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智者的声音 追随智者的脚步

宁静致远

<h3> 2017年3月17日,中华小学书香分校、中华小学海伦国标学校迎来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新基础教育”研究主持者李政涛教授的到来,此次活动在李教授的观摩和指导下,分为语文教学研讨和“新基础教育”学术讲座两部分,分别在海伦和书香两校开展。</h3> <h3>上午8点30分,语文研讨活动在中华海伦学校如期进行,到场参加活动的主要是书香和海伦两校中层干部、骨干教师以及全体语文教师,同时五华区、官渡区教科研中心语文教研员、两区部分骨干教师、相关学校的语文教师以及盘龙区桃源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参与了此次研讨活动。</h3> <h3>执教老师分别是中华海伦的唐永玲和中华书香的赵倩倩老师,课题分别是《谁的本领大》和《蚕姑娘》。两位老师虽然都是教龄近两年的新老师,所呈现出的课堂基本达到“新基础”的课堂要求,课堂是开放的、重心是下移的,过程是互动的、生成了大量的学生资源,充分体现了学生立场,教学目标基本实现。</h3> <h3>此外,两节课的教案设计都具备了整体意识,将课文整合到单元中进行分析,不再孤立地进行单篇课文的教学。由云师大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张向众副院长所要求采用的课堂记录单颇受李教授的赞赏,课堂记录单在学生思维、语言表达、书写等方面给学生支架,是老师在提升育人价值上较好的教学策略,值得推广。</h3> <h3>一听完课,接着就进行现场研讨。现场研讨活动由中华小学海伦国际学校张芸校长主持。</h3> <h3>在研讨的过程中,李教授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如何处理读写的结合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细致地讲解。此外,他对教研组今后的教研重点及方向提出了要求:继续规范教学设计;课堂上多体现教结构、用结构的教学方式;多多强化课型研究;课堂仍需多开放。</h3><h3> </h3> <h3>下午2点30分中华小学书香门第分校报告厅内坐无虚席了,老师和家长们早已恭候多时了,书香门第分校杨副校长热情而简短的介绍之后,李政涛教授主讲的“新基础教育”学术讲座准时开始。</h3> <h3>李教授从思维的清晰度、合理度、精细度、生长度四个维度,为全体教师进行了“新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师思维品质的提升的主题讲解。他用幽默及富有哲理的语言,用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在场老师诠释了“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真谛,即拥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力与自生力。</h3> <h3>聆听智者的声音,追随智者的脚步。今天能如此近距离地倾听李政涛教授的现场研讨和学术讲座真是三生有幸。下午五点多在雷鸣般地掌声中活动落下了帷幕。老师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报告厅。李教授那充满强大正能量地声音仍时时回荡在耳边,激荡在心中……</h3> <h3>最后昆明“新基础教育”三所学校核心首脑与李政涛教授合影留念。从左往右他们分别是张芸校长、蔡永佳理事长、李政涛教授、张向众教授、张家旺校长,杨璟副校长以及五华区桃园小学的邓校长。</h3> <h3>近两年来,中华小学书香门第分校和中华小学海伦国际学校的全体教师努力践行“新基础教育”,在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张向众副院长的带领下,在华东师范大学专家教授们的指导下,全体教师从“两层面三领域”潜心研究,全面改革。本次李政涛教授的报告对我们的“新基础教育”改革之路又是一次重大推动。两校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这条道路上,能和学生一起在攀岩中去探险,共同生长,在这项充满无限可能的事业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艺术品,并享受其中,乐此不疲!</h3> <h3>20171114</h3> <h3>又见智者亲聆指导,倍感荣幸受益巨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