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参观完豹子庄园,大巴车沿原路回到大路继续向北,前往埃托沙国家公园。下午两点左右,在途中经过的一个小城的酒店吃午饭。</h3> <h3>酒店具有浓郁的非洲特色,建筑风格和装饰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内部设施齐全。高大的棕榈树,翠绿整洁的草坪,漂亮的泳池,亭台花榭,令人赏心悦目。</h3><h3>这家酒店后院还养着几只鹦鹉,最大的是一只蓝色金刚鹦鹉。</h3> <h3>去往埃托沙途中,路边的金合欢树以及高大的白蚁巢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在大家的要求下,司机把大巴车停在了路边。</h3><h3>据说白蚁巢地上有多高,地下就有多深。停车这片区域的风景很有代表性:围栏内的土地上(说明是私人领地)、蓝天白云下,编织鸟在金合欢树上做巢,树下有高大的白蚁巢,地面上开满了金黄的纳马跨兰花(一种藤蔓类,类似我们见过的蒺藜,开满黄花的植物)。</h3> <h3>我们的大巴车开进了埃托沙自然保护区。这里是保护区的大门。</h3><h3>导游首先收取了所有人的护照,到保护区进行扫描登记。出保护区时再扫描一次。如果发生盗猎事件,就要对相应时间段入园的人员进行排查。</h3><h3>埃托沙国家公园现有面积2.2万平方公里。1907年成为动物保护区,此后面积不断变化,1956年时曾达到10万平方公里,成为世界最大。公园内有5000平方公里的巨大低洼盐碱地“埃托沙盆地”,公园由此得名,意为“白色的干旱之地”。这里常年聚集着300多种动物。</h3><h3>目前非洲最大的国家公园是2000年南非和博茨瓦纳为保护羚羊迁徙共同推出的卡拉哈迪跨界公园,面积3.6万平方公里。</h3> <h3>进入保护区后,当时的时间大概是下午四点多。天黑前赶到营地入住吃饭即可。由于离营地不远,我们的大巴车开始慢慢在保护区内搜寻动物,按照保护区内通俗叫法,这叫“追动物”。导游宣布了保护区注意事项:不许下车;不准喂食动物;不要大声喧哗等等。不过补充说可以开窗。</h3><h3>当金合欢丛林远远的出现羚羊时,大家都异常兴奋。随着进入保护区腹地,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出现在大家的眼前。</h3> <h3>忽然间,一头长颈鹿出现在视野中。这头长颈鹿在路边徘徊,有过公路的意图。两边司机都把车停了下来。一方面不惊扰动物,另一方面正好让大家观赏。</h3> <h3>目前已知的九种长颈鹿平均身高为4.6米,最高可达5.8米,站立时头至脚可达6-8米;体重约七百公斤,最重可达1.3吨。</h3><h3>长颈鹿拉丁文名字的意思是“长着豹纹的骆驼”,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寿命为27年左右。</h3> <h3>成群的长颈鹿出现在金合欢树丛。夕阳金色的光线,把原野和动物染成了明黄色,充满了梦幻色彩,令人赏心悦目。</h3> <h3>进入营地Düsternbrook Guest Farm。办理入住、分配房间。这就是我们的房子。</h3> <h3>这是营地的餐厅,食品种类很是丰富。取食餐台在大厅的中间,放着面包、甜点、培根、香肠、水果、蔬菜沙拉等;烧烤餐台在餐厅靠厨房的一侧,厨师在内侧现场制作各种烤肉、煎蛋等,客人在外侧等候取用。</h3><h3>煎蛋omelette,很好吃,尤其是吃多了西餐想换个口味时更是美味。如果想吃,就告诉厨师:omelette!厨师就会盛一勺打好的蛋液倒进煎锅,同时用铲子摊平;客人要自己用餐盘准备好配菜。配菜有奶酪、香菇丁、西红柿丁、洋葱碎等,喜欢啥选啥,可多可少。