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关羽画像</b><b><br /></b><b> 关帝是儒、释、道三教乃至民俗一致崇奉的神明。毛泽东说,关羽本姓冯,指"关"为姓。冯姓文化研究者及相关书籍也称,关羽原名冯贤。但查询正史,并未找到关羽的具体出身。不过,关姓文化研究者引用碑文等称,关羽本就姓关,其父为关毅,民间对关羽本姓的争议,是对关羽文化符号的认可。</b></h1> <h1><b>关羽本姓冯,专家找到了证据<br /></b><b> 清人褚人获所著《坚瓠集》所载的《关西故事》,是这样写的:蒲州解梁县关公,本不姓关。少时力最猛,不可检索,父母怒而闭之后园空室。一夕月甚明,启窗越出,闲步园中,闻墙东有女子啼哭甚悲,兼有老人相向哭声,怪而排墙询之。老者诉云:"我女已受聘矣,而本县舅爷闻女有色,欲娶为妾,我诉之尹,反受叱骂,以此相泣。"公闻大怒,仗剑径往县署,杀尹并其舅而逃。至潼关,闻关门图形捕之甚急,伏于水旁,掬水洗面,自照其形,颜已变苍赤,不复识认。挺身至关,关主诘问,随口指关为姓,后遂不易。<br /></b><b> 清代学者梁章巨所著《归田琐记》中记载,关羽本不姓关,来到潼关的时候,指关为姓,才开始姓关的。清代的戏曲选本《清音小集》中则称,关羽姓冯名贤字寿长。《中国古代历史小说考》中,也有"关羽本姓冯"的相关记载。<br /></b><b> 由于"关公指关为姓"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清代《关帝志》、《关圣帝君圣迹图志》以及近年出版的《武圣关羽》等书中均收纳载入。这个故事主要反映关羽在青年时代就有一付侠义肝胆,使人感到颇为真切。<br /></b><b> 李敖在他的《李敖话三国》中写道,关公姓什么 当然姓关,这姓关,名羽,羽毛的羽,字云长。可是根据清朝的笔记小说的调查,关公根本不姓关, 关公他是杀了一个县太爷,然后亡命徒跑掉了, 他在杀县太爷的时候,他的真名字叫冯贤。 姓冯的冯,贤是圣贤的贤,他真的名字叫冯贤。结果他就后来改名叫关羽, 所以我们想不到说关公真的名字不姓关,而是姓冯。</b><b><br /></b></h1><h3><br /></h3> <h1><b>指姓 关羽本名冯贤?<br /></b><b> 毛泽东认为,关羽其实并不姓关,关羽是指关为姓,本姓冯,名贤。<br /></b><b> 1954年,毛泽东漫步在杭州九溪十八涧,给陪同的浙江省公安厅厅长王芳讲起了关羽不姓关的故事。<br /></b><b> 关羽自小很讲义气,可谓侠肝义胆。一次为朋友打抱不平,在家乡杀了人。他知道杀人是要吃官司的,便立即逃了出来,打算出潼关,以甩掉官府的追捕。他来到潼关时,还不到五更天,关门紧闭。好不容易熬到开关的时候了,他却又犯了愁。那时,官府有一项规定,凡过关的人都要进行登记。<br /></b><b> 这可怎么办?报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就要露出马脚,那可不得了啊。眼看就轮到他了,他心急如焚地望着高大森严的关门,忽然来了灵感:在关门前,何不就说自己姓关呢。这就是指关为姓的由来。<br /></b><b> 这个故事,毛泽东也分别和周谷城、谈家桢、赵超构、杨尚昆等人说过。在《张治中与中国共产党》一书中,毛泽东跟张治中的一次谈话中也说过:"曹操并不姓曹,关羽并不姓关。"虽未见史书,但也有一定传说依据。毛泽东很清楚这类传说。后来王芳为此阅读了不少有关书籍,终于在《中国古代历史小说考》上找到"关羽并不姓关"的依据。<br /></b><b> 胡尚元在其著作《毛泽东眼中的三国人物(下)》中说:"毛泽东对关羽的研究十分深入。他所讲述的关羽不姓关的故事,甚至连一些专家学者也未注意到。"</b></h1><h3><br /></h3> <h1><b>冯姓文化研究者:关羽本姓冯<br /></b><b> 冯姓文化研究者冯仁鸿在其著作《中华冯氏源流史》中丰富了关羽姓名由来。说是关羽逃跑到潼关时,按人指点,打破鼻子,涂血于脸,装疯卖傻。当守卫盘问时,他急中生智,指"关"为姓。抬头仰望空中飞鸟,恰有羽毛飘落,故以"羽"为名。