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淡溪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雁荡山脉中部,距乐清市区12公里,境内有淡溪湖、白龙山景区、硐垟景区等自然美景和南宋状元王十朋纪念馆、南宋诗人翁卷纪念馆、黄塘清初古民居等人文景观。</h1><h1> 淡溪生态文化旅游区山水形胜,人文荟萃,蕴含丰富的旅游资源。南宋著名诗人"永嘉四灵"之一的翁卷、南宋状元王十朋等文化名人曾在淡溪留下许多遗迹。白龙山、淡溪湖、龙潭、龙门峡、天露谷等景点以石奇、湖秀、泉温、峡深、谷险而闻名遐迩。</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自然风光篇</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淡溪湖景区</h1><h1> 淡溪湖不仅风景优美,且其周围群山环绕,景色秀丽,是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度假、野外郊游的好去处。</h1> <h1> 夕阳西下,淡溪湖沐浴在晚霞里,柔美中带着一抹嫣红,驻足凝望,落霞与湖水,共长天一色。</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龙山景区</h1> <h1> 白龙山有小武当之称,位于乐清市虹桥、淡溪、芙蓉交界处。白龙山以奇洞怪石、幽谷秀水、名寺古刹、森林景观为主要特色,山上原始植被茂盛,山湾或丛林溪水潺潺,山中更有几处喷泉,让人赏心悦目。白龙山历来为道家修真圣地。据清人吴永佶《白龙山志》载,白龙山有上、中、下三座白龙圣母宫。发展至今,全山上下则有白龙宫、龙娘宫、乌龙宫、青龙宫、龙王庙等二十多座庙宇!</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九州岩</h1><h1> 九州岩是白龙山的最高峰,九州岩与连霄嶂,双岩对峙,蔚为奇观。一为九州岩,巨石直一块横一块,砌墙似的垒成城堡状。与之对峙的另一主峰,称连霄嶂,虽也是群石叠砌,但砌法另类,奇形怪异的岩石,令人赞叹不已!</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吹箫奏乐,别有一番风味!</h1> <h1> 山,沉默不语,却演绎着动人的神话;石,星罗棋布,却诠释着醉美的风景。历尽岁月的磨砺和风雨的剥蚀,白龙山依然以巧夺天工的自然风光,彰显自己的魅力!</h1> <h1> 连霄嶂群石叠砌,一块块竖立的岩石上小下大,摇摇欲坠,且高且险,胆怯者不敢攀援,当地俗称"喜鹊巢"、"凤凰洞"。连霄嶂附近奇峰怪石众多,奇趣横生,各类奇石或吟咏眺望,或悬空献技,或移步换形,又有松泉伴奏,使满山灵气生机洋溢。</h1> <h1> 双髻寺也称白龙山石殿,坐落在白龙山山坳里。因石门庵东首有两块巨大奇岩双髻峰和丫髻峰,宛如唐宋时期女性的双髻,故名双髻寺。此寺始建于南宋末年,重兴于明隆庆五年至万历十年间。石构建筑群的各建筑依地形而建,结构简朴,佛像及装饰雕刻线条粗犷流畅,保存完整,是浙江省为数不多的明代石构建筑之一。</h1> <h1> 龙水喷坐落于白龙山西北,景点集中,山坪开阔,风景秀丽,道气盎然,素有"仙人之居"美称。有很多颇具野趣的巨岩,有蘑菇岩、冬瓜岩、鲤鱼岩、乌龟岩、猩猩岩、龙抽岩等,巨石横陈,形神兼俱,很有想象的空间。</h1> <h1> 沿途都是奇形怪异的石头,展开你的想象力,尽情地遐想吧!</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硐垟景区</h1> <h1> 硐垟景区是一个具有山水风情的原生态景区,平中有奇,奇中有秀,秀中有灵,融谷、洞、瀑、林等景致为一体,境内景点众多,以天露谷、龙门峡、枫树林为最。景区生态原始,游历其中,欣赏山谷秀丽奇景,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美丽的山水画廊,令人流连忘返。</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门峡</h1><h1> 龙门峡,山地公园,位于淡溪镇埭头村,永嘉的交界处,过去因为地偏,龙门峡鲜有外人至。近十年前,户外运动爱好者偶然来到这里,发现作为雁荡山支脉的龙门峡险峰无数,溪壑纵横,山泉清澈,故称之为温州"小张家界"。如今越来越多的户外探险队慕名而来!</h1> <h1> 龙门峡是一狭长幽深的峡谷,全长约560米,最宽处有10余米,最窄处仅一二米。在谷外看,不见峡谷,唯见一平整峭立的崖壁,拐过这面崖壁方入谷中,有曲径通幽之感。峡谷靠壁临水,两边峭壁夹峙,其内乱石堆积,流水潺潺,仰视天宇,犹似一线天,至谷底方豁然开朗,是户外登山者的运动天地!</h1> <h1> </h1><h1> 龙门峡穿越的山途,无限风光在险峰。登上一处陡直的峰顶,站在窄窄的顶尖举目四顾,脚下是山体几乎垂直而下的山谷,山林茂密。再远眺,又是绵延的一个个需要攀登的险峰。