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阳朔县白沙堡石寨</h1> <h1></h1><h1> 桂林是以喀斯特地貌闻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桂林也是一个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文明古城,在这里处处感受得到石头文化的气息。比如摩崖石刻,就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重要历史文物。<br></h1><h1> 在这里我考游的是另一类石头堆砌出的文化——石寨城。这里所指的石寨城,不是桂林市中心靖江王城这个五A景区,王城中的“三元及第”;“状元及第”;“榜眼及第”牌坊、承运殿前的雕栏与云阶玉陛就清楚的诉说了王者的历史。也不是永福县永宁州城这种已经成为旅游点的石城,在地方志里已经详细陈说。也不是临桂褚村这种在村屯里建的石寨,那里的文物保护碑刻也勒石书明了其渊源。<br></h1><h1> 桂林附近还存在着不少另类的石寨城,它们离开村落,在偏僻崎岖的山嵅(拼音han意为石山中的凹地)中建立,既鲜有文献记载,地方志里也几无踪影的石寨城。<br> 雁山区黎家石寨</h1> <h1></h1><h1> 桂林如此众多的古石寨城沉淀了那样厚重的历史,一石一路是那么的深邃,它们深深的吸引着我,多年来带着谜团各方咨询村民,查阅资料,结合卫星地图搜索,一次又一次的前往探访。这些年依次考游了桂林附近数十座古石寨::<br></h1><h1> 阳朔葡萄杨梅岭,有石寨门4座,<br>东门</h1> <h1> 南门</h1><div></div> <h1> 西门</h1> <h1> 北门</h1> <h1> 奇峰镇瓮里梅子嵅古石城,尚存石寨门4座;</h1> <h1><br></h1> <h1> 象山区二塘骆家一座;</h1> <h1> 临桂区会仙镇李家洞村一座;</h1> <h1> 阳朔县葡萄镇马岚村二座;</h1> <h1> 阳朔葡萄马岚村二座;</h1> <h1> 临桂区南边山镇庙门村一座;</h1> <h1> 临桂南边山钱村一座;</h1> <h1> 临桂区会仙镇廖家村石门嵅二座;</h1> <h1> 阳朔县白沙堡村二座;</h1> <h1> </h1> <h1> 灵川县潭下镇凤凰岭三座;</h1> <h1>灵川潭下凤凰岭三座;</h1> <h1> 灵川县三街镇翼王城一座。雁山镇大埠乡黎家石寨13座。<br> 隐藏在这样深山中的石寨城是在什么年代建立的?是什么人建立的?为什么建立这么多石寨城?众说纷纭,有不少传言,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br> 一是为附近山民躲避战乱所建;<br> 二是秦始皇征服岭南后,为了巩固对南方的统治,调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历经数年建造而成;<br> 三是石城为明朝靖江王所建,用于屯兵屯粮的附属设施;<br> 四是太平天国失败后由败退到此的太平军所建;<br> 五是占山为王,劫掠为生土匪建立的。<br> 在阳朔县葡萄镇杨梅岭这处石寨城,还有论文推论是侬智高建立的。<br> 较多的传说还牵连上石达开,例如阳朔县葡萄镇杨梅岭的石寨城传为石达开屯兵城;雁山瓮里也叫石达开练兵场;临桂区会仙镇廖家村石门嵅南门下,碑记太平军曾攻此寨“寨内聚着七十余人,攻击五昼夜,困寨三十余日”;甚至于在灵川县地图三街石寨城处还赫然印有“翼王城”的地名。<br></h1> <h1> 把这些古石寨标入地图可以看出,这些古石寨主要分布在漓江西岸喀斯特峰林区域。这些石寨城其建筑风格;规模;工程量;材料;工艺都类似,都无历史记录。</h1> <h1></h1><h1> 从图中可以看到,黎家古石寨群处于桂林石寨城群中心位置,也是桂林喀斯特峰丛最为密集的地方。<br></h1><h1> 黎家古石寨门,传说有72寨门,这里古石寨城的石寨门、寨墙数量众多,由于没有人居住,所以相对破坏得较少。不像葡萄杨梅岭石城东门、北门为了农用车通行都划开了好大的口子。所以黎家是考究古石寨最好的地方。<br> 黎家古石寨群,寨墙主要围绕叫“桐木嵅”、“龙塘嵅”两处山中。有寨门的13处,有两处完全崩塌,其中一处寨门是前些年被一神经病人撬塌。为方便叙述,我按环游顺序编了号。<br> 桐木嵅1 号门</h1> <h1> 桐木嵅2号门</h1> <h1> 桐木嵅3号门</h1> <h1> 桐木嵅4号门</h1> <h1> 桐木嵅5号门</h1> <h1> 桐木嵅6号门</h1> <h1> 桐木嵅7号门</h1> <h1> 桐木嵅8号门</h1> <h1> 桐木嵅9号门</h1> <h1> 龙塘嵅1号门</h1> <h1> 龙塘嵅2号门</h1> <h1> 龙塘嵅3号门</h1> <h1> 龙塘嵅4号门</h1> <h1> 龙塘嵅4号门已经被一神经病人撬塌。