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花园国家一一新加坡

王福安

<h1>2017年3月9日,我们一行15人组成一个旅游团,于上午10:00许在天津滨海机场乘坐天津赴新加坡的直航班机,经过约六个小时的飞行,至下午4:00许到达新加坡彰宜机场,开始了此次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个国家的旅游。</h1> <h1>一、市政厅雄伟壮观,母亲河碧波荡漾</h1><h1>在机场,我们在新加坡地接旅行社导游的带领下,乘坐旅游中巴,经约20分钟车程首先到达新加坡市政厅和高等法院。</h1> <h1>隔着一片宽敞的草坪望去,市政厅(右)和高等法院并排屹立、雄伟壮观。1965年8月9日新加坡独立日,总理李光耀在市政厅洒泪演讲,感动国民。当年马来西亚联邦強行迫使新加坡脱联独立,使新加坡面临重重压力和风险,因而也激发了政府和人民不畏困难的精神和勇于拼搏的斗志,经过五十多年的奋斗,终于把新加坡建设成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举世闻名的花园式国家。</h1><h1><br></h1> <h1>导游讲解完新加坡的建国史后,带领我们顺着新加坡的母亲河一一新加坡河向鱼尾狮公园走去。新加坡河贯穿整个城市,全长3.2公里。漫步在整洁漂亮的河畔,沐浴着徐徐吹来的和风,我们目不暇接地观赏着眼前的景物。</h1> <h1>只见四周高楼广厦林立,鳞次栉比,气势恢宏;河中碧波荡漾,游船穿梭,景观美妙动人。游人们纷纷举起相机、手机,摄录这美景良辰,以作永久纪念。</h1> <h1>二、鱼尾狮雕像神奇动人,花芭山小岛景美幽静</h1><h1>一路观景,一路拍摄,不知不觉来到了鱼尾狮公园。公园里游人如织,热闹非凡。鱼尾狮雕像傲然屹立,楚楚动人,是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鱼身象征着新加坡从小渔村谦卑起步,狮头代表新加坡最早名称“Singapura”,马来语指“狮城”的意思。</h1> <h1>鱼尾狮雕像高8.6 米,重达 70 吨,口中源源不绝地喷出水柱,远远看去蔚为壮观。此雕像由新加坡雕塑家林浪新精雕细琢而成,1972 年 9 月 15 日落成,由时任总理李光耀在新加坡河口为雕像揭幕,代表新加坡对所有游客的欢迎和致意。</h1> <h1>鱼尾师雕像灯光设计奇妙,每当夜幕降临,整个雕像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彩,红绿蓝紫相间,不时变换,煞是好看,引人入胜。<br></h1><div><br></div><div><br></div> <h1>游完鱼尾狮公园后,我们乘车来到了花芭山。花芭山靠近繁华市区,面向新加坡海港,是一座海拔只有115米的小山。我们沿着山路拾级而上,两边鲜花烂漫,树木郁郁葱葱。到达山顶举目遥望,整个新加坡城、岛屿、海港尽收眼底,顿觉视野开阔,胸襟开朗,心旷神怡。</h1> <h1>此时正值黄昏时分,山上游人稀少,树静风轻,更显山中的清幽与恬静。花芭山上也有一尊鱼尾狮雕像,只是体积比鱼尾狮公园的那尊小了很多。大家看后都有一种亲近感,纷纷走上前去与之合影,抑或是游览和欣赏新加坡的一种情感的表达吧。</h1> <h1>三、圣陶沙夜景斑斓,专卖店购物火爆</h1><h1>从花芭山下来,我们来到了圣淘沙岛,此岛是新加坡本岛以外的第三大岛,这里建筑奇特,景色秀丽,有海上乐园之称。此时己是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我们只能欣赏这里的夜景。</h1> <h1>来到著名的环球影城,此影城耗资43亿多美元建成,于2010年3月18日正式开放,是东南亚首个和唯一的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夜幕之下,影城灯火辉煌,霓虹闪烁,到处是流金溢银斑斓的色彩,把圣淘沙岛装扮地更加美丽。</h1> <h1>游完环球影城外景,大家到旁边的马来西亚美食街品尝当地小吃风味,有的游客观看了仙鹤芭蕾演出,欣赏了新加坡文化艺术特色。至晚10:00许去到酒店,一夜休息无话。</h1> <h1>3月10日早晨8:30,我们从宾馆出发,分别到珠宝、日用品专卖店购物。在新方导游的宣传和诱导下,也基于相传的新加坡是购物天堂无假货的原因,大多数游客都购买了诸如黄金宝石、钻石、鳄鱼油等商品,满足了大家的购物需求。这不禁使我想起我在远洋船工作时,曾于1976年和1988年两次到新加坡离船上岸购物,故地重游,情景再现,如同昨日一般,不由得心潮起伏,感慨万千!</h1> <h1>购物完毕,我们又欣赏了新加坡的街景,只见街道整洁,车行有序,两边树木成荫,绿草漫地,空气新鲜,一派自然祥和的景象。中午时分,我们结束了新加坡旅游行程,奔赴马来西亚,开始了另一个国家新的旅程。</h1> <h1>游毕新加坡,虽时间暂短,游程有限,但印象深刻,感受颇多。赋诗一首:《新加坡印象》</h1><h1> 狮城锦绣胜花园,</h1><h1> 海上明珠耀碧天。</h1><h1> 鱼尾狮雕名世界,</h1><h1> 圣淘沙岛靓人间。</h1><h1> 高楼广厦摩天立,</h1><h1> 绿树红花映地鲜,</h1><h1> 百舸千船休憩岛,</h1><h1> 南洋魁首美名传。</h1><h1>旅行者:王福安</h1><h1>写毕于2017年3月24日</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