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上自驾游 王占林文

大森林

<h3><font color="#010101"> 外甥女一家因事逗留天津大港,八月中旬,我和妻子携孙子由儿子驾车前去探望,同时也想借机兜兜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次出行,从家乡通辽出发经沈阳,入山海关到天津大港,小住几天后又由天津进北京到承德经赤峰返回通辽,一路全程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从地图上看,正好兜了个椭圆形的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2005年曾去华东地区办事,乘火车抵扬州之后,去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当时几乎都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高速公路平坦、宽阔、单向、封闭、美观的特点以及行进在路上的安全、便捷、畅通、舒适性等优势是普通公路所无法与之比拟的。我当时好享受又好羡慕。那时原本在我国经济就比较发达又处在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华东地区,除我国第一条合资高速公路——沈大公路外,之后的几条线路均集中在这一地区。当时我想,如果我们的家乡也能有这样的公路那该多么好。可转念又寻思,家乡地区偏远、人烟稀少、经济落后,我的这一想法可能是很遥远的奢望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然而,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一日千里,时不过几年,就有可靠的消息传来,“通沈”高速已经立项,又不过多长时间,这条公路便如同天降,已然通车。接着好事连连,“通赤”高速也全线贯通。我当时似乎不着边际的想法却在短短的几年中竟然变成了现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真是神速,神得简直让我来不及反应、咀嚼和回味!这远不是我个人的无知惊叹,很多朋友谈此话题时都有同样的感受。一位同我一块玩萨克斯的乐友老家住通辽附近的孔家乡,他三、两天就驾车路过施工现场。他说,前几天还是一片空旷的荒野,稍不留意,好长一条高架的公路便突然地横亘在眼前,让你瞠目结舌。乐友的这番话,让我确切的体悟到了什么是风靡全球的“中国速度”、什么是载誉世界的“中国制造”、什么是叹为观止的“中国发展”的真正含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大约八点多从通辽出发,行驶在“通沈”高速公路直奔沈阳。这里的夏日不似江南,很少阴雨连绵。这天又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东北、内蒙古特有的湛蓝的天空,只有少许淡如薄纱般的云,由于路上的车辆稀少,清寂得连飞鸟的叫声都能清晰的听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通沈”高速公路是连接辽宁与内蒙古东部的大动脉,约有两个多小时的路程。途经通辽的科尔沁左翼后旗和辽北地区。现在这一带的地理景观有三个特征:耕地、草原、沙地。路上映入我们眼帘更多的是一片片长势良好的玉米地。现在农村政策好、人努力、讲科学,新品种的玉米一棵紧挨着一棵,装豆包似的密密麻麻。而正值盛夏玉米棵棵都杆壮叶肥,齐刷刷的玉米蓼儿在阳光的照射下金黄一片,像麦穗样地随风摇曳,煞是好看。我心里不由为之赞叹,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我们现在才真正做到了无愧于地球上的“黄金玉米带”,也真正建成了无愧于国家的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也路过一块块的草地。今年少雨,草长得不高、不壮、颜色也浅淡,但草地平平展展,极目望去一直看到天垂。其中一块草地似是一块湿地,一条长长的水带嵌入其中,水面银光闪闪,草地上的成群牛羊,正在悠然地吃草,牧民骑着摩托放牧,这画面构成了目前这一带已很难得的放牧图。看到这块草地把人的思绪带入了以前的原始草原,真让人心情舒畅,畅快淋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里的沙丘也不少,是科尔沁沙地的腹地。近些年来,按照中央的包括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各地改变和纠正了过去那种一味追求粮食产量或载畜量的愚昧做法,在治理沙化上切实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已收到较好的成效。现在看到的沙地都已用铁丝网围拦起来。别小看这一拦,隔离了人畜的践踏后,果然里面生态得到恢复,都长出了植物,变绿了。我曾与我的一位同学、曾经担任市委负责农村工作的领导谈过此事,他主持工作期间,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并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共同感到,大自然是神奇而伟大的,五十多亿年地球漫长演进的历史长河,绝非因几百年人类一时愚昧行为的瞬间而改变其自然走向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触此情景,我的脑际浮现了史上明宋时期令人神往的科尔沁草原。那时,这块草原地域辽阔、美丽富饶。南起辽宁的法库(所谓“进了法库门一半牲畜一半人”指的正是进入草原的情形),北到蒙古国的乌哈那山,东临嫩江的现松原一带,西至赤峰的阿鲁科尔沁旗,方圆四、五十万平方公里,是辽河和嫩江的冲积平原、东北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文字记载,这里地势平坦、水草肥美、林丰叶茂、鲜花遍野,人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不只是阴山一带,也是对这里的真实写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然而,这块草原土质腐殖质层较薄,挖地一、两铁锹就露出沙子,不宜开荒。