心跳加快的感觉有木有?</h1> <h1> 龙门峡穿越有两条道,一条登山,山上无数险峰盘旋,最终折回埭头村。另一条溯溪而上,最终到达永嘉境内。</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露谷</h1> <h1> 天露谷内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以山谷、瀑布、岩石、山洞等最具特色。天露谷景色优美,犹以峡谷瀑布著称,因而形成以原生态峡谷观光、瀑布观赏为主的山水游览观光区。</h1><h1><br /></h1> <h1> 在大自然的画廊梦谷里,轻轻挽起春的流韵,在山水烟雨中释放心灵,感悟自然,恬静!</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枫树林</h1> <h1> 枫树林是位于硐垟村的一大片人工林,枫树相邻整齐且连片集中,沿古道缓行,只见溪岸边古木参天挺立,浓阴广覆,不见天日,有"千米枫门"之称。</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桃花谷</h1> <h1> 朵朵桃花,素雅、清香,绽放枝头,点缀了绿意盎然的春天!</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潭景区</h1> <h1> 龙潭分上中下三潭。最下者广十余丈,深不可测,水极清冽,在龙潭村。祷雨屡验,皆居在下潭,中龙潭在石门庵旁。上潭峭壁险绝,在九龙山。</h1> <h1> 一山淡墨一水从容,山水倒影在湖中,枫叶的映衬,增添了一抹色彩!</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建筑风貌篇</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十朋故里</h1><h1> 淡溪富有众多的人文景观,主要有王十朋纪念馆、王十朋墓地、梅溪草堂、孝感井、洗砚池、状元手植树、状元樟、荷博园等人文、田园景观。</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十朋纪念馆</h1><h1> 王十朋纪念馆位于淡溪镇四都梅溪村,整体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现有建筑占地面积2650平方米,是淡溪镇人文景观的主要组成部份,也是该镇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其整体为三退三进三桥式院落结构,厅内居中塑有王十朋塑像,室内两侧陈列王十朋墓中出土物件及纪念介绍王十朋生平活动的诗画、牌匾、书籍、物品及梅溪民间表演事物。台门入口处有王十朋被诏为龙图阁大学士的圣旨碑。王十朋纪念馆是乐清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青少年思想品德体验教育基地和温州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1><h3><br></h3> <h1> 2012年王十朋诞辰900周年之际,完成梅溪生态文化园建设,园内成功栽植70多个品种的梅花700株,建成五大彩石碑和560多米长王十朋爱国文章和历代名人梅花诗书碑墙。</h1> <h1> 寒冬腊月,在梅溪生态文化园内,朵朵梅花傲立枝头绽放,带着一点嫣红,随着树枝在寒风里欢快地摇曳着,正努力向世人绽放出自己最美丽的笑容,点缀着孤寂的冬天!</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梅溪草堂</h1> <h1> 梅溪草堂位于王十朋纪念馆之旁,为王十朋归休故乡林泉后所造,于2012年王十朋诞辰900周年之际,筹资300万重建。梅溪草堂曾是王十朋教书育人的私塾,布局分草堂、书馆、至乐斋、率饮亭,在王十朋的诗文中均有记载,草堂意境幽篁,富有历史沧桑感。梅溪草堂体现了王十朋不恋官位、向往淳朴自然的崇高价值观。</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洗砚池 </h1><h1> 王十朋少年时期喜学练字,读书写字之后,经常将毛笔和砚台放在这个池塘清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久了,这池塘里的水被墨水浑浊了,从此以后这池塘里的水都是浑浊的。由于该池塘其形酷似古砚状,所以后来人们都称它为"洗砚池"。王十朋有宋高宗御赐的端砚,长18厘米、宽11厘米、高9厘米,紫而微赤,石质优美。前眉刻篆字御铭"体端厚兮灵化成,罗星宿兮焕文明……"和"绍兴袁翰"等印章。右侧刻王十朋楷书"绍兴丁丑三月二十一日集英殿赐第,特赐御铭宝砚,恭作砚颂并诗……"。该方端砚藏于温州博物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孝感井</h1><h1> 此井长1.6米,宽1.5米,中置一石梁,以便立脚汲水,把井口一分为二,成为八角,村人曾称为"八角井"。