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草堂不起眼,其实就是路边一普通的农舍,以前我曾多次驾车打草堂门前路过,每次都会不经意地向其张望,给人的感觉的就是普通的农舍,与别家相比并无特殊之处,所以也没引起我过多的关注。<br></h3> <h3>休息的时候,喜欢在城市周边转山,喜欢在喧嚣的尘世寻觅静心之所,丁酉年农历二月一十八日,朋友引荐认识了得一草堂主人老于,有幸于得一草堂赏琴、观景、品茗。真是没有想到,在喧嚣的尘世中,竟然还有老于这样一种人在闹市中能静心做着自己喜欢的事。</h3> <h3>古琴科普: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汉族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h3> <h3>我对古琴的知识了解很少,仅有的印象也都是来自古装影视剧,许多古装影视剧中都有出现古琴,文人雅士或窈窕淑女,焚香抚琴,那种古琴音烘托出来的意境只能意会不能言表。</h3> <h3>四十岁以后,心态改变了不少,不再喜欢热闹与应酬,有时像个老人,喜欢清净与独处,有时又像个孩子,喜欢到处走走,走着走着走到了得一草堂。</h3> <h3>古琴琴谱</h3> <h3><font color="#01010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沏一杯浑厚香茗,与老于对坐案前,赏琴品茗,任时间游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琴最早见之于典籍的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周南·关雎》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鹿鸣》中的“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都反映了琴和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可见,三千多年前,琴已经流行。</font></h3> <h3>说起古琴,大多数的人不曾接触过,但相信大家都知道伯牙摔琴的故事,钟子期去后,俞伯牙在其坟前失声痛哭,毁琴立誓,永不再弹。我们在为伯牙高超技艺毁于一旦而惋惜的同时,也深深地为子期这样的“知音”难求而万分感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遇不到伯乐,也只能埋没于这个喧嚣的尘世,伯乐遇不到千里马也同样会失去了存在的价值。</h3><div><br></div> 古琴幽幽,弦动我心。<div><div><br></div></div> <h3><font color="#010101">古琴幽幽,似乎从未停止过对弹者人生历程的真情诉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泠泠弦上音,幽幽弹者心,泠幽的琴声承载着弹者岁月的记忆与人生的感悟,低沉回环,余音缭绕,动心动情,缓缓地流淌......</font></h3> <h3>在这红尘闹市之中,在这浮躁喧嚣之下,学习古琴不失为一种陶冶情操,静心养性的好方法。</h3> <h3>当代的教育真的出了问题,好多本科毕业生,甚至研究生毕业,连个简单的简谱都不识,乐理知识几乎是零。然而在古代,古人推崇学而优则仕,古人很重视传统文化与个人文化素质培养的,文人中弹琴的风气很盛,“琴、棋、书、画”是文人的基本功。</h3> <h3><font color="#010101">高培芬古琴打谱集</font></h3> <h3>李欣,山东诸城人,诸城派古琴第六代传承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拜高培芬学琴十余年,兼拜张富森学习箫、笙。现任山东古琴社副社长,中国琴会理事,山东省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山东博物馆高培芬古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民族器乐学会诸城派古琴艺术中心副主任,山东古琴社诸城分社社长。多次在山东古琴社重大演出中担任古琴独奏,并参与琴社教学工作。参与《高培芬古琴打谱集》CD录音演奏。多次应国家汉办邀请出访泰国、南非、立陶宛等进行巡演。曾在济南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参加第六届亚洲艺术节、第五届海峡两岸艺术节、香港国际青年艺术节、中国国际文化艺术节比赛,均获专业组一等奖。获国家文化部非遗司、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诸城派古琴传承人证书。</h3> <h3><br></h3> <h3>得一草堂位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