<br /></b><b> 这种"关羽本名冯贤,指关为姓"的说法,在冯邦所著《中华冯氏史典》中也有记载。<br /></b><b> 不仅如此,冯姓文化研究者多人提出过这一说法。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冯姓委员会会长冯海军还特别嘱咐:"关羽本来是姓冯的,这个都有记载的。"是什么书籍中记载的呢?<br /></b><b> 在百度中搜索"关羽姓什么",搜索结果多为"关羽本姓冯"。</b><b><br /></b><b>文化符号 关羽后人:关羽姓关<br /></b><b> 关公文化研究者引用的较早史料,是清代康熙年间出土的家族墓碑。<br /></b><b> 该《关侯祖墓碑记》称:"(羽祖关审)冲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训其子。"还有大量文章援引《祀田碑记》和《前将军关壮穆侯祖墓碑铭》称,关羽的父亲是关审之子关毅。<br /></b><b> 山西省关公文化研究会研究者认为,关羽由父亲关毅教会识字,始读《春秋》,关毅并不姓冯。<br /></b><b> 参与创办多家关公文化网站的关志杰称,通过族谱资料发现,其为关羽后人,他同样认为关羽本就姓关。<br /></b><b> 其实不仅如此,由于正史中没有写明关羽出身,民间传说、戏剧、野史中出现了各种版本的解析,在京剧中,还有说法称"关羽本姓胡"。<br /></b><b> 而在陈寿《三国志》和罗贯中《三国演义》,均未见记载,关羽到底原本姓不姓关?《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未作交代。关羽传只说:"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三国演义》第一回里也未见交代,关羽自我介绍说:"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今山西位于黄河东)解良(元代解县为解良县)人也。因本处豪绅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br /></b><b> 而关帝是儒、释、道三教乃至民俗一致崇奉的神明,关志杰称,史料的不确定性,引发各种猜想,但更多的是对关羽文化符号的认可。</b><b><br /></b><b>其他来源 司马改姓,鲜卑从冯<br /></b><b>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在历史上,改姓者并不少见。<br /></b><b> 冯姓,除了冯夷、冯简子、冯长卿以及冯氏郡堂的后裔之外,还有家族因为改朝换代、规避讳号、避免灾难而改姓。<br /></b><b> 北魏大力推行汉化改革,鲜卑拓跋部后裔在姓氏改革中,先是汉化为"冯翌氏",后简化为单姓冯氏,逐渐融入汉族。<br /></b><b> 而司马迁因受"李陵案"牵连,被汉武帝处以宫刑。他的两个儿子为保全家族,被迫先后改了姓。其中长子司马临将"马"字左边加两个点,姓冯;次子司马观将"司"字左边加一竖,姓同。千百年来,冯、同二姓的人一直保持着同祭一祖、互不通婚的习俗,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家。</b></h1> <h1><b>关羽是儒释道及民俗崇奉的神<br /></b><b> 关羽的名和字据说与道教的神道观念密切相关。道教认为,一个人经过修炼而得道,一旦得道,便能羽化升天,进入云端,从而长生不死,成为神仙。这样,关羽之名为羽,字为云长及本字长生,都跟道教攀上了缘。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猜测或推论而已。关羽的名和字不是成神之后才起的,这或许是一种巧合。陈寿写《三国志》时,恐怕不会料到关羽身后会成为儒、道、佛三教所共奉的神。之所以世人皆谓之"关公"也!至于关羽到底是姓关还是姓冯,已经不重要啦!</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