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中创新,鹤庆白族美食“柳蒸猪头”私厨烹制全过程

凨未彧

<h3>柳蒸猪头是鹤庆白族久享盛名的美食之一,对于很多人而言,可能听说了很久却未能如愿品尝,某便是其中之一。</h3><h3>所幸某日,好友相约,目睹烹制柳蒸猪头全程,尝且记之。</h3> <h3>丁酉仲春某日,龙潭垂柳吐新绿,山色空濛天微雨,朝霞山下,黄龙潭边,心情愉悦。</h3><h3>主厨简介:杨延镀,又称杨百度,擅长厨艺及大谱,西南民族大学全日制烹饪专业大专学历(估计还修了大谱烂谱专业),国家中二级厨师(因其疏懒,毕业至今近二十年就未申请晋级)。</h3> <h3>购新鲜猪头一枚,烧皮至焦黄,挂洗干净。</h3><div>(要点:记住是猪头,别买错了)</div> <h3>剔骨。注意尽可能剔得精细,并确保猪头完整。</h3><h3>这个步骤是杨氏厨艺派的做法,一般事先不剔骨的。</h3> <h3>剔骨完成 ,整容。</h3><h3>嗯,很俊俏的二师兄。</h3> <h3>猪头原重17斤,剔骨后13.4斤。</h3> <h3>制作香料。</h3><h3>请自行观察香料的品种,看不清楚的发红包询问。o(*≧▽≦)ツ⊥⊥⊥⊥【拍钉狂笑】</h3> <h3>做好的香料</h3> <h3>香料加酱,少许酒。</h3><h3>(酱是一种鹤庆人都知道的东西,甸南两年以上的老酱尤佳)。</h3> <h3>把猪头两面都用刀划一下,注意肥厚的地方划深一点,但别划断。</h3> <h3>抹上调料。注意均匀,盐的浓度根据自己喜好增减。</h3> <h3>涂好了调料,有点委屈的表情。</h3> <h3>折取新鲜柳枝,注意用甜柳。</h3> <h3>柳枝去皮。</h3> <h3>摘取一些新鲜竹叶,洗干净。</h3> <h3>柳枝依次放入装有水的锅中,注意要厚实,粗的在下。</h3> <h3>加一点未去皮的细柳枝</h3> <h3>柳枝上面铺一层竹叶。</h3> <h3>二师兄出场。</h3><h3><br></h3><h3>注意皮朝上。</h3> <h3>看起来心情不错</h3><h3>之后盖上锅盖,大火加热,时间大约五个小时。</h3><h3>期间一段时间要开锅涂点酱油、调料上色,同时调整配料的浓淡。</h3><h3>猪鼻子、猪耳朵等部位中途取出,不宜蒸得太烂。</h3> <h3>五个小时后出锅。</h3><h3>这么油亮的大脸,我怀疑周星星电影里的二师兄那脸,灵感来自于鹤庆柳蒸猪头。</h3> <h3>分块切开。</h3> <h3>切片装盘</h3> <h3>满满两大盘(一看就知道吃饭的有两桌),每盘肥瘦搭配,避免因肥瘦喜好而发生互殴事件。</h3> <h3>吃的过程就不上图了。</h3><h3><br></h3><h3>相对于传统的“柳蒸猪头”,杨百度的做法有了一些创新,主要有如下几个地方:一是生猪头剔骨,可以减少水蒸的时间,剔下来的骨头可以煨萝卜、莲藕等。二是香料配置有区别。三是增加了鲜竹叶。</h3><h3><br></h3><h3>杨厨师认为,包括柳蒸猪头在内,许多传统美食都必须不断革新,以适应新的口味和推广环境。就以柳蒸猪头为例,十多斤的猪头吃不完容易造成浪费,漫长的烹制时间无法保证及时和新鲜,肥腻的猪头肉未必能让一些女性游客满意,等等,都不利于这种美食在旅游市场的推广,对于外地游客而言,只有足够的人数,提前预约才有可能享受这一美食。也是这个原因,柳蒸猪头不像鹤庆吹肝、猪肝炸一样普及。</h3><h3>因此,除了烹制手段的创新,销售渠道、经营理念都面临更新的考验。</h3><h3><br></h3><h3>此外,陈某认为,鹤庆趴肉饵丝之所以不如巍山趴肉饵丝一般流传广泛,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如杨厨师所言,没有创新,很多女士觉得鹤庆趴肉饵丝太油腻,毕竟现在的口味跟三十年前已经大不一样,二是保护方面的工作还做得不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保护需要政府和民间一起努力。柳蒸猪头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鹤庆白族美食,也同样存在这个难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