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展》覌感(一)

阳光老妪

<h3>愉快地发現《大英博物馆展览 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成为各媒体的热点:有发图,有策展人訪談,有耳朵里的博物馆…难得遇到如此高品质的展。作为博物馆的志愿者讲解员象过节一样高兴!展厅不允许讲一理解!</h3><h3>那,就在网络上分享吧!</h3> <h3>《王后的竖琴》能亲眼見到,真是喜出望外一这是文物中的明星!在埃及图坦卡蒙墓(1922.11)发现之前,伊拉克"乌尔的王陵‘’是当时最惊人考古发现,大英博物馆与宾夕法尼亚博物馆联合发掘。我们見到的竖琴,来自约4500年前苏美尔人的城市一乌尔,普阿比王后的墓葬。</h3> <h3>普阿比墓的平面图。</h3> <h3>这是琴所在的位置。‘’周围有十具女性遗体,她们可能是王后的侍女,一个女子躺在竖琴的右侧,她的手骨的位置应该就是琴弦的位置"</h3><h3>一考古学家伦纳德.伍利这样描述。</h3><h3>发现时,木质部分已经朽腐烂,把熟石膏倒入凹陷处,伍利还原了竖琴的原貌。</h3> <h3>共鸣箱前端装饰的黄金公牛面具曾被压碎,现已修复。除牛角是现代制品外,青金石的胡须、头发,眼白用的贝壳,都是原件。</h3><h3>青金石可能来自阿富汗‘</h3><div>黄金来自伊朗或埃及,</div><div>貝壳则来自波斯湾。</div> <h3>竖琴是首次来中国,然而牛首却不陌生。2013年国博大都会精品展,曾展出这件青铜牛首。各位可能还有印象。当时很奇怪:牛怎么有卷卷的长须?仔细看牛鼻上有绳!胡须是系着的,连想到法老的胡须是假的,系上去的;苏美尔人所好之卷须也未必真。释然。</h3> <h3>看看地图,两河流域是冲积平原,有的是黄土,除了土还是土,贾妍老師:两河流域资源匮乏,连石头都没有。阿富汗在图外右上方很远,很远! 但是它们都来到了乌尔!</h3><h3>想起"物流"的定义:商品问有需求的地方流动!</h3><h3>4500年前的乌尔城"物流"就已存在,由于资源匮乏,故贸易必然发达因此催生了文字与法律一两河流域成为人类文明最早诞生之地!</h3> <h3>这是普阿比的头饰,耳饰,黄金很重的,当王后这头上的負重一不是件轻松的事!另外她十个手脂上都戴着金介指!</h3> <h3>覌赏竖琴,一定要低下身位,精彩还在牛头的蓝胡须下继续:</h3><h3>图1狮头鹰在两只瞪羚之间,</h3><h3>图2背靠背的公牛,</h3><h3>图3中间一牛身男拎着两只猎豹拿大頂,</h3><h3>图4龚击牛的狮子!</h3><h3>这是苏美尔人的神话?或是信仰?</h3><h3>看不大懂。</h3><h3>一贯以为两河流域的民族尚武,没曾想他们也爱好音乐?是献给神的,还是献给人的?</h3> <h3>這是大英博物馆的另一件著名文物一"乌尔的军旗",仔细看,发现了吗?</h3> <h3>第一排靠后,看见了吧!</h3> <h3>手持竖琴的乐师!再看上图,人人都拿着酒杯,这是个欢宴的场景,美酒加琴声一欢乐啊,欢乐! 竖琴一人类享受音乐了</h3> <h3>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也藏有王后竖琴。(王陵中出土了八架竖琴)</h3> <h3>看看这四幅图</h3> <h3>关注第三幅一又出现竖琴了!</h3><h3>毛驴弹琴,熊一手扶琴一手打拍子,而坐在它前面的小动物在摇动叉铃(埃及很流行的乐器)好像在看卡通片!</h3><h3><br></h3> <h3>大英博物馆的"王后竖琴"保留着更多的马赛克装饰,这种装饰手法在更早的欧貝德时期就有了。</h3> <h3>这是十多年前,世纪坛《伟大的世界文明展》,中的展品。"有马赛克装饰的圆柱",是比王后的竖琴还要早400年的欧贝德早王朝第三期。</h3><h3>这些圆柱能保存下来要归功于沥青,由珍珠母,粉色石灰岩与黑色含沥青的石灰岩制成的几何图案,是用沥青粘在棕榈木上,木朽了沥青马赛克奇迹般地保留下来∫</h3> <h3>考古学家们绘制的神庙复原图。而所用材料,除了泥土与沥青之外,都要通过贸易才能得到。不由得对那古老的文明肃然起敬,而那块古老的土地至今不宁。</h3> <h3>4500岁的王后的竖琴!</h3> <h3>当我们見识了王后的竖琴,再看现代交响乐中的现代竖琴,这是4500年时空的穿越。想起建南先生说博物馆:是在空间体现时间的场所一精辟!</h3><h3>大英博物馆用100件文物诉说世界史,诉说着人类全球化的历程,而英国马上就要开始."脱欧"的程序。</h3><h3>我们走进博物馆去了解过去,恰是为了能正确地认识现在,与未来。作为展览的解说者,深受教益一博物馆,公民终身的课堂!</h3>

竖琴

王后

大英博物馆

博物馆

沥青

乌尔

阿比

马赛克

两河

胡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