当鸡蛋饼成型时,厨师会示意你将配菜倒在鸡蛋饼上。厨师用鸡蛋饼将配菜包起来,再煎烤几下,洋葱的辣味去除时就制作出锅了。</h3><h3>还有“oryx”烤肉,也就是烤直角羚羊肉!还有弯角羚羊肉,牛肉、鱼肉,各种饮料,包括我最喜欢的guawa饮料,也就是番石榴汁。</h3><h3>非洲政府对野生动物是有猎杀配额的,以便草原可以承载并得以休养生息。猎杀野生动物都是选择老年雄性,不影响种群的繁衍,同时减轻了草场的压力。雌性和幼崽是严禁猎杀的。动物界也要保护妇女儿童!</h3> <h3>晚餐后,行走在营地内部的道路上,蓝天、白云、大树、充满非洲风情的建筑,非常养眼。随手一拍就舍不得删掉了!</h3> <h3>第二天凌晨五点半集合。天还没亮,越野吉普车就出了营地。司机师傅熟悉动物的行动轨迹,用红布包着的手持探照灯搜索动物,一旦发现就用英语进行讲解。幸亏领队何娟就在旁边,全都翻译给我们。</h3><h3>羚羊群、斑马群、树上的大鸟等等,纷纷都被司机找了出来。由于光线不好,照片都是模糊的,没有上传。</h3> <h3>天麻麻亮时,这头黑犀牛出现了。它非常谨慎,在路右侧的灌木丛中时隐时现,绕来绕去,最终还是从我们越野车的前方几十米处穿过公路,来到路的左侧,逐渐消失在灌木丛中。</h3> <h3>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出现了一幅田园诗般美好的场景:在朝阳的照耀下,在美妙的晨光中,一群群羚羊和斑马出现了。它们始终是在低着头吃草,哪怕是在移动的过程中。好像它们的任务就是不断吃草。偶尔有羚羊之间发生点小摩擦,抵抵角,小斗一下,感觉也像做游戏一样,充满了大家庭的快乐和温馨。</h3> <h3>这群斑马行为有点异常,全都没有低头吃草,而是警觉的四处张望。</h3> <h3>忽然有人说:狮子!果然,前方草原上出现了一头狮子。</h3> <h3>过了一会儿,又有人说:后面还有一头!大家回头,看到又有一头狮子从车子后面的草原出现,在车前穿过道路和前一头狮子去会合了。</h3> <h3>有人兴奋的说:狮子打起来了!只见前方草原上尘土飞扬,两头狮子窜蹦跳跃,用前爪激烈的争斗。</h3><h3>司机介绍说:两只狮子是在用打斗吸引动物的注意,放松警惕,以便捕猎。因为它们已经被发现了。后来又说,它们这是在宣示主权,在自己的地盘上示威!</h3> <h3>这群斑马好像是要穿过狮子所在地区域到公路的另一边去,狮子守在了它们前进的道路上。它们没有心思吃草,一边密切关注狮子的动向,一边向着远方快速移动。</h3> <h3>车子继续前行,路边出现了直角羚羊。导游介绍说,直角羚羊是纳米比亚国徽上的动物,而且国徽上有两只。直角羚羊很警觉,离越野车越走越远。</h3> <h3>司机又发现了远处树林中的狮群。我们用肉眼根本看不清,用相机的长焦拉过来才勉强看清。树下除了能勉强看清的三头狮子,还有左侧第二棵树下的猎物_一头被吃了一半的斑马。</h3> <h3>忽然,一头狮子起身把猎物向狮群的方向拖,从左侧第二棵树下拖到了自己身边。原来是一头黑背胡狼出现了,狮子不想给它偷食的机会。</h3><h3>黑背胡狼急促的叫了几声,在第二棵树旁_也就是原来放斑马尸体的地方转了一圈,最后向右边树林中跑走了。没看清它是否在那里找到了被狮子撕下的斑马肉残渣。</h3> <h3>树丛下的情景。几头狮子在树荫下休息,旁边是吃剩下的斑马尸体。此文第一次发到群里后,团友王女士热情的把她保存的照片发给了我。她和丈夫林先生在另一辆车上,他们和司机沟通好后,车子开到了狮群的跟前。</h3> <h3>继续前行,我们的车停在了一片稀疏的灌木丛旁。有两三只猫鼬出现了。</h3><h3>猫鼬也叫狐獴,头尾长40-60公分,是一种小型的哺乳动物。他们是非常社会化的动物,群居在可达40只的群落里,擅长挖洞,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蜥蜴,蛇,蜘蛛,植物和小型哺乳动物。