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寮学校教师教育故事——“我的教育心得”(第一辑)

宝安中学(集团)第二外国语学校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编者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当前,社会生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心灵。学校教育只有关注生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我们才能真正占领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font></h3> 教育要让孩子光明绽放<h3>作者: 上寮学校 蔡月红<h3><br></h3><h3>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平凡教师,回想短短的从教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什么值得称颂的大作为。但在平淡的教学生活里,我也有我与学生的刻骨铭心的小故事。</h3><h3><br></h3><h3>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野百合也有春天。寂静山谷里的野百合,没有华丽外表,远离温室的呵护,也许从来就有人认可或欣赏它,没有谁会给它浇水,更没有谁给它施肥。那漫天飞舞的花蝴蝶,都不愿在它的身旁停歇。每当我想起这句话,我就会想起班上的一个学生。</h3><h3><br></h3><h3>记得刚开学接手这个班级,对班上同学的情况知悉的并不是那么详尽。其中有一个学生让我特别印象深刻,这是一个活泼之余比较调皮的男孩。但真正引起我开始关注他是在一次班干部选举的班会课上。当我问有谁自告奋勇想当我的语文小组长时,他很积极的举高手了,很用力的把手举得比别的同学都高,而且眼里闪耀着热切的光芒,我想为何不给他一个机会呢。于是我说,那你就担任你们组的语文组长吧。话音刚落,班上顿时炸开了锅,人群里传来同一个声音“老师,不要给他当组长,他收不好作业,一年级还曾经欺负女同学。”,同一时刻,这个男孩所在小组的同学也直呼不愿意。我当时心里非常惊讶,这个小男孩也愣住了,表情随之发生变化,眼眶红红的,趴在了桌子上不敢抬起头来。这个平时虽然稍微有点调皮,但还是很积极的小男生竟然受到了这样的公开拒绝,这是我所没预料到的。但我知道,如果我接受了其他同学的意见,在课堂上当着众人的面也不给这个男生一个机会,那么一定会在这个还只是上四年级的小男生脆弱的心灵里留下难以磨灭的自卑心理,他会从此认为老师跟同学都不喜欢他,而变得没有自信,甚至恶性循环,破罐子破摔。于是,我随即决定冒险任用他。我对学生说“老师作为你们的新班主任,对你们以前的故事不了解。老师只看眼前,老师重视的是你们现在的表现。每个人都曾经犯过小错误,但是只要知错能改,任何时候都来得及。你们每个人都有犯过或大或小的错误,那么如果你一犯错老师就生气不理你,再也不相信你,你觉得老师这样对吗?老师希望你们给他一个机会尝试,他这么积极举手,说明他是特别愿意为你们服务,当你们小组长的。老师呢,也要考验他,如果两个星期后,你们如果发现他做得不好,老师如果也发现他做得不好,我们再选任一个小组长。”自然而然,学生觉得我说的有道理,纷纷都表示愿意给他机会。课后,我深刻反思,在我面前看到的这么积极的小男生为什么在同学中会是另一种模样呢。</h3><h3><br></h3><h3>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大约是过了一个多星期,我接连接到了关于这个小男生的投诉。有同学说他放学打扫卫生偷溜,又有同学投诉说他课间欺负人,甚至在我的课堂上,我开始注意到他在课堂上会有调皮举动影响前后桌同学学习,甚至课间同学们也不多喜欢与他玩。我想我需要跟他有一次交流谈话了。我并不想以斥责批评的方式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错误,因为那只会让他更加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学生,同学们不喜欢我,老师也开始讨厌我。这样的心理一旦形成,他便会在内心给自己贴上标签,并定位自己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差生,从而自暴自弃甚至自卑。于是,我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想帮他发现自己的优秀的一面,于是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有哪些优点?”答案却是出乎我意料,他一改平时活泼爱笑的模样,不敢直视我的眼睛,深深地低下头,过了良久,吐出一个弱小的声音“我没有优点。”,然后眼眶转动着泪花。那一刻我内心惊呆了,一个平时活泼好玩的孩子,面对这个问题,让他那么自卑,甚至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听了他的回答,我感到心疼,这是一个多么脆弱的内心。我知道我需要有更多的耐心与鼓励去化开他内心的阴霾。我知道我不能采取疾风暴雨的方式责备他了。于是我开始告诉他老师眼里他的优点,当然这些我所对他提出的优点更多是很细小的东西放大了鼓励,建立他的自信,并让他觉得老师还是喜欢他的,他并不是那么差劲。听了我说出他的优点,他难以置信的看着我,似乎不敢相信我没有严厉批评他,而且表扬他有优点。从他的眼神里,我明白了,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别人去发现他的闪光点,每一个孩子都不是不能变的优秀,他们可能都是蒙上了灰尘的明珠,而我们老师要帮助他们抹去身上的那层或厚或薄的灰尘,再现他们的明珠光芒。后来我与这个男生约法三章,要他定期跟我进行一次谈话,每一次都要告诉我他的一个新的优点,或者做了一件什么好事。</h3><h3><br></h3><h3>通过一段时间努力,他的进步是明显的,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按时上交,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他的眼睛里少了一份惘然自卑,多了一份自信。</h3><h3><br></h3><h3>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谈到后进生时说:“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的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每个孩子都可爱的花朵,有的如傲放的月季玫瑰,花香四溢,令我们喜爱;有的却如山谷里的野百合,虽然也开了,白的白,黄的黄,但是不起眼不亮丽;还有的需要等待,等待他开花的那一天。在老师爱的浇灌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最美、最炫的春天。谁说每一个人成长的路上没有引路人的帮助呢。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可能都在等待老师的帮助引导,因为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一盏指路明灯,哪怕我们花些许绵薄之力,都有可能让孩子大放光芒。</h3><h3>(编者: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h3></h3> 让花朵因爱而绽放<h3>—— 我的班主任故事</h3><h3>作者:上寮学校 李晓丹</h3><h3><br></h3><h3>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作为班主任更应如此。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待学生、关爱学生,切实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最信任的领路人。</h3><h3><br></h3><h3>小杨是我新接手五年级的一个学生。说起这个学生,真是全校闻名,无人不识。从他一年级步入校门开始,他和他的孪生弟弟便成为老师们的烦恼。这两兄弟长相相像,品行相同。成绩极差、行为乖张、难以管教。很不巧,五年级我接手了哥哥所在的这个班。记得第一次语文测试,他考了8分。尽管不抱希望,但是个位数的成绩仍给了我一棒。于是我找他谈话了。他竟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我说:“老师,我不认识字呀,不知道要写什么”。那一瞬间我发现我真的高估了他的水平。大字都不认识几个的五年级学生,我拿什么来拯救你呀?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寻思这个问题。在后面的日子里,我关注了一下他在课堂上表现和课后行为。课堂上,他不是在发呆就自己在画画,也不会骚扰周围的同学,对于这样的表现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课后却总不安份,今天惹这个同学,明天惹那个同学,总不消停。</h3><h3><br></h3><h3>有天有个孩子来报告说小杨在本子上写他的坏话。当时我就很好奇,小杨大字不认识几个还有本事写别人坏话?拿到本子一看,还真是神奇了。一个作业本里,画满了人像,旁边标注了不少学生的名字,还有所谓搬弄是非的坏话。别说,画画的不错,挺逼真的。名字也没有写错,句子的错别字也不多。我就纳闷了,他不是不识字吗?怎么这方面倒有天赋了。针对这个行为批评教育之后,我跟他说:“小杨呀,老师在批评你不对的行为后也要表扬你一下。”他一听到表扬就楞了。我笑着说:“之前你不是对我说你不认识字吗?怎么我发现这个本子里面的名字还有句子都写对了呢?原来你不是不认识字呀。”他一听,居然也有点不好意思了。是的,这个孩子并不是真的无药可救的,可能只是方法不对呢?我借机鼓励他说:“老师发现你还是不错的,写字和画画都很不错,特别是写对那么多字让老师特别高兴。但老师希望你以后在作业本上写的是作业,而不是别人的坏话,你就更棒了。”他高兴地点头走了。</h3><h3><br></h3><h3>从那以后,我感觉他变了。写字本能够按时上交,书写工整。其他的作业尽管错漏百出,也基本上交了。我想既然课堂讲的内容他听不懂,就干脆每天课堂给他布置一个任务,抄抄作文、抄抄日积月累等。他也乐意,每天语文课堂就重复着这个抄写的工作。有一次班里组织写字比赛,他的作品还被张贴在教室后墙上。从那以后他抄写的劲头就更足了。考试卷上的字也越写越多,尽管分数仍不如意,但是他不再抱着一种我不会就不动笔的态度。或许是学习有了新的自信,他在课后也安份了很多,不再喜欢和同学打打闹闹。这样的变化很是让我惊喜。</h3><h3><br></h3><h3>一位名人说过,要用放大镜去看孩子的优点,用缩小镜去看孩子的缺点。目前小杨仍是我们班成绩最差的学生,但可喜的是我看到了他的改变和进步。其实每个学生都是含苞待放的花蕾,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让他们绽放光芒。对他们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呵护,切实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各自独特的性格,让他们在关爱中找到自信,引领他们健康成长。</h3><h3>(编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允许,请勿私自转载)</h3> 若无耐心剪裁,哪来静待花开<h3>作者:上寮学校 江逢秀</h3><h3><br></h3><h3><br></h3><h3>提起小言,满满都是累。从四年级接手至今,已在办公室挨了无数次批斗,全校闻名。更棘手的是孩子妈妈特别宠溺,恨不得如母鸡护子般让孩子永远藏在自己的臂弯里 。甚至当着孩子的面怀疑质疑老师,生怕孩子受到半点委屈。孩子犯了错误,总有千万个客观理由,要么就把责任揽到孩子妈妈身上。这样下来,孩子任性无礼,叛逆独行,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而今,不单对自己的妈妈毫无感激之情,对老师的教导也嗤之以鼻。