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一种情感叫怀旧,有一段美好时光叫小时候。</p><p class="ql-block"> 因为年少,我们可以理所当然的去享受大人们的呵护;因为年少,我们可以不去顾及父母脸上那抹愁云从何而来;因为年少,我们除了上学做功课以外可以尽情地玩耍……</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朋友,还记得无忧无虑的童年吗,还记得那些童年的玩伴吗,还记得儿时玩过的那些游戏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共同回忆吧。</p> <h3><font color="#010101">1、弹琉璃球:这是小时候玩的最多的游戏,几乎每个男孩子都会玩,可以一人玩也可以多人玩,一般是自己弹出的玻璃球打中对方放在地上的玻璃球为胜。</font></h3> 2、滚铁环:铁丝窝一个勾,推着铁环往前跑。<br> 滚铁环这个游戏也是男生的最爱。每个地方的叫法也不怎么相同,记得我们那管这叫“轱辘圈”。小时候每逢放学,总是要赶着它,陪着我一起回家。那年那月,放学路上,一群小脸脏兮兮的小孩儿,手里拿着铁钩,推着铁环奔跑在马路上,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更响,哗啦哗啦响成一片,那场面相当壮观。那时候,拥有铁环就如同现在的孩子带着滑板上学,是件很拉风的事。在空地上,操场上,哪儿可以锻炼我们的技术,哪儿就会有我们的身影。那时的我们是多么的快乐。<br><br> <h3><font color="#010101">3、斗鸡:搬起一条腿,拉着裤脚,单腿蹦着就怼上去了 ,一般两人对怼,也有群体PK混战的 。男生一般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font></h3> 4 、打piaji(实在是不知道这几个字该怎么写了,只能是拼音代替),长方形纸叠来折去,最终变成有着四个角的形状,我们称之为piaji,然后两人对摔piaj,看谁能把对方的砸翻过来。经常看到的景象是两个或一群小孩儿,撅着屁股,趴地上,对摔,或者,一摞用手掌震,摔翻过来,或者震翻过来的都收归个人囊中..<br> 这个游戏当年时常会在放学后玩,因为学校是禁止玩这个游戏的,至于为什么就不知道了,记得一次在矾盛家门口和邻居小朋友玩打piaji,赢来的piaji装满了所有的衣服兜,恰巧这时候班主任下班路过,周围的小朋友便向班主任老师夸赞我打piaji如何如何厉害,老师没说话,而是用眼睛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走了。<br><br> <h3><font color="#010101">5、打水漂:手拿小石子,贴着水面打过去,点起一串水圈圈,谁的圈多,谁的远,即为胜出。</font></h3> 6、跳皮筋:跳皮筋是女孩子们最爱的游戏之一,通过调整皮筋的高度来确定难度,可以玩出许多种花哨的动作,还有朗朗上口的口诀。1234567,马兰开花21,256,257,28、29、31……;或者:一朵红花红又红,刘胡兰姐姐是英雄……;或者:董存瑞十六岁,参加革命游击队……<br> 对于女孩子来说,没有跳皮筋的童年是不可想象的。下课或是放学时,校园里或是门前土路上,“绊马索”实在是壮观。两三个人原地站立,将长长的皮筋绷直,另一队的人在皮筋的圈内转身、跳跃、勾腿……先从脚脖开始,随着游戏的深入,皮筋一节一节地升高,难度也一点一点地加大。后来,皮筋移至脖颈,甚而用手举过头顶…… 那时候翻看女孩子的书包,总能从里面拎出由无数根橡皮筋结成的一根长长的皮筋来,而跳皮筋的花样也是一套套的。女孩们三五成群地蹦着跳着,在一根充满韧性和弹性的绳子上变换着无穷的花样。