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随想

韩爱梅

<h1 style="text-align: left;"> 某个周日,午饭后意欲小憩,儿子拿来他的语文课本,翻至其中一篇散文《台阶》处让我读。我逐字逐句认真阅读,完后遥望天际,掩卷长思。<br> 这篇文章语言质朴,描写细腻,拿捏有度,收放自如。随着作者笔触的延伸,感情也得以恰到好处地流露,一个在艰辛生活的重压之下劳苦、努力、坚韧、乐观的父亲的形象高大饱满,跃然纸上。<br> 回思文章内容,有三处给我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其一是文章伊始所述,三百多斤重的石板,父亲竟然背了三次。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是夸张;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是虚构,而本文所记述的却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过的,是不争的事实。寻常人一次尚且难以做到,是什么样的信念的支撑和激发,让父亲的血肉之躯迸发出了如此巨大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是对家人的爱,对生活的希望,对未来的美好幸福的向往和追求。读到此处,我心中百味杂陈,“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叹息之余,又深感欣慰,在生活的泥淖里摸爬滚打,在命运的洪流中上下颠簸,父亲并没有因为太多的艰辛和劳苦而磨平了棱角,泯灭了希望,饱经沧桑之后他依然执着、坚韧,满怀信心,周身从内而外都不遗余力地焕发着对生活的热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父亲持之以恒地努力,他们家终于盖了新屋,砌了台阶,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此是后话。</h1> <h1> 其二是母亲为父亲准备洗脚水一段情节。文中对母亲着墨不多,然窥一斑可知全豹。从这个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善良贤惠、善解人意的家庭妇女,具备东方女性所应有的传统美德。她疼爱孩子,体贴丈夫,悉心打理家务,为丈夫解除后顾之忧,尽自己所能为他们营造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氛围。她让我想起了汉乐府民歌中那个“贱妾与君共哺糜”的女性形象,感怀不已。<br> 其三是文章结尾处的一句“父亲老了”!令我叹惋良久,不胜唏嘘。是啊,曾经血气方刚、力大无比、能背起三百多斤重的石板的父亲也并没有练就长生不老之术、金刚不坏之身,他也会老,终至有一天与世长辞!从前看过的这类文章也多,每每到这时候我都锥心泣血,不忍卒读,因为我想到了我的父亲。依稀记得我孩提时代,父亲每天下班回来,干农活之前,总要先坐在院子里抽烟。那时父亲多年轻啊!挺直的身板,光洁的额头,雪白的衬衫。岁月流逝,现在父亲也是垂暮之年的老人了,须发如银!我惊叹时间过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怀疑是不是地球转得越来越快了。当我向父亲提出自己的疑问时,父亲慈爱地看着我说:“年纪越大,越觉得时间过得快。”我无力挽住时光,只有尽可能地多回家,以期在有生之年能多多陪伴父母。</h1> <h1> 我还想到了我的儿子。他将来也会成为一个父亲。我希望他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是一个饱读诗书、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形象,像秋日里的阳光,含蓄、厚重、内敛,不事张扬,正直善良,坚毅果敢,有责任心,有担当……但愿假以时日,在老师、家长的呵护关爱下,在学校、社会大熔炉的淬火磨砺下,妈妈所嘱望的一切都能够实现。</h1><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