我使出洪荒之力想帮助其改改坏习惯,开始了艰苦漫长的“会诊”之行。</h3><h3><br></h3><h3>一、坦诚相对,走廊谈话</h3><h3><br></h3><h3>刚学完《文言文两则》,课后我布置了背诵及默写任务。果不其然,全班就只有小言既没有背诵,也没有默写,翻翻课外书,抖抖二郎腿,要不就用胳膊住着脑袋发呆。他经常有这样的行为,虽没影响别人,但也没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全班就他一人敢面对老师布置的任务熟视无睹。我的愤怒好像一把火,忍不住想找他喷火!冷静冷静。怎么办?要教好他,必须有点智慧。</h3><h3><br></h3><h3>于是,在上课铃声响后,我在走廊拦住了他急匆匆上厕所的他。没 错,这孩子总是上课铃响起才从漫画书中惊醒,才跑去上厕所。我默默数了数10个数,稳稳情绪,才开始好好和他进行了一番谈话。这孩子软硬不吃,若说不通他,白搭。首先我摆明立场,我找你说说话,不是闲得发慌,没事找事,也不是来批评你、训你的,而是来帮助你,改进你的学习的。相信你自己呆坐一边也是很无聊吧。一开始摆明谈话目的,让他没有敌意,以便接下来他能够真心地、畅所欲言地与老师谈话。</h3><h3>接着回到学习上。我问:“在现在的几门学科中,你哪门课学得最好?”</h3><h3>“语文。”</h3><h3>“这次考试,语文考了多少分?”</h3><h3>“刚及格。”</h3><h3>“数学呢?”</h3><h3>“不及格。”</h3><h3>“看来你偏科还偏文科呀,基础还行喔”</h3><h3>“那你这学期就一点没学?”</h3><h3>“无聊,不想听。”</h3><h3>“那看来还是我的问题了。因为课上得不够吸引你,所以你不想学。”小言没吭声。于是我继续说:“这样,我们俩一起改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老师也做的不够。我以后多请同学们提建议,多向大家请教,争取把语文课上生动。但是,你也要改进你的缺点,上课认真听,认真完成任务,好不好?”小言点点头,还向我提出了建议。</h3><h3>“这样吧!我聘任你为课堂导演咋样?你上课仔细挑毛病,下课告诉我,成交?”</h3><h3>他很兴奋的答道:没问题!我满意的笑了笑。最后回到背书的任务上。我问:“导演,那个背书的任务?”</h3><h3>“我不会,周三可以吗?”</h3><h3><br></h3><h3>他不好意思的笑笑。我正好做个顺水人情,何乐不为呢?没想到本次谈话他的态度挺好的,还从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学困生他们调皮大胆,敢说真话,虽令老师头大,却也让老师从自己狭小的世界里走出来。下一节课时,他已经一改常态,认真听课“找我茬”呢!</h3><h3><br></h3><h3><br></h3><h3>二、双管齐下,严慈并济</h3><h3><br></h3><h3>没有哪个差生能一夜之间完全变好。如果他们犯错的时间能拉长,比如由一周一次变为一月一次,半年一次,就说明他们在进步。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头脑里的负面思想太强大,而正面思想太弱小。但如果能精心培育,积极的思想也会长出参天大树,负面的思想则会被压抑,变得弱小,不易崭露头角。</h3><h3>这不,小言又犯错了。</h3><h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孩子的进步没有那么容易,总还会反弹。</h3><h3><br></h3><h3>考试交了白卷。连续几天的早读,他都迟到了。打电话和小言妈妈联系,果不其然,有一种迟到叫:我妈妈没帮我调闹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当即请妈妈到校面谈,严肃指出她包庇宠溺之实,再温言告知我的建议,最后表示我所做的这一却和妈妈的出发点一致,只是方式不同。小言妈妈她承认自己错了,不应该再包庇孩子。面对小言,我觉得该正面教育加集体教育了,当着全班的面批评了他的所作所为。我当时立即怒目圆瞪,站了起来,义正辞严向他质问。然后,我又怒斥了他的个别不良行为及不良思想。刚开始,他还狡辩,后来就低下头来,承认了。</h3><h3> 首先质问他迟到的原因,质问他上次考白卷的事情。看他在老师面前态度挺好,我又鼓励了他,说他以前是每周被老师喊来谈话一次,现在虽又犯错了但基本上过了两周才又被老师喊来谈话,希望在一个月后,老师才会和他谈话。老师不要去他立马改掉所有的毛病,但起码要让犯错误的次数越来越少,这就是进步。 对这类控制力差的调皮学生,就要软硬兼施,双管齐下,既让他感受到老师的温和,又让他感受到老师的严厉。</h3><h3><br></h3><h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永远都在统一战线上,教学生的同时,不要忘记学生背后的家长。</h3><h3><br></h3><h3><br></h3><h3>三、千修万剪,静待花开</h3><h3><br></h3><h3>今天早上学完课文之后,我进行了一次背书比赛,即看谁最先把这篇课文背下来。</h3><h3><br></h3><h3>在全班开始背诵后,我观察到每个人都很认真,连小言也在很用心很认真地背。等到我来检查时,他站起来还真的会背了,我很意外的是,同学们立刻自发地给了他热烈的掌声,并喊他“厉害了我的哥。”。最近这段时间,小言进步较大。上语文课,他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了,基本上不再犯错,我也比较满意。像他这样的学生,今日能如此用心地背书,我还真比较感动。当老师的就是要点燃学生学习的动力,至于学习的事情就交给他们自己去做吧。老师为学生点燃一把火后,就让他们自己去燃烧,自己到环境的熔炉里去炼成钢铁。</h3><h3><br></h3><h3>如果每一个孩子是一棵树,达到静待花开的前提是,剪过枝,施过肥,浇过水。一切就绪,方能静待花开,否则就变成了守株待兔。</h3><h3>(编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允许,请勿私自转载)</h3> 给孩子多一份期待<h3>作者:上寮学校 刘秋琴</h3><h3><br><h3>刚开始接手这个班级,就被一位特别的男孩吸引了注意去,他就是独自坐在第四大组靠窗的第一个“天才”位置——小孟同学。</h3><h3><br></h3><h3>他长相平平,衣服鞋子没几天干净整洁,总是脏兮兮的,课堂上要么时不时地用嘴巴咬着红领巾或是水壶带子,要么瘫坐在讲台地下,说像乞丐都不为过了。最棘手的是:他容易情绪偏激,课堂上不是睡觉就是突然来个“呵,喔喔”的配音,完全无视课堂纪律。课后作业更是鲜见其完成上交,几次把他唤到办公室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其明白课堂纪律和学习要求以及人生追求,却都石沉大海,得不到任何转变。实在没办法,那就放学或副科课上被我抓来办公室,在我的监视下补写作业。可是他却因此在办公室出了名,只见他一边写作业一边自言自语的哭嚎。这种情形屡试不爽,无一例外。办公室老师总会循声而望,或调侃、或训斥,他丝毫不受影响。或许他已经习惯了此番的完成作业状态。这哭嚎的功力只增不减,开始让我束手无策,于是我或安慰他、或引导激励他,却无济于事,等他哭完写完才算收场,几次下来我倒也习惯了,对他的边写边嚎的嘴脸已经熟视无睹。可很长一段时间我困扰不安,我该拿他怎么办?我要放弃他?可是我是老师,我又怎么能放弃每一个学生?</h3><h3><br></h3><h3>于是我想要更多的了解小孟,从班主任、科任老师以及学生那里询问了解到:小孟是人们眼中的“问题学生”,“习惯了,他就是这样子的。”“在英语课上他大声顶撞老师被校长抓到办公室教育过”“他妈妈来过几次学校随堂陪读过几次”“他很脏”….他没有朋友,没有人愿意和他同桌。天啊!这是怎样的评价啊。可怜!我开始动了恻隐之心。还是因为不完成作业的情况太过突出,我几次给小孟家长QQ留言,等来的却是没有任何回应。时间久了我也纳闷为什么有这么不关心自己孩子的家长。事情便不了了之。小孟依然经常趁着课堂活跃的气氛,越发无视纪律,大喊大叫,下座位走来走去,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不仅影响正常教学还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课,任我去眼神或是语言提醒仍然无法让他安分下来,恨不得把他扔出教室。</h3><h3><br></h3><h3>又一次因为作业总是不完成,课代表告状于我,我便让小孟打电话给小孟母亲,然而他死活不肯。并激动的哭喊死也不去,还口口声声说“告诉妈妈,我就不用回家了”“一定会被打死的”“我没有家了”我以为这又是他不完成作业惯用的伎俩,接着我推搡着让他去办公室自行打电话让家长告知我不完成作业的原因,他却做出惊人的“边哭边头撞击桌子”的举动,着实让我心里一紧。我毫不留情地还是掏出手机打通了小孟母亲的电话,电话里我再也没有之前的温柔语气,我只想质问家长孩子一次次不完成作业是否知情,为何一次次忽视对学校教育的配合….通过与小孟家长几次见面谈话,以及家访,对小孟家庭情况的深入了解,我更加深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缩影”,小孟母亲教育方式粗暴单一,以打骂为主,小孟身上常常伤痕累累,是传统的棍棒教育。家庭的种种原因已经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深深地印下烙印。因此小孟自卑、孤僻、心理偏激、懒散、情绪不受控制等等太多太多问题了,又怎么与家庭脱得了干系。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再一次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对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经过与小孟家长的耐心交流和引导,小孟母亲承诺不再打骂孩子,会对孩子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注,并会积极配合学校教育,请求老师不要放弃小孟。</h3><h3><br></h3><h3>当然我不会放弃每一个学生。原本以为,以学生带动学生的教育力量或许能在小孟身上印证。于是我给他找个语文课代表同桌并为他指定学习监督伙伴,同时制定作业新规、奖惩新规等等调动全组和全班力量来对小孟施以影响,然而事实证明这些做法都是徒劳的。没过多久,语文组长和小组成员时不时跑来诉苦和告状,因他总是连累小组被罚作业,还有同组女生委屈地趴桌哭泣不止,然而他却嗤之以鼻。这真是让我越发头疼和恼恨。原本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因为折断了翅膀来到了人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责任就是用爱去呵护他们,帮助他们重新长好翅膀。因此我天真的以为只要我对小孟足够关爱,一定能够感化他。我努力寻找机会让他帮我提提包、端端作业本好跟我拉近距离;找机会跟其聊聊天,摸摸他的头,耐心的询问在没有吃早餐时递上一个小鸡蛋,给他派派学习小用具,并委以做个语文小组长,努力挖掘其优点,及时捕捉其进步且在班级大肆表扬激励,可是好的表现只能维持两三天,就在这反反复复中,让我一次次地满怀信心,却一次次被他坚持不了几天就打回原形的事实摔得满心伤痕、灰心丧气。他依旧我行我素,上课睡觉、弯腰哈背,不听课不做作业。叫我如何是好?几次暗暗发誓,不再管小孟。只要他不影响其他同学,怎么样都好。其实经过几番斗智斗勇,他的鞋子衣服比较干净了,见到我还会跟我问声好。为此我应该感到高兴不是吗!</h3><h3><br></h3><h3>其实小孟很聪明,只要他偶尔能听上几句,他就能运用。但就是实在懒惰和无法自制。这么聪明的一块料不用在学习上是多么可惜。也许是教师天职的本能,这总让我不甘心,在心理斗争中总想试着去改变小孟,我想让他优秀起来,和伙伴融洽起来。于是我不断翻阅书籍、请教有经验的同事,变着法子来软硬兼施、软磨硬泡,小孟依然百毒不侵。</h3><h3><br></h3><h3>也许他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成长,慢慢来,让我们给他多一份期待。我想,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急躁,就会把更多的阳光洒向孩子的心灵,这才是我能做的!