。(我们去时,当地茶花迎春活动刚刚结束。但通过局部仔细观察,艳丽的云南山茶花却不输红牡丹,各有千秋!)</h3> <h3> 编后记:各位朋友,在本专辑(冬春篇)即将告一段落时,昆明北郊黑龙潭又要举办杜鹃花花展啦!遗憾的是来不及收编了。通过以上介绍,朋友们应该对“春城无处不飞花”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初步印象了吧?待今年过后,一定把“春城无处不飞花”(夏秋篇)补上,给大家一个完美的交待!届时,各位朋友又可以看到春城昆明的夏秋风采了。(注:下图为昆明捞鱼河科技园50多万株郁金香景观缩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