这种游戏的运动量较大,跳、蹦的动作很多,双臂也要顺势摆动,还要保持身体平衡。<br><br> <h3><font color="#010101">7、冲关:分两组,每组若干人,拉起手,拉紧紧的,一替一边喊:……挑谁?于是大叫:某某某 ,某某某就开始冲向对方阵营,如果冲过了,就可以胜利挑走对方一名人员,冲不过去,就只好留下来成为对方人员了……</font></h3> 8、跳房子又称为跳方阵、跳方格。<br> 跳之前,先在地上用有色石块画出连在一起的方格,有正方形、长方形,也有长方形与半圆形相结合的。<br> 参加跳房子的人数不限,形式有两人轮换跳,几个人轮流跳,多人分成两组轮换跳等。<br> 跳时先将一片状石块或用粗瓦片磨成的圆片(也有用沙包的)放在第一方格外,跳者全神贯注,用一只脚将石块轻轻踢进第一格内,然后单脚跳进第一格内,用支撑脚将石块踢进第二格。依次进行下去,直至将石块踢过全部方格。如果中途累了,可以在规定的“老窝”方格内休息片刻。如果有人在踢的过程中出现石块压线、出格或石块连穿两格的现象,算失败一次,下一轮重新从第一格跳起。先到达终点的,要把石块放在脚背上,轻轻地走出方格。先完成全套动作者为胜,负者要接受胜者的处罚。<br><br> 9、跳绳:个体玩法就不赘述了,可以自己玩,可以带别人玩,群体普通玩法,是两个人抡绳子,剩下的人依次跳上去,大家边唱边做动作。“小朋友,转一圈,小朋友,下去吧..;十二打点上学校,老师讲课他睡觉,左耳朵听,右耳朵冒,你说可笑不可笑。<br> 跑马:跳绳的一种,一根长绳子,可以正跳,反跳,一群人轮流跳过去,被绳子打到的人就要替换抡绳子的。<br><br> <h3><font color="#010101">10、砸沙包:玩前划正反手分班儿,伸手背的一班儿,伸手心的另一班, 4个人,5个人都能玩,偶人数的分班玩后,谁先被砸,还得多道剪刀石头布程序,奇人数的,人少的那班先砸。拉开距离,一头一个人,被砸的那班人马站在中间,砸人的做出种种虚实花样的姿势,砸过去,被砸到的人就得下去,如果接到沙包得一分,将来万一自己人被砸下去,还可以凭分救人,直到全部被砸下去后再换班。</font></h3> 11、踢毽子:拔公鸡尾巴毛,跟铜钱一起做成毽子,铜钱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咸丰通宝,乾隆通宝之类的,现在想想,真奢侈,文物都直接踢了。后来铜钱少了,就换成铁片做毽子,还有就是把铅块放在小勺子里,然后放在炉子上化开成液态,倒入地上事先挖好的小圆坑里,并在中央插上根筷子,这样再次凝固了就可以用它来扎毽子了。但是综合比较,个人觉得还是用铜线扎成的毽子踢起来比较得劲。<br>记得冬天流行踢毽子时,大家在上学路上看到公鸡,就会连追带挤地去逮,逮住以后,鸡尾巴上那几根长长的漂亮鸡毛,就成了战利品。当然,如果碰到了鸡的主人,也免不了挨骂。谁的毽子做得好,是很让大家佩服的。<br> 那时候,几乎每个冬天学校都会组织踢毽子活动,还会举办踢毽子比赛,姐姐几乎每年都是踢毽子比赛的头名。<br><br> <h3><font color="#010101">12、打陀螺:我们那里管这活动叫抽冰尜。用鞭子抽打陀螺,使其不停旋转,这个游戏也曾是男孩们的最爱,尤其是当几个人一起玩的时候,相互竞争较劲,就像一场激烈的比赛。</font></h3> 13、弹弓:这个多么古老的游戏相信男生应该都玩过吧。相信自己也动手做过弹弓吧。玩法就不介绍了,装上石子,瞄准发射就行了。鸟估计是打的最多的动物了吧,可怜的小鸟。<br> 对男孩子来说,弹弓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就好比布娃娃属于女孩子一样。无论农村还是城里,只要是男孩子,大概没有没玩过弹弓的。弹弓这种东西应该算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并非因为玩坏了,而是因为被没收了。