冬去春来,新学期如期而至,我和小孟的故事还将继续,或烦恼,或无奈,或欣喜,或兴奋,宛如静静等待一朵花开,我在守望着他的成长。</h3></h3><h3>(编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允许,请勿私自转载)</h3> 用心等待,爱心灌溉<h3>——记我的教育故事</h3><h3>作者:上寮学校 曾颖琪</h3><h3><br></h3><h3>秋叶还未落下之时,我站上了讲台,在这片我所热爱的故土上,成为了一名教师。如今,春花含苞待放,我又站上了讲台,和51个可爱的孩子,迎接一个新学期的到来。<br></h3><h3><br></h3><h3>秋去春来,成为教师的第一个学期如白驹过隙。这51个孩子是我带的第一届学生,正如每个妈妈在初为人母时,会对自己有很多期待,也会对这第一个孩子抱有太多的期待,我对我们三(2)班的51个孩子也一样。我希望在成为孩子们良师的同时,还能够成为他们的益友;我希望能够少些批评,多些鼓励,用谈心取代批评。然而,现实总是不同于自己的想象的。因为生活总是会有很多的变数,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变数,生活才会与众不同,人也才会成长。</h3><h3> 三(2)班是一个新班级,新的同学和新的老师都让孩子们在开学伊始有些不适应。在大多数孩子适应这些“新”之后,个别孩子的“与众不同”就凸显出来了,我想这也正是我和孩子的“变数”。其中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很聪明也很灵活,同时也很有“个性”。我和孩子的妈妈多次进行沟通,寻找解决的方法。孩子的妈妈对此也十分头疼,她说孩子被家里长辈给宠坏了,有些小性子,也有些自私。我知道,多年宠出来的性子和习惯不是一天就能改变的,于是因为孩子在学校的一些问题,我经常跟这个孩子谈心,希望他能够在谈心中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去改正。</h3><h3><br></h3><h3>在学期中后段的一次谈心中,我拿了一张纸,上面给他画了很多个爱心,跟他说:“你看,这是老师根据第一次见你时对你的印象,给你画的爱心,你先拿着。”</h3><h3><br></h3><h3>“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奶奶,都会有这么一张纸,只是这张纸是无形的,放在他们的心里。他们都很爱你,所以上面会有比老师更多的爱心。因为这些爱,他们会包容你的错误,还会告诉你应该要怎么改正,这是他们对你的期盼。你妈妈跟老师说过,她说她不是要你的成绩有多好,但是她希望你能成为一个善良的孩子。妈妈希望你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所以她才会经常告诉你,上课的时候要认真,跟朋友相处的时候要包容,不能发小脾气,不能那么自私。老师也是一样的,老师也希望你能够成为更棒的孩子。无论是上课时的纪律还是下课时候的安全,在你犯错误的时候,老师都跟你谈了一次又一次,但你想想看,你觉得自己有改变吗?你总会信誓旦旦地跟老师保证不会再犯了,老师也满怀欣喜地期待着你的改变。可一两天过了,你还是会因为同一件事受到老师的批评。你想想上课的时候,每次你满怀信心地举手,期待老师能够点你起来回答问题,但老师总是不点你,你觉得你伤心吗?”</h3><h3><br></h3><h3>他轻轻点了点头。</h3><h3><br></h3><h3>“老师也是一样的,老师也很伤心。因为爱你,希望你好,才会一次又一次地找你谈心,跟你分析事情错误的原因,你应该怎么改正。可你总是在承诺了之后又失信。就像老师捧着一颗真心到你面前,你却狠狠把它摔倒地上。”我的食指轻触他的胸膛,指着说:“你也有一颗心。这颗心会开心,会伤心,也会痛。当老师这颗心因为你伤心,因为你痛的时候,老师就会在这张无形的爱心纸上,给你划掉一颗心。你想想,这一张纸才多少颗心,能够让你一直去挥霍?你想想爸爸妈妈和奶奶,他们那张无形的纸上的爱心很多很多,但是你总是让他们对你的期待落空,那张纸的心也会有划完的一天,你想这样吗?”</h3><h3><br></h3><h3>他摇了摇他的脑袋,说:“不想。”</h3><h3><br></h3><h3>我长叹一口气,说:“今晚,你回去好好想想,怎么样才能让这张纸上的爱心越来越多,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h3><h3>对于我来讲,站在讲台上上课也好,坐在办公室跟孩子谈心也好,最终的目的都不是传授知识,我想还应该给孩子更多的人格力量,让他们在懂得温暖自己的同时也能够照亮别人,在享受被爱的同时更要学会去爱,爱自己,爱别人。新学期到来了,我看到了这个孩子些许的变化。我想,每个孩子都是春日里的一朵花,有些已经灿烂开放,有些还在积蓄着力量。而这个孩子在三年级的第一个花期将会在不远的未来,只要我们耐心等待,用爱灌溉。</h3><h3>(编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允许,请勿私自转载)</h3> 孩子,你可以犯错<h3>作者:上寮学校 李靖</h3><h3><br></h3><h3>人们说“后妈难当”。上学期张雪老师调走后,我就当了五(4)班的“后妈”。张老师曾多次跟说:“这班熊孩子,就需要你才能震得住,你接这个班的希望最大。” 张老师预言的真准,不知是我运气好,还是与这班孩子有缘。其实每个班、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势和不足,看老师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教育出怎样的孩子,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h3><h3><br></h3><h3>每个孩子都会犯错,也许是孩子出于好奇,也许是出于无知,加上孩子的自控力不强,很多时候意识不到自己犯错了。我班黄凯耀同学就是这样一位孩子。</h3><h3><br></h3><h3>他非常聪明,生性好动,属于那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类型的。他的脑海中没有“纪律”的概念,只有“我行我素”“随心所欲”,我几乎每天都要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他较量。上课总管不住自己的嘴和手:坐姿千奇百怪,嘴多不断,手多不停,一个笔头,一盒涂改带就得玩大半节课,一边玩一边插嘴,有时忽然尖叫,有时老师没喊下课,他已经走出了教室。下课更疯,站队时总和前面的男生抱成一团。写出的汉字接近甲骨文——不认识,诸如此类。有的同学受到了他的影响,也开始不同程度地违反纪律,影响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和情绪。</h3><h3><br></h3><h3>我刚接手这班时,凯耀对老师的批评教育非但不能谦虚接受,而且还处处找借口,顶撞老师。那天早上,他又不遵守课堂纪律,严重影响了课堂;语文作业又没上交,我找到他问话:“语文作业怎么没交?” 他很不服气,冲着我大声说:“我交作业啦,交给组长了!”站在一旁的小组长插了一句嘴:“他根本没交作业。”“我交了!就是交了!……“他情绪激动,一边哭,一边不停地顶嘴,也不肯去书包里找找。我只好冷静下来,对他说:“你要知道:哭、顶嘴是没用的,回到你座位上去,好好想想你的态度与行为。” 望着他,我沉默了,久久无语。下午放学时,学生离校了,唯有他没走,像一个泄气的皮球走到我身边,“老师,我的作业在书包找到了。” “真的想通啦?” “老师,我错了,我的态度不好,不应该与您顶嘴……我改!” 看到他诚恳的样子,我送他一句话:“你可以犯错,但不能犯同样的错。”他望着我点了点头,像一只快乐的小鸟,离开了教室。</h3><h3><br></h3><h3>从那以后,这块顽固的坚冰,终于融化了。不管我怎样闹他批他,他总望着我,恭敬听着,微笑着。每天放晚学,他都会跑到我身边说声“拜拜!”,如果我生气不理他,他一定不会走。我好像具有强大的磁性,凯耀心窝里的话也爱跟我说。周五的一节语文课上,学生都在自由阅读课文、写批注,我经过他身边,低头看看他的批注,他手拉住我的衣襟,嘴贴近我的耳朵,悄悄而又激动地说:“来,老师,我告诉你,你不能跟别人说哦。我妈妈有孩子了。” “多大了” “不到一个月,我妈妈告诉我的”此时我感动了,他对我的信任,却远远超出了我对他的关怀。在他的周记里写道:李老师对我的态度很严肃,对我的要求很严格,她给我的批评最多,奖励也不少,我喜欢她,也很爱她……</h3><h3><br></h3><h3>让我更让欣喜的是,在开学报名的第一天,学生正准备排队放学,袁文杰同学突然呕吐2次,呕吐物洒满一地,难闻刺鼻的气味立刻散布空气中。“谁来帮一帮袁文杰同学!”我话音刚落,凯耀首当其冲“我来!” 他看了看地上的呕吐物,赶紧向卫生工具箱跑去,等我把同学们送出大门再回到教室后,在其他两位同学的协助下,地面收拾得干干净净。之后,凯耀对我说:“老师,帮我给妈妈打个电话,告诉她我回晚了点,让妈妈放心。”他妈妈知道此事后,也兴奋不已,表扬了一番。</h3><h3><br></h3><h3>我常常对学生说,“你们的所作所为,对的便是对,错的便是错。” 有学生说,老师就像“花千骨”的师傅白子画。我告诉他们,我怎能与白子画相提并论呢,但我与白子画不同的是:允许你犯错,但不能犯同样的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学生是鲜活的个体,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哪能不出一点差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是一个谁也改变不了的基本事实,如果学生不存在差错,教师塑人的作用又何以发挥。 </h3><h3><br></h3><h3>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每个人的成长要经历:错误——失败——改正错误这样一个阶段,才能达到成功。这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只有通过这个过程,我们的孩子才会逐渐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能人。</h3><h3>(编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允许,请勿私自转载)</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编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允许,请勿私自转载)</font></h3> 让爱我住我家<h3>作者:上寮学校 马红梅<br></h3><h3><br></h3><h3><br></h3><h3>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里说:“我最关心的还是困难群众。”十来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最关心的也是困难学生。</h3><h3><br></h3><h3>也许从小家里穷,能明白穷孩子的痛苦吧。每次带一个新的班级我总是对班级贫困孩子关爱有加。这不,我现在带的班级还真有一个这样的特例,家里贫困但是学习成绩优异,这更加勾起了我对她的保护欲望。</h3><h3><br></h3><h3>新学期搬进了新的教学楼,班级需要购置盆栽来布置教室,还有各种活动的开支,家委会发起了征集班费的活动。一个叫做刘炜的孩子的姐姐给家委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因为家里姐妹多条件有限,班级孩子生日会就不参加了,班费能不能只交一半?家委会的妈妈们说这个孩子太懂事了,同意她的申请。</h3><h3><br></h3><h3>有了这个信息我就特别想去刘炜家看看,于是第一批家访我就选定了她家附近的一些孩子。去到她家才真的心酸起来:他们家有五个女儿,二姐还是我教过的第一届的毕业生,那个孩子当时就特别懂事,打电话和家委会商量交费事情的真是这个二姐。三姐读高三,四姐在我们学校读初三,同样在零班。孩子多还不要紧,关键是爸爸的眼睛因为年轻的时候做焊工没有好的保护措施,现在几乎失明。妈妈为了照顾爸爸只能在家做点手工,偶尔也去摆摆地摊。