可是自康熙年间以来的200多年的拓荒种地,把个好端端的草原破毁得伤痕累累,草地沙化,风沙肆虐,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对此,史上不少志士仁人为保护草地而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人们熟知的近代的嘎达梅林反对王爷开垦草原、保护草场的起义壮举就发生在这块草原上。可惜直到前些年也未能阻止这一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恢复草原固有生态任重道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时过中午,我们到达沈阳。沈阳是我们的近邻,我常常来这里。作为原东北地区的政治中心、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全国十大城市”之一的老城,历史包袱沉重,在大船难以掉头的艰难中,我亲眼见证了在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方针指引下,他们从调整结构、改造建设、改善民生等方面入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沈阳的重新崛起,我看到了其中的艰辛,也看到可持续发展的新曙光。</font></h3> 下午,我们即离开沈阳进入“沈京”高速,直奔天津。<div> 这一带是“两北”(华北、东北)平原的连接。放眼望去,也是平平展展,一望无垠。所路之处,名胜古迹、旅游圣地、工业城市、海港要冲特别密集,让人目不暇接。京沈高速公路是东北进出关内的交通要道。这条公路最吸引人的景象莫过于车多,各种汽车一辆紧跟着一辆,我估计每秒钟就有三、五辆汽车通过,可能繁忙程度在全国所有高速公路中车流是上乘的。我国汉时创造了“车水马龙”这个成语词汇,我想与这条公路上车的密集程度相比肯定是小巫见大巫了。见此情景,坐在车里的我,心里隐隐有些紧张,这可是老少三代同乘一车呀!好在我儿子正规驾校毕业,又有十六、七年驾龄,是个好把式。否则我们真不敢冒然在这样的车流里穿行呢。</div> <h3><font color="#010101"> 在多如蚂蚁的车流里,我发现车的档次较前些年明显提高。2000年后我曾去过亚洲及港澳几个国家和地区。当时感觉他们车的档次比我们高。而现今行驶在这条路上的各种车辆与之相比已经毫不逊色了。虽然我对车的知识不甚了了,但对大部分名车还是认识的,如奥迪、奔驰、凯迪拉克、路虎、丰田等轿车,比比皆是。尤其是运输车给我感觉变化更为突出,几乎都是大吨位的庞然大物。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德国几十吨位的沃尔沃运输车在家乡霍林河矿区落户时,吸引着人们围观,久久不愿离去。而现在百吨位以上的车一辆辆地在我们眼前驶过,不仅不足为奇,却因挡着我们的视线,绕开一辆又一辆,心里反倒有点“烦”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货运车上我更看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变化。过去行在这条路上,虽然尚无高速路只是普通国道,但那时运输的货物大多是农副产品、煤炭、木材之类,而现在除去少量的这类产品外,主要是水泥、钢材、大型机械、汽车、电子类产品。可见,我国已由一个温饱型国家逐步走向小康型并朝着现代化国家迈进,我真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得如此之快而感到高兴。</font></h3> 我们在天津大港与亲人团聚、小住三天后,便踏上返家的路程,奔向通往北京的高速公路。行驶在濒临渤海、携览“三北”、承载1亿多人口、发挥着拉动中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的享誉中外的京畿大地,遍地充满着欣欣向荣的景象。一片片的庄稼稻谷飘香,一片片的楼群拔地而起,中小城镇星罗棋布。在这里城乡差别缩小到已经让人难以分辨的程度了。大约不到一个时辰,我们就由城东进入了北京城。因多年进京办事总是在城区西边转悠,城东边已有十多年未有涉足,如今的面貌可能已全然不识,因而我特别想看看京城的东区。我们是从五环开进市区的建国路到建国门内大街北去雍和宫的。北京城是地球上一项最伟大的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壮丽的奇观。在这座城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达到了光辉灿烂、登峰造极的境地。我看到,现在的城区一座座楼房就像一个个雍容华贵、仪态万千的中年妇女那样惹人喜爱。整体布局也错落有致,宛如自然天成,浑然一体。首都建设的进展,真让人惊叹和自豪。我们的首都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首都相媲美。我边欣赏这沿街的景色边想,来时就打算在这里路过的选择是对的,否则再次错过,时过境迁,将会是我的又一个遗憾。<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在雍和宫办完事小憩后即重上高速向承德避暑山庄行进。这也是出发前我们唯一拟议中的一个要游览的重要景点。过去我虽然多次路经这个城市,但总未腾出时间下车游游这里,这次出游很想补上这一课。我们穿越燕山山脉,大约午后四点多钟进入了承德。承德坐落在山坳里,清初时仅有数十住户的小村落,自康熙在此修建避暑山庄而逐渐发展起来,现在城市规模也不算小。道路弯弯曲曲,走过几个大的建筑群后方到达清代的夏都——避暑山庄。一路上幸有导航仪的精准指引,若像以前那样的沿途问路或靠地图指示去找,恐怕天黑也难以摸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祖孙三代兴致勃勃地游览了这皇家园林。据导游介绍,作为皇帝的行宫之地的避暑山庄,修建于康熙王朝的1702年,之后不断完善,至乾隆时期的1790年历经88年全部建成。