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人多货多卖买忙,雨中圩日诗一样。去之前我就拟了这个题,准备作一个美篇。可等儿子学完作文再去,已是时近中午,雨停了,圩散了,只零零散散拍了几张照片。不过大抵也可见当时圩日的情景。</h3><div>一条长长的街道,两旁尽是摊位,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一路走一路拍,急急忙忙,走马观花,没时间去认真观看和体验、思考,不知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情感基调去描述这个我赶了好多年的“圩”。让我晒晒图罗列罗列吧!也许对着图我可以乱曰几句。</div> <h3>这些个图都是关于吃的,平常得很。麻圆粑粑,我记得我们是喊作油炸粑粑的,这个要讲一讲。每次赶圩是必须要吃的,这次也不例外,那怕身体有火气,牙痛受不了火,我也吃了几个。儿子和他娘更不用讲,车未下,稍靠了个边,从车窗就买了一串就津津有味吃开了。油炸粑粑甜又香,糯米面粉加黄糖;竹签串吃更有味,一个一口刚刚爽。这个没有太多佐料,就像我们对家乡的情怀,对亲人的情感,无需任何装饰,朴实而纯真。</h3> <h3>竹货和木货,是这个圩日的主角。真正的农家人许多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品都是竹制或木制的。每当圩日,来赶圩的人都会添置或更家里所需的竹制木制品。这是原本都是手工制品,都是艺术品。随着制作工具的电动化、机械化,慢慢成了半手工艺,但匠心仍在,特别是竹制品。所以很多次赶圩 ,除了吃我便去买个竹篓什么的。虽然不懂艺术,但喜欢,就买了。没什么比喜欢更划算的买卖了。比如买老式的捕鱼工具,就算没什么用,可儿时捕鱼捞鱼的情景会让心和神经幸福一阵子,甚至会在梦里。竹篓本无心,竹篾却弄情;回想从前事,奋力向前行。那些记忆深处的东西,总是会催促现在的脚步越过坎坷奋勇前行。</h3> <h3>街头摊点,忙忙碌碌,众相百态,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生意有好有坏,盈利有多有少。有些生意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却赚不了几个钱;有些卖“狗屁膏药”的,却“华众取宠”能赚钱。生意是人做,钱却是“鬼”赚的。不“鬼”赚不到钱。圩上有些东西呀,刀片呀、老鼠药呀、跌打损伤的药酒、牙医,老江湖了,小心!</h3>