</h3><h3><br></h3><h3>回来之后我向家委会汇报了家访的经历,大家纷纷表示同情,愿意伸出援助的手,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帮助她。当即我们就把班费全部退给了刘炜。 之后班级的各种活动家长们都抢在我的前面想到了刘炜,能够帮她分担的我们全部帮她分担了,我们也成立了一个微信群,取名爱心小屋,由几个爱心家长组成。一次偶尔的机会陈主任了解到我们有这样一个群,当即拿出手机盯着我把她加进了群,之后不管是什么活动都有她的一份爱心。</h3><h3><br></h3><h3>11月的生日会即将举办,六位生日的孩子中就有刘炜。于是我和班级的孩子精心策划了一场与众不同的生日会。</h3><h3><br></h3><h3>在生日会中,我设计了三轮抽奖,抽奖的礼物是刘炜需要的。第一轮的是足球鞋,刘炜是学校足球运动员,第二轮书包,第三轮是帆布鞋,吴佳颖妈妈再帮她女儿买鞋子的时候早就准备了的礼物。我提前和另外5个孩子打好招呼,所有的签都是一等奖,而他们必须提前想好抽到的礼物,随便自己怎么编都行,反正这五个孩子的礼物是不会兑现的,只有刘炜的礼物是我们要精心去准备的。</h3><h3><br></h3><h3>忘不了运动会结束那天下午我们的狂欢和全班孩子们心领神会的配合,刘炜丝毫没有发觉我们背后善意的谎言,第二天就以家访的名义约上她买了我们爱心团队给她的礼物。</h3><h3><br></h3><h3>与其每次捐款给贫困山区,丝毫看不到我们的贡献,我更喜欢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身边需要的人,不管以后刘炜会变得怎样,我只希望在她遇见我的这三年时间内,在我们带领的这个班级有一个温暖的像家一样的地方。</h3><h3>(编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允许,请勿私自转载)</h3> 教育教学故事<h3>作者:上寮学校 李媛萍</h3><h3><br></h3><h3></h3><h3>我来上寮学校半年多,除了当七年五班的班主任还兼任两个班的语文老师,我特别喜欢张晓风和她的散文,其中有一段写到了她送孩子上学时的一番内心剖白:“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张晓风自己就是大学教授,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老师就是在白纸上写字作画的人,好的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变得优秀,老师不好的习惯也会给学生留下一生的污迹。</h3><h3><br></h3><h3>刚进初中,大多数学生仍保留着在小学时期的上课习惯,有几个孩子在我上语文课的时候过于活跃,甚至一些难听的网络字眼都冒出来了。有一次,上早读课的时候,因为早上来不及,穿的白裤子不小心沾到了路边的泥土,脏了一大片,我没有意识到。早读课上大家都在大声朗诵的时候,平时“活跃”的那两个女学生边指着我的裤子边小声地忍着笑。我回头看了看自己的背后,突然明白了。我没有说什么,下课之后叫来了她们中一个女孩子。我说:“我了解过了,你小学的成绩非常好,从你的作业来看也非常优秀。但是开学这两天的课堂表现令人担忧,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她突然意识到了自己最近的浮躁,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我接着拍了拍她的肩膀:“我觉得你的思维导图很有创意,你很有语文天赋,可千万别错过了变得优秀的机会呦!”她终于抬起头来,递给我一张纸巾,嗫嚅着:“老师,你后面······”我会心一笑:“原来是这个呀!人生何处无尴尬?老师没事。感谢你对老师的关心,老师很开心。”她抬起头笑了笑说:“老师,你还是去洗手间洗一下吧!”从此,这两个女孩子上课很少再有乱说话的情况,反而在语文上进步飞快。我内心窃喜,这个尴尬的开头歪打正着成为了我走进孩子内心的第一步。</h3><h3><br></h3><h3>转眼已经工作半年了,刚接手七年五班的时候,我就坚定了一个信念,管理好班级要靠班主任的爱心更需要威严,而这个威严来自于班主任个人的说服力。班主任必须要有一定的个人魅力,至少一半以上的学生是喜欢并承认这种魅力的。其次,班主任的行事风范必须使同学们心服口服,与学生的相处应该是平等和善的。总之,班主任应与学生在保持距离的前提下亲近,这种亲近让人感到被信任和安全的同时也能传达给学生一个信息,就是有难题的时候,老师可以提供帮助。 </h3><h3><br></h3><h3>班上有一个平时表现自恋又自卑的女生常常在课堂上冒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打断上课,被我制止之后她就不再发言了,甚至也没有心思上课,常常哭常常趴着,成绩一落千丈。我和她的多次谈话都在她的沉默中窒息了。我与她的家长沟通,发现孩子敏感自卑悲观厌世的主要原因在她自己以及父母对一些细节的处理不当。她对父母的爱产生了怀疑,不再信任他人。我只是心疼,给了她一次拥抱,承诺帮她排遣难过的情绪,她开心了一阵子,又由于跟不上学习进度,我也曾个人给她补习英语,意图消除她的疑虑,帮她克服在学习英语上面的畏难情绪。 但前面的状况还是反反复复出现,经常发出一些悲观厌世的言论。有一次,她竟拒绝于我交谈。我又急又悔,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告知于她,她竟为我流泪了,说出了“对不起”三个字,我趁机引导她多体谅父母感受父母的爱。她后来在随笔中写到了误会父母的原因。至此,她的心房才能打开,后来她在随笔中写道“我最近发现数学老师越来越幽默了,数学课变得越来越好玩了。”随后,全班换了位置,她很不乐意跟我申请再次调换同桌,我趁机对她说:“如果你的数学达到目标分50分就可以。”她皱了皱眉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两个星期之后,数学模拟考试,她眉飞色舞地把一张63分的试卷举到我的面前,我从来没见到过她如此情绪如此激动的时候,开心地拥抱了她一下,分享她的成就感,并立即应允换座位的事宜。从此以后她又开始在随笔中向我诉说心事了,有时候还写道一千多字,这是个有心事的女生,她喜欢做粘土,经常发一些图片出来希望得到别人的点赞,我在随笔的批注中赞扬了她这个技能并且说道:“你的粘土制作出神入化,以后长大了可以开店赚钱拉!”这句话让她特别开心,夸赞她真正热爱的事情,她也愿意花时间在学习上了,回首一看一个学期了,她从一个满嘴脏话,自闭自卑又沉迷手工粘土的女生慢慢变成了一个开始喜欢数学课,能拿成绩与同学竞争,再也不趴在桌子上开始自信开朗了。她在随笔中写道“希望老师不要再当着同学的面批评我”,我内心一震,没想到我自认对她关心的举动却伤害了她,这不是与我的目的背道而驰了吗?于是我立刻给她写了几行字“老师对你的期待比较大,因此有时过于急切,请你原谅。但是在我心里你真的很棒!不要妄自菲薄,我会陪你成长,帮助你的!”自此以后,她从未在桌上趴过,新学期过来,神采奕奕的样子,看来家长在家里也做了不少功课哇!我感动也感慨,孩子的心曾经受过伤才会自我冰冻,然而揭开这冰冻要用多少吨的温暖啊!做班主任有泪有笑更要有爱!我也相信,用爱和关心树立的威信会更持久更让人信服。</h3><h3>(编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允许,请勿私自转载)</h3> 理解与尊重<h3>作者:上寮学校 孔维焕</h3><h3><br><h3><br></h3><h3>在我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让他们都绚丽地绽放,特别是那些“带刺的花蕾”,我们更应多一些理解与尊重。当了8年的班主任,遇到过很多的“小刺头”,钱孟宇,就是其中一个,他是个让人一见就非常难忘的小家伙:中等个头,瘦瘦的,小脸黑黑的,小单眼皮里装的是满眼的倔强与叛逆。上课时老是不能集中,有时候还发出怪异的声音,严重影响课堂秩序,下课喜欢追逐打闹,抓弄甚至明目张胆地欺负同学,做作业时动作很慢,磨磨蹭蹭,而且不肯动脑筋,回家作业经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小组长每天都向我告状,而且无论你怎样批评、教育他,他总是一副很无辜的样子,完全不当一回事。他对待科任老师的态度很差,充耳不闻,用不信任的眼光看你。有时我就在想:这哪里是个孩子?分明是一根“朽木”。每当科任老师对我说钱孟宇太难管的时候,我只能苦笑。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其实也有闪光点:很聪明,也爱劳动,早上到校比较早。我试着每天都用充满期望的目光去迎视他的漠然。渐渐的,他的漠然淡了,也许他感受到了老师不嫌弃他,有时也很喜欢他,甚至对他比对别人还好。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做一个好孩子。他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了。可他就是“坚决不改”,依然我行我素,喜欢打闹,毫无长进。记得有一次,他因为与同学发生口角,动手打了班里的同学,我不由分说将他揪出教室,火冒三丈的我对他一顿狠狠地训斥。没想到,他不但不服气,还理直气壮地顶撞我,忍无可忍的我扯着他的衣服推了他一下。谁知他居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骂骂咧咧地冲进教室,还把书扔到讲台上,当时我感到自己受到了莫大的耻辱。 </h3><h3><br></h3><h3>这件事之后,我对他冷若冰霜。而他上课再也不听我讲课,经常变着花样给我捣乱,导致我在上课时总是发脾气,而对于我的大发雷霆,他根本就无动于衷,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下课后,他更加变本加厉地欺负同学。他每天都给我繁忙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带来更多更大的麻烦。当时,我对这个孩子既恨之入骨,又无计可施。多少次想想还是算了吧,或许他真的是一块“顽石”。 就在我不知所措时,我无意间翻开了他的成长手册,在我想对老师说的话上面写道:“老师,你一定非常非常地讨厌我、恨我吧,但我不讨厌你,因为我知道你恨我这块铁不能成钢,可我讨厌你对我不分青红皂白,毫不留情的训斥,还动手推我”。读到这,我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更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总想用严厉的面孔、严厉的批评、严厉的惩罚来使学生折服的我也该好好反省了。我决定找钱孟宇好好谈一谈。那天放学,我和这个我一直讨厌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和颜悦色的谈话,在谈话中,我首先向他道歉,不该用粗暴的话语伤害他,更不该动手推他。对着我改变的新面孔,他有些不自在,又好像有点受宠若惊,一改往日那副蛮横的样子,第一次向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说自己上课捣乱、下课欺负同学都是故意的,原因就是对我不满。他很真诚地表示以后不会这样了。最后他还问:“老师,我给您和同学们惹了那么多麻烦,你们还会把我当成班上的一员吗?”我当时毫不犹豫地回答:“会,你永远是我们班级的一份子”。</h3><h3><br></h3><h3>从这件事以后,让我明白了: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灵动的个体,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变得眼明心亮,才会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h3></h3><h3>(编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允许,请勿私自转载)</h3> 牵着蜗牛去散步<h3>作者:上寮学校 魏艳华</h3><h3><br><h3>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辛苦、繁琐,可我们倾注真情、彰显智慧、深入思考。下面跟大家分享我的教育故事。</h3><h3><br></h3><h3>接手一(6)班第一节课,走上讲台,我发现有个放着书包的空位。