据王十朋的《大井记》记载,孝感井本来叫王家大井头,王十朋诞生那年,他的祖父王格建大井井亭,取名"投辖"。王十朋11岁时,祖父王格得病想吃鲫鱼,王辅、王十朋父子在大井垂钓,竟然钓上了一条大鱼。乡人以为是孝心感动上天,就改大井为"孝感井"。</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状元卷</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状元手植樟</h1><h1> 1157年王十朋状元及第后,奉旨回家省亲时,在此亲手栽植两株樟树,今每一树高28米,胸径2.27米,至今已经有850多年的历史。樟树是乐清市的市树,这两棵樟树被评为温州市十大古树名木。</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状元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翁卷纪念馆</h1> <h1> 翁卷纪念馆位于淡溪镇埭头村的"招贤峰"下,是为了纪念南宋著名诗人、"永嘉四灵"之一的翁卷而建造的。翁卷纪念馆建立于宋代,后因年久失修,新馆由翁氏后人于2016年出资300余万重建而成。翁卷纪念馆现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白墙黑瓦,属徽派建筑风格,馆前小桥流水,馆后茂林如云,馆内布置清新雅致,馆中间墙壁上挂着翁卷画像,两侧陈列翁卷诗集作品。翁卷纪念馆风格简朴、环境优美,与人文气息相得益彰。</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塘古民居</h1> <h1> 黄塘村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群山环抱,两溪绕流。古民居是黄塘村的一大特色,从清早期到民国时期的8座古民居,布局精巧,各具特色。古民居大多采用穿斗、抬梁混合的梁架形式,还保留大量精美的砖雕、木雕和石塑建筑构件,建于清嘉庆十年的周世鹏洋房等古建筑巧妙地融合了西方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h1> <h1> 民国时曾任省议员的周序安故居是黄塘村唯一保存完好的清末民初的欧式小洋楼,三退屋、垟头屋、屏墙底屋等都是古色古香的清代古民居,这些文化底蕴浓厚的古民居点缀其间,无形中为黄塘村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气息。因此,黄塘村在编制规划时就将8座古民居保护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2005年,黄塘村投资120万元对这8座古民居按原来面貌和材料特点进行了修缮。</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荷花博览园</h1> <h1> 梅溪荷花博览园位于淡溪镇梅溪村,南宋状元王十朋的故里,是梅溪村着力打造的精品旅游项目,占地面积100多亩。荷花博览园又名廊桥风荷,全长308米,以荷花为主题,集休闲赏花、农业采摘、廉政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绿色生态农业基地。园内计划引入荷花品种100余种,倾力打造大型荷花等水生植物种植基地,是乐清乃至温州一大赏荷佳处。整个荷博园将规划为荷花观赏区、亲子露营区、莲文化展示区、休闲互动娱乐区、蔬果采摘区等专业区域,园区内活动丰富多彩,老少皆宜,饶有趣味。</h1> <h1> 含苞待放,美得令人窒息!</h1> <h1> 翠绿的荷叶丛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沁人心脾!雨中的荷塘更有一番诗意,让人流连忘返。</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坭山精品民宿村</h1> <h1> 南园往事美宿村,位于浙江省乐清市淡溪镇生态文化旅游区坭山村,于永嘉交界处,一期投资2000多万,已建成六栋!这里有著名的南宋状元王十朋故里,还有脍炙人口的诗人翁卷故居。在坭山,晨可观太阳初升,暮可赏夕阳落山,一天到晚日照充足,更有清风徐徐。这里如世外桃源,适合发呆,适合抒情。夏日里有蝉鸣陪伴,冬日里或见冰雪飘落。这里有最廉价的负氧离子,最天然的空调。夏日里气温比山下低5度,睡觉或要盖上一床被子。冬日里坐窗台可沐浴阳光的温度,屋外有雪花飘舞,屋内有壁炉如春。</h1> <h1> 古村古道古建筑,石墙台门旧木窗,都泛着老时光的味道。亮一盏昏黄的灯,温一壶醇厚的茶,窗外的风景细斟慢品,任思绪恣意留白。</h1> <h1> 在时光的剪影里,静静的给自己一处风景,赏与其中,醉与心中,不念凡事,不忆苦思,如此甚好。