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老团干中有不少老三线,所谓老,就是参加三线建设时间早,年限长,吃苦多。细算时间,上海小三线就是三十年左右的历史。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根据当时对国际形势的研究分析,作出了国际性的战争随时可能爆发,必须准备打仗的判断。于是,全国范围内开展三线建设。各省市也搞三线建设。为了有所区分,国家的叫大三线,地方的叫小三线。小三线建设的时间稍晚于大三线,以大三线的模式推进。当时三线建设是六字要求,隐蔽,进山,进洞。工厂都建在深山老林里,车间都在山洞里。隐蔽是隐蔽了,可给工厂的管理工人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小编的叔叔就是上海去四川支援大三线的。这些问题和困难不断地向上反映,引起了上级的关心和重视。于是,小三线建设的方针得到调整,也是六个字,靠山,傍水,扎大营。尽管也是六个字,可有了很大的改进。靠山,解决隐蔽的问题,傍水,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战时还可有水路通道。扎大营,生活相对集中,解决工人生活,就医看病,孩子入托入学问题。</h3> <h3>根据大三线建设的经验教训,上海小三线围绕武器装备的生产作出战略布局,全部工厂及其配套都在皖南和浙江的临安,有公路到达,还有长江水路,水陆交通搭配,方便生产生活。专业生产配套相对集中,生活设施按地区完善,逐步形成了贵池,东至,旌德,屯溪,绩溪,宁国,泾县等地区厂品分工的格局,每个地区都建了医院,电厂,学校,产品运输有运输公司,等等。小编当年的单位在池州地区的东至县,位于长江之畔。</h3> <h3>小三线建设是战备需要,其动员工作也比较充分。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启动建设,大部分工厂是根据专业由上海有关的工厂对口包建的,包括设备,人员。少数工厂则由市里安排,整建制迁往皖南。上海在那里配套完成的时候,已经达到80多个工厂的规模,除军品生产单位以外,还有通信,电力,卫生,建材等行业。政治思想动员也把深奥的道理说得很清楚明白,我听过一些老同志的介绍,自己亦亲身经历了整个过程。当时传达上面的精神,说,毛主席十分关心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搞不好,他老人家睡不着觉,三线建设缺资金,可以把老人家的稿费拿出来,老人家还表示,三线建设搞好了,一定要来看一看,交通不好,骑着毛驴也要来。毛主席这么重视,话都讲到这个份上了,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忍心让毛主席睡不好觉?让毛主席睡好觉,让毛主席放心,成了三线建设最强大的政治动力,大家积极报名主动要求去,有不少还拖儿带女一起去。在那时的政治背景下,很少有讨价还价的,用后来的话说,政治觉悟都蛮高的。1976年,小编去后方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h3> <h3>强哥算是老三线。我到后方基地团委就跟着强哥学习干活,是我敬重的大哥。他上世纪67年于上海中专技校毕业,分配的时候一个去向可以留在上海,另一个去向是去小三线。为了让毛主席睡好觉,他选择去皖南,就此进了协同机械厂,以后到了基地团委。协同厂是研制40火箭筒的,六十年代末,中苏边境保卫战击沉北极熊坦克,就是用了该厂的产品。2015年,小编有幸与强哥同行,去宁国看了工厂的旧址。当年的厂房,职工宿舍墙上,还留着那时的痕迹。</h3> <h3>协同厂的老厂房。</h3> <h3>当年的职工宿舍。</h3> <h3>李建英,67年初中毕业,分配在市属单位,1968年,全厂整建制迁到皖南绩溪,开始融入军工生产。这个厂叫卫海工具厂。卫海厂在调整的时候留了较为翔实的资料,把其中的几个片段展现给大家。</h3> <h3>俯瞰生产区,生活区。</h3> <h3>卫海厂的老家属宿舍。</h3> <h3>八十年代初期建造的家属宿舍。</h3> <h3>卫海厂的幼儿园。