我派2名学生去洗手间找,孩子不在!校医室、办公室、其它教室、操场也没有,所有我能想到的地方都搜索了一遍,就是不见其踪影。在焦虑地寻找中过去了10多分钟,我将此事告德育处、电家长、继续寻找。半节课后还没找到,早乱了方寸的我,突然听到:老师,小新!我看到一个若无其事、有着天使般面容的小女孩,这就是我的奇葩宝贝----小新!</h3><h3><br></h3><h3>事后,我与小新家长做了详实的交流,对孩子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小新是个非常特别的孩子。随心所欲,没有任何约束力,最头痛的是软硬不吃。我国教育专著《学记》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而学其理。课间,我帮小新理理衣、拉拉手,帮她交交朋友,拉近她与同学的距离,可她依旧我行我素,我用尽全身解数,可她丝毫没有变化。课堂上,她为所欲为。你看,语文课她突然走到教室后面又唱又跳;英语课走上讲台抱住老师不放;音乐课她躺在地上打滚;体育课,她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老师根本找不到她;早上迟到了,遇到校长巡堂,大家问:小新为什么迟到?她白了大家一眼,说了句“关你什么事?”,头也不回走了;再一次失踪,几经周折,在8年级体育课堂找到了她……。此外,同学们的投诉也从没间断:老师,陈泳欣把自己全身都淋湿了;老师,小新抱住二(5)班的某男生就亲,还硬要他做自己的男朋友。</h3><h3><br></h3><h3>哎,这孩子,真让我伤透了脑筋!我每天都在忙着处理,关于她的“售后服务”。这是我从教10多年来遇到的最大的教育难题,每天都竭力思考解题方法和思路,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专家,网上查找资料,努力寻求解题方案,结果还是此题无解。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儿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帮助和等待孩子身心自然发展。努力中我只能等待,希望小新能慢慢跟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h3><h3><br></h3><h3>一年多过去,虽然孩子依然不懂什么是尊重他人,但她开心时也会给你一个甜甜的微笑:虽然她不懂得与他人交流,但她喜欢你时会画张不太美的画塞给你;虽然她还会无故消失,但她也知道自己回到教室;虽然课堂她还有令人生气的举止;但一个眼神也能提醒她;从这些微不足道的变化中,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泳欣正在向前慢慢迈进。</h3><h3><br></h3><h3>也许,小新就是上帝给我派来的一只蜗牛!我牵着这只蜗牛去散步,漫步中,尽管蜗牛爬得极慢极慢,但我不能急躁,只能心平静气;我不能歧视,只能给予更多关爱;我不能放弃,只能静静等待,等待中我终能体会到沿途的美丽与芬芳。</h3><h3><br></h3><h3>我们教学生涯中,又岂止一只这样的蜗牛?当看到他们如蜗牛一样时,我应该学会放慢脚步,抛开自己主观想法,去解读孩子,陪着孩子静静的、慢慢的去等待、去体味沿途的滋味。虽然这种等待需要足够的耐心与毅力,但我相信,只要给孩子再多一点时间,成就的不止是孩子,还有我自己。</h3></h3><h3>(编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允许,请勿私自转载)</h3> 我的上寮故事之爱与包容<h3>作者:上寮学校 李欣欣</h3><h3><br></h3><h3>教师这个职业曾是我作为学生时的一个梦想,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总是特别渴望像我的老师一样,走上讲台,讲授知识,管理班级,和同学互动。脑子里也曾迸出了无数个有趣的想法等待实施。如愿,考上了师范大学,学了自己喜爱的数学专业,毕业后也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此时该是我将长期以来的各种想法付诸实践的时候了。</h3><h3><br></h3><h3>上寮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是我教师生涯开始的地方,承载着我所有的工作和生活理想。六年来,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有太多的感谢,感激和感动。身边的每一个同事都是那最可爱的人,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鼓励与帮助,才让我更加热爱教师这个职业。</h3><h3>时间真的在不知不觉间流逝,静下心来思考工作的这六年,自己还没来得及蜕变,成长就已经六年了。我记得在一次培训中,有老师曾谈到“班主任工作所带给她的是一份归属感,他热爱这个岗位”,那时做班主任的我就深表认同,从教第五年不做班主任时,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今年是我从教的第六个年头了,我很感谢学校给我在班主任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机会,这是一份信任,肩负着一份责任,当然我的内心也有些许惶恐,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h3><h3><br></h3><h3>时间在一分一秒流逝,故事也一个接一个的发生。新接手的班级里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叫彬彬,开学初就了解到他是一个脾气特别暴躁并且特别爱哭的孩子,需要特别留意一下。一个月以来,我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却觉得他是一个特别热心的孩子,乐意帮助同学打扫卫生,坐在第一排,特别积极地擦黑板,虽然基础差但他上课时能积极的回答他会的题目......一切都是那么平静,我想着应该是长大了也懂事了,让我很是欣慰。</h3><h3><br></h3><h3>但不久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之前了解到的暴躁和爱哭是什么样子。记得那天组长照例登记了没完成作业的名单,按照我的规矩,没完成作业的同学必须在下午上课前补完。午自习时,我照例检查作业漏写同学的补做情况,他一直无动于衷,组长登记了没完成的名单。一般按照我的规矩,没完成作业的同学必须在下午上学前补完。下午午自习时,我照例检查作业漏写的同学的不做情况,他一直无动于衷。看着名单,我火气十足的点了他的名字,并让他起立。不点还好,这一点名便发生了令我震惊的场面。他起立的同时踹了一下桌子并将桌面的东西全都推翻在了地上,双手握紧拳头,哭着说“组长又没让我补”。我质问他“作业没写完不用自觉补做吗”,此时他双脚在地上狠劲地跺了几下,更加愤怒地重复刚才的话,他的动作和桌椅碰撞产生很大的声音,就像个五六岁的孩子做错事在耍赖一样,让我又可气又可笑。为了平复他的心情,我没有再和他讲道理了,让他立刻补完。他没有继续发脾气了,听话的照做了,我也就不再作声。很快他便补完了,并主动拿给我看。看到他的态度明显好转,我便和谈了谈,谈话中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答应我会改正,会控制自己的情绪。</h3><h3><br></h3><h3>后来,他也时不时地爆发一下,有几次我发现他一生气就会不由自主的损坏东西,就像检查危险物品时,其他同学上交了剪刀,他直接把自己的剪刀折成了两半。之后再给他重新讲道理,他又明白了自己不应该这样做。他属于只要稍微批评一句,就会露出不开心,手握拳头的表情。但是,每次一表扬他,他都会表现出一些腼腆和不好意思的神情。在接下来的时间,他犯了错,我很少训斥他了,对他我表现出了极大地包容,他的每一次良好的表现我都会大肆表扬。我经常告诉他,老师喜欢表现积极的你,喜欢你懂事的样子,你要再努力一点,这时,他总会坚定的点点头。慢慢地我看到了他的进步,不仅情绪控制有进步,成绩进步也十分明显,真的让我很欣慰。</h3><h3><br></h3><h3>爱,是一把万能钥匙,教育需要爱,需要包容,我们每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能都会给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作为教师的我仍需要不断历练,更加包容。在这里我想说,爱就大声说出来,让学生知道你有多么喜欢他们,你的批评训斥只是无奈之举;爱,也有无穷的威力,它可以融化学生的心田,给学生无尽的动力。我爱我的职业,我爱我的孩子们!他们是我不断积极向上的动力!</h3><h3>(编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允许,请勿私自转载)</h3> 为什么要面向中等生---------我的教育心得之一<br><h3>作者:上寮学校 安自胜<br></h3><h3><br></h3><h3>十多年前,我在家乡县城的一所普高任教,生源是黄冈中学和县一中选拔后,由全县三所普高分片区录取的,其基础可想而知。面对现实,学校迎难而上,响亮地提出“面向中等生,落实中档题,提高中等分”的“三中”战略,群策群力,稳打稳扎,连续几年荣获黄冈市高考先进单位,一时传为佳话。后来我来了深圳,置身全面追求教育质量的滚滚洪流,感受到的是满眼的成功教育与精英教育。2009年3月,我有幸在深圳市高三数学教学研讨会上发言,重提“三中”战略,契合普高的校情生情,谈了我们的思考和措施,引发同行们热议。经过大家的努力,事实证明是有效的,取得了超预期的成果。近年来在上寮学校义务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我再次陷入了久久的沉思。<br></h3><h3><br></h3><h3>标准分700乃至800分人数、尖子生比例、平均分位次,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在毕业班老师和学校领导身上。教育怎么了?学校何处去?教师情何堪?我以为,对于我们这样一所地处城市化初期的边远城区,又脱胎于原村小不久的新建学校,应该甩掉包袱,正视我们的生源质量和家庭教育现状,“抓两头,促中间”的落脚点就是面向中等生,这是夯实普及基础、做好提高文章、破解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为什么要面向中等生?我以为有以下几个因素:<br></h3><h3><br></h3><h3>一、中等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群体<br></h3><h3><br></h3><h3>“抓两头,促中间”不仅是我们的口头禅,更是我们屡试不爽的工作法宝。班级、年级组、学校经常表彰优等生,有的同学从进校开始,就是获奖专业户,听说某年级有个女生光是印有“上寮学校奖”字样的笔记本就多达二十多本,厚厚的一叠,真是拿奖拿到手软,其激励作用是递增还是递减,不得而知。这些同学除了奖励还有表扬,各个场合,各个层级,表扬的都是些“老人”,上台的都是些“熟面孔”。班上的几个“差生”,也是老师们经常提及的,上课的时候,我们常常把精力放在他们身上,戒备他们捣乱,偶尔还误入他们嬉闹课堂的圈套,每每为此耽误教学进度,影响了大多数同学的学习利益。知名度高的还会被级长校长提及,他们也在更大的范围里受到关注。普遍受忽略的是那些循规蹈矩默默无闻的中等生,他们得不到批评,也很少受表扬,他们是令人“放心”的一群人,违纪违规没有他们,一般不用约见家长,上台领奖分享学习经验没有他们,他们是热情鼓掌的安静听众。因为不令家长和老师操心,中等生往往成了被遗忘的人,这是教育公平吗?<br></h3><h3><br></h3><h3>二、中等生是最有潜力的群体<br></h3><h3><br></h3><h3>班上的“苗子”总是有的,只是比例多少的问题,他们在比拼中不断进步,但也会遇到瓶颈,很多同学到了一定时候,就持续出现学习的“高原现象”,甚至到毕业了还是停滞不前。班上的“尾巴”也总是有的,有的还越拖越长,尾大不掉,令人头大,这部分同学即使花再大的精力,收效也是甚微的。而潜力最大的无疑是中等生,他们蓄势待发,嗷嗷待哺。有的同学各科是中等且平衡,只要各科提高一点,整体会提高很多。