</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节庆风俗篇</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打大猫拉大旗 </h1><h1> 大猫即老虎,"打大猫、拉大旗"是淡溪镇梅溪村独有的一个走街名俗。一般于春节期间或求雨得胜送龙王归潭时举办。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现有淡溪镇杨川村周族保存的公约为据。2011年6月,"打大猫"被列入第五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泥鳅龙民俗活动</h1> <h1> 淡溪镇玛瑙村的泥鳅龙民俗活动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最初是为纪念该村的明代进士薛宗澄,在板凳龙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由于考虑了村庄溪谷地貌,整条"泥鳅龙"除了龙头和龙月外,用一百多条板凳组成,一百多位舞龙手参与其中,动作灵活多样、变化无穷,杂而不乱、有条不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且每条板凳上有三盏灯笼,龙头是红色的,披满红色的龙须,游走起来,像是一条硕大的泥鳅,故有了泥鳅龙这一雅号。</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谷雨祭</h1><h1>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民间有很多跟谷雨有关的习俗。如走谷雨、谷雨摘茶、谷雨祭海等民间习俗活动!</h1><h1> 走谷雨: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者户外田野中走动一圈就回来。</h1><h1> 谷雨摘茶: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节气这天,南方茶区的习俗是不管天气如何。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桃花节</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菜花节</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露营节</h1> <h1> 十一年打造金名片——淡溪杨梅文化节。淡溪杨梅,是与温州茶山、高楼、东魁齐名的杨梅知名品牌。淡溪目前有14000多亩杨梅地,其中黄塘、杨川、峃车和柏岩等几个村为主要种植区域,杨梅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淡溪牌杨梅被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秋汉服秀</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汉式婚礼</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餐饮风味篇</h1><h1> 淡溪旅游风情小镇山水形胜,人文荟萃,不仅蕴含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盛产各种美食:清明饼、麻糍、鹅头颈、包头鱼、油泡枣、溪螺......</h1> <h1> 走进淡溪,不仅览山水美景、品人文历史,还可以尝农家乐美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特产风物篇</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丰之源铁皮石斛基地</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物风采篇</h1> <h1> 南宋大贤王十朋(1112年11月9日—1171年8月6日),字龟龄,号梅溪。生于温州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状元)。</h1> <h1>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代表作《乡村四月》被选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课本、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课本。</h1> <h1> 山,豪放大气;水,秀美灵动。走进淡溪,赏山水自然风光,听溪水浅吟低唱,品状元故里文化,尝当地美食特产!淡溪生态文化旅游区欢迎您!</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