</h3> <h3>路边稀疏的灌木丛中,出现了不少的瞪羚。还有刚刚出生七天的小瞪羚,毛茸茸、萌萌的,好可爱!</h3><h3>世界上的羚羊有72种,都生活在非洲大陆,最重的重达半吨,是最小羚羊鼠羚的1000倍。</h3><h3>我分不清瞪羚、跳羚、黑斑羚!</h3><h3>从网上找资料,跳羚眼睛和瞪羚相似,常被误认为是瞪羚,但体型较大,体长1.2-1.5米,肩高68-90厘米,体重可达40公斤。</h3> <h3>瞪羚线条流畅,体态优雅,行走在草地上,真是精灵一般可爱,让人发自心底的喜欢。</h3> <h3>这只大羚羊比较警惕。因为边上还有很多出生才七天的小羚羊,估计它是负责警戒的!</h3> <h3>大羚羊带着小羚羊离开了路边。</h3> <h3>忽然,路边出现了一大片翠绿的草场,这在干旱枯黄的非洲草原是非常罕见的。一大群一大群的斑马,一边移动,一边在那里吃草。</h3> <h3>几辆参观的车辆和游人,让它们感到了一丝不安。它们加快脚步,离开了游览车所在的肥美草场。</h3> <h3>车的左侧,出现了一大群的羚羊。最为出彩的是里面的小羚羊,它们脚上就像装了弹簧,轻盈而迅捷。</h3><h3>它们嬉戏、追逐、灵活的空中转向,蹦得很高,跳得很远,感觉就像孩子在调皮,在炫耀,在得瑟!又像高超的舞蹈演员,轻盈、高雅,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感。</h3><h3>情绪是可以传染的!我也莫名的跟着兴奋起来,那一刻的画面,在我脑海中始终记忆犹新。</h3> <h3>上午10点多钟,我们回到了营地。</h3><h3>在营地的边缘,有一道长长的隔离墙和铁丝网,将营地和外界隔绝开来。营地外大概50米远,就是一个椭圆形的巨大水塘;水塘边有一棵高大的金合欢树,树冠好像撑起的巨伞,又像是一杆耸立在非洲草原的大旗。非洲的原野,诗情画意般呈现在眼前!无数的斑马,羚羊,以及各种鸟儿,都在池塘边吃草、饮水、鸣叫。</h3><h3>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围墙边的长椅上,用望远镜、用相机、用双眼,静静的看着水塘边的动物。在这里,心很静,就像非洲的天空般空明澄净;水塘边的世界,生动、鲜活、原始!</h3> <h3>营地围墙边的一棵枯树上,鸟儿在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据说,原来这里有一个巨大的编织鸟巢,直径有好几米。后来树枝被压断了,大鸟巢不复存在。鸟儿们正在重建鸟巢。</h3> <h3>树枝上,围墙边,水塘里,天空中,到处都是鸟儿的踪迹。</h3> <h3>田园诗般的水塘和原野,这才是世界本来该有的样子啊!</h3> <h3>午饭时间,我们从食堂出来后,发现了这只闯进营地的大象,它也是来吃午饭的吗?</h3> <h3>下午,天气渐渐变得燥热起来,水塘边的画面,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两只羚羊,一边警惕地四处张望,一边向水溏靠近。</h3> <h3>斑马也渴了,逐渐来到了水塘边。三匹、六匹、九匹,在水塘边一溜儿排开,越来越美的画面出现了。</h3> <h3>忽然,斑马群像发现了什么情况,向后方急促地四散奔逃。</h3> <h3>过了一会儿,也许发现暂时还是安全的,又都回到了池塘边饮水。即便是这样,也总有一匹马没有饮水,而是背对着池塘,四处观察,负责警戒。</h3> <h3>饮完水,斑马渐渐的离开了,有两只羚羊赶了过来。</h3> <h3>忽然,斑马和羚羊都快速离开了。我正在疑惑,顺着斑马的视线向左一看,原来是一头大象出现了!</h3> <h3>大象哥很聪明。