有的同学有一两科很突出,其他的有点“跛腿”,只要把弱科提上来,整体会突飞猛进。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他们渴望被关注,基本不厌学,学习有热情,缺少的是信心、方法和激励。<br></h3><h3><br></h3><h3>三、中等生是最需要帮助的群体<br></h3><h3><br></h3><h3>正如上一点谈到的,中等生要么是思想迷茫,需要引导,要么是方法不当,需要点拨,要么是信心不足,需要激励,要么是家长不支持,需要沟通。总之,他们是最需要帮助的群体,老师就应该适时地出现在他们身边,给以必要的帮助,用春风化雨的情怀,用点石成金的匠心,助推他们健康快乐成长。中等生的话题是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我们的很多老师曾经就是“中等生”,因为各种原因,我们选择了待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等”工作,我们的工作强度和难度也是中等的,甚至家长们的期望值也是中等的,认为“过得去就好,不要那么辛苦”,相信大家对此是有体会的。<br></h3><h3><br></h3><h3>如何在培优补差的同时,积极面对中等生,就是下一个心得了,且听下回分解。</h3><h3><br><h3>2017年2月20日夜十点半改于盛芳园</h3><h3><br><h3>(编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允许,请勿私自转载)</h3></h3></h3> 若能多一份爱<h3>作者:上寮学校 李奥林</h3><h3><br></h3><h3>我们常说:“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对此深有体会。</h3><h3><br></h3><h3>曾经,我对一些学生没有学习动机而感到无力,眼看着他们理解力与思维都很好,却每天浪费光阴,我内心不免叹息,但好在每当此时我总能鼓励多于批评,每每给他们指导学习方法,引导他们梳理知识框架,总结答题技巧,告诉他们不仅要苦学,还要会巧学。</h3><h3><br></h3><h3>有一个孩子,我是在这个孩子上九年级时,才开始教他数学的,开学时,我就拿到了他们班的数学成绩单并向班主任了解过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情况,得到的结果就是,他数学成绩很差,孩子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极低。而我有一个教学习惯,开学之初,我会故意忽略孩子们以前的数学成绩 ,对每一个孩子都一视同仁。上课时,我发现这个孩子很多题都不会写,于是,每次走过他身边时,我都对他说:“你要弄懂我上课讲的所有内容哦。”每次他都会说:“我不会……”一般我会单独再教他一遍,如果我没有时间,就会让同桌教他,其实,我对所有学生都是这样要求和辅导的,只是很少有像他那样真的按我要求做的学生。而他也在期中考试中,相对开学初进步了40多分。</h3><h3><br></h3><h3>还有一个孩子,他写的有一篇反思太出乎我的意料,我看过的学生的数学考试反思都是写自己粗心、掌握知识不牢固、审题不清等原因导致考试成绩不好。但是,他写的不像一篇反思,更像一席心里话。其内容是:老师,其实我数学很差的,以前我基本没学过数学,您是第一个让我学数学的老师,现在我的数学成绩已经比以前进步很多了,但是有的题还是不懂……看完孩子的反思,我一开始有些难以相信,继而又为看到这样的反思感到欣慰。我没想到平时上课讲题时,经常鼓励他抬头听讲,下课给他答疑,看到他因为学习成绩差而自卑时,关心他的心情,给他鼓励。这份多给的关爱和鼓励,竟能让这个学生走上了学数学的道路。</h3><h3><br></h3><h3>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学生的智慧还是品格都得不到充分或自由的发展。”关爱学生,给他们多一份关怀,多一份耐心,多一份鼓励。若然如此,必能够增进师生关系的和谐,也自然能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真正实现教育的意义。</h3><h3>(编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允许,请勿私自转载)</h3> 如何上好初中数学概念课<h3>作者:上寮学校 李柳秋</h3><h3><br><h3>我始终相信学习是有“源头效应”的。如果问我七年级重要还是九年级重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七年级重要。如果某个学生在七年级真正养成了做题踏实细心、爱探究爱反思的好习惯,那么他在八九年级阶段能保持优秀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但如果一个学生七年级就开始堕落,基础没打好,八九年级能翻身做主的却只有少数的特例。<br></h3><h3><br></h3><h3>其实数学教学也是有“源头效应”的。数学概念教学我认为就是数学教学的“源头”,不然教材不会安排每一章的第一节都基本是概念课,而后面的才是计算课、应用课。当学生在解决数学某一问题遇到困难时,追根求源往往是因为他们在某些概念的理解上不够到位而导致了思维受阻。如果不理解概念,只是机械化地做题,能做得尽千变万化的数学题目吗?题海战术明显是“授之以鱼”,而不是“授之以渔”。不给学生讲透数学概念、实质问题,学生是很难找到解题窍门的。我自己备课时遇到有争议性的问题时也要求自己回归概念,符合概念的就正确,不符合概念的就另作讨论。</h3><h3><br></h3><h3>上个学期去文汇中学参加过八年级一个概念课的同课异构活动。其中一个老师概念基本不作解释就让学生做题,最后学生完成情况非常差,老师要求学生订正错题后再做,从而减少错误率。而另一个老师则是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概念,理解概念,还举了很多错例。这里花了一些时间,看似没什么必要,但接下来的做题学生基本没有出错,每个题目都能用概念来解释。相比之下,我更欣赏第二个老师的风格。有些老师认为概念课不要挖得那么深,老师没必要讲那么多,学生会做题目就行了,我也很同意这个观点。但这个度怎么把握呢?怎样才叫会做题目呢?单纯地模仿能叫会吗?这种“会”能持续多长时间?概念课如果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分析透概念,剖析易错点,而不故意设偏题怪题,应该是较理想的。</h3><h3><br></h3><h3>对于概念课的学习方式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两种:一是从大量具体的例子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以归纳的方式概括出这类事物的共同点,即本质属性,从而得到新概念。另一种是直接向学生展示定义,让学生自学,利用学生原有的旧知识理解新概念,分析新概念里的关键特征,剖析易错点,突出事物隐藏的本质属性。我更喜欢第二种方式,因为第二种方式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类比能力、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等。但第一种方式较适合七年级的学生,因为七年级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多,可以让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经验,最后回归于生活。</h3><h3><br></h3><h3>关于概念课怎么上这个问题我一直都在探索的路上,怎样才能做到既讲得透又挖得不深,很值得我们研究。希望接下来能找到更好的上课模式。</h3></h3><h3>(编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允许,请勿私自转载)</h3> 教育是爱的事业<h3>作者:上寮学校 潘春娟<br></h3><h3><br></h3><h3>教师最大的成功不是自己感动学生,而是自己的学生感动自己。<br></h3><h3> ——刘玉声</h3><h3><br></h3><h3>上学期期末考试的那一天,四(2)班的一个小女生塞给我一个装有一张小卡片的信封,卡片,正面画着一只小企鹅,背面写了这么一段话:这是一只传递好运的小企鹅,希望在冬日能带给你温暖。人生就像一面镜子,你对着它笑,它也对着你好。老师笑起来很美,一定要多笑哦!</h3><h3><br></h3><h3>当时看到这段话我的话,内心一阵温暖,不由自主的微笑就浮上来了。真的很有感触,四年级的孩子能够“教”她的老师道理,让初入教坛的我十分感动。感动是一种触动,感动更是一种动力,让人备受鼓舞。每个人的生命和生活里都不会缺少感动,因为一份感动之情,让人将过去铭记于心,驻足美好,并憧憬未来。当我“三生有幸”的成为春住园的一份子时,心里的这些感动就愈发的迸发。显而易见,孩子们——我的学生们,就是我感动与快乐的源泉。是他们给了我无限的感动,是他们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是他们让我更进一步解读生活,不断找到对职业的认同感,也让我收获了快乐与幸福。&nbsp;</h3><h3><br></h3><h3>开学一个半月内我上课经常要停下来管纪律。尤其是男孩子特别多4班,很是闹腾,令我有些沮丧,于是我干脆停下来,说:“你们对英语课和对我有什么意见,拿出一张纸,把你的想法写下来。”我收到了很多人的反馈,有的只留了一句话说老师我喜欢你,也有说老师你能不能上课给我们多玩游戏的。我深知自己作为新老师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老师也是需要鼓励的。其中一张纸条写道:“老师,我觉得你上课好,因为你上课有趣,不会一直让我们读单词,而有时用有趣的方式来告诉我们。而且你十分有耐心,我觉得你是个爱孩子的好老师,我非常喜欢您!”&nbsp;&nbsp; &nbsp;</h3><h3><br></h3><h3>感动,不仅仅是心中一片温暖,更是是热泪盈眶时的无言,它如春风般无声的轻柔,它是像雨后天晴时彩虹般的灿烂,生命中的感动,不仅仅要用眼睛去发现,还要用心去体味。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取了感动与快乐。</h3><h3><br></h3><h3>四班的孩子课间很喜欢给我讲笑话,我还会跟他们聊动画片,聊漫画书,猜谜语。一孩子放学特意对我说:老师你是我读到四年级以来,可以跟我一起看漫画还会笑的老师!有次他们还说,我们要趁潘老师还有一颗孩子的心的时候多和她玩。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我是感慨大于感动的,什么是孩子般的心呢?或许当老师的人都会有一颗童心吧,近朱者赤,近幼者童!学生是真心实意和你相处,就觉得感动。</h3><h3><br></h3><h3>回到前言那句话,那天文章开头的那个小卡片我发了朋友圈,是科组声哥给我留的言。每个人一生都会有或大或小的成就,而作为老师,这于我来说就是一段时间内最大的成就——也鼓舞着我不断的前进。</h3><h3><br></h3><h3>有人说:世间的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定是因为此,我才莫名对这里的人有莫名的熟悉感,才会爱上这所学校。孩子特别单纯,你爱他们,他们就会爱你。如果我不是老师,就不会有陌生的孩子跑过来一把抱住我说:我好想你呀!也不会有陌生的孩子害羞的对你说:你是我最喜欢的老师……</h3><h3><br></h3><h3>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我希望我和孩子们一样,拥有纯粹的心和纯粹的模样。 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以我的满腔热情无微不至地关爱我的学生。正是这份真诚的真挚的无私爱,我教的孩子能快乐成长,生活中才会充满阳光和快乐。</h3><h3>(编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允许,请勿私自转载)</h3> <h3>我的上寮教育故事<br></h3><h3>——方晴的蜕变<br></h3><h3>作者:上寮学校 姚伊秀<br></h3><h3><br></h3><h3>我接手这个五(3)足球班班主任一年了。