</h1> <h1> 其他山口多修有石墙。</h1> <h1> 多方探询陆续获得了关于古石寨的蛛丝马迹。为什么在众多的嵅中选择这里呢?重要的原因是,附近山嵅中只有这两个嵅有水源。村民还告诉我当时流传的的一首歌谣:“唐四唐五好不精,进来山里修寨门;若凡哪个攻得破,进来一万死八千”。几经周折,终于在这处古石寨拱门内找到一处重修重建石碑刻,碑文相当完整的记述了石寨修建的始末。</h1> <h1> 为什么在众多的嵅中选择这里呢?重要的原因是,附近山嵅中只有这两个嵅有水源。村民还告诉我当时流传的的一首歌谣:“唐四唐五好不精,进来山里修寨门;若凡哪个攻得破,进来一万死八千”。几经周折,终于在这处古石寨拱门内找到一处重修重建石碑刻,碑文相当完整的记述了石寨修建的始末。</h1> <h1></h1><h1> 内容辨识如下:<br> 咸丰丁巳春,余偕本局各团筑寨于附中團雁嵅村山中,已未壬戌之秋,居民均于是间避贼求安十五年矣。伏莽渐滋今春而警间日急,近城乡民无寨者走徒無停趾其宴然者,吾同寨数千家耳。时碉墙多倾圮,余因重修之,且于其中之水冲嶺;桐木嶺;绞嵅裡;梯头嶺因山增築作内寨焉,記為门四,為墙五,时监工者大中团樟墟鄧邦傑,思上橋刘国贵,副中團明山底鄧佛送,官庄鄧祥顺東下團棠梨村刘龍光,保安團陵陂黄理吉而龍岩之李永茂、秦家村之秦国璋,大家村之秦文贵,舆余从弟啟蕴亦分值同监焉,其兼理调發及筹運经费者為雁山葛其藟,请勒石記事者则余弟啟藩也,时光绪戊寅孟秋月。<br> 大岗埠唐啟蔭记<br> 小水村谢啟倫书</h1> <h1> 查阅资料,咸丰丁已年即公元1857年。碑文中多处提到“团”这个组织,其时正值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拜上帝会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改元“太平天国元年” 1864年“太平天国十四年”亡)。这场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它使正处于衰败中的清王朝陷于危困境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清政府鼓励各地地主兴办团练,对抗太平军,广西团练也就应运而生。<br> 碑文中大岗埠村“唐启荫”就为清朝道员,其父唐仁以办团练保举四品衔花翎,相传清政府给唐氏家族一笔重金奖励。因此唐岳(又名唐启华是唐启荫兄长),用其中的一部分经费来建造雁山园和唐氏庄园。<br> 他们凭借各方面的优势条件,积极组建地方团练抵御太平军。团练的基本作法就是坚壁清野,把寨子建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山上,将附近的老百姓和物资都迁到寨子里去,太平军要进攻就将遭受很大伤亡,而即使攻下来,也于大局无补。<br> 相关资料也表明,太平军两度抵桂均为短暂路过。第一次是 1852年4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向北进攻广西重镇桂林,围攻34天,久攻不下,转而绕道桂林东北的兴安,挺进中原。第二次是1857年6月,在京辅政的石达开因受排挤猜忌,被迫率部属出走,于1859年8月,经东安、新宁入广西境内。当时另一只义军正在围攻桂林,石达开遂绕桂林城而过,往庆远府(今宜山)而去。<br> 结合听老人说躲“长毛贼”的故事(因太平军反抗清政府剃发留辫的规定,一律蓄发,故对太平天国军队称“长毛贼”)。<br> 参考葡萄杨梅岭石寨城处有论文计算得工程量,千人队伍都需数年。经年累月的浩大工程,桂林附近众多的古石寨城,断然不会是太平军等短暂经过的流寇所为。<br> 谜团逐渐解开,石寨应该是当地乡绅联合周围各村,为抵抗外来兵匪而陆续建立。在清政府的鼓励下,通过“团练”这个组织完善达到顶峰,它的避乱功能还延续到后来一段时间,以至碑文中所述的光绪戊寅年(1878年)还在修缮。<br> 荒草遮蔽了昔日的辉煌,屹立的石城诉说着历史的沧桑。<br></h1><div></div><div></div><div></div> <h1> 看着这些石寨门,在没有现代设备的时代,这么浩大的工程从动议、游说开始,完成立项、筹款、勘察、设计、施工等诸多环节是要克服多少困难,付出何等的艰辛的努力啊。可见桂林的先民是多么的勤劳勇敢和具有聪明才智。这些古石寨它们数量众多,也是印证我们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硬件实物。同样也是桂林石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桂林历史文化的灿烂篇章,同样也魅力无限。如果有关部门能进行系统的保护,将是桂林之大幸。<br></h1> <h1> 桂林老龙于2016.2.15</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