</h3> <h3>当年厂里用于接送工人外出的客车。</h3> <h3>王文菁,也是老三线。67届初中毕业生,分配在上钢五厂工作,不久就成了工厂的骨干,组织培养对象。听说毛主席关心三线建设,毛主席睡不好觉,于是,她向组织报名坚决要求去三线,要让毛主席睡好觉。领导不让去,她就给厂和车间两级领导做思想工作,经过软磨硬缠,终于去了安徽。谈到这个经过,王文菁笑呵呵地说,那看我是勿是捏血青年。👍👍👍</h3> <h3>据小编所知,这次聚会的老团干中,有三位是随父母来到小三线的。张文芳,随父母到了贵池八五钢厂。史佩佩,随父母去了绩溪轻工公司。胡萍萍也是六十年代末随父母来到后方的。他们都是老三线。</h3> <h3>张文芳,史佩佩,吉顺芳,王文菁合影。</h3> <h3>老三线史佩佩,胡萍萍与王及人,张蓉蓉合影。😀😀😀</h3> <h3>史佩佩在叙说当年情景。</h3> <h3>小三线从无到有,从初创到逐步完善,生产生活稳定,后方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逢山劈路,遇水架桥,羊肠小道变成了通行汽车的公路,山洼洼里建起了医院学校,他们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在短时间内建起了生产生活体系。听老同志说,在中苏边境保卫战,中越自卫反击战中,上海小三线的工厂日夜奋战,保证武器弹药的供应,没有掉过链子。小三线建设也促进了城乡交流,文明传播,那里的农民见到了跑得那么快还不吃草的铁牛,汽车,用上了电灯,喝上了自来水。当然三线人也把当地的土特产背到了上海。😃</h3> <h3>盘山公路,小编从东至到屯溪,就要走这样的盘山公里。到协作厂去也要翻山越岭的,现在那里是出名的浙西大峡谷。</h3> <h3>小编身边的是原金星厂的团委书记王均行,是我共青团工作最早的领导喔。有一件事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是1977年,厂里为了让职工能看到清晰的电视,决定在厂区最高的山上造一个电视塔。全厂职工都出动了,从山脚下一直到山顶,排成一个很长的队伍,钢材,水泥,黄沙,石块,水,一块块,一桶桶,接力传递到山顶。小编也参加了劳动。最后是几十个人把一个很大的水缸抬上了山。这个劳动场面十分壮观,让人感动。王均行也是老三线,08年还带了一批团干部去看了老厂,他自豪地说,我们把青春献给了金星厂,物质上没有得到什么,精神上很富裕。</h3> <h3>这是当年金星厂的办公楼。</h3> <h3>这是当年金星厂的职工宿舍,小编那时住底楼。</h3> <h3>三十年间,小三线的管理体制也经历了一个沿革,六十年代基本是指挥部的体制,主要是筹建,搞土建和设施建设,以对口建设单位或主管单位管理为主,后方指挥部协调。七十年代管理体制逐步调整,成立了后方基地,干部人事,生产经营,后勤保障逐步形成了统一管理的格局。下面设立了机电,轻工,仪电,化工四个公司和通信,电力,卫生三个管理机构,还有一批直属单位,如八五钢厂,胜利水泥厂,683运输公司,培新汽车修配厂,群星材料厂等。职工家属达到七万人。七十年代末,改名为上海市后方基地管理局,对口国家五机部,还挂了上海市第五机械工业局的牌子。八十年代末,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和平成了主要潮流。自此,小三线的历史使命完成,于是根据国家指示进行调整,人员全部撤回上海。</h3> <h3>讲老团干中的老三线,其实讲的是小三线的历史,他们是这个建设群体中的代表,是这段不平凡历史的见证人。国家花了巨大的财力,人力的投入,积累了军工生产的经验,以后逐步形成了国防工业的体系。三线人作出了巨大的努力,锻炼了一支过硬的队伍。这些都应该被完整地记载下来,存入国家发展的史册。但是,上海小三线调整以后没有及时做这项工作,至今没有一部正式的史或志,实为一大遗憾。</h3> <h3>小三线建设靠好刀好枪好人马,如今,三线的旧址是好山好水好风光,成了旅游胜地。😄😄😄</h3><h3> 以上所述,由于研究不够和记忆的误差,难免有错,敬请老前辈老三线指教指正,小编感谢啦。😀</h3><h3>聚会之四将是,期待再相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