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味小药

s h l

<h3>我们说当官的卖官鬻爵,贪污腐败,执法犯法,欺压弱小,但为民的同样米中掺沙,酒里灌水,少斤缺两,以假乱真。问题出外哪里?怪这个时代,好像所有的问题自古有之;怪当官的,哪个当官的不是从百姓中来?我们在抱怨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指责我们,问题不在别处,而在我们所有人,在每一个“自己”,在于我们的人心坏啦。</h3><h3> 把国家社会比做人,那这个巨人生了病,而且病的不轻,怎么办?其实,两千多年前的两位医家圣手,一个叫老子,一个叫孔子,早就给我们开出了药方,只是这药方早已日久发黄,束之高阁,忘之脑后。</h3><h3> 我们不谈道,不谈德,也不谈仁,不谈义,不谈法治,也不谈德治,仅说说孔医生药方里</h3><h3>一味药叫做“忠恕之道”的小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一个人在做事之前,如果能反过来想想假如别人这么对我,我是否能接受,如果接受不了,就不要这样对别人。在说话之前想一想,如果别人这样说我,我会不会不高兴,如果会,就不要这样说别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我想所有我们所不愿见的问题应该全部不复存在了。</h3><h3> 自己不能接受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听来如此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如此难以做到?因为无明,什么叫无明?说白话,就是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对于别人的缺点我们总能看得很清楚,却很难看到自己的不足,所以我们总会去指出别人的错误,希望能改变别人,而当别人指出我们的不足时,我们却难以接受。</h3><h3> 所以,要解决无明的问题,就要多照镜子,照自己的内心,看清自己的不足。然后觉知自己的感受,明白自己在说什么,自己在做什么。那什么样的镜子,才能照到自己的不足,照到自己的内心?就是生活中,让你难受的事,让你难受的人。</h3><h3> 当一个环境让你难受时,当一个人让你难以接受时,正说明了你的问题,你的不足。如果你的能力足够强,就不会不适应那个环境,如果你的层次足够高,就不会跟那个人产生矛盾,有矛盾说明你跟他在一个层次上。</h3><h3> 不自觉间又谈到了释医生这味叫做“观照”的药,那就多说几句。我们要在生活中,工作中,与家人朋友同事的日常相处中,时刻照照镜子,发现自己的不足,感知自己的言行,然后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不断提升自己,最终你好我好他也好。</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