他先不下水,以免把水搅浑,而是站在岸边,用大鼻子先吸口水喝了,又吸了一口水喷到鼻子上润润鼻子,然后再继续喝水。</h3> <h3>这画面看起来真美啊!</h3> <h3>等把水喝足了,大象就下到池塘里,开始玩起水来了。</h3> <h3>喝饱了,玩好了,又想吃点啥了,就离开池塘向岸边走了过来。离我越来越近了。</h3> <h3>一直来到隔离墙边,铁丝网影响了大象的行动。它小心翼翼的把硕大的蹄子塞进了铁丝网中间部位,踏了下去。原来是墙根的一些草,吸引了它的注意。铁丝网里面,其他动物都无法靠近,也只有大象可以依靠超大的体型和长鼻子来完成这个任务了。</h3> <h3>看我们的美女领队何娟多么兴奋啊!如此近距离,和大象仅仅是一墙之隔。</h3><h3>成年非洲象,高约3.5米,最高可达4.1米,体重约为4-5吨,最高记录有10吨。分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有六个亚种。</h3> <h3>机会难得,我也合张影吧!</h3> <h3>我们的美女领队何娟和帅小伙导游李琬,兴奋的在那里玩自拍,边摆姿势边念叨,幸福的像小孩子!趁他俩玩得爽,我给他俩和大象来张合影。</h3><h3>李琬高举的手机左侧空中,一只鸟儿在飞翔。</h3> <h3>看这姿势,好像是有导演在指导一样!</h3><h3>大象根本无动于衷:我的眼里只有草。你拍你的,我吃我的!</h3> <h3>和野生大象合影,这恐怕是最近距离了!</h3> <h3>人们追随在大象周围,自拍、合影、观赏,忙得不亦乐乎,大象却根本熟视无睹,只顾有条不紊的攫取围墙边肥美的青草。从围墙的一边扫荡到另一边,所有它能够着的长草,全都被它扫荡完了。</h3> <h3>没吃的啦,走了!大象一边耀武扬威的向前走,一边卷起地上的土向身上喷,那叫一个趾高气昂!</h3> <h3>我跟着大象来到营地的南侧(我的理解肯定不对,因为那是南半球)。这里有很多的斑马和羚羊。</h3> <h3>由于当时是下午三点多钟,艳阳高照,天气燥热,很多羚羊在树荫下休息。</h3> <h3>树荫下的精灵,梦幻般的美景。</h3> <h3>大象走了,池塘边又恢复了宁静,其它动物又来喝水了。</h3> <h3>在这个观察点,人们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不远处,羚羊群在吃草。</h3> <h3>我来到离羊群最近的围墙跟前,近距离观察羚羊群。羚羊就在距我5--10米的地方。</h3> <h3>下午四点,我们的大巴车又出发了,到保护区继续追动物。</h3><h3>这种大鸟叫蓝蓑羽鹤,南非国鸟。</h3><h3>大巴车带我们去了两个有名的池塘,希望能看到大群动物共同饮水的场景,结果大失所望。池塘边只有零星的鸟类、数的清的斑马和羚羊。所以说,到非洲看动物,最好是旱季。旱季和雨季差别极大!雨季很多低洼地方会存水,形成临时水源,动物不会舍近求远冒着生命危险到固定水塘去了。</h3><h3>如果是旱季,只有几个固定的水塘有水。所有动物每天最少要去水塘边饮一次水,那里就会成为动物的集散地和猎食动物的狩猎场。动物世界里的很多惊心动魄的场景都是在旱季水塘边拍摄的。</h3> <h3>这头羚羊就在离车不到五米远的地方,安然若素。</h3> <h3>凤头鸨,也称灰颈鹤。</h3> <h3>非洲大鸨,也有的翻译成灰颈鹤鸨。</h3> <h3>路边有大群的牛羚、小牛犊和瞪羚。多数比较远,照片不理想。</h3> <h3>忽然,在离路边四五十米远的灌木丛中,发现了直角羚羊和鸵鸟的混合群。</h3> <h3>这只蛇鹫出现在车的右侧。据导游讲,蛇鹫是很难见到的猛禽,以蛇为食。</h3><h3>曾经在电视节目中见过这样的片段:一条响尾蛇在咬伤一只田鼠后循着气味追踪,准备就餐,没想到途中遇到了蛇鹫,捕食者瞬间变成了猎物。