家长没收过、教师没收过,还被比自己更大的孩子抢走过。可以说,每把弹弓都有挨批、挨揍的血泪史,也有打碎过人家玻璃、打死人家鸽子、老母鸡等“犯罪史”。每次疼痛好了后,总能迅速自制一把新的,继续玩。<br><br> 14、过家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角色扮演,一般情况来说,女孩子居多,也有经常见到女孩子邀请男孩子一起玩。通常来说,会选定一个场景,然后各自带入角色参与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家庭故事,小姑娘扮演在家做饭等丈夫回来,然后小男孩扮演的丈夫回家。再拿些道具当碗筷,俩人开始“吃饭”“聊天”等……<br> 记得小时候,我也经常和院子里的小朋友一起玩这个游戏,当时也没有什么道具,干脆用一些布头卷在一起,用线缠上,我就是我们的孩子了,现在想起来这些来还不觉会想笑。<br><br> <h3><font color="#010101">15、放风筝:小时候我们这里管风筝叫八卦,村里的小朋友都喜欢玩这个游戏,找一个开阔地,拿着纸糊的很简易的八卦(好像就是秫秸扎成的四方形的身子,然后用报纸糊上,再弄个长长的尾巴之类的)跟小朋友们一起去放,那时的八卦自然没有现在的风筝好看,不过一样飞的又高又远。也曾经因为跟别人的风筝搭上线,眼看着断了线的风筝飘走了,现在想想,真挺有意思。</font></h3> 16、摔泥娃娃:古老的技巧型游戏。用黄泥捏制,形似窝窝头。开口向下猛摔到地面上,由于空间内的空气快速挤压,气压升高,将窝窝的底儿炸开,同时发出一声轻脆的响声。对方从自己的皮皮窝窝上取胶泥,拍片儿(或揉团儿)堵住这个炸开的缺口。于此往复,技巧好的一方,胶泥将往来往多,反之越来越少。 游戏最后,以谁的胶泥多,定输赢。<br><br> 17、猜中指:把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尖尽量聚拢在一起,然后用另一只手掌把这五个指尖小心包围起来。做到只露出一点点指肚让其它小朋友看见。通常我们会把被猜的手的五个手指可打破自然排列进行穿插排列以迷惑猜方。而另一只手的手指也可放到这五个手指里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br><br> <h3><font color="#010101">18、折纸:在课堂上无聊的时候就扯一篇作业纸折一个“东南西北”,手指头套进去玩耍,平时折飞机,尖头的、平头的,看谁折的飞得远,飞得稳,还有官帽、衣裳、裤子、宝塔,白鹤等等。印象最深的是每当下雨,到院子门前的排水沟里趟水玩时,就折几个尖底船和平底船放在水沟里,跟着它顺流而下,直到被波浪打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摸瞎:一个蒙上眼睛,其他人在划定的场地内站好,让摸人者找到大家,并猜出被摸到的是谁。在摸人过程中,被摸者一般是一只脚不能动,另一只脚和身体可以自由躲避,摸人者把大家全部摸到并猜对,就算过关,如果喊错了名字或一直完不成任务,那就得重新开始。</font></h3> 20、官打捉贼:一种角色扮演智力游戏,或许是现在流行的“杀人游戏”的原始雏形,当然,这时的角色设定和游戏规则,还相当的简单。<br> 玩法:四人抓阄,分配“张三,李四,清官,打手,小偷”五个角色,然后军官出来指认谁是贼,其他三人不能出声,军官靠观察大家表情后宣布谁是贼,对了,就由打手来打贼,错了,就由打手来打军官。<br>打时,打手要念口诀:“打一打,挠一挠,问问军官饶不饶。”当然,如果打的是军官,就要由贼来决定惩罚的量度了。一般来说,军官打贼,都会从轻发落,随便打几下了事,而一到贼打军官,都会加大力度、不依不饶,应该是大家觉得这样的反转特好玩吧。总之,这是个欢乐的小游戏。