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言论”议大事

秋天的声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上图来源于网络,致谢原创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世纪八十年代,社会在变革,观念在更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那个如火如荼的年代里,每每有些“动动笔”的冲动,于是写了一些“小言论”。现在翻看起来,感觉有点意思。文字不多,言语平淡,但是说的都是热门话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企业改革从打破"大锅饭"开始,推行承包责任制。于是有了《责任制与"甩砣子"》、《头锤该往哪里落》等短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年代,思想的碰撞尤为突出,颓废与奋进、守旧与变革,人们在思考,在选择。应媒体之约,撰写了《在逆境中迈出的第一步》、《要从这个 "苦恼 " 中解脱出来》、《莫让 "喜气 " 变 " 呕气 "》等。这几段文字,何许给了人们些许帮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 题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秋天的声音 2019.1)</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莫让 " 喜气 " 变 " 呕气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所谓 " 抬头嫁姑娘,低头娶媳妇 "的旧风俗,造成了许多亲家不亲、婆媳不睦、夫妻不和的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绿化村有一户居民,他儿子于今年初结婚。接亲的那天晚上,男方冒着风雪把新娘从中山路接到家。可是,女方的嫂嫂却说:" 我们家的姑娘没那么好嫁,娘家的人不到,新娘不能进婆家的门。" 边说边往回走。男方只得又把新娘从新房里叫出来,一直赶到江汉路才追到这位嫂嫂,于是又重新开始 "接亲 "。新郎的一家人为这事呕得吃不下晩饭。新婚的 "喜气 " 变成了 "呕气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男婚女嫁,本是一桩喜事。如果办得好,对新婚夫妇今后的生活、工作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按 " 抬头嫁姑娘,低头娶媳妇 " 那一套旧风俗办,反而会让双方呕气,实在是太不应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 《 沙市日报 》1981年12月16日二版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责任制与"甩砣子"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些工厂把生产任务平滩给工人,谁先干完谁休息,既不超额生产,也不讲究质量,工资照拿,奖金照发。有人把这种"甩砣子"的做法称之为"责任制",实在是对责任制的误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责任制尽管形式多样,但落脚点是一个"责"字,归根结底是要兼顾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提高经济效益。而"甩砣子"的落脚点则在一个"甩"字,干部一"甩"了事,工人干完了事,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都给"甩"掉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此可见,责任制与"甩砣子"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前者应大加提倡,后者应坚决杜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 经济日报 》1983年4月22日一版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逆境中迈出的第一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8年夏天的一天,有人打来电话,通知家属,说我的父亲死在了“隔离审查”的房间里。一个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领导干部,他犯了什么罪 ,竟会被打入大牢不明不白的折磨至死呢?那年我不满12岁,母亲还在“干校”劳动。当时,我亲手接了这个电话,对这一切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然而,它留给我的灾祸却是难以躲避的。从小,我便走上了一条艰难的人生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很要强,白天仍然昂着头走路,还时常同一些欺负我的伢儿们打架。可是一到夜晚,泪水 就止 不住 往下淌。我反复思索着,往后该怎样做人,怎么生活。一次,我看到兄长当时的一个日记本,里面记着这样一件小事:兄长和我一起用谷壳来擦磨一口旧铝锅上面的油垢。兄长擦得快,不一会儿铝锅就变得锃亮锃亮的了。从这篇日记中,我体会到:人活在这世界上,也应该经常打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本色,才能在生活中发出光亮。从此,我下决心刻苦地磨练自己。在逆境中,我没有消沉、颓废,有空便埋头看书。学习,在我的眼前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使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充实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高中毕业后,我干过“小工”,当过知青,当过工人。随着政策的落实,父亲的冤案得以昭雪。我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23岁加入共产党,27岁成为正科职务的国家公务人员。我觉得,人生的道路是坎坷不平的,也许在你刚刚起步的时候就遇到暴风雨的袭击,只有在生活中树立坚定的信念,奋力拼搏,才不至于在风浪中迷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 沙市日报 》1984年12月15日三版 )</span></p> <p class="ql-block"> &nbsp;</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要从这个"苦恼"中解脱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团的基层干部,近四年来,先后向党组织递交了6份入党申请书,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随时把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向党组织汇报。可是,我的组织问题至今仍未解决,心里真苦脑,您说我今后该怎么办?(潘解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潘解兰同志:收到报社转来你的信件,读后很有感触。我觉得,你在信中流露出来的"苦脑",也代表了一部分求上进的青年的思想。在自己的愿望实现之前,应该怎样对待呢?我觉得,首先要从主观上找原因,对照党员的八条义务,看自己还有哪些做得不够,确定努力的方向;第二要不断加深对党的认识,坚定入党的信念;三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刻苦磨练自己,积极为党工作,创造入党的条件。另外,正如你在信中所说的那样,应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以求得帮助,加速自己进步的步伐。当然,党组织也应重视对青年的培养教育工作,排除认资排辈的做法,积极慎重地将那些已具备条件的青年吸收入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以上是我的一点拙见,不知对你是否有益?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 秋声 )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 《 沙市日报 》1984年12月27日三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头锤该往哪里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破"三铁"口号易喊,真正实施起来却颇有难度。首先一难便是:就一个企业而言,面对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这头一锤该往哪里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依笔者之见,与其先拿人人手上一份的"铁工资"、"铁饭碗"开刀,莫如先向干部座下才有的"铁交椅"下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何出此言?原因有二。其一,破了"铁交椅",在企业改革中起决定作用的干部们再也做不成"太平官",就可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义无反顾地率领群众深化改革,进而破除"铁工资"和"铁饭碗";其二,破了"铁交椅",职工从干部的率先垂范中"眼见为实",感受到"这回要动真格了",就可在榜样效应的作用下群策群力地参与和支持破"铁"之举,从而为加快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奠定群众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铁工资"和"铁饭碗"之所以多年喊破而末破,窃以为与当初"铁交椅"未明确列入破除之列有关。所以,破"三铁",头锤当破"铁交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经济日报 》周末版1992年5月2日一版 )</span>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上图为原沙市市机电工业局办公楼,作者于1983年至1993年在此工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