蛇鹫抬起一条腿,用爪子迅猛准确的几下踩踏就要了响尾蛇的命,很快响尾蛇就成了它的腹中餐。</h3> <h3>在路边很近的地方发现了这一大群斑马。保护区内到处都是成群的斑马,只是这么近距离方便拍照的不多,机会难得!</h3><h3>由于有灌木丛的遮挡,斑马群都在慢悠悠吃草,没有急着逃离我们的大巴车。</h3> <h3>眼中动人的美景表现在照片上逊色很多。</h3> <h3>风景画般的景色。</h3> <h3>车又停了,原来从路中间水坑里爬出来一头陆龟。</h3> <h3>终于发现了近距离的一群牛羚,多拍几张。</h3><h3>牛羚也称角马,是东非动物大迁徙的主力。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草原参与迁徙的角马有200多万头。</h3> <h3>原来是牛羚和斑马的混合群。</h3> <h3>这头大鸟不知道名字了。</h3> <h3>车又停了,一条巨大的爬虫缓慢的穿过公路。</h3><h3>它的俗名千足虫、千脚虫、秤杆虫,学名马陆,身围直径4厘米,体长可达38厘米。</h3> <h3>回到营地,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夕阳洒满金色的阳光。这是我们家住的房子,距离营地的围墙不足20米,有两个标间,设施齐全。住在这里异常方便,出门就可以看动物,累了就可以回屋休息。</h3><h3>在夕阳的映照下,在金合欢树的环抱中,草灰色的尖顶,白色的围墙,门前露台的实木沙发后,实木装饰墙变成了橘红色,美丽而梦幻。很多人都在房前拍照留念。</h3> <h3>这棵枯树上有无数只鸟!因为除了能看到的两只大鸟外,鸟巢中叽叽喳喳还有无数只:有的在巢内,有的在巢外,有点在地上,还有的在空中!</h3> <h3>晚霞极美,自拍留念。你们在夕阳下拍风景,拍风景的我把你们拍成风景!</h3> <h3>晚霞中的非洲稀树草原。</h3><h3>如果不想坐车到保护区追动物,在营地池塘边守株待兔也是很好的选择。这里夜间有探照灯辅助照明,可以昼夜观赏动物。和我们完全相同行程的重庆团友在前一天晚上就在这里看到了犀牛和长颈鹿。</h3><h3>动物都需要饮水,池塘是它们无法拒绝的选择。很多西方人在围墙边的长凳上全天候守候,旁边架着高倍望远镜和大个头的照相机。</h3><h3>如果是在旱季,每年6-10月份,守在池塘边,就可以看到成群的斑马、羚羊、牛羚和长颈鹿在水塘边饮水,可以看到狮子和犀牛,甚至可以看到猎食动物和食草动物共同饮水的场景。</h3> <h3>还是那句话:实景非常美,美得难以描述!照片根本无法表现出来!</h3> <h3>第二天一早,我就来到营地围墙边。晨曦中的鸟儿叽叽喳喳。</h3> <h3>营地内部。这是去餐厅的路上。</h3> <h3>很快就要离开营地、离开埃托沙保护区了,再看看水塘边晨光中的稀树草原。在高大的金合欢树旁,湖水荡漾着波浪;不远的草地上,斑马在静静的吃草,鸟儿在欢快的歌唱。</h3> <h3>换个角度,看到更加广阔的草原,和那数不尽的斑马和羚羊。</h3> <h3>一群珍珠鸡到池塘边饮水。由于距离远,我的相机长焦到头(300*1.5=450)也只能这样了。</h3><h3>大小不一的砾石、红色的土地和草原,配上水边的倒影,画面太美了!</h3> <h3>我看到树梢上有三只大鸟,其实还应该有不少小鸟,鸟鸣声此起彼伏就像交响乐。当我举起相机时,一只大鸟飞走了。</h3> <h3>羚羊在草原上吃草。</h3> <h3>营地的大门。</h3> <h3>就在我们的大巴车快要驶出埃托沙国家公园前,路的右侧出现了一群长颈鹿。难道舍不得我们走,特意来送行!?</h3> <h3>再见长颈鹿,再见,埃托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