<br><br> 21、收集烟纸:好像那个时候,每个男孩都收集烟纸,以手上有多少昂贵的烟纸为自豪,那些花花绿绿的烟盒也是我们手里的宝贝,而且按珍稀程度标了“价”,比如:大生产五百,辽叶一千,钢都两千,红烂漫一万……,至于这个价格从哪流传过来的就不得而知了。<br> 最开始纸烟盒折成三角形,(我们把折成三角形的纸烟盒叫作“符”)两人多人都可以玩,由锤子剪刀布定顺序,开头一人把各人所出的符叠在一起,用特定的手法拍在地上,出现单独的翻了面的就属于自己的了。再用自己的“母子”(一般用新的比较厚硬的纸烟盒折成)从侧面拍向地面的符,连拍带扇,能把符拍翻个面就属于自己的,不能拍翻就让下一个人来,为此还有人趴在地上观察符与地面的缝隙,甚至故意把自己的衣袖扯得长长的,好在拍符的同时带起更大的风。那时候纸烟的品种较少,能经常买纸烟抽的人也少,所以烟盒也不是很好找,有时就托亲戚朋友帮忙索求。遇到稀少的,图案漂亮、高档的纸烟盒,就忙不迭地夹在书里收藏,有多余的就拿来互相交换,也是一种乐趣。<br><br> 22、捉迷藏,又称藏猫猫,也是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br><br><br> 23、打杏核:一般是甲方将杏核摆放在立起的砖头上,乙方在固定距离处扔石头去打摆放杏核的砖头,如果打中,那么从砖头上落下的杏核就归乙方了。<br><br> 24、分田地:又叫扎三刀,这个游戏男生玩的应该。女生一般是不喜欢玩小刀的。用的刀一般是削铅笔用的小刀,体育课或者放学后,找一比较松软的泥土地,画个大“曰”字格或者“田”字格,每人分一块,用各种姿势和高度在自己或别人“地盘”扎三刀,如果刀不倒,然后根据刀的走向画一条“界”,圈出一定的面积让对方选择来扎,一直到对方没“地盘”为止。<br><br> <h3><font color="#010101">25、抓子儿:也是女生玩得多。这个子儿就是杏子核,桌子上地上都可以玩,全都是手的动作,把杏子核丢在桌上,然后用一只手(通常是右手,左撇子例外)抛起一颗,在空中的子儿没有落下之前迅速抓起桌上的子儿,再接住空中的那颗,至于一次抓多少,就另外规定了,还有用手背颠簸的,玩的花样比较多,还有用小石子代替杏核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6、翻绳:小时候我们管这游戏叫改股,就是用一根绳子在手上连续的挑几次,然后让另一个人连续的挑,每次都会挑出不同的花样,而且每个花样都有个贴切的名字,谁要是挑坏了(就是不能再往下挑了)就算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7、丢手绢:“丢 丢 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面前,大家不要告诉他”。一首小时候做游戏的儿歌,现在回味起来都会让我们心头一暖。丢手绢估计没有人没玩过,蹲在地上,笑着看着小朋友在围着圈跑,那时的我们笑的那么肆无忌惮,那么纯真自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8、 呼啦圈:记得上中学时,学校曾兴起了一段玩呼啦圈,一下课几乎满操场都是玩呼啦圈的。呼啦圈也一度是社会热门健身项目,对身体协调性要求很高,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喜欢这项运动。</font></h3> 回忆到这里,算是先告一段落了,此时,不觉想起一部老电影的歌曲,那就是当年风靡一时的英国电影《英俊少年》里的插曲:……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br> <h3><font color="#010101"> 最后想说:回不去的小时候——真好!!!</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