这座规模庞大的园林,占地面积564万平方米,宫墙周围长约20华里,拥有殿、楼、馆、亭、榭、阁、轩、斋等建筑100余处。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园林,比北京颐和园大近一倍。再加上环绕群山上的外八庙,构成山上山下、相互照映的十分完美、恢宏、壮观的绝佳景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进入园林,最先看到的是山峦起伏、郁郁葱葱的像铜墙铁壁般的群山,把个东、北、西园区围得严严实实,不可逾越。我们泛舟于湖中,在阳光照射下湖水清澈,波光粼粼。一条条游船,悠然前行,给湖面增添了斑斓的色彩。上岸后,我们随着导游的引领,信步于园中的小路上。路边花团锦簇、林木成荫,看到的房屋也是在绿树掩映下露出些许屋檐。我观赏了皇帝理朝、生活的地方,这些建筑虽经过几百年的风蚀雨淋而略显陈旧,但仍不失端庄典雅、富丽堂皇的本色。</font></h3> <h3> 来到皇家园林,我最大的收获是看到“四库全书”的贮藏地。据记载,“四库全书”编纂于清乾隆年间,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几乎收集了清代中期以前的中华民族所有存在于世间的文献,是对中国有文字以来尚存文献的最大集结和总汇。收书3461种,约7亿字。哲学家任继愈先生称它是最能代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载体。这是乾隆的功劳。该书编纂完之后。清王朝抄录七部,分别在南、北方“七阁”贮存。其中北方四部,南方六部,北方的避暑山庄文津阁是最后抄成的一部。均由总纂官纪昀(即今人都知道的纪晓岚)亲自主抄,是四库全书中最具有价值的文献。现今,我国政府对“四库全书”极为重视,1988年已把文津阁的书籍全部运至北京图书馆,把老祖宗的这一遗产安放到了可靠的地方。 “四库全书”里的书我没读过几部,但我为“文津阁”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书籍文献能够保存完好、经久传世的功绩而点赞。</h3><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 考虑到返程的路途,我们没有去外八庙就收住了游兴,又上高速路奔向赤峰。很快我们来到赤峰市的喀喇沁旗。这里群山起伏,山上的林木一片连成一片,郁郁葱葱,山坳里的村庄房屋崭新,整整齐齐地一排一排坐落在绿树丛中,显出了一派生机。80年代初我因工作曾来过这里,那时山是光秃秃的,房屋简陋,百姓生活很清苦,家里大都除了简单的铺盖和厨具餐具外,几乎没有什么摆设。位卑未敢忘国忧吧,当时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心里很难过,也很惭愧。当经过三十年后再看到山川巨变、旧貌变新颜时,抚今忆昔,真是感慨良多,内心怎能不为这里的发展变化而感到快慰呢!</font></h3> <h3> 喀喇沁旗位于赤峰市西南,从该旗到敖汉和通辽市的奈曼、库伦以及辽宁的朝阳地区一带,史称西辽河文化。行进在西辽河这块古老大地,我的脑际自然浮现出近些年考古的新发现以及专家们的惊人判断。关于文明,学界的认同标准有四要素,铜器、城市、文字、原始国家。而在这一地区,以上四要素都已陆续有了考古的证实。专家说,过去我们常讲的中华有五千年文明史,即公元上下五千年,但即便从夏算起也只有四千余年。所谓五千年,是将伏羲时代起始年定为公元前2952年,以此推算,中华文明大约有五千年文明历史。但伏羲是神话传说,并非正式国家概念,没有实证,很难让世人认同。而2012年5月赤峰敖汉旗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陶人“中华祖神”,它一路从远古走来昭示世人,中华文明在5000年前即已成型。从而为“上下五千年”提供了一个实证。西辽河地区的一个又一个的重大考古发现,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成为让世人瞩目的地方。因此,我每当想起能够生活在这一古老而神奇的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心里的自豪及幸运感就会自然涌出。</h3> <h3><font color="#010101"> 由承德到通辽这段路程与通沈高速车流差不多,车辆稀少,几公里也见不到一、两辆车。由此,我想到一些人仅仅根据这一点即产生关于修建通沈、通赤高速公路得不偿失的看法。这样的想法我不敢苟同。高速公路除前面提到的优越性外,我想对于我们这样的少数民族偏远落后地区来说应该是作用更为特殊,它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缩小国家不同地区间差距,尤其国防战略上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归根结底,我国高速公路以及其它基础建设的辉煌成就,也充分表明了我国经济实力的雄厚,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如果退回到三、四十年前,我们连吃饭都是问题的状况下,还有什么条件来修建这样高水准的公路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傍晚近8时,我们顺利安全地返回通辽。通辽市即原内蒙古哲里木盟,是上世纪末撤盟建市。这里是科尔沁草原核心地带;成吉思汗驰骋的疆场;清朝国母孝庄皇后的故里;清代御敌将领曾格林沁和举旗造反英雄嘎达梅林的家乡。现在,通辽经济发展迅速,已跻身于全国百强城市;铁路、公路交通四通八达,是内蒙古东部区的交通枢纽。目前,民族团结和睦、携手同行,正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大踏步的向前迈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进入市区,已是华灯齐放。游子外出返家,看着熟悉的路正街直的道路,五彩缤纷的建筑,川流不息的车流和悠闲散步的人群以及人们娱乐、锻炼的场景,我们感到格外的亲切和由衷的幸福。</font></h3> 王占林<div> 作于2016年12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