班上有一位叫方晴的女同学从开始接手时带头造反到一年后成为年级第二名的学习之星。想知道她为何有这么大的蜕变,就让我来细细道来吧。<br></h3><h3><br></h3><h3>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特别的深刻。记得刚接手他们班,第一节课上,我顺口提醒了当时根本不了解的一位差生说:“看你长得还挺帅的嘛,可是坐姿不是很好哦!”我的这个“帅”字一出口,方晴同学就来了一句:“ 切,老师你眼光有问题吧!”接着好些同学趁机你一句我一句,这课就没法上下去了,这个个头高大的女汉子给了我这新官一个下马威,新接手的这个班看来负能量占优势。</h3><h3><br></h3><h3>此后我就时不时多留意这位女汉子,方晴的成绩不是很好,回答问题也不是很积极,依然时不时会有不削一顾的表情。时间到了快期末的时候,我翻开方晴同学的《成长手册》,读到了他妈妈给她的留言:“女儿,由于妈妈太忙了,让你那么小就中午自己做饭,自己吃饭,自己午休,自己上下学。”哦!我才知道,原来这个女汉子,生活自理能力比同龄孩子高出一截。</h3><h3><br></h3><h3>我想了解一下上个学期我介绍给同学们的“放电影”的复习方法,也就是睡前闭眼回忆一天所学的知识的复习方法,在新学期的一次班会课上想了解一下他们谁坚持了下来,只有方晴一位同学举手了,我对她又一次刮目相看了。我惊讶又惊喜地看着她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何不趁机当众大力表扬她的坚持性呢?我还告诉同学们说方晴中午竟然一个人做饭吃,真了不起!同学们都惊叹不已!从此之后方晴的学习明显积极多了,作业也完成得更好,不再出现之前这种起哄的现象。</h3><h3><br></h3><h3>时间来到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我特意邀请了方晴的家长给其他家长进行分享育儿经验,方晴爸爸朴实的话语打动了所有的家长,让所有的家长了解到他们有意识地让方晴不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尽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还潜移默化的让方晴知道学习是她自己的事,学好要靠她自己。家长会过后的班会课上,我趁机跟同学们说,知道我为什么选方晴的家长来家长会上做分享吗?在全班同学面前我再次大力的表扬了她:你们都去午托班都要父母接送的时候方晴自己做饭,自己管理好自己,自己上下学;当老师问到谁坚持了“放电影”这么好的复习方法的时候全班只有她一个举手,说明她的坚持性是多么的强;还有上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我看到你们都迫不及待地拿自己手中的钱去买一些玩一两次就要扔的小玩意,可是我问方晴为什么不去买这些东西,她说我要把钱拿来买书看;看看,期中考试她的成绩进步挺大,进入全班前五了。说着说着方晴同学都有一点不好意思了,她心里肯定在说:我有那么好吗?</h3><h3><br></h3><h3>我趁机还选她作为后备班干部,让她的正能量也来影响我们班上的其他同学,就这样她对自己的要求更高更严格了。进步是可想而知的,特别是人民大学李教授在我们班上上了一节国学示范课,在女生中,方晴同学能独当一面,深刻独到地回答了李教授许多提问。我还注意到一个小细节,她只要遇到不懂的一些小知识,她都会主动来向我问个一清二楚!期末考试,出乎我意料其实也在意料之中,从没进入学习之星的她竟然考了年级第二名!<br></h3><h3><br></h3><h3>方晴同学有如此大的蜕变,取得如此大的进步,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我回头想一想,这不就是运用上了心理学上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吗?我也很高兴,这一年带领的这个足球班,从当初无法正常上课,一年之后,打破了足球班成绩差的魔咒,三科总成绩名列六个班第一;体育节上广播操和入场式均拿到过第一名的好成绩!孩子们也都相信像我所说的他们是行的,他们是很棒的。基本上形成了比较良好的学风,进入一个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局面。期待有更多的“方晴”蜕变。</h3><h3>(编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允许,请勿私自转载)</h3> 我的上寮教育心得<h3>作者:上寮学校 张 娟</h3><h3><br></h3><h3>2017年,上学期,我班有个学生期中考试拿了个年级倒数第一,我非常诧异,了解下,原来是我以前教过的郑棋芬的弟弟。姐姐曾经也是倒数第一,后来,跟我辅导后,不但次次考试90多分,还会提前完成练习册的习题! 我为什么这么高调,因为是她让我尝到了辅导后进生取得成功的美酒,那滋味是欣慰和自豪,没有金钱可以等价!</h3><h3><br></h3><h3>如今,她弟弟让我想起了她,想起了那些对一个后进生应该有的情怀:不是焦虑,暴怒,嫌弃,是平和,鼓励,耐心和等待。这样,他们才会一点点地找到他们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在眼中闪烁自信的光,才能在心中怀着喜悦来上学。这里,我想写下辅导后进生的心得。</h3><h3><br></h3><h3>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德雷克斯,也就是《孩子:挑战》的作者,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如何在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时,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这是现代教育的基础课题。”他说过很多次:“孩子们需要鼓励,尤其是看上去比别人差的孩子,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h3><h3><br></h3><h3>他说的多么的贴切,请还没有意识到和没有给与后进生鼓励的同行们,听听德雷克斯的心声,也是我的心声,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h3><h3><br></h3><h3>鼓励对于普通的孩子我们可以很自然,但是,当你面对一个让你几乎绝望的孩子,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美国杰出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简.尼尔森说:“大人需要冷静下来,鼓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h3><h3><br></h3><h3>3年后,眼前还能浮现出郑期芬第一次到办公室读英语的情景,她在半个小时里没有记下一个单词的发音,我看着她,内心的焦虑,气恼,无望交织起来,但是最终我平复了这一团“雾霾”,把它化作平和略带鼓励的一句:“还不错,回去吧”,我其实是基本判断出她能力较差,思想排斥,自暴自弃了。第二天,我安排了个小老师教她,小老师下午跟我辞职了,说太难教。但是我没有放弃,因为她有个举动彻底感动了我!</h3><h3><br></h3><h3>她居然会每次自动地排到最后一个,等前面的同学都在我这里读书过关了,她才过来,尽管她是第一个来到我办公室的。我问她为什么,她没说,只是笑了笑,然后第二天还是继续,也从来不会逃跑。有时,轮到她最后一个,已经很晚了,我就会带着她边走路回家,边读书,陈柳枝老师开玩笑说:“怎么像你女儿一样地跟着你啊!”</h3><h3><br></h3><h3>其实,我心里明白,是我对她的柔和的态度,真诚的鼓励,点滴进步的表扬,她从别的课程上体会不到的,让她感受到,每次英语辅导都是一次愉快的经历,这样,才能吸引到她,才能等待着她吸足了养分,慢慢绽放的一刻,结果,她真地绽放了!由此,我有了更多的信心去帮助别的和她差不多的很底层的后进生,让他们也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为他们以后的人生在精神上培土施肥:我能行!</h3><h3> &nbsp;</h3><h3>在这里,把辅导后进生的心得做个总结,希望对同行们有所作用。</h3><h3>1.一定要冷静,哪怕面对巨大的失望,来自学生态度和学生能力的失望,只有平和的态度才能度过。</h3><h3>2.细分任务,他不会读单词,就让他读字母,读一遍不行,读多几遍,只要读对,给与表扬,记住表扬不能太肉麻。</h3><h3>3.语气真诚,如果他冲口而出,叫你"妈妈",真诚成功。</h3><h3>4.今天不行,还有明天。不要心急,不求完美。</h3><h3>5.不要放弃,只有边走边等待,相信孩子。</h3><h3>6.可以和他聊聊他感兴趣的事情,像朋友一样。</h3><h3>7.让他感受到你的关怀,让每次辅导变成一次愉快的经历。</h3><h3>(编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允许,请勿私自转载)</h3> 我与上寮的一则教育故事<h3>——两只耳朵竖起来</h3><h3>作者:上寮学校 叶伟红</h3><h3><br></h3><h3>坐上教育这一趟列车,我告诉自己:给孩子一个机会,她(他)会创造奇迹;给孩子一个微笑,她(他)会给你一个明媚的春天。这两句话时刻提醒我,要爱学生,因为只有在爱的雨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是健康的。<br></h3><h3><br></h3><h3>刚开始工作,对于一切工作都尚在摸索阶段,班主任工作让我有些措手不及。这个班又是重新组合的,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我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开始体验班主任的角色人生。在搭班老师的协助下,班级渐渐步入正轨,我正为这个开局感到欣慰时,班上一个孩子引起我的注意。</h3><h3><br></h3><h3>鑫沐是我班的一名男生,可是他总是板着一张蜡黄的脸,毫无生气。奇怪的是课间总听到别的学生投诉说老师他又怎么怎么了,一听我就马上叫他来办公室教育,看起来安安静静怎么会这样呢,他听完我的话,耷拉着脸,转身离开了。就连上课也跟老师玩起了一场“无声的游击战”,安静地享受着看课外书的时光,偶尔微微一笑。提醒他上课不应该看课外书,鑫鑫不开心地把书放回抽屉,转过头写个板书他又拿出来,就这样上课几个来回。那时我就奇怪了,到底书中有什么宝贝能让他露出小白牙,难得看到他的微笑,我决定探个究竟。可当我找他谈话时,苦口婆心地跟他说上课应该怎样,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把小学生应该遵守的纪律都说了,可是他却什么也不愿意说,就皱着眉头,嘟着小嘴。</h3><h3><br></h3><h3>我想了想,这个战略不行,得换!刚刚都是我在说,现在要然鑫鑫自己说,于是我从他喜欢的课外书入手,问了几个关于这本书的问题后,他的话开始多了,我想这是个好机会去了解他,聊聊天。整天皱着眉哪像是个孩子呢,了解了才知道每次他想融入小伙伴们的活动中都被拒绝,他不知怎样跟别人交朋友,所以就选择看书,在书中寻找快乐。听到鑫鑫的话,我为之一怔,是我主观地认为他故意不遵守纪律,在上课时间看课外书,反思过后,我觉得原因在于我没有了解他心里的声音。现在,上课看课外书的现象逐渐减少,慢慢地我成为了他的朋友,带着他融入班级活动中,令人欣慰的是他的笑容多了,人也开朗了许多。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的。每当他犯错误的时候,我就找他聊聊天,让他先说,竖起我的耳朵认真听,帮助他解决问题。</h3><h3><br></h3><h3>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是大人,有很多的想当然,殊不知,我们的这些自以为是伤过孩子多少次的心。我们必须要有一颗爱心,只有热爱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教育。此外,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吧,两只耳朵竖起来,倾听孩子们的想法,也许他会给你一个不一样的答案。当然,通过心与心的交流也会使我们更加努力的工作,并从中体会到一种特殊的“幸福”。</h3><h3>(编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允许,请勿私自转载)</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编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允许,请勿私自转载)</font></h3> 感动于每一个瞬间<h3>作者:上寮学校 叶红</h3><h3><br></h3><h3>一年前,我的世界开始发生了慢慢的变化,生活和工作环境逐渐围绕着一幢名叫《上寮学校》的美丽校园在悄悄地进行着;穿梭在各层教学之间,迎面相逢的微笑、亲切的问好,让我感觉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年轻而有活力的分子;就在这份美好之间,开始了我的上寮故事。</h3><h3><br></h3><h3>七年级二班,一个新的班级,一个临时的班级,50张新面孔,18名女生和32名男生,从开学那天起我们的生活圈开始有了交集。开学第一周,作为二班的英语老师兼班主任,我对每个学生已基本认识,尤其是一些表现突出、乐于帮助老师和集体做出奉献的同学。开学几天时间,我发现班上有一名各自不是很高的男生曾同学,平时的言行有些夸张,较容易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尤其是他脸上的笑容特别阳光,但隐约之间总觉得这笑容的背后貌似带着某种不可意会的感觉和滋味儿。由于曾同学个子中等不算高但喜欢偏后的座位,经常被老师喊去帮忙领书、领劳动工具之类的事情,这些天相处下来发现,其实曾同学挺听话,并不像表现上的那么傲慢不羁,总体上来说算得上是一位乖巧的学生。</h3><h3><br></h3><h3>开学第一周的周三晚上,接到一位来自称为是曾同学阿姨的女性电话,当时电话中该女性语气较为着急和担心,希望尽快能和我约见,查过日程安排表后,我与这位陈女士约在了周四下午。孩子有个特点,就是特别害怕作业交不上来,约见曾同学阿姨那天,他来交作业我顺便和他聊了两句,孩子说“从开学那天开始,踏进学校大门时就开始不喜欢这所学校,学校较小不够大,想要转学”,我从多个角度对孩子进行劝说,从中考的角度告诉孩子如何择校以及成绩的重要性,可是孩子却突然冒出个词“素质”,他觉得不光是要成绩好、素质就更为重要,他希望能够到一所大点儿的学校,如沙中,那里与更多的同学可以相互竞争。光从孩子讲的那些来看,有些话能感觉出来是托词借口,因为曾同学成绩并不好,基础较弱,是成绩属于下游的那一类同学,但孩子不管如何都及时交作业以及对素质的看重不得不让我对他刮目相看,我开始对他慢慢有了好感。</h3><h3><br></h3><h3>第二天,为了不影响我的上课时间,陈女士按约定到办公室后与我进行了大约两个小时的谈话。原来:曾同学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开始患忧郁症,不再与人交流,只是会念着自己那可怜的孩子;父亲不久之前检查出癌症,为了病情的稳定需要每个月去医院复查;曾同学的阿姨、舅舅们有些是老师、公司老总或是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对曾同学家帮助较多,小学时曾同学一家一直是和阿姨公公婆婆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不久前爸爸带着孩子搬了出来,而曾同学也不再愿意和亲戚住在一起,现在他们回到了自己的家,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现在每天放完学,孩子就一个人待着,没有朋友,也不愿意去和自己的堂兄弟一起玩儿,每日的生活一日复一日如是。到目前为止,我对他心生怜悯,非常渴望走进他的内心,去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内心到底有多么地坚强还是脆弱。了解过情况之后,得知其实孩子有不少小学同学去沙中就读了,孩子目前出现的排斥上学的情况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对初中生活的不适应、较难融入新的环境。针对曾阿姨说的那些情况,我给出了一些建议、并约定好了一些措施,希望家长那边和老师一起努力。家长先答应找另一所愿意接受他的学校,但是需要时间,如一周半个月的样子;而我这边尽量地给孩子做思想工作,同时告知给位科任老师,让老师们课堂上多予以关注和鼓励,希望让孩子尽快地融入七二班这个集体,从而尽快适应这个校园地生活。</h3><h3><br></h3><h3>孩子小学其实一直是负责教师的开门和关门的,在某种程度上是老师的好帮手,而新开学是曾帮老师和班级做的一些事情也都不错,所以我打算让孩子做个历史课代表,然而,他拒绝了。得知孩子在暑假时会偶尔出门去打打蓝球,便鼓励他做体育委员,然而,也被他拒绝了。他表态,只想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而已。既然如此,我也不强迫,但是要求只要在这所学校一天,就需做好一天的学生,倘若到两周以后家里为他找到学校了他还是不适应,那到时再办转学手续。之后,我打算再给他一些时间,同时对他进行观察。无意中发现,班上男生中有一位同学的衣领是竖着的,看着有点儿酷酷的感觉,意外的是他居然是曾同学,对此我保持缄默,只是看在了眼里。那天的课堂上,我在全班的面前对他进行了表扬,对他生病还能第一时间补交作业、热心为班集体和老师服务的精神予以了较大的肯定,倡导全班同学用掌声对他进行感谢并向他学习。</h3><h3><br></h3><h3>记得那是第二周的周二,早读的课间有20分钟,曾同学走到我的办公桌前,随性地跟我说了句“有空出去聊聊吗?”我感觉较为复杂,是第一次听到如此的问候方式;其次孩子能够主动找我,这点很不错;但是他又出现了什么情况呢,是坚持不下去了吗?在办公室外走廊的尽头,孩子告诉我,他不想上学了。我准确地问过他之后,确定的是,孩子是不想上学,不想去任何一所学校读书。对于这点,作为孩子的老师,哪怕只是一周的老师,我以朋友和前辈的角度给了孩子一些建议和说辞,从而告知孩子不上学的危害以及表达我对他的关心。说着说着,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的眼泪在肆意地流淌着,看到这我的内心不认刺痛,平时一个满脸笑容的孩子怎地突然变得如此忧郁和无助,那时我的脑海浮现出他独自一人关着房门独自流泪地场景。我给孩子解释爸爸对他的爱,告诉孩子要学会坚强,学会慢慢长大。由于第一节课是我的课,我不得不终止了我们的谈话,立刻赶去班上,让孩子在我的办公桌那冷静会儿,等心情平复了再会班上上课,不知不觉中,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个孩子了,他平日里极力地掩饰自己内心的感受,一副有些傲慢不羁地样子,其实内心是一个感情丰富并且十分脆弱,需要人关爱的一个男生。课堂上,他还是有点儿不羁的样子,提问到他,便大声地直接说不会,六年级期末英语考了十几分,惹得全班又哄然大笑,这就是平日里的他。虽然他听不懂英文这门学科,但是上课并不讲话违反纪律,相反,一到需要做笔记地地方,他总是最快地那个。孩子,你终究是一个怎样的人呢?</h3><h3>那天早上由于时间有限,我告知孩子有空时随时欢迎来找我,下午本想主动去找他,但想想罢了,因为不知孩子的真实想法,不愿强迫他。于是午练时,我走到孩子身边。低头稍稍地问候他一声“你还好吗?”,他满脸诧异的表情回答我“很好啊!”这两种相差较大地人物性格让我感到有些惊讶。他的这个反应让我更加确定了不找他谈心这一举动。然而,就在下午地音乐课,他再一次让我感到了惊喜,再一次主动向我敞开心扉,我告诉他现在读书的必要性,以及初中该如何定位,该有怎样的行动和目标,并明确表达我对他的欣赏和关爱。讲到动情之处“小学都是单人单座,没有老师注意到自己”,眼泪更是泛滥,如此之人,不由心生怜爱。</h3><h3><br></h3><h3>周五要进行新学期摸底分班考试,不巧曾同学那天请假,未直接听到这则通知。周四他急冲冲地来找我,向我表达了想要留在二班的期望,不想要到别的班去,个人也比较喜欢我的英语课堂,能够听到这个我真是发自内心地感到喜悦,因为毕竟和他没有太深厚的师生情,毕竟刚认识不久,没能希望他一定转好,但会尽力去关心爱护他。分班结果暂且不管,但他的这份心意已收到。当时还在跟他开玩笑,说是担心分到别班后又需要和另一位班主任老师提及转学之事。</h3><h3>第三周分班结果出来后,幸运的是他仍旧在我的班上,曾爸爸给我电话告诉我孩子现在每天很早就主动起床收拾书包去上学,晚上回家吃完晚饭就要爸爸立刻送他去补习班,上学明显积极了许多,再也没有要转学的念头了。听到这,内心情感泛滥,不知是感动还是喜悦,复杂交错。这不仅是我带给孩子的一次希望,这同时也是我来到上寮学校孩子带给我的第一次感动。每每看着孩子脸上的笑容和喜悦,心里莫名地欣喜,感谢他让我感受到校园里的“美”,感谢他给我的教学生涯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感动!</h3><h3>(编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允许,请勿私自转载)</h3> 守望幸福<h3>作者:上寮学校 王琦</h3><h3><br></h3><h3>都说幸福像花儿一样。曾几何时,我也只是一个懵懂的小孩,在老师的带领下读那些半懂不懂的古诗,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着各种公式。可经历寒暑易节,处于岁月流转之中的我,如今在哪里?<br></h3><h3><br></h3><h3>来到上寮任教已经有四年了,每一年的感受都各有不同,面对了一次次比赛胜利之后的欢呼雀跃,参与了一次次成绩提高之后的欢欣鼓舞,见证了孩子们因为我为每个人尽心尽力准备礼物而无比感动的珍贵时刻,我知道我已经融入了这个集体。</h3><h3><br></h3><h3>寒假后,初三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在训练中有一项是班级口号,旗帜和解说词展示。队长阿昆一遍遍的领着同学练口号,练到自己的嗓子几乎说不出话。当教官说声音不够大,谁来承担错误的时候,阿昆马上喊道“我”, 即刻趴下做了一百个俯卧撑。为了不让其他的同学受到惩罚,他毫不犹豫的接受了惩罚,现场的同学看着他受罚都默默地流泪。这一刻我知道我的孩子们长大了,懂得了什么是担当。</h3><h3><br></h3><h3>军训快结束的时候,班上同学围坐在一起聊一下这几天的感受,家旭同学眼里含着泪水站起来跟大家说:“因为我已经选择了去考职校,所以我将会去另一个班级,我想和大家说,咱们班一直都能得到阳光班级的称号,我希望大家能继续保持下去,然后我作为班级的生活委员,我转班后,希望大家能主动承担起班级的值日工作,别让老师费心,琦姐身体不好,你们都乖一点不要惹她生气,要是他生气了你们就拿巧克力哄哄她,还有班级的窗户要两天擦一次,班级的花要每天拿出去晒太阳…”。他所有的嘱咐都是为了我,为了二班。这一刻我知道班级真的成为了孩子们的另一个家,而我也真的成为了他们的“妈”。</h3><h3><br></h3><h3>我知道世上这样一种力量,可以给顽劣以理智,可以给懦弱以坚强,可以给浮躁以沉稳,可以给颓唐以激昂,可以给迷惘以理想,可以穿越彼此的心灵,这种力量就是爱!这种力量我有!</h3><h3><br></h3><h3>班主任工作繁杂而琐碎,这些片段也只不过是我和孩子们相处的一个缩影,但我相信无论何时只要有真爱的存在,孩子们一定感受的到,我愿意把我的爱无私的给我的学生,我要让他们的眼中都充满自信,充满宽容,让他们对未来都充满追求和渴望,让他们知道无论有多大的困难,在心里,给自己一轮太阳,何时何地都不会绝望。</h3><h3><br></h3><h3>如果你现在问我&nbsp;“我在哪里”,我会告诉你,我在上寮学校,如果你问我,在那里做什么呀,我会告诉你我在守望我的幸福。</h3><h3>(编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允许,请勿私自转载)</h3>

老师

小孟

孩子

学生

同学

教育

作业

课堂

一个

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